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辽宁绒山羊是我省优良的地方品种,具有产绒量高、净绒量高、绒纤维比、绒细度适中、体型大、遗传性能稳定和改良低产绒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铁岭市位于辽宁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耕地面积55hm^2,有较丰富的饲料资源,气候条件适合绒山羊的生长。铁岭市于20世纪60年代陆续引进辽宁绒山羊,经过多年的饲养和风土驯化,产绒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辽宁绒山羊以产绒量高、绒质好、适应性强、耐粗饲而闻名于世。目前,辽宁绒山羊已推广到全国十多个省(区),深受饲养者的欢迎。山羊绒素有软黄金之称,产绒量是辽宁绒山羊的重要经济性状。产绒量高,绒质好,养羊的经济效益就高。绒山羊的产绒量是受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两大因素制约的。现结合绒山羊管理工作实践,浅谈提高绒山羊产绒量的技术措施。1 以产绒量为主要经济性状,选留好种羊进行繁殖。辽宁绒山羊的遗传性稳定,种羊能将次级毛囊和羊绒密度特性稳定地遗传给后代,产绒量的遗传力为0.5。选留产绒量高绒质好的公母羊配种繁殖,…  相似文献   

3.
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生存环境相同,前者产绒量低,绒品质好,后者产绒量高,绒品质相对较差。本文旨在评价内蒙古白绒山羊与河西绒山羊杂交对后代产绒量和绒品质的影响。从河西绒山羊主产地平山湖测定11只河西绒山羊、1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和10只杂种产绒量,采集颈部山羊绒测定细度、含绒率和长度。测定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与内蒙古白绒山羊杂交后,杂种后代平均产绒量比河西绒山羊提高了23.43%。杂种后代的山羊绒平均细度比河西绒山羊粗0.32μ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细1.64μm。杂种后代山羊绒长度比河西绒山羊增加5.85m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增加2.90 mm。  相似文献   

4.
辽宁绒山羊以其产绒多、绒纤维长、净绒率高、绒细度好等特点,被誉为"中华国宝"。对绒山羊采用人工授精的技术是促进辽宁绒山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不同生态环境下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温差、海拔、降水量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对辽宁绒山羊的产绒量、绒细度和净绒率等性能的影响。这对其他地区引用辽宁绒山羊,充分发挥辽宁山羊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在绒山羊纯种扩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羊绒纺织品市场需求的增大,绒山羊养殖日渐升温,但目前大多数绒山羊品种产绒量偏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绒山羊的养殖中利用胚胎移植技术迅速扩大高产品种绒山羊的群体数量,从而提高绒山羊的整体产绒量是很有必要的。该技术对满足羊绒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绒山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大力推广绒山羊光控增绒棚的建造技术,探讨了绒山羊增绒技术所要求的棚图环境因素,阐述了建造增绒专用棚图的相关指标和施工要求;通过实地试验测定了增绒棚的温度、湿度以及气体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测量的环境因素均符合光控增绒技术的要求,气体成分的含量在羊棚内有所上升,但未超过阈值,故增绒棚的建设达到了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辽宁绒山羊产业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培育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产绒量高、净绒率高、绒纤维长、绒细度适中、体型大、遗传性能稳定和改良低产山羊效果显著等特点,被誉为“国宝”,在我国乃至世界绒山羊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在我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中,辽宁绒山羊列需要重点保护的各类羊之首,也是我国政府规定禁止出境的少数几个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绒山羊生绒机理及其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系统地综述和探讨了绒山羊的绒生长机理和能量、蛋白质、硫、氨基酸营养等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影响产绒性的因素,并对今后绒山羊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四个主产区的柴达木绒山羊产绒量及绒样品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后发现:四个地区的柴达木绒山羊在产绒量上存在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区域间成年公羊在绒纤维伸直长度和细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区域间成年母羊在绒纤维伸直长度上差异极显著(P<0.01),在绒纤维细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统计分析后认为,德令哈市地区柴达木绒山羊在产绒量和纤维品质方面优于其他三个地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牙山黑绒山羊不同年龄的产绒规律,选取240只1~8周岁牙山黑绒山羊母羊,测定放牧条件下绒山羊的产绒性能与绒毛品质。结果表明:在产绒量方面,相邻年龄间牙山黑绒山羊母羊产绒量、绒长度和绒细度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1周岁母羊产绒量最低(379.74 g),2~4周岁母羊产绒量呈逐年增长趋势(475.09~502.63 g),5周岁以后开始下降(466.95 g);在羊绒长度方面,1周岁母羊绒长度最短(5.78 cm),2~4周岁绒长度呈逐渐增长趋势(6.43~6.72 cm),4周岁母羊绒长度最长(6.72 cm),5周岁母羊绒长度开始下降(6.45 cm);在羊绒细度方面,1周岁母羊羊绒细度最小(14.43μm),2~5周岁母羊绒细度呈逐渐增长趋势(15.27~15.86μm),5周岁时达到最粗(15.86μm)。由此可见,牙山黑绒山羊母羊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在2~4周岁时达到最佳阶段,5周岁以后产绒性能和绒毛品质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2.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型变异个体的遗传性能稳定,外观特征如绒球状,在不同群体间出现的比例平均为5.6%。它是今后陕北白绒山羊选育提高的极好基础,其绒长、毛长、产绒量与产毛量等大多比所在群体的有显著提高,可被迅速组群以开展陕北白绒山羊新品系的繁育。  相似文献   

