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干酪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乳制品,是牛乳多种营养成分的浓缩精华。水牛奶干物质含量高,其酪蛋白的生物特性证明其最适宜用于加工干酪。本文概述了干酪的营养功能,水牛奶的特点及其国内外开发现,并得出水牛奶产品开发应从干酪产品做起,水牛奶干酪将成为最具消费潜力的乳制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鲜奶浓缩,就是用加热的方法,将牛奶中的一部分水汽化,使牛奶中的干物质含量提高。我们生产奶粉是在减压下进行蒸发,使牛奶的沸点降低,称为真空浓缩。这种工艺,牛奶的营养成份损失很小,并有利于产品的色泽、风味、溶解度。同时,由于牛奶浓缩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避免了外界污染,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膜技术在现代牛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陶瓷膜在工厂实际生产膜过滤牛奶中的应用.采用降膜浓缩设备浓缩后的牛奶蛋白大于3.5%,经脱脂(脂肪≤0.1%)、离心除菌、陶瓷膜微滤除菌,再与高温杀菌的稀奶油混合,72℃15 s巴氏杀菌后制得.该产品经检验后表明,产品营养全面,糠氨酸和微生物指标都得到很好的控制,货架期大大延长.该技术能广泛的适用于现代乳品的生产和加工.  相似文献   

4.
味道和口感日益成为消费者选购牛奶的重要参考条件。以牛奶味道和口感差异为讨论话题,以国内消费市场最普遍的巴氏奶和纯牛奶为分析对象,从牛奶味道和口感的基础参照选择、不同乳制品分类、牛奶呈味物质、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以帮助消费者正确理解牛奶的味道和口感,消除消费者认识误区,为其更好地了解和合理选购乳制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奶核心价值在于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牛奶热处理工艺,是乳制品加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牛奶核心价值的实现需要热处理工艺的匹配,热处理工艺不同,得到的乳制品性质不同。以牛奶为对象,探讨牛奶热处理工艺变化过程,阐述乳蛋白体系的稳定理论,比较热抑菌、巴氏杀菌、高温杀菌、高温灭菌等主要热处理方法,分析巴氏杀菌和高温灭菌热处理工艺二维图,提出基于牛奶核心价值导向的热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以及在该原则下保障安全底线与降低热损伤的"双保障"体系,揭示科学认识、合理应用牛奶热处理工艺的意义,指导实践技术操作,让牛奶健康功能惠及更多消费者,践行和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牛奶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但又很容易发生腐败变质的物质。它既可以作为人类营养丰富的食品,同时又可以成为细菌等微生物培养滋生的营养源。随着乳制品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进步,必然对乳制品的生产技术包括清洗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牛奶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洗,目的不仅是要清除沾染在设备上的各种污垢,同时还要起到控制细菌等微生物繁殖的作用,使牛奶免遭腐败和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污染,以保证牛奶的清洁卫生和饮用牛奶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对挤奶设备的清洗则必需具有除垢和杀菌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以生鲜牛奶为原料,对其进行适当营养强化和配比调整的适合糖尿病人饮用的乳制品。通过试验确定了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结果表明,产品安全,性能稳定,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8.
乳清是干酪加工中的副产物.乳清含水量为93%,剩余固体物质包括大量乳糖、矿物质、维生素和乳清蛋白(WP).通过膜过滤可将乳清分离成多种具有特殊功用的成分,通过选择膜过滤来减少非蛋白成分数量后,乳清浓缩蛋白和乳清分离蛋白就被生产出来.除了乳糖粉和乳清浓缩蛋白等主要成分外,那些曾经只有很小利用价值的特殊乳清蛋白成分,在营养和功能方面也有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优质的原料奶,才能制造出优质的乳制品。原料奶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牛奶的味道和营养。而且与人民群众的健康直接相关〔1〕。根据西宁地区乳制品消费情况调查,原料奶质量越高,市民牛奶消费量越大,故原料奶质量成为制约西宁市奶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建立多个稳定、优质的奶源  相似文献   

10.
黄妍悦  周丰婕 《中国乳业》2023,(9):80-83+88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对于健康和营养的需求越来越高,功能性乳制品也将成为未来乳品市场的主力军,备受消费者青睐。本文基于文献,结合当前行业的市场规模,对功能性乳制品进行详细分析,分析研究出功能性乳制品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总结出新消费下功能性乳制品发展趋势主要偏向于“零糖”、高纤维、益生菌以及特殊功效等;为了保证其行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最后对我国功能性乳制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围绕时代新需求、新科技、新理念、消费新场景,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功能性乳制品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以期助力乳品行业拓展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在所有乳制品配料过程中,分离过程对于从液态乳中分离成分相当重要,其中膜分离技术在乳品加工行业已有数十年的应用历史,在解决分离、浓缩、除菌等问题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已越来越成为乳制品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综述膜技术在乳品工业的主要应用,包括乳标准化、蛋白分离、乳清脱盐和废水利用等,旨在为工艺选择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简称“疫情”)爆发后,我国乳制品消费量一度下降,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液态乳制品销售量于4月后开始恢复为同比正向增长,此后乳制品消费总量加快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尤其是低温鲜奶消费一枝独秀。近年来,我国低温鲜奶消费呈加速增长趋势,2020年同比增幅达25.6%,增速创历史新高。总的看,近年来在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市场培育三大因素推动下,低温鲜奶消费持续较快增长,而疫情下消费者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大大助推了这一进程,预计这一趋势仍将持续,建议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大奶源生产基地和冷链设施建设,构筑乳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The United States dairy processing sector is dynamic and adaptive to new changes in the market place. Changes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are resulting in new challenges to the processing sector. Consumers want a wider array of quality dairy products. Fluid processors are adapting to changing consumer demands for beverage products by introducing new flavors, providing ultrapasteurization, and using creative packaging. In addition, United States food manufacturers are requesting dairy processors to provide new dairy fractions such as MPC for new nutrition products. United States dairy policy is attempting to adapt to these changes. Federal order reform has resulted in new market-oriented signals for dairy farmers to produce what the market wants; namely, quality milk components. US dairy farmers, however, also wants to maintain programs such as the DPSP that have had the unfortunate consequence of spurring demand for protein imports (i.e., MPCs, casein, and caseinates) and also resulted in a disincentive to produce these new innovative protein products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urplus skim milk solids are now moving into US Government warehouses rather than into commercial markets. The fu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dairy industry will clearly be toward producing innovative products that the market wants. There is a strong market for dairy products not only 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overseas, which will mean learning to compete on a global scale. The challenge is to modernize our United States milk pricing programs to provide dairy farmers and processors proper price signals while providing a minimum level of support to dairy farmers. The benefit of a greater orientation toward the market place will be stronger rates of growth for United States-produced dairy products.  相似文献   

