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酸如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是重要的营养物质,特别是在冷休克或冷冻保存条件下,通过改变脂肪酸的形态和维持精子膜的完整性来提高雄性动物生殖性能。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前列腺素合成提供了前体,可以调节参与前列腺素和类固醇代谢的许多关键酶的表达。针对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在冷冻期间维持精子活力、活性和生育能力,并改善各种动物的睾丸发育和精子形成。除了日粮脂肪酸种类和数量外,多不饱和脂肪酸添加到饲料或添加剂中的方式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对雄性反刍动物的精液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限制是由于瘤胃微生物的生物氢化作用,使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肪酸,导致多不饱和脂肪酸数量减少。近年来,许多保护多不饱和脂肪酸免受瘤胃生物氢化的策略得到发展。因此,本文从瘤胃代谢、生物学作用、对生殖的影响以及在雄性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策略等4个方面对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7,(12):32-35
脂肪是动物体内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对脂肪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脂肪酸与免疫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增强免疫应答反应,有助于动物抵抗免疫性疾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并运用大量试验来揭示脂肪酸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关系。本文综述了脂肪酸的种类,重点总结了脂肪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物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涛  李建国  李胜利 《饲料工业》2005,26(23):48-50
脂肪酸钙是一种新型高能饲料添加剂,是由脂肪和钙结合而成的保护性脂肪。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在动物日粮特别是反刍动物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可有效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选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特别是富含亚油酸、α-亚麻酸的植物油制作脂肪酸钙饲喂奶牛可以提高乳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使生产出的奶不仅含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有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亚麻油因含有丰富的亚麻酸和亚油酸(亚油酸12.7%、亚麻酸58.5%),常被用来制作成脂肪酸钙,用以提供不饱和脂肪酸。文章仅就脂肪酸钙在反刍动物特别是奶牛饲料中的应用及亚麻油脂肪酸钙的制作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但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比如亚油酸、仅一亚麻酸、1一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不仅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脂肪酸.也是许多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产物.如果不从饲料中供给.就会严重的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生理机能紊乱或缺乏症。  相似文献   

5.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物质,主要包括n-3和n-6系列,它们在脂类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动物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可通过调整日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及种类的组成而改变,现就近年来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畜禽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添加鱼油成分ω-3脂肪酸会提高奶牛和绵羊的繁殖性能。然而ω-3脂肪酸对经产母猪的作用却少有报道。本文旨在研究饲料中中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经产母猪的分娩前期和泌乳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许多年来,人们就已经了解:在植物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有优势,而动物脂肪中这种酸的含量却低得多。对于反刍动物来说,这是由于寄生在其瘤胃中的微生物,有效地把天然饲料中的不饱和植物油变成了饱和的脂肪酸。防止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饲料中的油脂引起反应的方法,已为斯科特等加以开发。他们将不饱和红花油与酪蛋白一起加以乳化,经过喷雾干燥后再用甲醛微囊包敷。当用这种护层类脂物喂饲反刍动物时,发现这种乳胶状不饱和油脂在瘤胃中保护得完好无损,并通过肠末端被小肠吸收,接着,脂肪酸被输入血液,并渗透到动物体内的脂肪层和乳液之中。采用这项技木,动物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可以由通常的1%~2%提高到30%。  相似文献   

8.
1饲料中脂肪水平对疾病预防的影响日粮所含脂肪酸作为一种营养素,是动物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供给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在机体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对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日粮中的脂肪酸通过改变细胞膜的结构或调节前列腺素的合成来影响家禽的  相似文献   

9.
猪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促进发育、保护血管、防治多种疾病等作用,但普通饲料养殖的恩施黑猪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让人肥胖和患高血压,已成产业发展瓶颈|研究出可降低猪肉饱脂肪酸和提高猪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饲料,能提高猪肉保健功效,促进恩施黑猪肉产业发展。本试验通过饲料设计配方优化得出,恩施黑猪饲粮中添加生物有机硒1.5 mg、亚麻油80 g、维生素E 160 mg、鱼粉130 g,可将猪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从61.68%提高到73.83%,显著增加猪肉多不饱和脂肪酸(P < 0.05),提高猪肉的安全性、健康性和食味品质。 [关键词] 恩施黑猪肉|多不饱和脂肪酸|饲料配方|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药杂志》2003,37(6):54-54
比利时的科学家研究发现 :在饲料中添加鱼油能够使羊释放的甲烷气体减少 2 5 %~ 40 %而不影响其正常的消化机能。比利时根特大学的VeerleFievez博士认为“鱼油显示出其对嗳气家畜释放甲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根据美国环保局的研究 ,全球释放的甲烷气体的 2 2 %来源于嗳气的家畜。除了净化空气 ,Fievez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寄希望于鱼油能使人们食用的肉类及其它动物制品对人类健康更有益处。他们发现以这种添加鱼油的饲料配方饲喂的动物体内含有更多数量的ω - 3脂肪酸和其它多不饱和脂肪酸 ,这类脂肪酸被认为能够降低胆固醇含量。(摘译自《…  相似文献   

