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郭伟  刘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01-22503,22594
阐述了政府主导的农村示范工程项目推广模式及其特点,指明了推广模式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尚存在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足、评价标准缺失、资金渠道单一、推广宣传效果不佳和管理细则缺乏操作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权威协调管理机构、健全示范工程项目的激励政策、完善项目的法规体系、拓宽资金渠道、构建信息网络平台等几方面提出了农村示范工程项目的推广政策,以期为农村住宅示范工程项目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农村养老保险是“三农”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推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从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性出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顶层设计建设不完善、资金供给能力偏差、智能技术运用不到位、需要提高居民医保的热情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建设、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增强智能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和激发农民养老积极性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黄瑛  张伟  陈轶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4):13-18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实现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对其建设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是后续研究开展和政策反思与展望的基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效果综合评价模型,以江苏省南京市45个农民集中居住区为案例样本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集中居住的满意度更高;设施和生态建设效果较优;建设提升效果与居民关注度不匹配;不同地域建设效果差异明显;集中居住区发展可持续性堪忧.据此,未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应聚焦经济建设,增加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重视居民需求,采取差异化优化提升策略;关注区域发展差距,因地制宜确定近期提升重点;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营造宜居宜业新家园.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在草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研究进展,分析国外草牧业发展政策和法规,总结其成功经验,以供中国借鉴。研究发现,国外建立了全产业链的草牧业政策体系,包括产前良种繁育政策、产中支持生产设施建设、产后提供产品补贴、支持价格和市场信息服务等措施支持草牧业发展,对于初创生产者,则通过税收与信贷优惠予以支持;草牧业发达国家,借助食品安全类法规和环境保护类法规倒逼草牧业发展,此外,制定行业标准保证产品质量、规范生产流程,追求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当前,中国草牧业发展面临着产业政策不完善、产业资金缺乏和法律法规及标准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政策制定应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加大财政投资扶持力度、实施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法规和全产业链的标准化体系等方面促进草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5,(11):77-83
经过近几年来的开发与建设,天津"三区"基础设施已初步完善,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及农村居住区协调发展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作为"三区"建设与发展中重要支持与引导手段之一的财政支持政策在资本撬动、产业导向及资源优化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但由于财政能力的约束、投入机制和投入体系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也制约了天津"三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地方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为农民办了许多实事项目,其中包括"村级服务中心、集中居住区、路桥通达、环境整治、农村改厕、二次改水"等很多实体工程,这些项目使农民在改善环境、促进生产、方便生活等方面得到  相似文献   

7.
实现农村信息网络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催化剂,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是实现城乡发展平衡的有力抓手。为此,必须健全外部环境系统:加强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服务水平;完善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库的资源共享;还必须推动操作应用系统的建设;激发农民的信息意识;增强农民的信息能力;践行农民的信息道德。  相似文献   

8.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农业的正常生产,水是人们生存和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饮水安全是人们的根本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现阶段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确实解决了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污染比较严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是建设资金不足,社会大众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严重影响到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发挥,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实际角度入手,制定完善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农民用水户协会开展和推广的障碍因素进行了综合与总结,具体包括已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运作不规范、工程问题、管理体制问题、水价问题、资金问题等多个方面,并对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加快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对策为:逐步理顺农业水价政策、制定并完善节水投资政策、加强协会技术员负责人和农户的各项培训及国家应出台扶持政策和相关规章等。  相似文献   

10.
以苏格兰农村优先支持计划为例,探讨欧盟农村生态补偿政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依次阐述苏格兰政策实施目标和操作程序,包括意图陈述、建议书、评估审查、签署农村发展协议、资金申请和监督检查、违约和惩罚6个步骤。其中,保持国家政策与地方政策的一致性,在生态目标和资金补贴方面建立密切联系;完善的评估程序和科学的补偿制度,促进了环境友好型措施的持续实施;配套的检查监督和违约惩罚机制,保障了资金支付的执行力等,这三方面对中国现行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建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核心,构建了农村新民居投融资体系。通过新民居投融资体系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性,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作用,进一步解决新民居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促进新民居建设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813-9816
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分析了农村金融改革风险形成的内在因素,包括农业先天风险、滞后的制度和法规建设、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管理缺陷、乡镇企业效率低下、监管缺失、政策性风险等.进而从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建设的完善和外部监管的加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振举  关欣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91-13693
从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公平与效率,确保集体土地资产安全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合理性。认为在产权明确、充分尊重农民自愿的基础上,规范政府行为,加大对经济发达区域的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分区域、有差别地推进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孙安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18-15920,15947
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小额信贷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优化金融机构体系,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进一步开发农村金融市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贴近客户需求,创新小额信贷运作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现状,提出落实惠农政策、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以促进我国农村消费。  相似文献   

16.
熊晓炼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31-8134,8145
分析了贵州省农村正规金融体系的构成、各组成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贵州农村金融机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63-15965,15981
分析了四川省农村贫困的现状、特点及贫困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四川省农村贫困状况的对策,即完善财政资金反贫困制度设计,完善金融反贫困制度设计,加大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和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个人理财业务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尽管在产品服务、人员素质、市场营销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还很薄弱,但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还是可以利用在网点、品牌文化和背景上的优势,通过利用政策支持、产品创新、完善业务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等策略逐步提高福建省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的服务水平,打造适合福建农村居民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牌,促进福建省农村信用社的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关键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土地产权的明确、流转条件和范围的界定、流转方式和年期的确定、流转程序的规范化、流转收益分配制度的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评价体系的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制度的创建,以及土地利用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20.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中的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宏  安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35-18337
财政政策在促进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中具有必要性,我国已具备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与条件,可通过就业、公共产品、社会保障和资源流向诱导等路径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提出建立财政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长效机制,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市资源积极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步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