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喀喇昆仑山几种苔藓植物的细胞学及孢子萌发。[方法]用显微镜观察了新疆喀喇昆仑山3种藓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描绘和分析了另2种藓类孢子萌发的基本过程、萌发能力及发育的特点。[结果]新疆喀喇昆仑山3种藓类植物染色体数目为:长尖叶赤藓,n=7;赤茎藓,n=5;狭网真藓,n=10,其中长尖叶赤藓和狭网真藓的染色体数目为国内首次报道。光学显微镜观察表明,卵叶盐土藓的孢子呈不规则球形,深棕色,不透明,为单细胞型孢子,接种7 d后,孢子萌发率可达62%。美姿藓的孢子呈椭圆形,黄绿色,较透明,为单细胞型孢子,接种7 d后,孢子的两极萌发率达42%。[结论]与卵叶盐土藓相比,美姿藓孢子萌发表现明显的极向,一般为单、双极。  相似文献   

2.
张春  张以忠  骆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61-11162
[目的]分析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以期对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酯酶同工酶带共6条,其中EST-1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所共有,是其特征带。泥炭藓有酶带2条,毕节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4条,贵阳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3条,加萨泥炭藓有酶带2条,多纹泥炭藓有酶带1条,尖叶泥炭藓有酶带2条,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种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10种藓类植物的耐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抗旱能力强的苔藓植物用于城市立体绿化。[方法]对采自江西省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的10种藓类植物进行干旱胁迫,研究其在干旱胁迫后再复水过程中的植物体含水量及光合作用效率变化,分析其抗旱能力。[结果]10种藓类植物经干旱处理后均表现出相应的抗旱能力,其中密枝灰藓(Hypnum densirameum)、桧叶白发藓(Leucobryum juniperoides)、尖叶匐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和拟阔叶小石藓(Weisia platyphylloides)表现出较强的干旱适应能力。[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苔藓植物的规模化生产并应用于城市绿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结层皮中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以及对荒漠生态环境的适应机制。[方法]分别对各种藓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及适应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荒漠地表生物结皮中的藓类植物群落均呈垫状丛生。优势种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Broth.)的叶片强烈背卷且具长毛尖,上下表面密被透明的马蹄形细疣,茎皮部细胞壁明显增厚;绿色流苏藓[Crossidium squamiferum(Vi-viani)Juratzka]的叶片强烈内凹且具有专门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丝体;真藓(Bryum argenteumHedw.)的叶片上部无色透明,茎的外皮部细胞强烈加厚,内皮部细胞壁薄,中轴部细胞仅角隅处加厚;双色真藓(Bryum bicolorDicks.)的叶片覆瓦状排列,外皮部细胞壁强烈加厚,内皮部细胞壁稍有加厚,中轴部分不明显;泛生墙藓(Tortula muralisHedw.)与泛生墙藓无芒变种(Tortula muralilsHedw.var.aestiva Bird.exHedw.)的叶片均具马蹄形疣,无明显的中轴分化,细胞壁强烈增厚。[结论]该研究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丛藓科8种植物叶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的丛藓科8种植物的叶片厚度、细胞层数、中肋厚度、中肋细胞层数、厚壁细胞层数及分布位置、导水细胞有无及排列方式等进行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叶片最厚的是平叶毛口藓(Tri-chostomumplantiflium),最薄的是尖叶对齿藓(Didymodonconstrictavar.constricta);仅剑叶舌叶藓叶片具2层细胞,尖叶对齿藓为1层,其余六种部分为2层。中肋厚度从大到小是:高山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反扭藓(Ti mmiella anomala)〉长叶纽藓(Tortella tortuosa)〉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剑叶舌叶藓(Scopelophilacataractac)〉尖叶对齿藓〉细拟合睫藓(Pseudosymblepharis duriuscula)〉平叶毛口藓。高山赤藓中肋有主导水细胞和副导水细胞之分;长叶纽藓、卷叶湿地藓、反扭藓的中肋细胞9~10层,分化较复杂,平叶毛口藓中肋无厚壁细胞;除了剑叶舌叶藓外,其余7种叶细胞表面都有疣或乳突。对8种藓类植物叶的结构与干旱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旨在根据墙藓属2种藓类植物原丝体发育特征,探析其孢子萌发型与系统发育及生态选择的相关性。通过室内人工培养的方式,对墙藓属无疣墙藓(Tortula mucronifolia Schw?gr.)和中华墙藓(Tortula sinensia Broth.)2种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原丝体发育及配子体发生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藓类植物孢子均为壁外萌发;(2)无疣墙藓产生由短圆柱状细胞组成的丝状绿丝;中华墙藓产生块状原丝体和不发达的丝状绿丝体;(3)无疣墙藓和中华墙藓的配子体分别在绿丝体和轴丝体上分化产生。参照Nishida对藓类植物孢子萌发型的划分标准,墙藓属无疣墙藓和中华墙藓原丝体发育类型分别为真藓型(Bryum-type)和缩叶藓型(Ptychomitrium-type)。  相似文献   

7.
