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广元植烟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揭示广元植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地统计学、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铜、锌钼及硼等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铁、锰及铜含量丰富,总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有效钼含量适中;有效锌和硼缺乏,总体处于缺乏或极度缺乏水平。半方差分析表明,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块金系数均在29.72%~67.59%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空间分布上,土壤有效铁、锰、铜及钼含量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趋势,土壤有效锌和硼含量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分析表明,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与p H值呈负相关,相关性总体高于地形因子。土壤有机质对有效铁、铜、锌及硼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为5.5%~27.2%。除有效锌外,土壤p H值对其余5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均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为5.0%~30.4%。土类对土壤有效铁、锰及铜有极显著影响,其空间变异性8.4%~12.3%。熟制和种植制度对6种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的影响较弱,进一步说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但结构性因素的作用强于随机性因素。本研究结果为广元植烟区土壤微肥施肥管理及优质烤烟栽培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丰都县三坝乡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硼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土地整理后土壤有效态铁、锰、铜、锌、硼的含量均下降,其中有效铁含量下降最明显,较整理前减少72.7%;土地整理改变了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除有效硼外)的剖面分布规律,使离散程度降低,使各土层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趋于均匀。(2)土壤有机质、pH和速效养分能影响微量元素的分布。土地整理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下降能显著降低表层(0-20cm)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其中土壤有效铜含量受其影响最为明显,相关系数r为0.773;随着土壤pH的增加,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中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降低,其中有效铁含量受pH影响较为显著;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下降是造成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下降的另一原因,速效钾对底层(40-60cm)土壤中有效态铁和有效态锌含量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494和0.510,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变化对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以鄂尔多斯高原的鄂托克旗为研究区域,结合统计分析探索鄂托克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以及土壤类型和土壤养分对土壤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的影响,以期为当地肥料使用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高原农田土壤铁、锰、铜、锌、硼有效态含量中等,铁和锰含量变异相对较小,铜、锌和硼含量变异相对较大;②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具有显著影响;③铁、锰和硼有效态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铜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H值过高会影响土壤中铁、锰、铜和硼的有效态含量。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临沂市土壤中硼、锌、锰、铜、铁等5种主要微量元素的状况与其它因素的关系。有效硼含量0.09~3.67 mg/kg,平均0.35 mg/kg;有效锰22~572 mg/kg,平均244 mg/kg;有效锌0.15~4.02 mg/kg,平均0.53 mg/kg;有效铜0.09~5.78 mg/kg,,平均1.03 mg/kg;有效铁3.2~162 mg/kg,平均21.5 mg/kg;有效锰2.0~131.4 mg/kg,平均23.4 mg/kg。不同土壤类型的以上5种微量元素有明显差异,其特征是砂姜黑土缺锌,棕壤、水稻土富含铁、铜、锰、锌;成土母质是影响土壤微量元素的重要因素之一,发育在基性岩上的土壤一般含量较高,而由红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则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微量元素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其中速效锌、速效硼和速效铜与有机质的关系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青海省黄土丘陵区土壤中主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中的有效态微量元素铁、铜、锌、硼均属较高变异,有效锰属于中度或高度变异。从土系来看,黑褐土、黑钙土的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均达到丰富级(高),灌淤土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均远低于临界值。从土壤分层来看,其变异系数变化不大。灌木林地土壤微量元素相对缺乏,仅有效硼达丰富级,混交林地的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均达到中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土壤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山东省土壤中B、Mn、Zn、Cu、Fe有效态含量及分布。有效硼含量0.04-6.79ppm,平均0.48ppm;易还原态锰9-1345ppm,平均169ppm;有效锰1.5-175.9ppm,平均17.1ppm;有效锌0.04-14.56ppm,平均0.54ppm;有效铜0.03-20.64ppm,平均1.08ppm;有效铁1.6-162.0 ppm,平均12.6ppm。不同土壤类型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主要特征为:棕壤、褐土缺硼,潮土、砂姜黑土缺锌,水稻土富铁、锰、铜,盐土富硼。其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可分为山地丘陵(鲁东和鲁中南)低硼、中锌、高锰区;泛滥平原(鲁西北)低锌、中硼锰区。  相似文献   

7.
