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农作物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秸秆禁烧难题,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秸秆禁烧管理与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秸秆重点区域禁烧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目前全国已经进入"全境禁烧"管理和"重点区域禁烧"管理相并行的时期,全国年均秸秆焚烧遥感火点数量由2004—2005年年均14 509个降至2016—2017年年均9 297个,东部平原区和华南区的秸秆焚烧强度明显减弱,但东北三省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秸秆焚烧的重灾区。并对我国秸秆焚烧治理提出4点政策建议,一是出台秸秆焚烧治理专项法律规定,二是完善秸秆禁烧区违规处罚,三是秸秆非禁烧区开展限制性焚烧管理,四是加强东北三省的秸秆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推动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必要举措。基于此,以山东和东北两地秸秆禁烧运动为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执行机制和治理效果评价三大维度阐述两地在秸秆禁烧治理中的运动式治理过程,并提出以用促禁,推动运动式治理向长效治理进行范式转换,以实现治理效果的长期化、稳定化。  相似文献   

3.
路辉 《现代农业科技》2014,(10):250-252
以连云港市近2年开展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为借鉴,分析了秸秆综禁工作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提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五位一体"管理模式,为控制秸秆焚烧污染及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副产品,但是传统生产方式造成秸秆随意抛弃、焚烧等现象,既浪费了农业资源,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对此,宁夏石嘴山市农牧局、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了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试验研究项目,开展了秸秆禁烧宣传,建设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试验、示范,并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秸秆收集处理、秸秆还田肥化处理、秸秆饲料化利用等,为石嘴山市治理环境污染、重现丽日蓝天、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秆是粮食作物生产的副产品,由于利用空间不大,部分玉米秸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加大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力度,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研,结合中卫市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和秸秆还田机械化发展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禁烧和综合利用玉米秸秆的的思路和对策,指出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应采取的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焦作市大力推进全市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营造全民实施秸秆禁烧的浓厚氛围,连续多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实现了环保部门监测卫星“零火点”的禁烧目标,秸秆禁烧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一、全面安排部署禁烧工作焦作市在“三夏”“三秋”重点时间段秸秆禁烧工作做到了早准备、早安排,市政府召开全市秸秆禁烧专题工作会议,印发《焦作市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焦作市夏季秸秆禁烧督查工作方案》,对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市各地迅速行动,逐级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秸秆禁烧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都成立了书记任政委、县(市)区长任指挥长的秸秆禁烧组织领导机构,各乡镇及涉农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乡村干部全员参与,在全市农村形成了对秸秆禁烧齐抓共管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秸秆焚烧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使大气坏境质量严重恶化,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社会难题。本文在列举秸秆焚烧产生危害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我国农村秸秆禁烧面临的困境,分析秸秆禁烧屡禁不止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困扰秸秆禁烧工作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困难。在此基础上,进而从政策、管理、技术等层面提出秸秆禁烧的具体管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禁烧是长期以来政府环保部门的重要工作,通过对秸秆综合利用发挥其在秸秆禁烧工作中重要作用是我们连云港市灌云县政府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灌云县作为能源匮乏的县级单位,却是农业产量的较大县,而且其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这些秸秆作物为主,如何对这些秸秆作物合理利用,是解决能源匮乏以及其他方面问题的关键,本文主要对秸秆综合利用在秸秆禁烧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9):45-48
秸秆焚烧,这一传统处理秸秆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禁烧只采取堵的方式是不够的,应疏堵结合,找出解决秸秆禁烧的好方法,让农民自觉地使用,实现秸秆还田,最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强力秸秆腐熟剂是成都合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7年创新研制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这种产品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价格便宜,农民可以用得起;二是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三是腐熟效果好,施用后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11):44-44
秸秆焚烧,这一传统处理秸秆的方式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秸秆禁烧只采取堵的方式是不够的,应疏堵结合,找出解决秸秆禁烧的好方法,让农民自觉地使用,实现秸秆还田,最终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强力秸秆腐熟剂是成都合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7年创新研制的具有先进水平的微生物秸秆腐熟剂。这种产品具有如下优势:一是价格便宜,农民可以用得起;二是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三是腐熟效果好,施用后能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危害与禁烧管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毕于运  王亚静  高春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81-13184
介绍了秸秆焚烧的现状,指出了焚烧秸秆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秸秆禁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省某乡镇为对象,开展了农作物秸秆产生量、秸秆利用状况、农民处理秸秆方式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收集利用量占秸秆产生总量的比例不足25%,50%以上农户产生的秸秆得不到有效利用;农业从业者综合素质相对较低、技术普及不到位、作物收种时间重叠、效益驱动不足、秸秆利用机制不健全是秸秆禁烧和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主要问题,从科技支撑、有效组织、政策引导、农机农艺、宣传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伟  魏凤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194-15196
分析了安徽省农村秸秆资源潜力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介绍了农村秸秆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安徽省农村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村秸秆禁烧及秸秆还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胜 《农技服务》2010,27(1):142-144
安徽是农业大省,秸秆资源丰富。秸秆焚烧会污染环境、危害交通、引发火灾、破坏农田生态。秸秆还田可以提供植物养分,改良土壤,改善农田生态。但是目前安徽秸秆禁烧和还田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解决秸秆资源的浪费问题,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秸秆全面禁烧后的病虫害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宿迁市的一些农作物病虫害随着秸秆的全面禁烧呈加重趋势,如灰飞虱虫量高,玉米粗缩病大面积发生,地下害虫加重,部分稻田僵苗严重等,这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安全隐患,增加了防治难度。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焚烧秸秆对玉米幼苗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秸秆就地焚烧和未焚烧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际微生物进行分离,分析其数量变化.研究表明:相比于未经焚烧过的土壤,经焚烧过的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际单位根菌量真菌减少24.24%、细菌减少29.37%、放线菌减少62.9%、磷细菌减少45.56%、钾细菌减少41.21%、固氮菌减少39.74%.在同样生长天数内,经秸秆焚烧过的土壤中的玉米幼苗在苗高、苗湿重、苗干重、苗体积、根重、根体积等方面均明显低于未焚烧的土壤,而根湿重、根干重两方面变化不大.而秸秆焚烧土壤比未焚烧土壤中的玉米幼苗根的总比表面减少率为63.61%,而活跃比表面减少率达76.76%.  相似文献   

17.
秸秆焚烧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存在的管理、政策及技术等问题,提出了“区域统筹、乡为基础、收还结合、政策引导、市场运行”的秸秆全面禁烧与全量利用工作思路,并指出在技术上应着重围绕“区域控制、收还统筹、突破收集、开拓用途、创新机制”开展攻关与集成创新。此外,分析了乡 (镇) 域尺度上实施“区域统筹与整体推进”秸秆全量利用策略的效果。在江苏省泗洪县车门乡的实践证明:采用区域统筹、整体推进的策略,可有效实现区域内秸秆全量利用与全面禁烧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