14.
建立绿色健康产业技术体系,是前进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在这样的信念指引下,前进牧业从2017年开始,按照国家《有机产品》标准,依据国际标准,制定了前进牧业有机奶生产的企业标准。并将有机奶的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予以明晰确立,上下贯通,并以此为发展总目标,着力建立生态循环农业体系与有机奶生产示范基地。前进牧业立足张掖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条件,开展牧草有机种植与奶牛清洁健康养殖技术,建立有机奶及其产品管控体系,应用智慧牧场技术,数字农业技术有效控制奶牛生产关键技术环节,确保养殖环境清洁健康、生态安全、循环利用,牛奶绿色有机、产品优质、营养富集。并不断引进现代畜牧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实现前进牧业旗下18家牧场奶牛清洁健康养殖全覆盖,着力创建有机奶品牌,提高奶牛养殖效益,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奶业绿色持续健康发展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发展不平衡,液态奶产销量占比过重,大量干乳制品需要进口。本文基于2016—2020年乳制品的消费结构占比,分析了我国目前乳制品的发展阶段、各乳制品的进口量对比,并结合乳制品新产业政策及理化性质分析预测乳制品市场的新走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关于食物营养的评价模型,计算各乳制品得分以评估其营养素含量高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正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我国奶酪制品的市场需求前景大;目前,我国大部分奶酪制品依靠进口,但国外奶酪制品的口味不被我国大部分消费人群接受。因此,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口感好的干乳制品在中国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我国消费者正从“喝奶”向“吃奶”转变;对乳制品的现状及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可指导适合我国消费者的新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16.
在新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消费品质量和感受,乳制品消费的新鲜化和休闲化是新消费时代的发展趋势。营养鲜活、口感轻柔的巴氏奶,在我国乳制品液态奶品类中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加码低温赛道抢占市场。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消费市场趋势,从而确定探究新消费下的巴氏奶行业问题。从巴氏奶市场发展现状入手,集合巴氏奶在国家政府部门所发布的各项利好政策为发展背景优势。通过分析巴氏奶在乳品市场中的规模,发现其增速提高和占比增大的发展态势,强劲的增长吸引各大乳品企业争先布局低温市场。为了避免盲目入局,本文继续分析了巴氏奶在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上述巴氏奶发展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最后围绕新消费下的特点,重构“人货场”三要素,以期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和乳品质的影响,[方法]将4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微生态制剂1组、微生态制剂2组、微生态制剂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的三种微生态制剂产品。[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1组、微生态制剂2组、微生态制剂3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均显著增加(P<0.05),体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生态制剂1组的平均日采食量、乳脂率均显著增加(P<0.05),料奶比显著降低(P<0.05)。与微生态制剂2组相比,微生态制剂1组的平均日产奶量、乳蛋白率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说明三种微生态制剂产品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和乳品质,以微生态制剂产品1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牦牛乳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特色乳资源,有着其他乳类无法比拟的特性,具备开发高品质乳制品的潜力,近年来,牦牛乳的相关研究逐渐深入,但目前我国对于牦牛乳制品的开发利用还不完善.本文综述发酵牦牛乳、牦牛曲拉、牦牛乳清液、牦牛乳干酪和牦牛酥油等牦牛乳加工制品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明确现有的牦牛乳加工框架体系,发现具有研究潜力的方...  相似文献   

19.
2022年,中国牛奶产量为3 932 万吨,同比增长6.8%;乳制品产量为3 118 万吨,同比增长2.0%。原奶产量充足,但生产量明显下降,乳业市场进入到短期的调整阶段。从消费变化来看,消费降级、消费平移、消费升级同时存在,乳品消费出现结构分化;从产品的变化看,低温鲜奶全面进入全方位的竞争阶段,将复刻常温乳品的发展路径;常温奶基础型产品增加较快,但价格竞争激烈;而中高端乳品的降价销售与价格恢复过程,品牌价值的作用明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成人类奶粉成为市场的热点产品,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品类的竞争中来;为挖掘市场新的增长点,乳品的关联类产品受到重视,比如雪糕、奶酒、奶酪等;从渠道变化看,线上渠道受到更多企业的重视,线下渠道也出现了新的业态,这些都推动着乳品企业的渠道变革。  相似文献   

20.
高丽华 《饲料研究》2021,(2):132-134
在规模化牛场的生产过程中,品种、营养、牛群结构、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因素对奶牛生产及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而选择高产品种、调整营养水平、建立合理的牛群结构、采取适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还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文章对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论述,为促进我国规模化奶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