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该研究以欧李组培继代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质、营养液组合对欧李组培苗生根的影响,并且以组培生根苗作对照,比较分析了传统组培生根技术与无糖培养技术对其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糖培养技术是欧李组培苗生根的最佳方式,生根率高,生根苗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以苗龄为40 d的红叶石楠组培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激素、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及处理时间对红叶石楠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继代芽苗扦插前的不同炼苗方式及扦插后施肥方式对芽苗瓶外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A3B1C3D2组合(珍珠岩、生根粉ABT 200 mg.L-1浸泡处理30 min)获得59%瓶外生根率,而A3B1C1D2(珍珠岩、ABT 50 mg.L-1浸泡处理30 min)为最理想的组合;芽苗在自然散射光下炼苗15~20 d,生根率可提高到81%;栽后适时追施营养液有利于芽苗的高生长。继代芽苗瓶外生根技术的应用减少组培苗培养工序,促进红叶石楠的组培快繁效率,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两种省藤组培成苗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单叶省藤、短叶省藤组培快繁成苗芽的选择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健壮、形态正常的不同高度未展叶单芽组,在成苗培养过程中,高生长、生根率、生根条数和生根长度存在差异。高度在2.1~4.0cm的未展叶单芽为伸长培养和生根诱导培养的最佳高度组,生根诱导培养3个月后,芽苗生长可达长到组培苗移植规格(苗高、根长〉4.0cm)。研究试验结果还显示,2种省藤组培成苗培养过程,伸长及生根诱导培养可浓缩为一步,直接从增殖培养材料中选择2.1~4.0cm的单芽进入生根诱导培养,一步成苗。  相似文献   

4.
正组培瓶苗的低温储藏常应用于种质资源保护上,在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中鲜有应用。但在果树的组培苗的生产中,驯化一般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冬季不适合驯化,因为温室内的光信号的变化会诱导组培苗进入冬眠状态。这样组培车间在秋季驯化后会有3~4个月的生产空档期。在此期间要逐步提高分化苗的数量来满足春季生产需要,从而造成组培车间人力和空间的空置。而到春季,组培车间要同时兼顾增殖苗的扩繁和生根苗的生  相似文献   

5.
新铁炮百合及东方百合的离体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百合叶愈伤组织诱导芽的方式,对两种百合的组培从无菌培养物的建立,愈伤组织的诱导,芽的增殖到生根及幼苗移栽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筛选出各阶段培养所需要的培养基,摸索出幼苗移栽所需的条件,对该花卉品种的无性繁殖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14年生大花序桉(E.cloeziana)伐倒后的萌芽作外植体,通过外植体诱导成无菌芽,丛芽增殖,继代培养,诱导生根试验,筛选出一组较适合大花序桉生长的培养基,建立了初步的“以芽繁芽”的组培快繁体系。生根率最高达45.9%,生根瓶苗移栽后,成活率达68.0%;成功培育了少量的大花序桉组培苗。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西加云杉优树离体复壮与无性繁殖。低温预处理(2℃,1-30天)促进休眠顶芽破裂和自由生长芽形成。C型外植体为最佳接种类型。连续继代培羊可改进复壮效应,腋芽和不定芽再生率。目前还未找到有效试管内生根法。组培嫩梢扦插生根率可达75%以上。大量部分复壮组培苗已成功移入温室,经园艺生理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可为生产提供大量扦条,实现快速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8.
直杆蓝桉组织培养繁殖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闽北地区引种的直杆蓝桉种源试验林中选出优株 ,进行组培快繁研究。利用成年芽器官作为外植体 ,建立无菌培养物 ,经过芽的增殖、诱导生根 ,筛选出一组适宜的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体系 ,培养大量组培苗 ;探索组培苗移栽和移栽后的培育管理方法 ;利用组培苗建立采穗圃 ,结合常规化、微型化扦插繁殖 ,通过促萌、取条、扦插 ,达到以芽繁芽的目的 ,降低育苗成本  相似文献   

9.
迷迭香工厂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迷迭香小苗枝条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用组培苗嫩梢作为插穗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增殖以MS+6BA0.5mg/L NAA0.01mg/L 蔗糖30g/L培养基的增殖率达1.4倍;不定根诱导以1/3MS+IBA0.5mg/L 蔗糖20g/L的培养基效果好,生根率达100%;以组培苗嫩梢扦插,生根率达98%以上。利用芽增殖培养→生根炼苗培养→移栽上盆→扦插→出圃这一流程生产苗木,成本低、苗木质量优、繁殖速度快,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组培工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组培苗成本高,价格贵。影响到组培苗的销售量,制约组培工厂的发展。因此,如何改进组培技术和方法,节省在组培过程中原材料的消耗,降低组培苗的生产成本,是目前组培工厂急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组织培养时配制培养基通常加入琼脂,作“固体”培养。琼脂本身不含有养分和生长调节物质,它在培养基中主要起到固定组培材料位置和方向的作用。琼脂的价格每公斤76元以上,用于琼脂的耗费占组培苗生产成本的1/10左右。笔者在组培工厂化生产中进行液体静置培养试验,即在增殖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降低组培苗成本行之有效且简便易行的生根培养方法——气培生根法。该方法完全省去了常规组培生根培养所需的培养基,培养茎段在密闭透光的容器中直接生根。并对气培生根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发现用适当浓度的蔗糖和适宜激素配比制成的溶液于培养前处理茎段,可以使生根率明显提高。而且茎段必须经培养前处理才可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本文还对气培生根法的培养成本进行了核算,采用气培生根法进行生稚培养的成本仅占常规组培生根培养的27%。  相似文献   

