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葡萄的果实品质,以3年生"品丽珠"葡萄为试材,对葡萄植株进行不同叶果比处理,试验设置对照CK(叶果比20∶1)、T1(叶果比15∶1)、T2(叶果比10∶1)、T3(叶果比40∶1)4个处理。不同叶果比对葡萄果实中还原糖、总酚、单宁含量的影响不同。结果表明:随着负载量的降低,葡萄果实还原糖、花色苷含量升高;随着负载量的增加,"品丽珠"葡萄果实中总酚含量不断降低,单宁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叶果比对“北红”葡萄花色苷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北红"酿酒葡萄为试材,试验设置T1(6片叶,100粒浆果)、T2(3片叶,100粒浆果)、T3(12片叶,50粒浆果)、T4(12片叶,25粒浆果)处理,对照(12片叶,100粒浆果)。在葡萄果实转色前进行叶果比处理,研究了不同的处理对葡萄果实中花色苷积累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提高叶果比,明显提高了葡萄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T3(12叶/50粒果)和T4(12叶/12粒果)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CoA连接酶(4CL)的活性在花后60~75d显著高于对照。因此,在转色前提高叶果比,可调节果实中糖分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活性,从而影响"北红"葡萄果实中花色苷含量,最终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以"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木醋液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及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等物质积累的影响,测定了果实中的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色素、单宁、总酚含量以及与糖代谢相关的转化酶活性,以期为探索木醋液对酿酒葡萄的使用效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木醋液对葡萄果实成熟期间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明显,但对可滴定酸、色素、单宁、总酚等含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木醋液原液稀释至800倍处理可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可滴定酸、色素、单宁及总酚含量。试验表明木醋液对葡萄果实品质有显著影响,适当浓度木醋液可提高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在葡萄行间土壤中施用不同量的脱硫石膏,研究其对葡萄园内土壤理化性质和葡萄枝蔓、叶片发育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促进盐碱地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和提高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的脱硫石膏处理均能降低土壤的pH,使土壤的全盐含量、碱化度和粘粒比重降低,提高了砂粒和粉粒比重,从而提高了土壤孔隙度和降低了土壤容重;667m2施用1 500kg脱硫石膏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盐含量和碱化度,使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土施脱硫石膏也提高了葡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枝蔓的长度与粗度,采收时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明显升高;1 500kg脱硫石膏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总糖、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使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因此,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对于盐碱地葡萄园可在葡萄行间施用脱硫石膏以降低土壤的pH和全盐含量,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以提高土壤孔隙度,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叶片和枝蔓的发育,最终提高酿酒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以‘北红’葡萄为试材,在果实成熟期进行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花色苷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土壤相对含水量明显提高了葡萄果实总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50%~6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显著提高了采收期果实中花青素葡萄糖苷、甲基花翠素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的含量,总花色苷、单宁、总酚含量也显著高于CK。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采收时果实中单体花色苷和果实品质指标分析结果表明,50%~6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处理果实品质综合得分最高,也与实际情况相符。这表明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北红’葡萄果实成熟期土壤相对含水量为50%~60%时可显著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北玫’葡萄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葡萄果实中单体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了成熟期不同土壤含水量处理对果实品质和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酿酒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降低土壤含水量处理可以提高果实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50%~60%相对土壤含水量处理极显著提高了采收期果实中甲基花青素、花翠素葡萄糖苷的含量,显著提高了二甲花翠素的含量;总花色苷和单宁含量极显著高于CK,总酚含量也显著高于CK。对采收期果实中酚类物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50%~60%相对土壤含水量处理综合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向土壤施等量纯氮,其硝铵比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0和不施肥6种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配比对"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硝铵比处理的葡萄果实硝态氮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00∶075∶2550∶5025∶75CK0∶100,硝态氮与铵态氮混合配施的果实百粒重、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总酚、总花色苷、类黄酮、单宁含量均高于全硝、全铵和CK,而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其中硝铵比为75∶25处理的葡萄果实还原糖、总酚、总花色苷、类黄酮、单宁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其果实还原糖、总花色苷、单宁含量与对照及其它4种施氮处理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硝铵比50∶50处理的葡萄果实百粒重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说明硝铵比75∶25和50∶50是赤霞珠葡萄较适宜的氮素形态配比。  相似文献   

8.
摘叶对山葡萄“左优红”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葡萄杂交品种"左优红"为试材,研究了果实进入转色期后不同时期摘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摘叶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果实糖含量和果皮单宁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降低果实酸含量,其中8月27日摘叶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8月27日摘叶显著提高了果实糖含量、果皮单宁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提高幅度依次达3.55%、38.45%、29.90%、4.38%,并显著降低了果实酸含量,降幅为7.25%。  相似文献   

