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析了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宁陕段)水土流失问题及危害,总结了"西气东输"(宁陕段)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成因,研究了"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宁陕段)水土流失的特点,探讨了管道工程防护类型选择的原则,并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在浙江省天然气管网规划中协调好西气东输二线与省管网路由重复段的关系的重要性.从浙江省的气源分布、安全平稳供气、管道压力级制、管道功能和地位等方面对规划方案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杭衢温管道杭金衢段与西气东输二线同向敷设,使浙江省天然气管网呈"口"字形环状的规划布局更为合理,并对"多气源一环网"的布局方案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在川气东送管道一期投产过程中,为了确保新清溪1井正常生产,应急投产川维支线。在燕子窝-天生段和天生-金山段封存氮气隔离段,采用"气推气"置换工艺,对站场工艺管道与长输管道进行同步置换。利用阀室内的调流阀进行流量调节,控制置换速度,缓解气井油层的套管压力。采取干支线联通反输工艺流程,利用管存气确保普光净化厂的顺利投产。通过对注氮、置换、升压、流速控制等作业参数的具体分析,阐述了管道投产置换中的关键控制点及技术措施。(表2,图2,参10)  相似文献   

4.
2002年3月,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组织召开了两次有关西气东输管道气压试验技术可行性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技研究中心、西气东输设计联营体、西安管材所以及国内焊接、材料力学等方面的专家。 在研讨会上,管道科技中心信息所就国外输气管道气压试验规范、应用实例、管材断裂问题及西气东输管道采用气压试验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了中心发言,并对西气东输管道  相似文献   

5.
高志川  刁凤东  霸磊  杨明 《油气储运》2012,31(12):950-951,966
溜管施工工艺主要包括降坡开挖、主管道预制与管端处理、防腐层保护、溜管施工、坡顶连头。阐述了各工艺的施工技术要求,介绍了施工的质量要求与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建议:管沟开挖前进行坡比试验,管沟开挖后及时测量管沟深度和坡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交叉作业安全措施。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西气东输二线部分管段的施工,可为大口径长输管道工程陡坡段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气东输管道工程驻厂质量监督和检测评价工作情况,对参与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感应加热弯管生产的部分国内外厂家的设备生产能力、母管成分、弯管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对西气东输管道感应加热弯管国产化工作取得的进展和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油气储运》2001,20(4)
随着"西气东输"等长输管道的规划建设,如何防止高压天然气管道的氢致裂纹(HIC)和硫化氢脆(SSC)是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外大口径高压干线天然气管道一般采用抗HIC的合金管材,钢级达到X70、X80或X90,甚至开始研制X100或X120钢管,而我国的制管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还不能制造大口径、适合高压天然气管道使用的X70级合金钢管材。象"西气东输"这样的高压天然气管道,普遍的碳钢管材很难满足设计要求。国内已研制开发的热喷玻璃釉涂料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该涂料采用新型无机玻璃物质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喷涂到钢管的内外表面上,形成玻璃与金属的复合防腐涂层。涂层表面光滑平整,耐蚀性、耐磨性优异,同时可以经受80~100kg/mm2的压力变化,是天然气管道理想的内外壁防腐和内减阻涂层材料。采用该涂料涂敷后的碳钢钢管静态实验中抗HIC性能良好,可大幅度降低天然气管道的工程造价。目前,热喷玻璃釉技术已进入工业化应用阶段。 钱成文提供  相似文献   