13.
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鳞片结构、白度及氨基酸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鳞片结构,白度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鳞片层由1 ̄2个鳞片组成,形状多为环形,抱合紧密,鳞片密度为830.76层/cm,可见高度13.81μm;鳞片厚度为0.67μm,绒纤维白度为0.17;绒纤维中含有18种氨基酸和一种氨,其中含硫氨基酸占10.26%,从而使柴达木绒山羊绒纤维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笔者分析了不同年份陕北白绒山羊绒纤维细度差异和2022年度不同年龄、性别之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细度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榆林市地区2010-2016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平均细度呈现逐年变粗的趋势(15.98~16.58μm);而2016-2022年陕北白绒山羊的绒纤维平均细度逐年变细(16.58~16.02μm)。对2022年的5024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周岁羊绒纤维细度最细(公羊15.47±1.62μm、母羊15.47±1.26μm),随着年龄的增加,羊绒细度逐渐变粗(公羊17.68±0.95μm、母羊16.68±1.08μm)。相比较而言,母羊羊绒细度受年龄限制低于公羊,公羊羊绒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变粗的趋势更大。本研究详细说明榆林市地区近年羊绒细度变化趋势和不同年龄段、性别对绒纤维细度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陕北白绒山羊产绒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光控增绒即利用增绒专用棚圈控制光照强弱与时间长短,刺激产绒动物松果体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使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产绒的技术。本试验通过对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绒山羊进行光控增绒处理,研究非产绒季节光控增绒技术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将66只2周岁母羊随机分为控制光照增绒试验组和自然光照放牧对照组,每组33只,每月按时称量体重并采集绒毛混合样,分析试验期间绒伸直长度、细度、产绒量等产绒性状及体重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光控增绒之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羊绒平均细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期间对照组山羊羊绒伸直长度为3.20 cm,试验组为7.85 cm,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山羊平均产绒量比对照组高56.5%~68.2%,差异极显著(P<0.01);光控增绒前后,两组绒山羊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非生绒期通过光控增绒可促进羊绒生长,显著提高了个体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增加,但绒细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绒山羊被誉为“国宝”。它以产绒量高 ,绒质好 ,适应性强 ,耐粗饲而闻名于世。绒山羊的产绒量是受品种和饲养管理条件两大因素制约的。现结合绒山羊管理工作实践 ,浅谈提高绒山羊产绒量的技术措施。1 以产绒量为主要经济性状 ,选留好种羊进行繁殖种公羊选择。农户饲养绒山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绒山羊与阿克苏本地山羊的级进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杂交的级进,成年杂种羊的外貌特征逐代接近于父本,体格变长增粗,毛丛背线分明,毛丛中绒含量逐渐上升,绒用体型明显;抓绒量逐代上升,母羊略强;绒丛自然长度较辽宁绒山羊短,但较阿克苏本地山羊的长,且逐代上升;杂交至F3代,绒的伸直长度较阿克苏本地山羊有明显提高;绒纤维直径均较辽宁绒山羊小,杂交至F3代和阿克苏本地山羊无显著差异,绒细度保持在14μm以下,其它代数也在15.38μm以下。说明杂种羊的产绒量和绒品质在逐渐上升,杂三代绒用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拥有丰富的绒山羊品种资源,绒产品享誉国际,为更好促进绒山羊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对我国主要绒山羊种质资源、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对西藏那曲尼玛县、阿里日土县两个原种场的绒山羊绒纤维细度、自然长度、产绒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地绒山羊绒产量、细度、长度差异均不显著,绒山羊不同性别绒品质(细度)的指标均优于我国其它绒山羊品种如河西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尼玛绒山羊成年公羊、母羊平均绒纤维细度分别为14.00 μm和13.33μm,分别比选育前的平均细度公15.32μm、母16.02μm细1.32μm 和2.69μm;选育后日土县成年绒山羊公、母羊细度分别为13.58μm和13.57μm,平均细度比选育前13.72μm细0.14μm;绒纤维主体细度14μm以下的分别占65.2%和76.19%;绒自然长度4 cm以上的分别占81.56 %和78.87 %;选育前后2县成年山羊平均产绒量分别为188.04 g、180.60 g和278.57 g、279.60 g,个体平均产绒量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48.14 %和54.82 %;纯白个体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日粮硫水平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及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4只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2周岁左右),按4×4拉丁方设计,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日粮硫水平(0.11%、0.17%、0.23%、0.29%)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日粮硫水平对辽宁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及羊绒品质影响显著(P0.05);日粮添加硫可显著提高辽宁绒山羊绒生长速度、产绒量、绒长度(P0.05),但对绒的细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认为,日粮硫水平为0.23%(N:S为7.39:1)对提高辽宁绒山产绒性能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