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氰氟草酯是内吸传导性除草剂,对千金子、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防效好,对部分种类的稗草也有较好防效。药物主要由杂草叶片和叶鞘吸收,经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杂草分生组织,通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使脂肪酸合成停止,细胞生长分裂不能正常进行,膜系统等含脂结构破坏,最后导致  相似文献   

2.
崔燕  祝建波  张煜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255-5257
综述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及其催化域羧基转移酶(Carboxyltransferase,CT)的β亚基(β-CT)的分布和生理功能、β-CT编码基因accD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脂肪酸代谢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油莎豆叶片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的活性变化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变化,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油莎豆进行种植,利用植物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和植物(Plant)游离脂肪酸(FFA) 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其五个生育阶段(苗期、分蘖前期、分蘖期、分蘖后期、成熟期)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以及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未见一致规律性,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也未见一致的规律性;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与游离脂肪酸含量却呈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品种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无确定范围,无一致的规律性,油莎豆叶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大小对游离脂肪酸合成的含量高低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构建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叶绿体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以从甘蓝型油菜叶片中提取的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克隆羧基转移酶β亚基基因。以从开花20~29 d后油菜幼胚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克隆生物素羧化酶和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的cDNA序列。最后,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结果]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分别被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3个亚基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分别为76.6、44.0和81.5 kD,其融合蛋白分别占总菌体蛋白的12%、10%和6%。[结论]不同品种的甘蓝型油菜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cDNA序列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属于生物素包含酶类型Ⅰ,在生物体内催化乙酰辅酶A形成丙二酰辅酶A。在植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主要有异质型和同质型2种;在动物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属同质型,分为ACC1和ACC2 2种类型。主要介绍了分布于双子叶植物以及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的质体中的异质型ACCase的亚基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编码基因。ACCase由生物素羧化酶(Biotincarboxylase,BC)亚基、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亚基(Biotincarboxyl Camer Protein,BCCP)、羧基转移酶的α-CT亚基和β-CT亚基4种亚基构成,有3个功能结构域,即BC功能结构域、BCCP功能结构域以及CT功能结构域。除β-CT亚基由质体基因编码外,其他亚基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质体中组成功能蛋白,参与脂肪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优良除草剂——盖草能和稻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险峰 《新农业》2009,(10):45-46
盖草能:也叫高效盖草能,通用名称高效氟吡甲禾灵,是一种选择性低毒除草剂。施药后可被禾本科杂草叶片吸收,传导至整个植株,积累于植物分生组织抑制体内乙酰辅酶A羧化酶活性,导致脂肪酸合成受阻而杀死杂草。喷洒落入土壤中的药剂易被根吸收起杀草作用,对出苗到分蘖、抽穗初期的1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对阔叶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7.
辛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合成相关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辛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合成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表达的影响,采用0.5、1.0、2.0mmol/L的辛酸钠处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CC、FAS、SCD基因相对表达丰度,Western blot检测ACC、FAS、SCD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不添加辛酸钠组相比,辛酸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ACC、FAS、SCD的表达。辛酸钠能抑制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合成关键酶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与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组织分布及其在性腺中的发育表达。[方法]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柞蚕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醇脱氢酶、酯酶、脂肪酶基因在不同组织分布及性腺中的发育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2个基因在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醇脱氢酶、酯酶和脂肪酶3个基因在中肠或脂肪体等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性腺。乙酰辅酶A羧化酶、超长链脂肪酸、醇脱氢酶、脂肪酶4个基因在羽化后2 d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羽化前2 d。酯酶基因在羽化后2 d性腺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于羽化前2 d。[结论]明确了柞蚕性信息素合成相关的5个基因的组织分布和发育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这些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催化乙酰辅酶A形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的羧化作用,是在脂肪酸合成和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中间代谢物。ACC包括ACCα和ACCβ两种形式,被不同的基因编码。ACC(α265 kDa)主要在脂肪生成活跃的肝脏、脂肪组织和乳腺中表达。ACC(β275 kDa)主要在β-氧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的骨骼肌和心脏中表达。对ACC的结构特点和基本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ACC)是一种生物素酶,分为同质型和异质型两种类型,可以催化 脂肪酸合成,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动物中的乙酰辅酶A 羧化 酶属于同质型,分为ACC1 和ACC2 两种亚型。本文综述了动物中ACC 的结构功能及ACC 在 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给予试验期昆明小鼠玉米淀粉和豆油比例不同的日粮,研究日粮能量类型对乳腺三种泌乳相关酶(脂肪酸合成酶,FAS;α-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半乳糖转移酶,GT)mRNA相对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处理对各采样期小鼠乳腺半乳糖转移酶mRNA的相对表达均无显著影响(P>0.0 5);日粮处理对泌乳期试验小鼠1、10、20泌乳日乳腺脂肪酸合成酶相对表达影响显著(P<0.05),且以高脂肪日粮组试验小鼠乳腺脂肪酸合成酶mRNA相对表达水平最高;日粮处理显著影响分娩前一天及4泌乳日试验小鼠乳腺α-乙酰辅酶A羧化酶mRNA的相对表达(P<0.05),以高脂肪日粮处理组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试验目的喀什地区作物田中禾本科杂草发生比较普遍,精恶唑禾草灵属杂环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杂草脂肪酸的合成。药剂通过杂草茎叶吸收传导至分生组织及根的生长点,作用迅速,杂草施药后2~3天停止生长,5~6天心叶失绿变紫色,分生组织变褐色,叶片逐渐枯死,是选择性极强的茎叶处理剂。适于双子叶作物如大豆、花生、油菜、棉花、  相似文献   