黄士良  宋冬梅  金红霞  王振杰  赵建成  李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01-18403,18405
[目的]研究小扭口藓、芽胞墙藓和芽胞链齿藓三种藓类植物的芽胞发育特征。[方法]制备出三种藓类植物的孢子和芽胞悬浮液,将孢子和芽胞悬浮液进行人工培养,观察芽胞发育特征。[结果]三种藓类植物均能通过三种途径产生芽胞,其中,途径三产生的芽胞最多,途径一次之,途径二最少。[结论]与其他藓类植物相同,三种藓类均能够通过产生芽胞的方式进行繁殖来应对不利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对新疆帕米尔地区6种真藓科植物进行解剖学研究。[方法]应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扫描技术,对6种真藓科植物茎、叶的微结构进行了较详细地观察和分析。[结果]垂蒴真藓茎横切面的边缘平整,细胞排列整齐;叶细胞角质层厚,表面较粗糙,有细小的颗粒状和鳞片状附属物分布。灰黄真藓茎表皮细胞强烈凹陷,茎横切面边缘不整齐,细胞镶嵌排列;叶背、腹面相邻细胞的细胞壁呈"菌褶状",细胞表面较光滑。宽叶真藓茎横切面五角形;叶片背卷,多数叶细胞中内含物浓厚,叶背、腹面细胞壁呈规则"网格状",叶背面有细小的附属物零星分布,角质层皱折不多;叶腹面细胞表面较光滑。紫色真藓茎横切面不规则多边形;叶背、腹面细胞壁上零星分布着一些不规则的附属物,背面细胞排列呈不规则"网格状",腹面细胞排列呈整齐的"竹节状"。拟三列真藓茎内皮部具体积大的薄壁细胞,中轴分化明显;叶背、腹面细胞壁凹陷相对浅些,3~5个单疣或分叉疣分布于凹陷的细胞壁上,疣上有条状纹饰。湿地真藓茎细胞壁薄,均有角隅加厚现象,叶边内卷,叶背、腹面细胞壁呈挤压状不规则排列,角质层纹饰细小,数量较多。[结论]6种真藓科植物的茎、叶的微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丛藓科植物重金属含量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935-18937,18959
[目的]研究丛藓科植物重金属含量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方法]选取Cu、Zn、Cd、Pb等主要重金属元素为营养富集指标,对河北省邢台太行山区丛藓科藓类植物体内及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丛藓科植物小反纽藓、花状湿地藓和丛本藓对Pb、Cu、Cd、Zn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植物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对环境污染具有指示和富集作用。不同丛藓科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能力有显著差异,其中花状湿地藓对重金属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结论]丛藓科植物可作为环境指示生物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运用经典分类方法检视近期所采浙江苔藓植物标本,发现并报道产自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温州市平阳县的藓类植物新记录1种——树生赤藓(Syntrichia laevipila Brid.),并就其分布与生境特点进行了讨论。采纳该种仍保留在丛藓科(Pottiaceae)赤藓属(Syntrichia Brid.)而非墙藓属(Tortula Hedw.)的分类学观点。树生赤藓与浙江常见种高山赤藓[Syntrichia sinensis(C.Müll.)Ochyra]在叶形、叶细胞形状、疣的数量和形状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但前者植物体细小,高2~3mm,叶先端具无色透明毛尖,齿片向左1~2回旋扭,可资区别。树生赤藓的发现补充了浙江苔藓植物区系的内容,亦为中国赤藓属地理分布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滕道祥  马利华  秦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03-13704,13706
[目的]提取牛蒡多酚,并进行抗氧化性试验。[方法]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处理牛蒡,并提取牛蒡多酚物质;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牛蒡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Vc浸泡处理后,牛蒡多酚提取率最高;牛蒡多酚浓度与清除效用呈线性关系,其半数清除率EC50为202.04μg/ml。[结论]Vc浸泡处理后的牛蒡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明显的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EPR检测自由基方法快速、灵敏。  相似文献   

12.
