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禄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8020-8022,8026
2010年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 454元,仅为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03%,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8.35%。该研究从收入构成角度分析了广西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现状,指出广西贫困县农民增收存在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社会事业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提高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绥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时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利军  王雪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41-5343
基于1978~200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极值比法,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绥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从时间来看,1978~2007年绥化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加,阶段性差异和地区差异非常明显,区域之间的差异逐渐扩大,2007年基尼系数达到了0.444;从空间来看,收入增长最快的为肇东、安达、北林和庆安县,最慢的为望奎、兰西、青冈和明水。  相似文献   

3.
我国渔民经济收入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渔民经济收入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对渔民经济收入现状进行了分析。统计数据分析表明:(1)全国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总体上高于农民,但远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地区渔民收入有所下降;(3)沿海地区渔民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内陆省份渔民,沿海各省之间差异较大。实地调查表明:(1)部分沿海渔区捕捞渔民收入下降,低于农民收入,一些渔民家庭生活贫困,负债经营;(2)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捕捞渔民处于相对贫困状态;(3)内陆渔区渔民收入低,生活贫困等。渔民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渔业资源衰退、渔场缩减、生产成本上升、经营方式落后等。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渔民经济收入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结果,对渔民经济收入现状进行了分析。统计数据分析表明:(1)全国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总体上高于农民,但远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地区渔民收入有所下降;(3)沿海地区渔民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内陆省份渔民,沿海各省之间差异较大。实地调查表明:(1)部分沿海渔区捕捞渔民收入下降,低于农民收入,一些渔民家庭生活贫困,负债经营;(2)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捕捞渔民处于相对贫困状态;(3)内陆渔区渔民收入低,生活贫困等。渔民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有:渔业资源衰退、渔场缩减、生产成本上升、经营方式落后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ESDA-GIS的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ESDA空间分析,研究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特征。结果表明:(1)1989年以来长三角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异逐渐拉大,而相对差异呈阶段性波动降低态势;(2)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呈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格局表现为更多的不稳定性,增长热点和冷点区存在跃迁现象,地理位置切换较为频繁,除收入增长次冷区外,各增长类型区的空间集聚趋势增强,随机分布态势减弱。最后,文章得出结论并进行了相应讨论,给出了缩小长三角区域差异,促进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城乡收入比和ER型指数测算结果,将长三角67县(区)分为4类,分析2006~2013年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发现其存在明显的时空演变和地区分异特征,2006~2013年,长三角地区ER型指数整体呈上涨趋势,大部分地区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各类型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极化程度在不同类型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省域间城乡收入极化程度差异也较大,上海市和江苏省极化程度呈上升趋势,浙江省变化较为平缓,且程度减弱的县(区)数量较多。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际邻边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极差和自然正交函数(EOF)方法,利用1999-2008 年时间序列数据,对研究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特征演化进行分析.分析发现:(1)10年间江苏省的铜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遥遥领先,而最低的县前9年一直位于河南省,2008年位于河北省;(2)山东省际邻边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地理空间上集中分布,即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较高的县域趋于相邻,而较低的县域则趋于与较低的县域相邻.  相似文献   