农牧交错带草地开垦对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影响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明确草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以华北农牧交错带2种类型草地及其相应开垦的农田为对象,采用成对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开垦对草地土壤表层(0~20cm)有效态微量元素(铜、铁、锰、锌、硼、钼)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农牧交错带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典型草地开垦导致土壤有效态铜、锌含量分别上升8.8%和16.4%,其他4种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6.4%~28.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标准,典型草地区域有效态硼、钼含量处于高水平,有效态铜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铁、锰在典型草地为高水平和中等水平,开垦为农田后分别降到中等水平和低水平。低湿草甸开垦导致微量元素含量下降10.6%~77.7%,其中有效态铁、硼、钼处于极高水平,有效态锰处于中等水平,有效态锌处于极低水平;有效态铜由低湿草甸的高水平降到农田的中等水平。整个研究区土壤有效锌含量限制草地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由典型草地开垦的农田其土壤有效锰含量不能够满足作物的需求。建议研究区禁止开垦草地并对已开垦的草地实行退耕还草,同时建议建立基于土壤微量元素密度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建立在祁连山西水林区大野口流域的1 hm2青海云杉林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剖面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锌、锰、铜、铁、硼等有效微量元素的含量、密度大小和有效性指数、与有机质和p H值及速效磷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土层有效微量元素锌、锰、铜、铁、硼的平均含量大小顺序均为:铁锰铜硼锌,有效微量元素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0~60 cm土层有效锌、锰、铜、铁、硼均值大小分别为:(0.52±0.27)mg kg-1、(6.26±1.76)mg kg-1、(2.44±0.98)mg kg-1、(94.69±25.48)mg kg-1、(2.19±0.70)mg kg-1。(2)0~60 cm土层中,锌、锰、铜、铁、硼密度大小分别为:(2.21±1.27)mg m-2、(26.24±7.64)mg m-2、(11.50±6.41)mg m-2、(447.78±178.04)mg m-2、(9.76±3.32)mg m-2,有效性指数大小为:铁硼铜锰锌,其中:铁、硼、铜有效性指数大于1,而锌、锰有效性指数小于1。(3)不同土层有机质与锌、锰、铜、铁、硼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 H值与锌、锰、铜、铁、硼等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仅与硼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和p H值均对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江苏省昆山市农田土壤有效态Cu、Ni、Pb、Zn各形态含量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Cu、Ni、Pb、Zn各形态含量以残渣态有机质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残渣态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形态。Cu和Pb有机质结合态所占比例相对也较高,分别达36.09%和28.30%。土壤可交换态含量、碳酸盐结合态含量、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及残渣态含量均以Zn最高;土壤有机质结合态含量以Cu最高;土壤可交换态含量变异系数、土壤碳酸盐结合态含量变异系数及土壤Fe-Mn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变异系数以Ni为最大;土壤有机质结合态含量变异系数以Zn最大;土壤残渣态含量变异系数以Pb最大。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和可交换态铜对土壤有效态铜含量影响最大;土壤可交换态镍含量对土壤有效态镍含量最大;土壤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和有机质结合态铅对土壤有效态铅含量影响最大;土壤可交换态锌和碳酸盐结合态锌对土壤有效态锌含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对菜田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重要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有效态铁、锰、锌、铜含量,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土壤酸化程度加重,土壤中铁、锰、锌、铜有效性亦随之增强。磷、钾化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效铁、锰含量,对土壤锌有效性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土壤有效性铜含量,但效果不明显。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与配施的化肥种类有关。土壤有效铁、锰、铜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有效锌含量与pH相关性不明显,而且关系比较复杂。总之,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首要因素是土壤酸碱度。  相似文献   

11.