清选损失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乔国春  张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5039-15040,15042
[目的]研究损失率对清选环节的影响规律。[方法]以风机转速、风机倾角、曲柄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在清选试验台上进行水稻清选试验。[结果]得到回归模型。[结论]得到了影响损失率的主因素,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设计及制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汝锋  陈亿新  尚小琴  吴达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9990-9991,10053
[目的]研究农机用水基金属清洗剂的配方。[方法]考察表面活性剂、无机助剂、缓蚀剂等组分的种类及用量对洗油性能的影响,确定水基金属清洗剂的最佳配方,制备一种低泡水基金属清洗剂并检测其性能。[结果]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可制备高洗油率的清洗剂,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最佳配方为SDR-29和L44用量各12%、L61用量1%、L64用量2%;无机助剂、缓蚀剂等可改善表面活性剂的综合性能,其最佳配比为三乙醇胺15%、苯并三氮唑0.2%、EDTA 2%,该清洗剂去油率可达99.78%。[结论]在最佳配比条件下配制的清洗剂性能指标达到了JB/T 4323.2-1999行业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江云国  张永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51-4552,4576
[目的]建立水中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方法。[方法]使用气质联用仪对样品进行质谱定性,气相色谱(PTD检测器)定量,试验不同的萃取方法及水样的酸碱度对回收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净化柱的净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该研究降低了水样假阳性的检出率,平均回收率控制在80.0%~100.0%,检出限小于5.0 ng/L。[结论]该研究为地下水样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一套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连续流动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连续流动分析法.[方法]在波长520 nm,电压220V,进样时间60s,清洗时间80s,空气0s,反应温度95℃的仪器条件下,对高锰酸盐指数标准系列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按照同样试验步骤,计算方法检出限及平均加标回收率.[结果]建立了饮用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连续流动分析法,方法的相关系数为0.999,最低检出浓度为0.063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8%.[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精密度高,适用于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张一  郝小燕  肖海涛  杨俊  章嵘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59-5360,5589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蜜源生物液中土霉素(OTC)、四环素(TC)、金霉素(CTC)残留量的方法。[方法]采用0.1 mol/L Na2EDTA-Mcllvaine溶液提取样品,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0.01 mol/L草酸-乙腈-甲醇对待测成分进行梯度洗脱。[结果]OTC、TC在0.2~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6~0.999 8;CTC在0.5~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各组分在0.05~0.20 mg/kg添加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98.4%~104.9%,相对标准偏差为1.9%~5.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蜜源生物液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张健夫  赵忠伟  李维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04-17906
[目的]探讨龙胆草斑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方法]分别试验不同用药时期、遮阴方式、栽植密度以及清理田园卫生等方法,对龙胆草斑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土壤、种苗消毒及苗期用药,防治效果为79.6%;遮阴栽培及与玉米间作可减轻发病,防治效果分别为57.1%和35.8%;清理田园卫生并施药及清理田园卫生可延迟发病4~9 d;栽植密度为200株/m2时,防病效果达42.7%。[结论]单靠药剂较难取得理想防治效果,采用土壤消毒、种苗消毒、清理田园卫生、遮阴栽培及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求开发芦蒿和芹菜的新途径,为提高芦蒿和芹菜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芹菜和芦蒿为试材,提取后加入适量的硬脂酸和无机碱制成蔬菜皂,设计以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为因素的正交实验,以pH值和洗涤效果为指标作正交分析,选择最佳配比及最佳工艺流程。[结果]蔬菜皂的最佳实验方案是:蔬菜提取液用量0.6g,硬脂酸用量1.0g,无机碱用量1.0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20min,按照此方案生产的蔬菜皂的洗涤效果为最佳,其黏度、pH值均符合要求。[结论]根据正交实验,得到了洗涤效果最佳的蔬菜皂;研究提出了开发芦蒿和芹菜功能性产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联合微酸电解水清洗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微酸电解水的稳定性及其对微酸电解水处理生菜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余氯浓度为指标,考察了超声波对微酸性电解水稳定性的影响;以生菜的菌落总数和质构为指标,考察了超声波联合微酸电解水处理对生菜品质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联合微酸性电解水时,超声波会对微酸性电解水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联合使用对生菜的灭菌能力则有很大的提高,且对生菜的品质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相关清洗设备的研发及基础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