11.
1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蛋 鸡蛋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降血脂、抗血小板凝集、延缓血栓形成、保护脑血管和抗癌等方面。其生产方法是在饲料中加入2.5%的鱼油或15%-20%亚麻籽,28天后即可将其作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强化蛋出售。2低胆固醇蛋 将筛状菌接种子稻谷、米糠、动物血液混合物中,经发酵、成熟后,将此发酵物按2%的量加入饲料中,可降低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并可提高蛋重。 在饲料中加入2.5%-5.0%的杜仲叶可降低蛋  相似文献   

12.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动物的繁殖性能、免疫调节以及机体代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动物健康及产品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动物体内的合成出发,就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畜禽繁殖性能、免疫功能、糖和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提高家养动物肉产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尤其是n-3长链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CLA)在羊、牛、猪肉肌内脂中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鱼油或鱼粉能提高动物肉中n-3长链脂肪酸含量。富含亚麻油酸(LNA)的日粮能提高肉中LN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五烯酸(DPA)水平,但大部分对肌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没有影响。然而,在日粮中添加鱼油或鱼粉大部分能提高动物肌肉中DHA含量。大部分研究中提高n-3脂肪酸含量的同时n-6脂肪酸含量下降,这主要归因于试验组日粮中n-6脂肪酸降低。这样刚好可以使肉中两者比例更合理,但对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例没什么影响。饲喂反刍动物富含n-3脂肪酸日粮(亚麻籽或加草料)、鱼油或富含LA的浓缩料可提高肌肉中c9t11CLA含量。牛肉、羊肉中c9t11CLA在总脂中含量介于0.2~1.0 g/100 g,不随营养因素提高到更高。相对应的,在单胃动物日粮中添加混合CLA油则显著提高CLA含量。  相似文献   

14.
在日粮中加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α-亚麻酸的植物油,提高蛋黄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使生产出的鸡蛋不仅含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有人体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保健食品的开发和蛋禽生产提供一条新的途径。1日粮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鸡蛋中85%或78%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碳六烯酸)来自于它们在日粮中相应的含量(Baucells.2000),鸡蛋脂肪酸的组成很大程度上受日粮影响,通过日粮调控可以增加鸡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鸡蛋中脂肪酸的沉积与饲料脂肪酸的含量相关联,蛋中脂肪酸基本反映日粮脂…  相似文献   

15.
综述饲料营养素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主要论述蛋白质、肽、氨基酸、多糖、寡糖,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盛玉  吴德 《饲料工业》2007,28(5):16-19
脂肪酸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动物体内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在细胞生化过程中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脂肪酸可通过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对代谢、生长发育以及细胞分化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大致可分为转录前、转录、转录后、翻译和翻译后等5个阶段的调控。脂肪酸通过细胞膜受体信号途径和转录因子活化途径调节基因表达,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从基因转录和mRNA的稳定性两个方面调节基因表达。文章综述了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7.
猪的饲养水平以及饲料的全价性,是决定猪肉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大家十分注意改善饲养标准,其中包括脂类的规范化。脂类饲料不仅是能量来源,而且由于它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而有着相当大的生物学活性。有些这类脂肪酸不可能在家畜机体中合成,必须从饲料中获得。其中最重要的是亚麻油二烯酸.因为在传统的饲料中,其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含量不超过10%,有了亚麻油二烯酸,机体中方能实现其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L-肉碱作为肉碱基转移酶的辅酶在长链脂肪酸的氧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胴体品质等作用,近年来在饲料工业和动物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肉碱的文献报道,作者就L-肉碱的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动物体内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及其生理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VLC-PUFA)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但动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通过饲粮中脂肪酸供给或由供给的脂肪酸作为前体转化合成。在动物体内,脂肪酸(尤其VLC-PUFA)的代谢与生物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本文从VLC-PUFA在动物体内消化与转运、代谢与生物合成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也阐述了VLC-PUFA在动物及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饲料中脂肪酸对动物脂肪合成酶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饲料中脂肪酸对动物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的酶活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就脂肪酸与家畜生产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