12.
组培与工厂化育苗技术近年来在农、林、园林和花卉产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已形成了一大趋势,除传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的品种如桉树、香蕉、甘蔗,大花惠兰、蝴蝶兰,文心兰外,近年来在其它品种组培苗产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形成了几大产业热点,如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兰莓、樱桃和苹果矮化砧木等果树组培苗,铁皮石槲和金线莲等中草药组培苗,非洲菊、百合、红掌等花卉组培苗,取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影响香樟单芽组培苗生根的4个因素效应评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香樟单芽组培苗生根的基本培养基、促根生长激素、氯化胆碱、单芽形态4因素的效应进行了评选试验。结果显示:取叶片展开,叶色翠绿有光泽且薄革质化的香樟单芽作组培材料,接种于添加生长激素IBA2.5mg·L^-1+IAA2.0mg·L-1及氯化胆碱60mg·L^-1的MS+200mg·L^-1Ca(NO3):培养基内,在3000—5000lux自然散射光照条件下培养,其单芽组培苗的生根率达93.9%以上,为其评选的促根因素最佳效应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西藏地区银白杨组培苗的生根率,筛选出银白杨不定芽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以前期银白杨组培中获得的不定芽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光照周期、蔗糖浓度、琼脂粉含量、不同激素配比及不同pH值等培养条件,筛选出最优生根培养基。结果表明,1/2MS为银白杨的最佳基本培养基,最佳激素为IBA浓度0.4mg/L,最适pH值5.7±0.1;光照12h/d、琼脂6g/L、蔗糖15g/L时银白杨不定芽生根率最高且生长态势良好;综合各影响因子,最终确定银白杨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0.4mg/L+琼脂6g/L+蔗糖15g/L,pH 5.7±0.1。  相似文献   

15.
杏香兔耳风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杏香兔耳风根颈以上部位作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进行芽的诱导、丛生芽增殖、试管苗生根及试管苗野外移栽技术等作了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MS附加6-BA2.0mg/L(单位下同) NAA0.5的培养基上进行芽的诱导,在6-BA1.0 NAA0.5的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并在1/2MS NAA0.3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是较理想的组培再生条件,增殖系数为5,生根率达99.8%,平均每株苗木的根系数量达10以上,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6.6%。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对草莓试管苗瓶外生根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培养程序,降低培养成本,以草莓继代芽苗为瓶外生根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激素、激素浓度对草莓继代芽苗瓶外生根诱导的影响研究以及采用不同生根处理方式,对成活率影响研究,建立草莓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技术优化体系。结果表明:A1B3C3组合(草炭:蛭石=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获得76.7%瓶外生根率,基质类型和激素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激素种类对组培瓶苗外生根率的影响不显著。A3B3C3(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激素NAA400mg/L速蘸处理)为最理想的组合;瓶外生根率低于瓶内生根率5.1%、根系质量优于瓶内,根活跃吸收面积提高1.34%、瓶外苗比瓶内苗缩短移栽时间30~40天左右,移栽成活率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黄樟秋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并优化了黄樟组培繁育体系,研究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及配比对黄樟茎段不定芽诱导、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樟带腋芽茎段最佳启动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4.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培养7 d开始萌动,诱导率可达76.67%;不定芽继代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MS+2.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3.78;幼苗生根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1/2 MS+0.5 mg/L IBA+0.5 mg/L IAA,在此培养基中幼苗培养13 d开始发根,生根率达85.56%。上述组织培养技术条件,可有效提高黄樟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和生根率,为黄樟优良品系的工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灰毡毛忍冬新品种组培苗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金翠蕾’的组培无菌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素、活性炭、培养温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素、活性炭浓度、培养温度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显著。生根培养的适宜生长素为IBA,适当低温有利于灰毡毛忍冬组培苗生根,组培苗生根培养的适宜温度为20℃。适宜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IBA3.0mg.L-1+活性炭210mg.L-1。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植物组培工厂化育苗生产中对培养材料处理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培养材料在繁殖和生根阶段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组培苗生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组培苗标准化生产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为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制订国家和地方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卷荚相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卷荚相思优树的带芽茎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继代苗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组培苗移栽等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初代培养最合适流程为:树冠中上部穗条经70%酒精消毒处理40 s后,再用0.1%HgCl2溶液消毒处理8min,萌动率高达35.7%;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改良MS+6-BA 0.8 mg.L-1+IAA 0.5 mg.L-1+蔗糖30 g.L-1,增殖倍数最高达5.2倍;生根培养以继代芽苗长1.1~1.4 cm,1/2MS+IBA 1.5 mg.L-1+ABT1#0.2 mg.L-1+NAA0.2 mg.L-1+蔗糖30 g.L-1培养基最佳,生根率最高达97.8%;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为红心土+泥炭土(3∶1),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