9.
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果实性状及酿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葡萄新品种‘北国蓝’果实为试材,对各采收期的果实及其原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采收期对果实品质及其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对‘北国蓝’的果实品质有明显影响,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果粒直径、平均粒重、平均穗重、出酒率、总糖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果实总酚、单宁含量持续增加,较第一次采收分别增加了27.94%和92.50%;滴定酸含量无规律性变化,但10月5日含量最低(18.27g/L),各不同采收期差异显著。不同采收期果实酿造的葡萄酒滴定酸含量与果实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葡萄酒总酚和单宁含量与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果实品质和酿酒特性分析表明,‘北国蓝’在当地最佳采收时期为9月30日至10月5日。  相似文献   

10.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vinfera‘CabernetSauvignon’)为试材,于果实转色期前一周对整株喷施2,4–表油菜素内酯(2,4-brassinolide,EBR),采用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环境,研究EBR处理对高温胁迫下果实成熟过程中花色苷合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降低了花色苷含量,下调了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VvCHS、VvDFR、VvLDOX和VvMybA1的表达量。转色初期(花后63d),高温处理的果实着色率比对照减少了17.80%。EBR提高了花色苷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花后77 d,高温+EBR处理与高温处理相比,果实花色苷含量提高了21.65%。果实成熟后期,高温+EBR处理VvCHS与VvLDOX表达量分别是高温处理的3.27和2.21倍。相关性分析显示,高温+EBR处理下花色苷含量与VvMybA1转录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糖与花色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葡萄外源EBR处理可提高转色初期花色苷含量,改善果实着色,促进总糖和总酚积累,有效缓解高温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贺兰山东麓促进葡萄品质及花色苷形成的适宜水分胁迫阈值,为节水灌溉提供依据。【方法】以马瑟兰葡萄为试材,在花后20 d,开始进行无胁迫(对照)、轻度(T1)和中度(T2)水分胁迫处理,测定了葡萄果实纵横径、百粒质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pH示差法测定总花色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测定果实糖酸、单体花色苷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花色苷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随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果实纵横径、百粒质量和可滴定酸(TA,Titratable acidity)含量均下降,可溶性固形物(TSS,Total soluble solid)含量提高,在花后120 d时,与对照相比,T1和T2的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16.36%和15.36%、果糖含量分别提高7.10%和8.19%、总花色苷含量提高18.57%和21.05%,总酚和单宁含量分别提高20.00%和30.30%、14.58%和6.87%,...  相似文献   

12.
贺兰山东麓典型土壤与酿酒葡萄成熟度及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土决定了葡萄酒的品质和特点,土壤因素参与了酿酒葡萄浆果的酚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不同土壤类型下酿酒葡萄成熟度差异显著,同一产区相同气候条件下土壤类型对酿酒葡萄品质风格的影响较大。该试验以"赤霞珠"葡萄为试材,分析了贺兰山东麓产区3种典型土壤所产酿酒葡萄的成熟度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风沙土产地酿酒葡萄成熟期最早,所产酿酒葡萄果实糖分、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和花色苷含量最高;灰钙土产葡萄成熟期适中,总酚和单宁含量均最高;灌淤土产葡萄成熟期较长,果实酸度偏高,葡萄各品质指标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喷施醋酸钙对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关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浓度醋酸钙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蓝莓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粉蓝’为试材,从盛花后10 d开始,并每隔10 d在选取的蓝莓树上喷施醋酸钙,醋酸钙溶液浓度设置为0.3%、0.6%、1.0%,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研究喷施醋酸钙对蓝莓果实关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醋酸钙溶液可有效提高蓝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可溶性糖、花色苷、总酚含量及发育后期类黄酮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升糖酸比,其中以0.6%醋酸钙处理效果最好,说明喷施适宜浓度醋酸钙可有效提高蓝莓果实品质。相关性分析表明,花色苷与可溶性糖、糖酸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滴定酸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中以0.6%醋酸钙处理各指标相关性最显著,说明能提高细胞内糖含量的因素都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花色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以欧亚种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系统比较了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不同海拔"赤霞珠"葡萄果实品质差异及其发育期品质指标的积累规律,以期为香格里拉及世界其它高海拔产区优质和特色葡萄与葡萄酒的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较长的日照时长、较强的紫外辐射及较大的温差使得位于海拔2 121m的溜筒江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还原糖含量最高(265.16g·L~(-1)),总酸最低(4.01g·L~(-1))。另外,位于海拔2 238m的达日生产的"赤霞珠"葡萄果实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8.58mg·g~(-1)、11.54mg·g~(-1)和160.53A520·g~(-1))。金沙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发育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均呈升高趋势,总酸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金沙江流域(瓦卡和达日)比澜沧江流域(西当、斯农和阿东)葡萄果实还原糖快速积累期和总酸快速下降期普遍提前2周左右。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各产地在海拔2 000~2 250m范围内,成熟期葡萄果实中总酚、单宁和果皮总花色苷含量随着葡萄园海拔升高而升高,并均在各流域2 250m附近的葡萄园达最高。随着葡萄园海拔再度升高,到海拔最高的阿东(2 602m),其葡萄果实中总酚和单宁的含量又有所下降,但是果皮总花色苷没有显著变化。金沙江流域2个产地葡萄果实总酚和单宁含量在整个发育期内的积累规律与澜沧江流域4个产地不同,且达到最大值的时期也不同。可能是由于澜沧江流域溜筒江产地的风土条件与金沙江流域类似,其发育期内品质指标,特别是还原糖和总酸含量的变化与金沙江流域具有类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筛选山东蓬莱产区酿酒葡萄‘品丽珠’黄烷醇、花色素苷含量较高的优良营养系,以期为发挥其酿酒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蓬莱产区品丽珠母本及3个芽变营养系(214、327、623)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析葡萄果皮和种子中总酚、总单宁、总花色素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酚酸类、黄酮醇类、黄烷醇类、花色苷单体及白藜芦醇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黄烷醇是种子和果皮中主要的单体酚,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是果皮中主要的花色苷。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和自然条件下,品丽珠不同营养系间的酚类物质差异较明显,相同营养系不同年份间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营养系623果皮和种子的总酚、种子的单宁和黄烷醇以及果皮和种子中的酚酸类、单体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营养系和母本。  相似文献   

