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琉金(♀)×龙睛(♂)杂交种(F1)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方法]用XTL-2400型解剖镜连续观察琉金(♀)×龙睛(♂)杂交F1胚胎及亲本型胚胎的发育过程,并描述、各发育阶段特征;用OLYMPUS CKX41型显微镜观察其器官发育特征和结构,并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和记录。[结果]在水温25℃时,杂交F1的孵化时间为51.30 h,琉金金鱼胚胎的孵化时间为52.40 h,龙睛金鱼胚胎的孵化时间为56.30 h。[结论]该研究为改良现有龙睛金鱼的形态特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琉金(♀)×龙睛(♂)杂交种(F1)胚胎发育观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琉金(♀)×龙睛(♂)杂交种(F1)胚胎发育进行观察。[方法]用XTL-2400型解剖镜连续观察琉金(♀)×龙睛(♂)杂交F1胚胎及亲本型胚胎的发育过程,并描述、各发育阶段特征;用OLYMPUSCKX41型显微镜观察其器官发育特征和结构,并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和记录。[结果]在水温25℃时,杂交F1的孵化时间为51.30h,琉金金鱼胚胎的孵化时间为52.40h,龙睛金鱼胚胎的孵化时间为56.30h。[结论]该研究为改良现有龙睛金鱼的形态特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晓华 《油气储运》2007,(11):34-35
羔羊快速育肥技术是指充分利用羔羊前期生长发育快、饲料转化利用率高、产品质优价高、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结合科学的饲草料加工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以迅速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一项新兴适用技术。开展品种间杂交,发挥杂种优势,是生产育肥羔羊的理想途径。以进口肉羊品种作父本,以当地杂种细毛羊或地方品种羊作母本,进行经济杂交,杂交后代具有明显的肉用性能,[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为农 《新农业》2008,(1):48-49
沈玉24号 (辽审玉[2006]282号) 沈阳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2003年以沈502为母本、沈50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单交种.母本来源于黄早四与美国试验测验种杂交后代,父本来源于美国杂交种78599选育的后代.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金鱼(Carassius auratus)起源于中国,是由野生鲫鱼驯化而来的一种观赏性鱼类。金鱼不同品种间存在巨大外形差异,长期的杂交与人工选择产生了众多的品种,但也导致其谱系关系混乱复杂,划分品种的难度加大。人们尝试了许多方法明确金鱼各品种间的谱系历史与杂交关系,但是至今未取得进展。本研究收集了11个中国金鱼品种,共计59个个体,利用跨物种靶基因富集和高通量测序获取了各品种目标基因序列。以斑马鱼4 434个单拷贝基因位点为参考序列,将金鱼对应的基因按照异源四倍体亚基因组分组,富集的序列分别按照两个亚基因组进行比对分型,产生35 29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数据,用于金鱼品种谱系历史和杂交关系的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品种遗传结构以及系统发育网状图的构建,揭示了中国部分金鱼品种的遗传关系,解释了它们的遗传演化过程:(1)龙睛、琉金两种文种金鱼与和金(文种金鱼)关系较近;珍珠鳞、狮头不是来自于和金,而是独立演化而来。(2)以兰寿为代表的蛋种金鱼虽然早于水泡眼出现,但水泡眼是文种金鱼先出现水泡眼特征,然后文种水泡背鳍消失,演化出现代金鱼中的主流水泡眼。这也解释了蛋种金鱼中,水泡眼出...  相似文献   

6.
胡杨杂交育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胡杨与青杨派和黑杨派、白杨派杂交的难易程度,获得具有胡杨遗传特性的杂交品种.[方法]以胡杨为母本与青杨派和黑杨派、白杨派的杨树的杂交,采用树上套袋立木授粉法,以胡杨作为父本与青杨派和黑杨派、白杨派的杨树的杂交,采用切枝水培法.杂种苗的培育采用了营养杯育苗法.[结果]获得以胡杨为母本杂交种苗组合4个,以胡杨为父本杂交种苗组合3个.[结论]以胡杨为父本和母本的各杂交组合亲和力的顺序是:密叶杨×胡杨最强,青杨派和黑杨派间杂交种次之,白杨派最差,为以后胡杨改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红掌杂交种的真实性,以红掌情人红、阿拉巴马和阿里桑娜为材料,进行杂交育种,并对其中的两个杂交后代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以情人红为母本,阿里桑娜为父本,杂交得到一个叶型似母本,苞片似父本的杂种B;以阿拉巴马为母本,以情人红和阿里桑娜的混合花粉为父本,杂交后得到一个叶片似母本,苞片似父本阿里桑娜的杂种E。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杂种后代进行鉴定,杂种B的鉴定中,子代在3个引物中均出现父本的特征带,说明杂B是情人红和阿里桑娜的真正杂种。杂种E的鉴定中,子代在3个引物中均出现父本阿里桑娜的特征带,说明杂种E是阿拉巴马和阿里桑娜的真正杂种。  相似文献   

