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6,(11):6
近年来.大棚蔬菜生产中线虫病危害日趋严重,这是因为大棚的温湿度适合线虫生活。本来在自然情况下,根结线虫一年繁殖5~10代,而大棚却可终年繁殖.反复侵染。线虫是一种微小的、多细胞低等动物。自然界有15000多种,危害蔬菜的主要是根结线虫。在适合条件下,以幼虫或成虫或仅以成虫侵害植物.凡整个虫体进入植物体内的叫内寄生,如根结线虫、孢囊线虫。仅以口器穿刺植物而虫体仍在植物体外叫外寄生。如剑线虫。也有先形外寄生而后内寄生如小麦粒线虫。在土壤里植物寄生线虫常存在于植物根际层附近。表面土层虫量很少,最主要是湿度所致.土壤过于干燥不适合线虫生活。线虫几乎能危害所有植物,但以危害蔬菜为主.也有少数线虫寄生在蔬菜地上部分.如起绒草茎线虫.它可以侵害大蒜、洋葱的鳞茎、叶片和种子。但绝大多数危害地下部分.特别是根部。直接诱发根肿大(常称根结或根瘿)。  相似文献   

2.
分离鉴定陕西果树线虫种类共有5属8种:柑桔半穿剌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穿剌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伤残根腐线虫(Prutylenchus vulnus)、卢斯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loosi)、球头大阴茎线虫(Macroposthania sphaerocephalum)、奇特伍德半轮线虫(Hemicriconemoides chitwoodi)、昏暗毛剌线虫(Trichdorus obscurus)、霍珀毛剌线虫(Trichdorus hooperi).  相似文献   

3.
 外寄生线虫是一类容易被忽视的重要的烟草病原线虫,2010—2011年在云南省文山州所属各县进行烟草根际寄生线虫调查,根据形态特征和形态测量值对其中的主要外寄生线虫进行了种类鉴定,报道了其中的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1865)、孤独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eremitus Thorne,1961)、阿布拿马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abunaamai Siddiqi,1972)、农田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agricola Elmiligy,1970)、异头丝尾垫刃线虫(Filenchus heterocephalus Xie&Feng,1996)和菠菜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spinicaudatus Singh,1976)。其中,优势种群为燕麦真滑刃线虫,其次为阿布拿马螺旋线虫和异头丝尾垫刃线虫;孤独真滑刃线虫、农田螺旋线虫和菠菜矮化线虫只在少部分地方分布。菠菜矮化线虫在国内首次发现,为中国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在湖南省一些柑桔产区发生黄叶、落叶和梢枯现象,曾从地上部分作过观察和分析,未能发现侵染性病原的存在,对此现象的原因尚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为了追寻病原,我们于1979年将采集的标样,在华南农学院线虫研究室尹凎镠老师的指导下,首次查明和证实为“缓慢性衰退症”是柑桔根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 Cobb,1913)为害所致。随后在我国南方的湖北、福建、江西和广东等地调查和鉴定,也发现有这种根线虫  相似文献   

5.
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年发生6—7代,完成一代需28—45d。卵在25℃时历期13—14d,28℃为9—10.5d;二龄幼虫发育至成虫25℃需14.5—19d,在潮湿土中30℃存活70—80d,25℃存活182—190d。此线虫以二龄幼虫从寄主幼根伸长区侵入,一个侵染点一般只有1条幼虫。在土中,二龄幼虫主要分布于0—45cm土层,最深达90cm,雌成虫多分布于0—30cm深处须根上,数量消长与柑桔物候期有关,沙含量61%—87%、pH值6—8和有机质丰富的土中线虫密度大,植株受害重。  相似文献   

6.
灭虫丁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驱虫药物.不仅对许多内寄生性线虫有良好的驱杀效果而且对许多外寄生性节肢动物也有很强的灭杀作用.江宁县每年冬春季节水牛痒螨(Psorotes Communisnatalensis)危害十分严重,轻则消瘦、跌膘,重则死亡。为此,我们采用上海市农药研究所研制,昆山生物化学厂试产的灭虫丁进行灭杀水牛痒螨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小麦生育期间出现的各种根际线虫的垂直分布及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经鉴定腐生类线虫占分离线虫总数的45.95%;捕食类线虫占12.85%;矛线类线虫占2.4%;寄生性线虫占总数的38.8%。寄生线虫共有15个属,其中以Ditylenchus(茎线虫属)、Aphelenchoides(滑刃线虫属),Tylenchus(垫刃线虫属)为最多。土壤中以20厘米耕作层内寄生线虫种类最多,密度最高。土壤温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PH、孔隙度等对线虫垂直分布有一定影响。以3~4月出现频率最高,种类亦最多。  相似文献   