8.
基于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从省域、地理区域和县域3个尺度探讨1995—2015年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强度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1)山东省农业化肥施用总量和施用强度相对较高,变化趋势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2)化肥施用强度最高的是鲁东地区,其次为鲁中和鲁西地区;化肥施用强度总差异呈波动性上升的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的主要原因;3)山东省县域化肥施用强度空间分布不均衡,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集聚态势有所增强,烟台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热点,济南、淄博、莱芜和聊城的大部分县(市)成为稳定性冷点;4)化肥施用强度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农业纯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农民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口数量和化肥价格无显著影响。未来应继续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9.
采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广西1990~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演变特点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阶段性波动与地方GDP增速阶段性波动趋势相似;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地方GDP高度正相关;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随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区域性差距明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基础设施薄弱及工资性收入比例偏低。主要对策建议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工资性收入;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是评价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利用贵州省2003-2012年统计数据,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比率与GIS空间分析法,对贵州省1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在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峰值出现在贵阳市与遵义市且分布较为稳定,中等收入水平的县级行政单位,大致以贵阳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的形式分布,收入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黔东南、铜仁、黔西等较为偏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1.
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这两种研究居民收入差异的基本方法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进行分析,并对泰尔指数进行分解。结果显示甘肃省2000—2009年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处在“比较平均”的范围内,且有下降趋势,与全国大形势相反。泰尔指数的变动趋势与基尼系数一致,其分解分析显示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域差异。而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是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李永波  魏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35-5936
[目的]为了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结果]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分析结果还显示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与全国的趋势正好相反。[结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晨曦  颜毓洁  范凤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74-16276
农民增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陕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陕西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与全国人均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收入结构逐渐演化为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性收入共同主导格局。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缓慢增长,但比重较低。研究表明,县域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城市化进程缓慢以及农民持续增收的空间有限时制约陕西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需要通过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培育壮大农业主导产业,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长长效机制以及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等措施,提高陕西省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基尼系数泰尔指数为指标,分别对1990~2000年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和2000年江苏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0~1995年,基尼系数从0.269 394下降到0.179 993;1995~2000年,基尼系数从0.179 993增大到0.272 386;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区域内部,区域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不大;农村居民收入差异的大小随文化程度提高呈现“倒U”形。  相似文献   

15.
结合基尼系数构建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因素分解模型,将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的变化分解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及转移性收入、家庭生产支出、其他支出5个因素的贡献程度,并对199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高收入地区工资性收入的提高是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区域差异变化的最大因素,而低收入地区只能依赖减少家庭支出来换取纯收入区域差异的减少.因此提高低收入地区的工资性收入,且加大对低收入地区的支出补贴,应该成为我国减少农村收入区域差异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基于吉林省39个县的数据,对县域农村金融排斥地域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吉林省县域金融排斥严重,金融排斥指数FEI(Financial exclusion index)0.5的县占44%;2)县域农村金融排斥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FEI0.5的县,50%以上分布在东部地区;3)东部地区半数以上的县FEI≥0.5;4)第一产业比重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则农村金融排斥越严重;5)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越高、农村金融贡献度越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越高,则金融排斥程度越低。缓解农村金融排斥应该根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采取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SBM-DEA超效率模型测算2010-2019年中国各省份的农村医疗服务效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核密度探究各省份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的时空差异与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中国农村医疗服务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年均下降2.37%.(2)分区域而言,东部地区农村医疗服务效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3)我国总体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的差异不明显;就各区域内而言,东部地区内部医疗服务效率差异最大;就区域间差异而言,东、西部之间的医疗服务效率差异最大.(4)就绝对差距而言,东部、中部地区区域内绝对差距逐渐增大,而西部地区区域内绝对差距逐渐缩小.该文以“提高各省农村医疗服务效率、缩小地区间农村医疗服务效率差距”为切入点,提出“改变农民就医行为、健全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提升省内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区域间经验交流学习”等应对策略,以期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牧民收入结构及其不平等情况发生显著变化。为此,以内蒙古为例,利用定点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牧民收入分配状况,探讨市场化因素和政府生态环境政策对牧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基尼系数与国内居民的差距不大,整体在0.4~0.5之间波动,最高值为0.47,最低值为0.41。畜牧业收入仍是收入不平等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影响程度在逐渐下降,非牧业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在快速增加,其中畜牧业收入和非牧业收入起着拉大差距作用,转移性收入发挥着缩小差距作用。此外,工资性收入对非牧业收入不平等贡献最大,并呈增加的趋势;草原生态补奖收入对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程度的贡献最大,有助于缩小差距。牧民收入的区域差异主要贡献来自于区域内差距,表明各盟市内部的收入不平等更为明显。因此,未来应进一步扩大牧民非牧业就业途径,在增加收入的过程中降低收入不平等;与此同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持续实施和结构调整也需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指出,为了缩小云南与发达地区差距,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到2016年,实现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个倍增,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实  相似文献   

20.
关于增加陕西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期间陕西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且与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和陕西省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陕西省农民通过转移就业而获得的工资性收入迅猛增长.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贡献力量.在分析影响陕西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