8.
西气东输管道的管材钢级、输送压力、管道长度、输气量、供气范围都是前所未有的跨越,保证其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采用风险管理理论和定量风险评价软件对西气东输的失效概率和风险水平进行了预评价,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降低西气东输管道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输天然气管道的置换投产一直是采用现场的检测仪器加以控制,而目前普遍使用的"气推气"方式在投产过程中缺乏理论依据。根据流体动力学三大方程,结合气体间扩散方程提出了"气推气"投产混气规律的数学模型,利用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并且编制了计算程序。以西气东输西段为目标管道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可以应用于工程分析。该模型也可以为其它长输天然气管道的投产提供理论支撑以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川气东送与西气东输二线之间直径为813 mm的连络管道不停输,需要设计适用于带压开孔工艺的ф813-ф914-ф1 016互连四通。互连四通强度设计符合压力容器开孔补强原理,整体结构近似于"上"字形,四通内配有卡环机构和塞柄机构,能够实现开孔作业后四通的自密封,便于拆除辅助阀门和开孔机具。考虑到管道日常运营中的清管、通球检测需求,设计了透气挡条机构,既确保了开孔后的通透性,又保证了管道内壁的几何完整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开孔对管道的影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ф813-ф914-ф1 016互连四通实现了不停输连通管道的要求,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中含有少量H2S气体,若脱水不彻底,则会在管道内形成湿H2S环境,导致管体发生电化学腐蚀。以两东管道和柴北缘管道为例,利用内检测数据分析、焊接工艺评定及腐蚀机理分析等手段,对微含硫天然气管道内腐蚀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腐蚀控制建议。不考虑内检测误差,两东管道和柴北缘管道内部管壁局部腐蚀点平均腐蚀速率分别为0.126 0 mm/a和0.008 6 mm/a,实验室腐蚀模拟试验测得工况条件下管体均匀腐蚀速率分别为0.006 9 mm/a和0.007 0 mm/a。焊接工艺分析表明金相和硬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当前焊接工艺满足要求。相对较高的H2S含量和较湿润的环境是两东管道比柴北缘管道内局部腐蚀严重的主要原因。此类管道应该严格控制输送的天然气水露点低于环境温度5℃以下,同时定期清管排除管内积液,并设置腐蚀监控点,定期进行壁厚测试。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油气管道行业不同历史时期建设的几条著名大型油气管道的经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阿拉斯加原油管道、联盟管道(Alliance-Pipeline)和我国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开展的大量科技研究工作在油气管道行业发展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认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当今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PowerBuilder环境下标准数据管道对象(Data Pipeline Object)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如何将其改进为"动态数据管道对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筑长江堤防地下管新筑堤防的基本概况,管道加固方案的设计及实施。管道加固方案包括对每根管道独立设置管涵结构进行保护;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进行地基处理;在迎水坡护坡增设复合土工膜,延长护脚长度提高堤防防渗能力。优化施工方案,加强施工期沉降观测,确保了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长输管道在建设、改线或维抢修作业时,常会遇到管道对口处有磁偏吹现象,使得在焊接施工时,电弧发生偏离,导致焊接缺陷甚至无法焊接施工,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及管道的本质安全。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采用1422 mm口径、X80钢级管道,以往所采用的消磁方法和消磁设备已无法满足其大口径、高钢级管道的消磁作业。通过分析管道剩磁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得到不同消磁方法对中俄东线管道的适用性。通过现场试验验证直流消磁法,分析直流消磁和直流焊机消磁的优缺点及工作参数,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管道沉积物会影响排水管道的排水容量,在溢流排放下会造成水体污染,是目前合流制排水区域河道黑臭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文采用管道沉积物沉积负荷模型,结合南京市主城区管网分布数据,计算了主城区三大污水处理系统管网沉积负荷,并对三大污水处理系统沉积负荷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主城区管道COD沉积负荷与COD实际处理量占比为6.72%,其中江心洲污水处理系统因管网结构差、管道密度大,管道COD沉积负荷占比达7.68%。  相似文献   

17.
水工保护结构是油气长输管道的关键附属工程,针对目前油气管道初步设计阶段水工保护工程量的计算难以满足工程概算精度的实际问题,以中缅管道为例,提出了管道初步设计阶段水工保护工程量的优化计算方法。通过分析已建油气管道初步设计阶段与竣工阶段的水工保护工程量偏差因素,梳理了中缅管道水工保护工程量的9种计算要素,针对不同材料和结构形式的水工保护建立了新的工程量计算公式。采用Global Mapper和ArcGIS等GIS软件提取中缅管道沿线的坡度和长度系数,确定了优化计算公式中的部分参数。中缅管道工程竣工后,对比了初步设计阶段水工保护工程量与竣工工程量,结果表明:初步设计阶段水工保护工程量的计算准确率相对较高,证明该计算方法可行,能够为精确计算初步设计阶段水工保护工程量提供新思路。(图5,表5,参20)  相似文献   

18.
原油流动性测量及在管输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粘原油(特别是改性原油)的流动性与原油经历的热历史和剪切历史密切相关,在管输应用中,凝点(倾点)、流变曲线及屈服应力是表征原油低温流动性的主要参数,也是影响管输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因素。分析讨论了这些参数的测量及测量结果在管输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主要包括凝点测定中观察液面的扰动剪切、分层原油凝点(倾点)的测量、平衡流变曲线测定中剪切率上行与下行的影响、含水原油流动性质的测定、原油屈服应力及其测定方法和管输应用等,并指出为管输应用提供数据的流动性测试应与管输条件的模拟密切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姚明岐 《油气储运》1994,13(3):27-29
介绍了秦京线输油管道概况及输油泵机组的配置情况,指出秦京线技术改造应从改进工艺流程、增强输油泵性能、提高管道水力运行效率等方面着手。结合每台输油泵机组的性能,提出了优化组合的总体原则:①优先选用高效泵;②充分发挥调速设备的作用;③对DKS型输油泵采用进口调节阀调节。给出了秦京线输油泵机组优化组合的三种运行方式,对每种运行方式的全线启泵台数、日输油量及单位耗电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指出输油量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张威  周建 《油气储运》2013,(10):1112-1117
运行能效评价对于天然气管道运营企业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川渝环状天然气管网进行运行能效评价,在分析管网特点、能耗结构及运行能效评价特殊性的基础上,应用AHP层次分析原理,构建了4层次10指标天然气管网运行能效评价体系,综合能效指数的引入实现了以一个整合各种能耗因素影响力的综合能效指标对整个管网能效的定量评价.应用该指标体系对2012年2月川渝管网主环网运行能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1#、18#、2#、16#站场的能效指数低于平均值,说明应加强站场能耗管理;上游1#~8#管段、中游9#~20#管段、下游21#~23#管段的平均综合能效指数分别为0.73、0.833、0.68,反映了川渝管网中游管段整体比上、下游管段能效高的现状,符合川渝管网无增压站的特点,评价结果可为川渝管网的能效管理和优化调配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