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农业》2001,(5):51-51
猪种是高效益发展集约化养猪的基础和源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吴常信教授,设计了一个全新的为发展我国集约化养猪业提供优良种猪的联合育种方案,并与江西种猪场共同承担了农业部“948”项目——双肌臀大白猪的引种与选育。从1996年9月起,通过中国种畜进出口公司从加拿大畜牧业服务公司(Canada Livestock Services Ltd)引进了国内首批双肌臀大白猪。  相似文献   

2.
猪Myf5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SSCP技术,以民猪、三江白猪、大白猪、长白猪、军牧1号、杜洛克和双肌臀大白猪共7个猪种为研究对象,根据GenBank上猪的Myf5基因外显子1序列设计了4对引物,进行了SNPs检测,并检测到了多态,发现在1 288 bp处有一个点突变G→C。经计算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和试验统计表明:随民猪、三江白猪、大白猪、长白猪、军牧1号、杜洛克和双肌臀大白猪瘦肉率的升高,等位基因M的基因频率也大致按此顺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何鑫淼  张冬杰  刘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34-634,656
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36头民猪、56头三江白猪、102头长白猪、34头军牧1号、85头杜洛克和53头双肌臀大白猪的RYR1基因,结果表明:RYR1基因具有AA、CC、AB、AC、BC5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C的基因频率均为A>C>B,该基因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4.
1.改良猪种 有的农户养一头土种猪.喂10多个月才长到七八十千克重,经济上很不合算。应改养三元杂交猪或良种猪(如双肌臀大白猪,瘦肉率特别高;北京黑猪的肌脂率较其他猪种高2%,猪肉吃起来香脆不塞牙缝)。  相似文献   

5.
今天我主要就养猪户在猪品种选择上出现的误区做一解释。那就是养什么猪好?双肌臀猪是猪的王牌吗?在养什么品种猪的问题上出现了一股盲目宣传双肌臀猪的误区。专门要买背部有深沟,臀部大的双肌臀猪。不少场家为了迎合养猪户的心里,做广告时把猪的背部、臀部的饥肉加以夸张修饰。  相似文献   

6.
猪是对外界环境温度较为敏感的一种恒温动物。为了探讨低温环境对猪肌肉组织线粒体的影响以及民猪与大白猪间的代谢差异,以民猪(耐寒品种)和大白猪(非耐寒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Real-time PCR的相对定量方法,检测了轻度和重度冷处理下两个猪种的腓肠肌、比目鱼肌及趾长伸肌线粒体DNA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轻度冷处理下,民猪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的mtDNA表达量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大白猪则表现为不变或略有上升。重度冷处理下,民猪的腓肠肌显著下降,民猪和大白猪其余的肌肉组织均表现为显著上升,而且比目鱼肌的上升倍数最大。据此认为,轻度冷处理下,民猪各肌肉组织的代谢模式不同于大白猪的;重度冷处理下,以红肌为主的比目鱼肌是颤栗性产热的主要肌肉组织,推测低温环境会诱导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1.产地及特点法系大白猪原产法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其主要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产崽较多,胴体瘦肉率高。2.体型外貌大白猪体格大,成年公猪体重260 ̄350公斤,成年母猪240 ̄300公斤。体型均匀,耳直立,鼻直,颜面略凹,四肢较长。被毛白色,双肌臀,后躯丰满。3.生产肥育性能母猪7 ̄9月龄、公猪8 ̄10月龄身体发育成熟。母猪平均妊娠时间115天,发情周期18 ̄22天,发情持续期3 ̄4天,母猪初产崽数8 ̄10头,经产母猪产崽数10 ̄16头。仔猪增重速度快,省饲料,对饲料营养要求严格,生后6个月体重可达120公斤左右。胴体瘦肉率64% ̄65%。法…  相似文献   

8.
分别取90日龄、180日龄和270日龄大白猪心肌、背肌和腿肌,提取总RNA,设计并合成猪MEF2a引物,以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不同日龄大白猪肌肉组织中MEF2a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日龄大白猪的心肌和背肌中,MEF2a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在腿肌中有显著差异(P<0.05).从90日龄到270日龄,MEF2a基因在心肌、背肌和腿肌的表达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腿肌最高,其次是背肌,心肌最低.据此推测,MEF2a基因在猪成体后的肌肉组织中,主要是促进I型肌纤维的生成,而不再是介导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对动物油需求急巨下降、猪瘦肉需求逐渐上升,双肌臀瘦肉型猪随之广受市场欢迎。基于此,笔者就双肌臀瘦肉型猪生产关键技术从良舍、良种、良料、良法4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以供广大养殖户在生产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了3个体重年龄,3种不同饲养水平,2个品种猪肌组织的发育及其形态学特征。1.正常组织达到50公斤时,低维组哈白猪的肌纤维直径落后于同组民猪,差异显著。说明哈白猪对劣环境反应比民猪敏感,抗逆性比民猪差。2.猪出生后暂时营养失调,对肌组织不能造成退化性和坏死性变化而使肌纤维数减少,主要是影响肌间组织,经补偿后肌组织与正常组无差异。3.1级肌束纤维数为30~60条,而数束或十数束构成2级束。4.民猪和哈白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均为中间型纤维(氧化糖酵解型)组成。5.70公斤时,哈白猪和民猪的肌纤维生长还未得到成熟水平,不宜屠宰。  相似文献   

