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杉木绿冠提取物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杉木占中国商品材的20%~25%,它的树冠占全生物量的17%,至今未得到合理的有效的利用。本文全面研究了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绿冠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其总得率为3.5%~6.0%。提取物中:除绿叶蜡外,游离酸占10%,中性物质占90%。在游离酸中,20%是高级脂肪酸,80%是二萜烯酸,其主要成分是4-表-反式-可姆酸(4-epi-trans-communicacid)又暂名杉叶酸。在中性物质中,有烃类、酯类、醇类、醛类和甾醇类等。酯类占中性物质的67.3%,其中,聚戊烯醇乙酸酯占70%。从中分离出来的聚戊烯醇,是含15~23个异戊烯基单元的伯醇化合物。其主要组分是聚戊烯醇-21,占聚戊烯醇总量的25%;聚戊烯醇-18占13%。醇类占中性物质的10.3%,它的主要组分是4-表-反式-可姆醇,又暂名杉叶醇。甾醇类占13.3%,主要是β-谷甾醇。其它是可姆醛、植物醇、色素等。  相似文献   

2.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挥发物质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与树种有关。分析鉴定表明:马尾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为2%~4%,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a-蒎烯(21.24%)、β-蒎烯(9.63%)和长叶烯(21.83%)。鉴定出的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4.12%;赤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的含量为3%~5%。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a-揽香烯(21.90%)、a-香柠檬烯(14.16%)和长叶烯(9.70%),已鉴定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5.89%;樟子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的含量为4%~6%,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木罗烯(16.23%)、a-草烯(9.24%)和乙酸龙脑酯(8.20%)等,鉴定出的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4.00%  相似文献   

3.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与树种有关。分析鉴定表明:马尾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为2%-4%,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21.24%)、β-蒎烯(9.63%)和长叶烯(21.83%)。鉴定出的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4.12%;赤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的含量为3%-5%,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  相似文献   

4.
中国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和CH4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对各省火灾统计资料和生物量估计的数据基础上,用排放因子法和排放比法,得出中国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和CH4年平均分别为8.96TgC/a、1.12TgC/a和0.109TgC/a,其中林下植物和地表枯落物的贡献分别为39%、47%和40%。各种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和CH4是主要是由火灾受害面积决定的,森林火灾较多的黑龙江、云南和内蒙古的的这3种气体的排放量占全国的80%以上,森林火灾释放的CO2和CH4分别为全国所有源排放的1.2%和0.35%。中国年平均森林火灾释放的CO2、CO和CH4量分别为全球森林火灾排放量的03%、0.5%和0.01%。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广华枝SinophasmalargumChenetChen的食叶量。其一生食叶量为20.802g,其中1~4龄低龄若虫期的食量占其一生食量的3.13%,5~6(7)龄老龄若虫期的食量占21.95%,成虫期的食量占74.92%,老龄若虫期和成虫期是主要的危害期,占其一生食量的96.87%;并建立了个体食叶量模型、个体日均食量模型及其活动量指数增长模型,分别为X1=0.0394e0.5979X0,校正R2**=0.8931;X2=26.5176e0.2233X0,校正R2**=0.7673;X3=1.3093e0.5001X0,校正R2**0.9440,复相关系数平方显著或极显著;胸径为8~12cm的寄主,其防治指标为93.1头,并提出了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青山苗圃地养分的供需与土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5个固定苗圃、2个临时苗圃留床苗木的调查,及圃地土壤养分和苗木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经营6a的苗圃,其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比相邻撩荒地低2~3倍;苗圃地的立地条件与苗木生长优劣关系密切,砚木、金丝李宜于低海拔石灰性土圃地培育,柚木、火力楠、石梓宜在低海拔偏中性土苗圃培育,合果木、母生、八角、米老排、红椎、马尾松等苗木宜培育在高海拔酸性土苗圃上。圃地施肥结果显示,阔叶树种施用N24P0K20组合肥为优,与对照比,树高、地径、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观光木分别增加56.8%、38.7%、107.4%、108.6%;格木亦分别增加了7.2%、10.3%、12.3%、12.1%。针叶树种施用N24P30K0组合肥为佳,与对照比,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湿地松分别增加了77.8%和93.6%,马尾松分别增加11.5%和27.7%。  相似文献   

7.
历经4a(1992-1995年)定位研究表明:试区林网内无叶期的防风效能为39%-40%,着叶期为55.8%-56.2%。气温降低0.6-0.8℃,最热月(7月)尤为明显,平均降低1.2℃,蒸发量降低24.3%-24.7%,相对湿度提高8%-15%。干热风发生天数减少58.8%,其中轻型减少33.3%,重型减少87.5%,在林网保护下,作物产量提高5.14%,玉米纯增产量468kg/hm^2,纯增  相似文献   

