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非甾体类消炎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药灸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药灸联合组在口服西药基础上联合温针灸,10d 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在治疗前、完成治疗时、完成治疗后3月、6月、1年共5个时间点分别测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药灸组治疗后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较西药组显著降低(P<0.05),直至治疗后12月WOMAC总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随访3月、随访6月时药灸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 (P<0.05)。进一步年龄分层研究发现,60岁人群中药灸组与西药组的差距逐渐缩小,而<60岁人群中直至治疗后12月WOMAC总评分仍显著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 联合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尤其在60岁以下人群中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肌内效贴对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临床运用肌内效贴治疗颈型颈椎病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严格纳入颈型颈椎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针刺+传统贴布组、针刺+肌内效贴组,分别接受常规针刺、针刺+传统贴布及针刺+肌内效贴治疗,观察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VAS评分,CASCS评分变化的影响以及各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的VAS评分和CASC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针刺+肌内效贴组的VAS评分和CASC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3%、90.3%、97.1%,针刺+肌内效贴扎组疗效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和针刺+传统贴布组(P<0.05)。针刺+肌内效贴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针刺+传统贴布组。结论 针刺配合肌内效贴贴扎疗法可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有效率,且有着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康复科收治的78例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以及治疗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Bostman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9.74%,对照组为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可提高膝关节活动度、减轻膝关节疼痛并且恢复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蜻蜓展翅针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来自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资兴市中医院康复科的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蜻蜓展翅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法治疗。两组治疗均为1次/d,30 min/次,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5 d、10 d、15 d后统计数据,比较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均有效,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治愈率、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膝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各项评分与严重程度指数(P<0.01),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程度大(P<0.05或P<0.01);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有效,但蜻蜓展翅针法治疗的总体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效,该操作更为简便安全、廉价、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气虚水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地奥司明口服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和两组治疗后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膝关节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气虚水滞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吴锋  段金旗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1):1261-1264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C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就诊的90例CN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单纯药物组、针刺+药物组,每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取百会、神庭、内关、神门、心俞、大陵常规针刺为主,单纯药物组给予规律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谷维素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针刺+药物组为上述针刺疗法结合西药治疗,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观察3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8周后,3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P<0.01);单纯针刺组和单纯药物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和8周后的HAMD、HAMA评分均高于针刺+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针刺组和单纯药物组总有效率均低于针刺+药物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单纯针刺和西药治疗CN有一定的效果,两者合用后治疗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可将药物治疗和针刺疗法有机的结合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填脐疗法配合针刺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填脐疗法配合针刺,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法,药物组口服阿普唑仑。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评价治疗后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PSQI及AIS上均优于针刺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药物组在总有效率及PSQI方面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 填脐疗法配合针刺是治疗老年性失眠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拟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辅助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140例,以随机法抽签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分别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SF-36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液SDF-1、MMP1及MMP3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1);治疗组患者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散寒镇痛方穴位贴敷辅助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寒湿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显著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促进关节正常活动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下调SDF-1、MMP1及MMP3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作用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影响,研究ES作用于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其余30只大鼠参照ZeaLonga线拴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针刺组,10只/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仅捆绑,依达拉奉组以3 mg/kg (稀释至1 mL)腹腔注射,针刺组行大椎、人中、百会穴针刺,每12 h行1次治疗,6次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行Western Blot法检测ES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后,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评分较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 ES比较:治疗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针刺能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区域海马组织ES的表达,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对患者骨折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35例肱骨近端骨折后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中医组68例和常规组67例,中医组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效果及肩关节功能。结果 中医组的平均愈合时间(6.4±1.5)周显著短于常规组的(7.1±1.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周中医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患者的肿胀程度优良率89.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1%(P<0.05);术后6个月中医组患者的肩关节后伸、外展上举、外旋程度、运动范围、功能及Neer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有助于骨折愈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采用分经辨证针灸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试验组采取分经辨证针灸即颈项部病经上的"六合"穴联合病经同侧的络穴及其对侧表里经的络穴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取穴方案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措施对疗效的影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占据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其神经根型颈椎病20分量表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分经辨证针灸方案治疗,疗效可靠,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药联合多模式镇痛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纳入严重膝关节炎首次行膝关节置换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例,A组行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冰敷;B组行术前口服塞来昔布+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口服塞来昔布、冰敷;C组行术前中药内服+术中局部浸润注射+术后静滴帕瑞昔布钠、中药内服、冰敷。分析各组术后不同时间活动、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良反应及膝关节KSS评分。结果 3组术后24 h、48 h、72 h,B、C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48 h、72 h,B、C两组患者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KSS评分结果:B、C两组KSS评分均高于A组,而C组KSS评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术后2周内出现的恶心、呕吐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及皮肤坏死感染情况。结论 中药联合多模式镇痛在TKA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比较理想且未提高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耳穴贴压对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和针刺联合耳穴组,每组40例,治疗6个月后两组均进行疗效的比较,同时运用多导睡眠图(PSG)、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改善(P<0.05),与单纯针刺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在TST(总睡眠时间)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联合治疗组睡眠效率及日间功能评分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有改善(P<0.01),且与单纯针刺组比较,针刺结合耳穴组SD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HAMD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较单纯针刺组改善更明显(P<0.05),其中单因子中联合治疗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绝望感因子也均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心脾两虚型)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主要症状及体征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主症及体征评分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联合局部封闭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效果显著,且优于单纯局部封闭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