16.
以“马瑟兰”和“美乐”为试材,分别设置A肥和B肥5个施肥浓度梯度处理(A为自制葡萄专用肥、B为商业顺宝液体有机肥),浓度梯度分别为667 m2施0、5、10、15、20、25 kg,研究施用A肥和B肥5个浓度梯度处理下对不同时期葡萄浆果的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及总酚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葡萄园酿酒葡萄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A1和B1相比,A4和B4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葡萄果实花色苷含量,分别增加了59.56%、28.47%和39.93%、48.92%;A4和B3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3.95%、8.30%和0.08%、8.91%;A3和B4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果实单宁含量,分别增加了10.32%、2.81%和21.40%、24.65%;A4和B3处理显著提高“马瑟兰”和“美乐”果实总酚含量,分别增加了16.37%、35.97%和8.68%、7.73%。综合评价后得出,667 m2施15 kg和20 kg的施肥梯度效果最佳,显著提高了葡萄浆果的品质。667 m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成膜型抗蒸腾剂对酿酒葡萄成熟进程的影响机理,以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试材,在始熟期前(花后55 d)对果实定期喷施3次成膜型抗蒸腾剂Vapor Gard(有效成分为帖烯聚合物松脂二烯),对照喷施清水。成膜型抗蒸腾剂处理对成熟初期葡萄果粒横、纵径及百粒质量影响不显著,但降低果实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及总酚积累量,提高果实含酸量。成膜型抗蒸腾剂处理延缓了始熟期果实膨压的下降及果实转色,通过下调果实花色苷合成通路中关键基因MYBA、OMT、UFGT的表达降低了成熟初期果实总花色苷含量及修饰类花色苷在总花色苷中所占的比例。因此推测成膜型抗蒸腾剂处理可能通过减少果实水分蒸腾来保持果实的膨压,从而延迟果实转色和成熟进程,因而此抗蒸腾剂可被用来调节葡萄果实的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RDI)技术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酿酒葡萄节水灌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焉耆盆地欧亚种葡萄酿酒品种梅鹿辄(Merlot)为试材,以不同的灌水量进行调亏灌溉,对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RDI条件下,中度调亏(16 h)灌溉可有效提升梅鹿辄葡萄的总酚及花色苷含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3.92%、24.35%,但对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含量的影响并不大。中度(16 h)调亏灌溉既可节约灌水量,又可以有效提升梅鹿辄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9.
以5年生"赤霞珠"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对酿酒葡萄光合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提高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与"独龙蔓"架式相比,"厂字"架式处理提高了酿酒葡萄叶片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120cm和150cm叶幕高度的"厂字"架式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光合效率、果实中总糖、花色素和总酚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平均单果重和可滴定酸含量,使果实品质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在宁夏酿酒葡萄产区,120cm叶幕高度"厂字"架式可通过调节叶片的发育和光合效率,进而显著提高了酿酒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以杨凌地区'媚丽'葡萄为试材,在开花后按一定时间间隔(2周)对植株进行疏果,分别测定不同处理所得成熟果实的横纵径、百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以及酚类物质等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比较'媚丽'葡萄在不同时间疏果对其成熟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得出'媚丽'葡萄在杨凌地区的最佳疏果时间。结果表明:疏果处理均能提高浆果在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及酚类物质含量上的表现。PCA得到综合得分排名情况为T3T4T2T5T1T6CK,可知处理组的浆果品质均优于对照,其中花后第6周(T3)至8周(T4)对'媚丽'进行疏果的效果要优于其它时间段。花后第6周进行疏果的成熟浆果综合得分最高,其可溶性固形物、M值、果皮中的总酚、总黄烷醇及种子中的总酚、总黄烷醇和总黄酮类含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可溶性固形物、M值较CK高出11.75%、28.44%,果皮中的总酚、总黄烷醇含量较CK高出9.93%、24.22%,种子中的总酚、总黄烷醇和总黄酮类分别高于CK 17.04%、21.91%和6.99%。综上所述,花后第6周是'媚丽'葡萄的最佳疏果时间,可以显著提高葡萄的品质。其次为花后第8周进行疏果,也能对提高葡萄品质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