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王连铮和农业部原副部长路明的共同主持下,中国作物学会于2001年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了“振兴中国大豆产业高级研讨会”,全国各地30余名大豆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对目前我国存在的大豆单产低、质量差的原因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针对大豆产业如何应对加入WTO提出了许多建议。本期在头版刊登大会形成的“建议”。并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有关方面的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专题讨论,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面临大豆种植比较效益低、加工企业不愿用国产大豆、大豆大量进口而无采购权定价权、大豆产业技术创新缓慢等因素的制约,要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就必须突破这些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早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大豆,并将其通过多种方法制成种类繁多、美味可口的豆制品。后来,大豆的栽培技术由中国传至日本,并经欧洲、美国等地传向世界,目前,大豆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主要农产品。在我国,大豆是播种面积超过667万hm^2的五大作物之一,我国曾经是世界上传统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把大豆作为小作物,在科研、生产、推广等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大豆生产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相当一部分地区只是作为一种轮作倒茬的次要作物对待,与世界大豆产业的迅速发展相比,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显得十分缓慢,我国已经由世界传统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大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豆进口国。准确分析我国大豆产业现状,找出我国与世界大豆产业之间的差距,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豆产业风险管理体系 提高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使得大豆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步显现,大豆产业濒临严重危机。其中,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过低是根源所在,而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受制于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农业保险+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政府在大豆产业风险管理体系中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组织体系,创新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5.
1.振兴我国大豆产业的紧迫性 大豆不但是食用油和蛋白质的重要原料来源,也是为人类提供肉、蛋、奶畜禽类动物和鱼、虾、蟹等水产品类动物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大豆种植一直是我国农业的重要产业,我国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以及中原地区等都是盛产大豆的产区,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大豆加工业的主要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6.
对陕西省渭南市大豆产业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渭南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形势,并针对性提出了建议,从恢复大豆面积、政策扶持、加快大豆品种更新换代、完善大豆产业链、扶持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品种选育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促进渭南市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针对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新特点,要振兴我国大豆产业,必须充分发挥良种和栽培技术的增产作用,抓好大豆品种布局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大豆专用品种产业化,国家也应在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8.
发挥大豆产业特有优势振兴我国大豆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成立于2007年3月25日.成立以来,协会采纳广大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大豆产业的生产、加工、贸易、科研等各个环节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组织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陕西省重要的农作物,其在食用、饲用和加工方面的价值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目前,陕西省大豆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但其在品种、种植技术、产业加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制约陕西省大豆产业的发展。本文从陕西省大豆生产的实际出发,详细论述了陕西省大豆生产现状、优势,重点分析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区域协调、综合发展为基础,优质优价为重点,食品安全为根本,科技创新为驱动和产业加工为延伸的陕西省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大豆产业包括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大豆生产、加工、贸易和服务,大豆加工业是连接大豆产业上下游的关键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世界各国的大豆加工业均以油脂加工为主,大豆贸易的主要用途是油脂压榨,我国大豆产业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推广品种的单产和含油量较低,应从高产、高油新品种选育着手,研究配套技术,提高大豆生产效益,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分析及其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大豆供需形势,并针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科技含量较低、单产水平不高、品种混杂、产品品质较差、外资进军并控制大豆加工业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新时期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目标,重新振兴大豆产业.  相似文献   

12.
高油大豆是指含油率在21%以上、蛋白质含量高于38%(干基)、主要用于榨油的大豆。据悉,大豆含油率每提高1%,加工企业就可获利2%,因此推广种植高油大豆以及对其进行深加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大豆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已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大豆是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和油料作物。大豆产量高低直接影响我国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大豆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满足社会发展对大豆的需求已经成为大豆种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探讨了东北高寒地区大豆种植技术,提出了大豆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期望在保证大豆产量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高质量,更好地推动东北高寒地区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非常重视.对大豆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高度关注.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对大豆产业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并要求制定政策措施,抑制大豆产业的不利局面,振兴我国大豆产业。但总的来看,大豆产业发展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王瑞 《种子科技》2023,(23):133-135
介绍了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豆种植和消费情况,从种植结构、产量等方面综合分析呼伦贝尔市大豆产业现状。针对呼伦贝尔市大豆生产存在单产量低、种植比例不合理、精深加工能力不强等问题,对呼伦贝尔市大豆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河南出现了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现象,制约省内大豆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单产面积提高缓慢、投入少、品种更新慢、与加工企业缺少连接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河南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加大投入、制定大豆产业计划、做好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工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7.
《科学种养》2008,(4):60-60
全球大豆价格创纪录的高位运行,很大程度上是北美和亚洲部分地区农民从过去种植大豆转种玉米、棕榈油和其他农作物,以供应生物燃料行业需求,直接导致全球大豆产量减少。同时,近年来由于旱灾和作物改种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国内市场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加剧。另外,对豆浆等豆制品需求的增加也刺激了大豆价格的攀升。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大豆在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我国播种面积超过6660hm2的五大作物之一。我国曾经是世界上传统的大豆生产和出口大国,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科研、推广和生产等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大豆生产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相当一部分地区只是作为一种轮作倒茬的作物对待,与世界大豆产业的迅速发展相比,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显得十分缓……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结合工作实践,对呼伦贝尔市有关大豆产业现状做一小结。对今后的发展战略与措施提出初浅意见。呼伦贝尔市属国家优质大豆产业带,也是全国大豆面积最大的市,全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县是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翰族自治旗。呼伦贝尔市年播种面积50万hm2,总产70万t。分别占自治区的75%、全国的5.5%和4.5%。缺水、重迎茬种植是目前大豆生产的主要障碍。要增加国家支持和技术投入,努力提高品质、单产、总产。要建设生产基地,做大做强贸易及加工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动大豆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6月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发现进境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Datura spp.)含量超过了我国<植物油料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标准.此后,广东、天津、江苏等检验检疫局又先后多次检出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籽含量超标.进境阿根廷大豆中频频出现曼陀罗籽含量超标的事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将对阿根廷大豆中曼陀罗含量超标事件进行回顾,并分析其对我国大豆贸易及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