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农业部199号公告要求,禁止使用18种、限用21种农药,从源头上解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18种农药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钬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氯乙酸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及毒鼠硅.限用的21种农药是:甲基硫环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滴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三氯杀螨醇和氰戊菊酯.  相似文献   

2.
《农业质量标准》2011,(4):31-31
6月15日,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安全和环境安全.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对高毒农药采取进一步禁限用管理措施:(1)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停止受理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  相似文献   

3.
<正>本报讯根据农业部、工信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五部门联合发布的1586号《公告》,自2013年10月31日起,将全面停止销售和使用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等10种高毒农药。此外,还禁止甲拌磷、甲  相似文献   

4.
禁止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使用。  相似文献   

5.
根结线虫病是发生在蔬菜等植物上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不仅可造成30%-50%的产量损失,同时根结线虫危害又加重了枯萎病,根腐病等土传性真菌病害和部分细菌病害的发生。我国目前开发的防治植物根结线虫的主要品种有:甲基异柳磷、呋喃丹、丁硫克百威、杀线威、涕灭威、威百亩、溴甲烷及灭线磷、克线丹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36号,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农药管理条例》,经国务院同意,决定对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灭线磷等4种高毒农药采取淘汰措施.  相似文献   

7.
《今日农村》2004,(4):37-37
⒈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杀虫脒、除草醚、敌枯双、氟乙酰胺、毒鼠强、氟乙酸钠。 ⒉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不得使用和限制使用的农药 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19种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上,三氯杀螨醇、氰戊菊脂不得用于茶树上。 ⒊林丹 林丹粉是六六六原粉中具有杀虫性最强的异构体,属于高残留农药,是国家严禁使用的。(摘…  相似文献   

8.
《农技服务》2006,(3):69-70
毒死蜱:乐斯本、氯吡硫磷、氯蜱硫磷。 地虫硫磷:大风雷、地虫磷。 伏杀硫磷:伏杀磷、佐罗纳。 杀扑磷:速扑杀、速蚧克。 乙酰甲胺磷:杀虫灵、高灭磷。  相似文献   

9.
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的防治效果,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在大田测试了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同时在蛴螬重发区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甘薯栽秧时沟施5%硫线磷颗粒剂,对甘薯茎线虫病和蛴螬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硫线磷颗粒剂用药量60 kg/hm2和45 kg/hm2处理,对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80%和91.25%,与对照药剂神农丹60 kg/hm2和灭线磷22.5 kg/hm2的防治效果相当,差异不显著;对甘薯蛴螬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94%和78.75%,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在茎线虫病防治田中,同时对地下害虫的为害情况进行了调查,5%硫线磷颗粒剂30~60 kg/hm2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90%以上。用5%硫线磷颗粒剂45~60 kg/hm2可以同时有效防治甘薯茎线虫和蛴螬。  相似文献   

10.
1.大豆病害防治(1)大豆孢囊线虫病选用呋喃丹含量较高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35%乙基硫环磷或35%甲基硫环磷按种子量的0.5%拌种;或用种子量2%的大豆根保菌剂拌种,同时兼防根腐病。  相似文献   

11.
甲基胺草磷对蝌蚪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甲基胺草磷对蝌蚪的毒性试验,确定了甲基胺草磷对蝌蚪毒性等级为中毒农药,LC_(50)为6.1108ppm,95%置信区间为:5.8492~6.3841ppm,17%甲基胺草磷乳剂在水田中使用每亩有效成份用量100~150g 对蝌蚪比较安全,但必须田间保持5cm 左右的水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混配杀菌剂新品种,在室内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对番茄叶霉病菌的联合毒力与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磷与腈菌唑以6.11∶、4.61∶、15.71∶、91∶比例混配的增效系数(SR)为0.67~1.22,表现为相加作用;以491∶比例混配的SR值为1.815,表现为增效作用,其SR值大于1.5,所以为最佳增效作用混配比例。试验结果为混配杀菌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秋梅  高霞 《新农业》2005,(7):42-42
佳斯本是台湾惠光化学有限公司在本世纪最新推出的替代克百威、特丁磷、灭线磷等离毒农药的一种有机磷类杀虫剂。常用剂型为5%毒丝蜱颗粒剂。  相似文献   

14.
用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临时性唾液收集器的4头水牛,在稻草日粮和青草日粮条件下,研究了唾液硫,磷分泌量与日粮中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稻草日粮条件下,混合唾液分泌量,硫,磷含量以及2h由唾液进入瘤胃的硫,磷总量都比青草期显著增加但两期唾液pH未见有明显变化。提示在日粮硫,磷含量不足情况下,内源性硫,磷分泌增加。唾液硫,磷分泌量与日粮中含量大致呈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正>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  相似文献   

16.
杀螟硫磷属于有机磷杀虫剂,其对水生生物、哺乳动物和其他非靶标生物的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研究其在水中的降解非常必要。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一株有机磷农药高效降解菌株G1(鉴定为寡养单胞菌)为材料,探究了菌株G1对杀螟硫磷在水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 菌株G1在1 h内对于20 mg·L-1杀螟硫磷的降解率达到90%,降解半衰期仅为17.2 min,具有高效降解效能。菌株G1对杀螟硫磷的降解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7~8;降解效率与初始接菌量呈正相关,与初始底物浓度呈负相关;在5 mmol·L-1不同金属离子作用下,K+、Na+表现促进菌株G1对杀螟硫磷的降解,而Co2+、Mg2+、Ca2+、Cr3+、Fe3+等离子具有抑制降解效应;菌株G1可以将杀螟硫磷分解为3-甲基-4-硝基苯酚和O,O二甲基硫代磷酸酯。研究结果为杀螟硫磷农药的环境微生物降解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硒、硫施用对烟草中磷的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表明,硒、硫对烟草中磷吸收和积累的影响随烟草生育期及不同生长器官而异,前期烟草地上部分磷的含量随施硒和施硫的增加而增多,硒、硫对磷含量表现出协同作用,成熟烟叶中磷含量在不旆硫时随施硒的增加而增多;施硫时,硒则降低烟叶的磷含量,硒、硫对烟叶中磷的积累表现出颉颃作用。前期烟草中磷和硫及硒的积累量相互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成熟烟叶中硫与烟茎的磷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采用药膜法测定了辛硫磷、对硫磷和杀螟硫磷两两混配对赤拟谷盗成虫的毒力,据其LC50值及CTC值比较不同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触杀效果较好的组合是杀螟硫磷与辛硫磷以4∶1混配,共毒系数为285.30;杀螟硫磷与对硫磷以8∶1混配,共毒系数是281.88,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灭线磷在土壤、番茄植株和果实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剂型不同,灭线磷的降解速度不一样,乳油型灭线磷的降解速度高于颗粒剂型灭线磷.10%灭线磷颗粒剂在用量分别为60,120 kg/hm2时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4,23.6 d,在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7,3.9 d;40%灭线磷乳油用量为15 L/hm2时,其在土壤、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8,3.9 d.番茄收获(间隔97 d)时,果实和植株中均无灭线磷残留检出.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灭线磷在土壤、番茄植株和果实中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剂型不同,灭线磷的降解速度不一样,乳油型灭线磷的降解速度高于颗粒剂型灭线磷。10%灭线磷颗粒剂在用量分别为60,120kg/hm^2时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2.4,23.6d,在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7,3.9d;40%灭线磷乳油用量为15L/hm^2时,其在土壤、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3.8,3.9d。番茄收获(间隔97d)时,果实和植株中均无灭线磷残留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