8.
文静  熊秋芳  傅廷栋  沈金雄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167-3170,3182
为将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 L.)中的抗寒性状转育到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中,以3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母本,4个抗寒白菜型油菜品种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研究了各杂交组合回交亲和性以及杂种的形态表现.结果表明:①甘白种间杂交亲和性较高,亲和指数最高的组合达3.42,最低为0.50;②杂交亲和性受双亲基因型的影响,且母本基因型对杂交亲和指教的影响大于父本基因型;③利用SSR鉴定真假杂种,真杂种叶片形态特征介于双亲之间,根系形态偏向于白菜型油菜,具有粗壮的主根而须根较少.通过测配可选出杂交亲和性较高的甘白组合,从而繁殖出较多的杂交及回交分离后代用于下一步的田间抗寒性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9.
湘育花美人是以台湾农友公司秀玲西瓜后代单系A320为母本,北京引进纯化品系B119为父本配制的中小型西瓜一代杂种。湘育黄美人是以新疆品种N120为母本,台湾农友公司新金兰后代选系T163为父本配制的中小型西瓜一代杂种。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并于同年及2000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  相似文献   

10.
亿家206 潍坊市亿家丰番茄种业公司选育的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 品种来源:一代杂交种,组合为05032/06003。母本05032为中杂9号自交选育,父本06003为合作906与L402的杂交后代自交选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抗稻瘟病育种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育种工作者的主攻目标,介绍优质抗稻瘟病中籼迟熟恢复系恩恢58的选育与应用。[方法]介绍恩恢5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组合表现及制种技术要点。[结果]恩恢58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强优恢复系明恢63作母本,抗稻瘟病恢复系密阳4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米质优、抗稻瘟病、恢复力强、配合力高、花粉量足、花时较集中和株叶型好等特点。组合表现优异。制种要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壮秧;确定好父母本行比,科学管理肥水。[结论]恩恢58为抗稻瘟病品种,推广价值高,已成为湖北省水稻主推水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以 3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6个恢复系为父本 ,配制 1 8个不育系杂种 ,对F1 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杂种优势与亲本间的相关和回归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F1 的经济系数、茎粗、全株总有效角果数等性状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父本 (恢复系 )的大多数性状与竞争优势的相关显著 ;母本 (不育系或用其同型保持系代替 )只有少数性状与竞争优势的相关显著。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父本 (恢复系 )较母本 (不育系 )的选择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4个加工番茄新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加工番茄主要品种的遗传变异,建立准确高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SSR引物对4个加工番茄杂交品种及其8个亲本进行PCR扩增,经4;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带型分析.[结果]从3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这些引物分布在番茄整个基因组,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2~4个数目不等的多态性片段,共28个多态性片段,平均2.8个,片段大小介于60~150 bp,成功构建出4个加工番茄杂交种及其8个亲本的指纹图谱,并鉴定出了这4个杂交种的共显性标记.[结论]这些标记不仅可用于亲本材料和杂交品种的真伪鉴别,还可为杂交种纯度的鉴定提供可靠的方法,对亲本知识权的保护及杂交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不完全双列杂交在家蚕配合力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家蚕的高产优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4×4不完全双列杂交选配的16个杂交组合F1为材料,对家蚕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2个综合性状进行了配合力测定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在中系4个亲本中,K32、K22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日系4个亲本中,丁22、丁62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分别由其组配的K32×丁22、K22×丁62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及配合力总效应值均较高,且这2个组合的平均产量也较高,是理想的高产组合,可作为生产性组合。[结论]在加大母种选育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检测2组合茧丝质的各项性能指标,可望选择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高产优质家蚕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豆高脂肪组合初世代脂肪含量遗传及亲本的关系。[方法]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结果]F5代脂肪含量的变异大小与双亲脂肪含量的差异有关,双亲的差异越大,F5代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也越大。双亲脂肪含量均高,且双亲熟期差异较大,F5代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F5代脂肪含量与双亲的差值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高脂肪大豆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1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形态学、同工酶和RAPD、ISSR分子标记对甘蔗种间杂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48号和49号杂种是真杂种,所获杂种都偏向一亲本性状,同时又兼具另一亲本的有利基因,可作为甘蔗育种的优良亲本。分子标记所用的引物S260和W835可一次性准确鉴定甘蔗杂种及其亲本,杂种都显示出双亲的特征谱带,而且ISSR又比RAPD检测到更多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之间遗传多态性的差异,以期为大豆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20对ISSR引物对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及其10份杂种F_1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之间的遗传关系。[结果]此次试验共扩增出167条带,其中12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达72.45%;杂交F_1代材料与其母本中黄19及父本ZYD04350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65和0.47。[结论]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F_1代材料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杂交F_1代从母本获得的遗传物质多于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