8.
柑桔线虫病是江西省柑桔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发病重的病株率达100%,死株率达22.8%.经鉴定,主要致病线虫为柑桔穿刺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研究表明:砂壤土、pH5.8~7.4适宜线虫生长发育;土壤缺乏有机质,桔树长势差,降低其抗病性,发病严重;应用腐复肥加呋喃丹混合施用,防治效果最佳,有利于柑桔迅速恢复树势,并增强桔树抗病性和抗寒性,提高了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9.
水稻内寄生线虫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我国作为水稻重要种植区,长期受该类线虫病危害,产量损失无法统计,且国内相关研究存在较大真空。水稻潜根线虫、水稻根结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为我国水稻种植区重要的线虫病害,近年来对它们与水稻互作机制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水稻内寄生线虫通过机械损伤和分泌多种效应蛋白改变寄主细胞结构与功能侵染水稻。水稻则主动调节其代谢水平、营养配置、细胞壁修饰酶编码基因以及防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来抵抗水稻内寄生线虫的侵染。水杨酸(SA)途径、茉莉酸甲酯(JA)途径为水稻抵抗该类线虫侵染的主要激素途径。乙烯(ET)在水稻抵抗RKNs中依赖完整的JA途径,而在抵抗RRNs时,则不依赖JA途径。外源性脱落酸(ABA)通过与SA/JA/ET途径拮抗使水稻对RRNs的亲和性增强。本文介绍了我国水稻种植区内3种主要的内寄生线虫病,并对其致病机制、水稻抗该类线虫病机理及植物激素在其互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对研究水稻内寄生线虫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为深入研究开发水稻抗线虫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针属线虫的寄主植物种类和地域分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属线虫是一类营外寄生的植物线虫,对植物的危害比较隐蔽,从2773份植物根际土的线虫标本中获得针属线虫标样272份,观察鉴定到针属线虫12个种,结果表明:针属线虫在我国的寄主范围较广泛,寄主植物有250多种,该线虫不但在大豆,玉米等各种作物根围发现,而且在树木,杂草,蔬菜,花卉等植物根围也广泛存在,针属线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11个省,自治区的44个市县,以北方地区为主,在南方地区发现较少,针属线虫中以突出针线虫的出现频率最高,发现数量最多,可寄生39科100个属的114种植物,其次是新突出针线虫,李子针线虫,双花针线虫和新钝头针线虫等的出现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从福建省的柑橘根部发现根腐线虫侵染,经形态学鉴定有咖啡根腐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和玉米根腐线虫(P.ze-ae),咖啡根腐线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柑桔根际短体线虫种类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采自云南省12个县市140个柑桔园的260份柑桔病根样本中分离鉴定出4种短体线虫属线虫: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卢斯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loosi),穿刺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ene-trans)和伤残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ulnus)。其中咖啡短体线和伤残短体虫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柑桔根结线虫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根结线虫病是江西省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经室外调查、室内研究确定,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和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本文对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病条件和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分析江西省橘类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江西省柑橘产业突破现有格局,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江西省橘类农产品发展历程及资源分布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江西省橘类农产品种植历史悠久、橘类资源广泛分布;江西省共有9件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江西省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存在品种单一、熟期过于集中,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意识薄弱、生产管理不规范,橘类商品贮藏、加工研究薄弱,柑橘农产品质量标准较低、产业化模式落后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优质橘类品种培育、扩充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加强政府引导、提高品牌效应、严格按标准生产、加强加工技术研究、维护稳定现有市场、积极拓展新的贸易市场等措施,促进江西省橘类地理标志农产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用土壤添加剂在网室和田间对柑桔慢衰线虫病(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的防效和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网室盆栽防效为82.5%,株高和植株鲜重较对照分别增加81.0%和152.6%;田间防效为75.2%,株年均抽梢量和单株平均产量分别增加80.4%和50.6%,土壤中主要天敌线虫和菌类数量较对照也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柑橘黄龙病生物学特性和防控方式的基础上,对福建省橘农的柑橘黄龙病防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列联表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影响柑橘黄龙病防治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橘园数量、是否加入柑橘合作组织、是否有商贩上门收购、是否有防治咨询服务为影响福建省橘农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显著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贵州南部山区柑橘生产的现状,并根据柑橘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山地生态柑橘园建设的有效途径及柑橘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分析广东省柑橘品种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柑橘品种改良的对策、品种结构调整的原则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广东省梅州市柑橘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柑橘溃疡病的发生也逐年增加,对果农造成了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梅州地区柑橘溃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葡萄砧木新品种9365-43是由L514-10与V.champinii c9038杂交获得,对根结线虫、剑线虫、柑桔根线虫和根腐线虫具有良好的抗性,同时具有抗葡萄根瘤蚜的特性,生根能力强,嫁接亲和力高,雌能花,是一个非常优良的砧木新品种,2009年获得美国专利(专利编号: US PP20051 P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