13.
大白菜开花基因 LFY的克隆及dsRNA抑制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大白菜花蕾为材料,通过RT-PCR方法,参照GeneBank公布的序列克隆了Leafy(简称LFY)基因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国外已经报道的序列具有94%的同源性。将此序列以相反方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ROK2 35S启动子之间,并在2反向重复片段之间插入小麦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第20内舍子,从而构建了dsRNA抑制双元载体,该载体的构建为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大白菜进而解决早春扣反季栽培大白菜的先期抽薹问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体与土壤的人-畜-鱼共患病原菌。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生物被膜状态下嗜水气单胞菌在抗生素金霉素的胁迫下,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蛋白表达上升,但具体特性与功能尚不明确。为进一步探究这些蛋白在抗生素胁迫下的变化规律与功能,设计引物克隆乙酰辅酶A羧化酶羧基转移酶α亚基(AccA)、乙酰辅酶A羧化酶羧基转移酶β亚基(AccD)、酰基载体蛋白质合成酶(FabB)以及丙二酸单酰辅酶A酰基载体蛋白酰基转移酶(FabD)。通过比较各高表达菌株在金霉素作用下的生存率,来分析相关蛋白的耐药特性。结果表明,高表达AccD、FabB和FabD蛋白能够显著提高细菌在抗生素胁迫下的生存率,而高表达AccA蛋白则只在前期提高细菌存活率。此研究揭示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蛋白在细菌的耐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为后续研究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在哺乳动物脂肪酸合成和分解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CC包括ACCα和ACCβ2种形式,由不同基因编码,其中ACCα主要在脂肪酸合成过程中起作用.哺乳动物ACCα基因的启动子主要包括3个:PⅠ、PⅡ和PⅢ,而反刍动物和啮齿动物还包括第4个启动子PIa,各启动子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摘要:克隆大肠杆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 ACCase)的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iotin carboxyl carrier protein,BCCP)亚基基因accB,构建accB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acc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工程菌株, IPTG诱导进行融合表达,成功诱导表达了GST-accB融合蛋白,大小为43KDa。  相似文献   

17.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是催化脂肪酸合成的关键和限速步骤.该文介绍了ACCase的分类及结构特征,阐述了其在脂肪合成代谢中的作用和在除草剂中的应用,分析了它的表达调控及反馈机理,揭示了ACCas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鉴定,并展望了ACCase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日本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抗性日本看麦娘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的抗性机制,研究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基因在抗性和敏感日本看麦娘种群内的差异,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的活性差异,同时测定了抗性种群AFT对不同的ACCase和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与敏感种群AH-7相比,抗性种群AFT的ACCase基因CT区的2027位氨基酸和ALS基因的574位氨基酸发生突变;AFT种群的GSTs活性经过精噁唑禾草灵和甲基二磺隆处理后明显增强,且显著强于敏感种群AH-7;抗性种群AFT对炔草酯、烯草酮、氟唑磺隆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7.90、34.43、10.30,表现出高水平的抗性,对唑啉草酯、甲咪唑烟酸、双草醚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49、6.42、5.01,表现出中等水平的抗性。经除草剂诱导后,植株体内基于GSTs代谢酶介导的代谢反应水平升高,加快植株对除草剂的代谢解毒反应;抗性种群AFT的ACCase基因和ALS基因中发生的氨基酸突变和GSTs活性的增强可能是其产生抗药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螺虫乙酯是一种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新型季酮酸类杀虫剂。由于其良好的杀虫活性及环境相容性,该药剂已在防治农作物害虫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螺虫乙酯的广泛使用,部分害虫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介绍了靶标昆虫对螺虫乙酯抗药性发生监测情况、交互抗性研究情况以及抗药性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农业害虫抗药性治理现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早熟禾对精噁唑禾草灵、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炔草酸、精吡氟禾草灵、氰氟草酯、烯禾啶和苯草酮具有耐药性.而对烯草酮和吡喃草酮敏感。早熟禾生物型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对精嗯唑禾草灵的活性显著高于敏感杂草日本看麦娘.5个早熟禾生物型的,IC50值为敏感杂草日本看麦娘,IC50值的10.46~11.98倍:早熟禾ACCase氨基酸序列1781位点存在亮氨酸/异亮氨酸的多态性现象,而亮氨酸的存在是其它禾本科杂草对ACCase抑制剂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之一:5个早熟禾生物型的ACCase基因表达量为日本看麦娘的4.67~7.37倍。早熟禾与日本看麦娘的ACCase活性、基因序列及基因表达量差异可能是导致早熟禾对精嗯唑禾草灵具有耐药性的靶标酶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