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秀丽 《食用菌》2009,31(3):55-55
用玉米芯为发酵料栽培平菇,可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下脚料,变废为宝,增加经济收入,已经成为平菇栽培的主要原料。EM菌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研制的一种新型复合微生物菌剂,是由80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多功能微生物菌群,它能促进有机物质的充分分解及转化。因此,笔者进行了用EM菌发酵玉米芯培养料栽培平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栽培,培养料是关键。荷兰栽培者训练中心维特尔(P、T、C、vedder)先生指出:堆肥质量的好坏是蘑菇高产的关键,比菌种还重要。木腐菇类培养料的好坏更是直接影响食用菌栽培的成功与失败。在生料堆积发酵过程中,是哪类微生物最活跃参与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为什么生料不易污染杂菌而熟料反而易污染杂菌呢?为此,我们对生料堆积发酵微生物区系动态及养份变化做一初步调查,以便能更有效的控制微生物变化并掌握生料堆积发酵规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EM有效微生物活菌剂,是由多种有益微生物组成,具有较多稳定功能的活菌复合剂。实践证明,将其应用于食用菌栽培,能增加有机培养料的有效养分,抑制培养料中有害菌的生长,促进食用菌菌丝体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能有效改善品质,出菇均匀,达到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新品种980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5.
应用EM菌发酵栽培姬松茸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君  陶鸿 《食用菌》2000,22(4):12-12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又名巴西蘑菇、小松菇和ABM菇,是近年来引种栽培成功的一种食、药兼用菌。姬松茸属粪草生菌类,栽培基料主要为稻草、麦草等作物的秸秆及牛粪、禽粪和化肥等,其基料要按一定的比例配方进行堆制发酵后才可栽培姬松茸。EM(Ef-fective Microbes)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等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是由10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微生物群。EM具有充分分解有机物,促进有机物的转化,增加有机物的有效营养成分;提高发酵物的有益微生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EM菌处理玉米芯培养料进行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M菌能加快玉米芯培养料的发酵,促进培养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改善了培养料中的营养条件,更有利于菌丝体的吸收利用,促进菌丝体的生长,提高了平菇生物学转化率,以0.5%EM菌液的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用EM菌处理玉米芯培养料进行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E菌能加快玉米芯培养料的发酵,促进培养料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和转化,改善了培养料中的营养条件,更有利于菌丝体的吸收利用,促进菌丝体的生长,提高了平菇生物学转化率,以0.5%EM菌液的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黄建春 《食用菌》2009,31(4):40-40
正确掌握蘑菇培养料的发酵技术是防止蘑菇培养料发酵后产生氨味的关键。蘑菇培养料发酵必须严格做到以下几条:1要正确计算培养料的碳、氨比碳、氮比是发酵期间微生物在其生长繁殖过程中同化掉碳源及氮源的比例,也就是说,蘑菇培养料发酵的微生物活动是按一定数量的碳源和氮源进行的。蘑菇培养料发酵理论上的碳、氮比是30-33:1,但是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培养料在露天发酵受光线照射分解和雨淋流失的影响,碳、氮比宜在26:1。所以在配置蘑菇培养料时,要按碳、氮比26:1正确计算。如果在配置培养料时,将氮源配的过多或计算错误,使氮源过多,这是造成培养料发酵后产生氨味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蘑菇培养料加入864菌液发酵与二次发酵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加入864菌液发酵和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试验,比较培养料中微生物群落、培养料成份及产菇量,说明加入864菌液发酵是代替二次发酵栽培蘑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蘑菇增温发酵剂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慈友  任永源 《食用菌》1992,14(6):19-19
蘑菇培养料二次后发酵技术的推广普及,对我国蘑菇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发酵时间长、耗能多、劳动强度大.而应用增温发酵剂(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可直接上床发酵,不用能源加热,也不用翻堆,可达到与二次发酵法同样的优质培养料,为蘑菇高产栽培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文主要报道我们在西湖区周浦乡的应用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制备适合蘑菇生长的培养料是栽培蘑菇的关键。随着蘑菇生产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广大蘑菇种植者希望有一种快速有效的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以克服目前二次发酵技术周期长、费工多、耗能大的缺点。为此,我们于1987年开始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的研究,制成了适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蘑菇培养料节能、快速、床式发酵的新技术,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增温发酵剂的制备在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的基础上,我们在国内首次分离筛选到可用于蘑菇堆肥的微生物,并以此为基础制成了适用于制备蘑菇培养料的“增温发酵剂”。(二)应用增温发酵剂进行蘑菇培养料发酵根据增温发酵剂的最佳生长条件和二次发酵的原理,同时参照国外短期发酵技术和室内发酵方法,并结合国内常规堆制发酵的操作步骤,我们建立了一套在生产上行之有效的节能、快速、床式蘑菇培养料发酵新技术。其具体流程为:稻草的切割和预湿一预堆一添加增温发酵剂一培养料进房床式发酵一翻格播种一管理采收。与二次发酵技术相比,每堆制111.1米~2培养料,应用这技术可省煤150~300公斤,省工8~10个,缩短周期5~10天。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秆适宜栽培食用菌种类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玉米杆栽培食用菌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了适宜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种类及技术。玉米秆适宜于发酵法进行食用菌栽培,发酵技术关键是较常规(例如麦草发酵料)培养料缩短发酵时间3 d~4 d,适宜栽培主要种类包括双孢蘑菇、鸡腿菇、草菇等;同时,也可采用熟料法(常温灭菌)栽培食用菌,适宜种类包括平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但玉米杆必须粉碎并经过5 d~6 d的发酵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陈国朱 《食用菌》1996,18(6):17-19
无粪蘑菇栽培,我市自1989年总结鉴定推广以来,面积逐年增加,技术也不断创新,产量明显提高,年栽培面积已超过250万m~2,生物转化率约45%,单产约11kg/m~2。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料后发酵 近年来,我市塑料菇房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产量高等优占。为适应本地菇房特色,掌握后发酵技术,设计了四个处理的试验:Ⅰ自热后发酵1;Ⅱ自热后发酵2;Ⅲ加热后发酵;Ⅳ一次发酵。每处理用一座菇房,栽培面积200m~2,用料5000kg。结果四个处理分别收鲜菇2398kg、2270kg、2351kg和1580kg,生物转化率分别为47.9%、45.4%、47.0%和31.6%。从试验中可看出三个事实:①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高48.1;②自热后发酵的产量比加热后发酵高2%;③同是自热  相似文献   