11.
湖北白猪活体性状与胴体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湖北白猪新系90头样本的活体性状的9个变量与胴体性状的10个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了决定两组性状间相关性的三对典型变量。湖北白猪活体性状与胴体性状之间的相关主要是由:腹围,臀宽及活体膘厚与板油率密切相关。胸围,胸围,臀长,臀围与屠宰率及后腿比例密切相关,体长,胸围与瘦肉率和肥肉率间的较强相关所决定的。分析表明:湖北白猪新品系具有前胸开阔,腹部紧凑,臂部丰满,背膘薄的特点。选育中要加强  相似文献   

12.
引进美系大白猪的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新美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自主培育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大白猪父本新品系,我们对引进的美系大白猪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新美系大白猪在主要经济性状上与国内原有大白猪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良好的育种素材.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应引起用户注意,不要盲目跟从.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许多养猪场(户)在猪种选择上都迷信于双肌臀,于是出现了一股盲目宣传双肌臀猪的热潮,不少场家为了迎合养猪户的心里,在做广告时,故意把猪的背部、臀部的肌肉加以夸张修饰。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14.
大约克猪     
萧乾 《油气储运》2007,(5):56-56
大约克猪又称大白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的地区,适宜各地集约化、规模化猪场饲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1.特征特性上海白猪是由约克夏猪、苏白猪和太湖猪杂交培育而成。该品种猪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全身被毛为白色。成年公猪体重250公斤左右,体长167厘米左右;母猪体重177公斤左右,体长150厘米左右。2.肥育性能上海白猪在每公斤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1.72兆焦的营养水平下饲养,体重在20~90公斤阶段,日增重615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62公斤,体重90公斤屠宰,平均屠宰率70%。眼肌面积26平方厘米,腿臀比例27%,胴体瘦肉率平均52.5%。3.繁殖性能公猪多在8~9月龄、体重100公斤…  相似文献   

16.
苏姜猪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6世代苏姜猪肥育猪及其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苏姜猪第6世代肥育猪25~ 90 kg阶段,平均日增重667.26 g,料肉比3.18:1,90 kg屠宰时的屠宰率达73.19%,胴体瘦肉率56.28%,眼肌面积33.93 cm2,肌内脂肪含量达3.11%.苏姜猪与长白猪、大白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也体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达到了优质瘦肉型猪的要求.试验数据表明,苏姜猪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杂交母本.  相似文献   

17.
用20头哈尔滨白猪苏联大白猪所产的一代杂种,由离乳到300天用植物性饲料和多汁料进行个体饲养。初生到两个月每隔30天选出两头(阉母各一)进行屠宰,两个月后每隔60天屠宰一次。每隔15天称重一次,每次屠宰前除测体重以外,再测定体尺(体长、胸围、体高、胸深、胸宽)。屠宰后记载肉身的重量以及腹内容物的重量,然后将肉身分割为头、颈、胸、腰、腿臀等部分,分别称重。然后再将各部分分别剔分为骨、肉、脂、皮等部分,分别称重。结果如下: 1.杂交后,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哈白猪所具有极早熟型、小型猪的特点,以及后期增长缓慢之特点。 2.一代杂种体长的增长倍数为最大,以4—6个月龄时期生长发育强度为最大,而哈白猪以胸宽的增长倍数为最大。 3.从解剖资料来看,杂种的臀腰部位的发育比哈白猪有所改进,但脂肪沉积能力似乎比哈白猪大为减弱,板油更为明显。 4.骨、肉、脂的生长发育强度依次出现,并均在短期内完成。骨和肉的生长势与第一报大致相同。 5.一代杂种在后躯发育,消化呼吸器官的发育,以及在增大骨架改进后躯发育方面比哈白猪都有所改进,但对改进臀部的发育效果尚不够满意。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优良地方猪种——太湖猪为母本,用新美系杜洛克、德系抗应激皮特兰、加系双肌臀大白猪和新丹系长白猪等西方瘦肉型猪种作为父本进行土四元配套杂交组合试验,并与杜长大洋三元杂交组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生长性能外,太湖猪土四元杂交组合在繁殖性能和肉质特性方面有突出表现;尤其是长大杜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达到14.51和13.86头,肌肉失水率6.58%,均优于杜长大(P〈0.01或P〈0.05),且肌肉脂肪含量适中(3.32%),是较为理想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以来,集安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新起点,寻求新突破,大力发展特色山区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针对畜禽品种单一、生产能力不高的实际,重点推广了双肌臀杜洛克、双肌臀约克、罗曼蛋鸡、西门达尔肉牛、夏洛克肉牛、辽宁绒山羊、波  相似文献   

20.
以长白山野猪与山东省优良地方品种莱芜猪的杂交1代猪(简称野菜F1代猪)和长×大白猪(各18头,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采用舍饲+放牧的方式,利用不含任何添加剂的绿色玉米、豆粕、麦麸组成的日粮,在同样条件下饲养至90 kg左右时,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屠宰,对试验猪的胴体品质、肉质性状、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野莱F1代猪的宰前体重、胴体重、胴体长、屠宰率、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均小于长×大白猪,而背膘厚和后腿比例则显著大于长×大白猪(P<0.05);野莱F1代猪肉的肉色、大理石纹、失水率、滴水损失、熟肉率和剪切值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好于长×大白猪(P<0.01);F1代猪肉的水分、干物质、肌内脂肪、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均高于长×大白猪;F1代猪肉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低于长×大白猪(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却极显著高于长×大白猪(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之比为1∶2.20.结果提示:野莱F1代猪肉的肉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比长×大白猪好,适合作为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猪肉的原料猪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