8.
习宝田  钱桦 《林产工业》2001,28(4):39-40
2.5陶瓷 陶瓷刀具材料分为三大类: (1)氧化铝基陶瓷:一般在Al2O3基中加入TiC、WC、SiC、TaC、ZrC等成分,经热压制成复合陶瓷,硬度达HRC93~95,抗弯强度0.7~0.9GPa。为提高韧性,常加少量Co、Ni等。 (2)氮化硅基陶瓷:常用的是 Si3N4+ TiC+Co复合陶瓷,其韧性高于氧化铝基陶瓷,硬度相当。 (3)复合氮化硅—氧化铝陶瓷:其组成为Si3N4占 77%,Al2O3占 13%,Y2O3占 10%。硬度可达 HV1800,抗弯强度1.2GPa。该陶瓷又称赛阿隆( Si…  相似文献   

9.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化学循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5a定位观测,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更新林生态系统的水文化学循环规律数据分析表明,年均降雨量为2668.3mm,其中总径流量占46.7%,蒸散量53.3%,冠层留量14.0%。N、P、K、Ca、Mg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78.4kg(hm^2.a),总径流输出56.7kg/(hm^2.a),净积累21.6kg/(hgm^2.a),Si,有机C、Al、Mn的年均降雨输入量为25.0kg(hm^2.a)  相似文献   

10.
1982~1991年,对广西宜山县庆远林场不同整地方式及其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文要素进行对比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梯形整地桉松混交林模式具有显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较,具有以下几点显著的差异:a.森林群落冠层的年截留水量为230.1mm,占降水量的18.4%,比其他森林群落增加截留量12.0%~57.1%。b.枯枝落叶层贮量及其最大持水量分别为7.7t/hm2和23.0t/hm2,是其他植被类型的1.4~6.4倍。c.土壤层的最大贮水量为511.5mm,比其他植被类型增加贮水6.6%~11.8%。d.林地水、土流失量分别为4.6m3/(hm2·a)和0.63kg/(hm2·a),比其他植被类型减少79.0%~97.9%。  相似文献   

11.
沤置后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采摘后的油茶果实内物质的转化和积累规律。把形态上已经成熟的油茶鲜果进行沤置处理,测定结果表明沤置后能使油茶果实产生后熟作用。沤置5—7天后油脂积累达最高水平(50.07%),继续沤制时油脂含量下降;沤置后的油茶果其油脂组成也发生了变化,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不能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该研究结果为采摘后的油茶果如何进行后期处理以提高出油率和油的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37种针阔树种抗火性能及其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陈存及  何宗明 《林业科学》1995,31(2):135-143
对福建37个针阔树种鲜叶含水率、粗脂肪、粗灰分、SiO2、挥发油含量和燃烧热、燃点、燃烧速度等10个因子进行测试,并应用A.I.D.方法将37个树种依因子的不同取值范围划分为6个抗火性能等级。其中棕榈、火力楠等4个树种为一级,抗火性能最强;毛栲、木荷等9个树种为二级,抗火性较强;格氏栲、丝栗栲等15个树种为三级;抗火性能最差的六级是马尾松、侧柏等3个树种。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方主要针阔树种抗火性规律,  相似文献   

14.
持续无天牛虫灾防护林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三北防护林体系中,存在大约10%左右,的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可致虫灾的倾性林分。对持续无天牛虫灾防护林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用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沙兰杨与Ⅰ-214杨进行的最适施肥量试验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两个无性系的最适施肥量分别为N=15.79、P_2O_5=9.28kg/亩;N=3.28、P_2O_5=4.68kg/亩。氮、磷最适配比分别为N∶P_2O_5等于1∶0.59及1∶1.43。  相似文献   

16.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雷瑞德  党坤良 《林业科学》1997,33(5):463-470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ciiMaryr.)天然...  相似文献   

17.
树皮形态特征和解剖结构与两种星天牛危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0种主要造林阔叶树种形态特征,组织解剖结构进行观察,结合对光肩星天牛,黄珏星对天牛危害调查进行了分析,得出树皮的粗糙程度与天牛的选择刻槽产卵有关,与树皮颜色无在。皮层和韧皮部中的石细胞,结晶体的分布,数量,纤维素的多少,排列状况,木栓层厚度,组成,后含物均能影响树木的抗虫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聚集度指标的方法,对德清真片胸叶蜂幼虫在竹林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测定了幼虫个体群大小,分析了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同时根据Iwao方法,制订了幼虫序贯抽样表,为林间抽样、密度估算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太白山林木真菌病害的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俊秀  田呈明 《林业科学》1992,28(4):311-316
我们对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林木真菌病害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多年的探讨,结果表明,太白山林木真菌病害可划分为四个垂直分布带。即低山、低中山阔叶林叶点霉病和白粉病分布带;中山、高中山阔叶林锈病和立木腐朽分布带;中高山针叶林散斑病分布带;高山灌丛漆斑病分布带。  相似文献   

20.
不同肥料等养分量施肥对桉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闽南山地尾叶桉、巨桉施用等养分量不同肥料品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有效养分量相等的情况下 ,施用不同氮肥、磷肥品种对桉树生长、生物量积累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较大。磷肥选用钙镁磷肥作基肥 ,氮肥以尿素作追肥并多次施用 ,有利于促进林木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协调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吸收平衡 ,从而促进林木的生长 ,提高林分生产力 ,经济效益显著。说明在闽南山地 ,利用以上施肥方式是培育桉树速生丰产林较为理想的施肥方式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