14.
张祖堂 《食用菌》2004,26(4):22-22
培养料二次发酵,是当前蘑菇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技术的正确、有效运用,可使得以稻草、牛粪为主料栽培的蘑菇生物转化率达45%~50%,较原先一次发酵法(在本地已被淘汰)栽培的蘑菇产量提高3成,甚至更多。笔者既是食用菌科技工作者,又是蘑菇生产者,经过十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蘑菇二次发酵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菌草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菌株大球盖菇(引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供试草本植物种类:皇竹草(巨菌草)。1.2供试配方①菌草80%,谷壳20%;②稻草80%,谷壳20%。培养料按667m2(1亩)(实地面积400m2)干料4000kg计算,配方①、配方②栽培面积分别为100m2。培养料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了酵素菌发酵和常规二次发酵两种不同料处理方式.作了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记载发酵期间料温的动态变化、微生物区系的含菌量变化及对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酵素菌发酵培养料与二次发酵料相比.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加。营养成分得到改善。培养料质量获得优化。促使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加快.菇体产量和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栽培蘑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的菌床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再用于食用菌生产上,已见许多报道。但用菌床废料制蘑菇栽培种,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多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1 培养料制备 试验材料为平菇、草菇、蘑菇三种菌床废料,配方分别为①草菇废料:将栽培草菇的废草晒干,贮存备用。制种前加水预湿,100kg加入20kg牛粪粉、1kg石膏、2kg蔗糖、2kg石灰,料水比为1∶1.4,pH8.0。②平菇废料:春菇生产结束后,将废料晒干保存。堆制时,100kg废料加20kg麦草或稻草屑、20kg牛粪粉、500g尿素、2kg石膏、1kg过磷酸钙,料水比1∶1.4。③蘑菇废料:采完春菇后除掉覆土,取未感染杂菌的菌床废料,晒干备用。制种时,用菌床废料50kg,加当年堆制的干麦草屑50kg、牛粪粉20kg、石膏2kg、石灰2kg,料水比为1∶1.4,pH8.5左右。 各组按比例配好后,堆积发酵半个月,中间翻堆2~3次。第2组以尿素补充氮源,最后一次翻堆如有氨气,再酌加过磷酸钙堆积3~4天。堆制结束后,装瓶后常压灭菌,100℃维持10小时以上,当温度降  相似文献   

18.
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关键技术陈国朱(福建省莆田市食用菌开发中心351100)无粪培养料栽培蘑菇高产的关键技术为以下三个方面。1培养料后发酵技术福建省莆田市塑料菇房近年迅速兴起,与原来土墙菇房比较,具有成本低、建造易、保温保湿性好和产量高等优点。为适...  相似文献   

19.
简讯     
《食用菌》1985,(1)
华中农学院举办中、英食用菌专家讲学班为了促进我国食用菌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食用菌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我院植保系应用真菌研究室,于84年10月24日至11月8日举办了中、英食用菌专家讲学班。英国著名蘑菇专家P·B·FLEGG博士,就其蘑菇培养料的堆制、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立南 《食用菌》1997,19(2):26-27
福建省是蘑菇栽培的大省,产量占全国50%以上,而我市又是福建省蘑菇的主要产区,占全省种植面积50%以上,1996年全市蘑菇种植面积18000000m~2。每年还以1000000~2000000m~2递增,蘑菇生产已成为我市农村重要的经济支柱,为了促进我市蘑菇生产的发展,本文就蘑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初步研究的结果作一介绍。 (一)推广培养料二次发酵新技术 我市蘑菇生产,原来产量低而不稳,质量也较差,自从推广了培养料二次发酵后,产量有较大幅度增加,质量也有较大提高。菇农推广的培养料二次发酵是把蒸汽通入进料的菇房,从料温55℃开始计时间,保持60℃48小时,这样既可使培养料分解充分,又可杀死料中有害微生物和害虫,还可使料中的游离氨、硫化氢气体挥发,以避免有害气体伤害蘑菇菌丝体。发酵前必须把菇房门窗、墙角、屋顶等所有缝隙用塑料薄膜密封,有些菇农在墙脚喷洒敌敌畏,在发生蒸汽的大汽油桶中放入甲醛,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