上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锌、锰、钼、硼、铜在土壤中供给不足或过剩时,都可能引起植物、动物及人体生理功能失调,生长发育受阻,诱发出各种特殊的生理病害。明确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及其有效性问题,有助于采取措施来调剂微量元素的供应水平,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维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1978-1979年关于上海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有效性问题的研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对湖北省14种主要成土母质及其发育的土壤,按土属布点,共取表层土壤样3346个,剖面样305个和岩石样40个,分别测定锌、铜、锰、硼、铁含量取得数据21,967项,查明全省土壤锌、铜、锰、硼、铁含量,全量分别平均为83、27、596、80、35000ppm,有效量分别平均为0.65、1.11、29.7、0.33、37.1ppm,低于缺乏临界值的耕地共2460万亩;研究得出本省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大多缺锌;酸性结晶岩发育的土壤缺硼;褐色粘土发育的土壤缺锰,红、黄壤缺铜,石灰土缺铁等。综上,编绘出土壤有效性锌、硼、铜、锰、铁缺素分布图,指导粮、棉、油、果等作物的微肥应用,常年施用面积800余万亩,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新疆土壤中Fe,Mn,Zn,Cu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及其分布.Fe的全量0.3-5.1%(平均值为2.4%),有效态含量0.16-504.00ppm(18.20ppm);Mn的全量59-1550ppm(564ppm),有效态含量0.38-41.60ppm(4.86ppm);zn的全量9-216ppm(75ppm),有效态含量0.08-11.84ppm(1.00ppm);Cu的全量5-145ppm(28ppm),有效态含量0.06-19.20ppm(1.22ppm).  相似文献   

14.
孙德江 《土壤学报》1988,25(1):89-94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内6种紫色岩及其土壤中硅、铁、锰、铜、锌等几种元素的含量变化规律,阐明了上述元素在成岩与成土过程中分散与富集的特点,同时指出了上述元素全量及有效性含量的不一致性,提出了土壤地球化学分类指标及建议,可为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方肇伦  宋达泉  叶炳 《土壤学报》1963,11(2):130-142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在动植物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了解土壤中的这一部分资源对指导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从而达到农业增产以及对消除由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或过剩引起的某些动植物病害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土壤微量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和迁移及其地理分布规律,则可进一步阐明土壤发生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思茅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及其肥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青岛崂山茶园土壤微量元素有效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青岛市崂山茶种植区土壤调查研究表明,茶园土壤中6种主要微量元素(Zn、Cu、B、Mn、Fe、Mo)的有效量多大于其缺素临界值,有效态铜、锌、锰含量均处于高水平,钼中等,硼较低。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中Zn、B、Mn等元素全量与有效量间具显著正相关性,Fe呈显著负相关性,说明全量并不是有效量的完全控制因素;pH值与有效态Zn、Cu、B、Fe和Mo均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土壤酸性增强(酸化)会增加这类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有机质含量与有效态Zn、Cu、B、Fe和Mo呈正相关性,说明有机质较高有利于土壤元素活化。  相似文献   

18.
四川西南烟区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评价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陶晓秋 《土壤》2004,36(4):438-441,448
本文根据川西南主要烟区土壤近200个样本的测试数据,对该地区烟田土壤有效态微量营养元素含量状况及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川西南烟区土壤有效Cu、Fe、Mn含量较丰富和极其丰富,有效Zn含量较大面积上缺乏,整个烟区有效B极其缺乏。为川西南地区烟草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微肥效应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土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受母质、地形、水热条件、土壤类型等成土过程与成土条件的深刻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全国土壤平均含量比较,本区土壤锌、锰较低,钼很低,硼接近,铜略高。土壤有效态锌、硼、钼、锰属低水平,存在着大面积缺乏锌、硼、钼的土壤,近一半土壤面积缺锰。近年来,锌、硼、锰肥已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