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测定甘肃产藏药绿绒蒿中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测定总黄酮含量;以罂粟碱为对照,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绿绒蒿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条件为:60%乙醇回流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以芦丁为对照,以5%亚硝酸钠、10%硝酸铝显色,在500 nm处测定吸光度;绿绒蒿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条件为:采用氨水碱化处理,95%乙醇超声提取,0.01 mol/L盐酸溶解定容制备供试品溶液,以罂粟碱为对照,溴甲酚绿显色,在416 nm处测定吸光度。甘肃甘南产五脉绿绒蒿中总黄酮含量介于四川产五脉绿绒蒿和青海产五脉绿绒蒿中总黄酮含量之间,总生物碱含量均低于青海产五脉绿绒蒿和四川产五脉绿绒蒿中总生物碱含量。[结论]所建立的绿绒蒿中总黄酮、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绿绒蒿药材质量评价方法的科学依据,试验结果也为甘肃产绿绒蒿药材内在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鉴别藏医临床常用的3种"欧贝"类绿绒蒿药材.采用原植物和药材性状比较,光镜(OM)法观察根、花葶、叶、花的内部组织结构显微特征,扫描电镜(SEM)法观察花粉粒形态以及薄层层析法(TLC)对3种绿绒蒿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原植物和性状特征可根据花颜色不同或植株大小区分;2)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可根据根的木质化程度和叶的主脉维管束差异进行鉴别;3)粉末特征以花粉囊内壁细胞的特征最为明显;4)花粉粒表面特征:全缘叶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的花粉粒为球形或近球形,无萌发孔,全缘叶绿绒蒿花粉粒上的刺状突起较红花绿绒蒿钝,红花绿绒蒿花粉粒表面比全缘叶绿绒蒿平滑;川西绿绒蒿花粉粒类型为3孔沟,表面具刺状雕纹.得出3种绿绒蒿的原植物、性状、内部显微组织结构、粉末特征、花粉粒表面特征等区别明显,可为藏医临床常用的3种"欧贝"类绿绒蒿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鉴别藏医临床常用的3种“欧贝”类绿绒蒿药材.采用原植物和药材性状比较,光镜(OM)法观察根、花葶、叶、花的内部组织结构显微特征,扫描电镜(SEM)法观察花粉粒形态以及薄层层析法(TLC)对3种绿绒蒿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原植物和性状特征可根据花颜色不同或植株大小区分;2)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可根据根的木质化程度和叶的主脉维管束差异进行鉴别;3)粉末特征以花粉囊内壁细胞的特征最为明显;4)花粉粒表面特征:全缘叶绿绒蒿和红花绿绒蒿的花粉粒为球形或近球形,无萌发孔,全缘叶绿绒蒿花粉粒上的刺状突起较红花绿绒蒿钝,红花绿绒蒿花粉粒表面比全缘叶绿绒蒿平滑;川西绿绒蒿花粉粒类型为3孔沟,表面具刺状雕纹.得出3种绿绒蒿的原植物、性状、内部显微组织结构、粉末特征、花粉粒表面特征等区别明显,可为藏医临床常用的3种“欧贝”类绿绒蒿药材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倩  解成喜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51-3853
[目的]优化超声提取法和双水相体系相结合提取一枝蒿总生物碱的工艺,对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波集成提取一枝蒿中总生物碱,以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含量;通过考察对·OH清除和O2-·抑制能力来评价一枝蒿总生物碱抗氧化能力.[结果]一枝蒿总生物碱最佳的提取条件为:硫酸铵用量8 g,丙醇用量25 ml,醇水比0.60∶1条件下超声提取60 min;在此条件下,一枝蒿中的总生物碱平均提取量0.436 mg/g.当总生物碱浓度为200 μg/ml时,对·OH清除率达到67.65%,对O2-·抑制率达30.92%.[结论]该方法建立了一枝蒿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发现总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优化野决明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各种影响因素,用Uv-Vis吸收光谱法分析测定了野决明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其含量以金雀花碱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g∶15ml,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1.5h。所建立的野决明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准确可行、重现性好,可以作为野决明药材的质量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6.
总状绿绒蒿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平原地区未见栽培。本文以云南地区引种的总状绿绒蒿为研究对象,室内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和施肥浓度处理,对总状绿绒蒿植株的生长量、叶片叶绿素进行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室内环境下10微摩尔每平方每秒的光强条件,600浓度的肥水浓度可以明显促进其营养生长,60微摩尔每平方每秒的光照和中等浓度的施肥更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的有效成分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别,为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法提取平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并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贝母常见的绿茎绿叶品系的总生物碱含量为0.170 3%,紫茎紫叶和紫茎绿叶分别为0.180 7%和0.183 0%。[结论]不同表现类型平贝母在总生物碱含量上没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土茯苓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法,用电位滴定法改进指示剂法指示酸碱滴定终点来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分别探索了乙醇索氏提取法和酸水浸泡法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酸水浸泡法优于索氏提取法,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p H 1、料液比为1∶14(g∶m L)、浸泡提取5 h、提取2次。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总生物碱的提取,总生物碱含量测定为0.054 8%,RSD为2.02%,该工艺合理、重现性好,为土茯苓总生物碱的提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健慧  李勇  孙玉柱  冯敏  李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20-15921
[目的]筛选附子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寻找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操作程序。[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对中药附子中总生物碱进行提取,以样品总生物碱量为评价指标探讨乙醇提取的浓度、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总提取量的影响,将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与其他文献中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适合工业化生产。即用TS-NS系列提取浓缩机组对附子进行提取浓缩,冷冻干燥后溶解并用滴定法测定测定附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乙醇浓度为85%,附子粒径60目,乙醇用量为药材量的9倍(1∶9,g∶m l),提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为0.312%。[结论]该方法提取效果较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苦参总生物碱的浓度50%乙醇溶液,加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振摇后,氯仿萃取,萃取液于一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结果]氧化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13~0.026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7 1)。用氧化苦参碱作为对照品,在pH值7.0的条件下加入2.0 ml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417 nm处有最大吸光度,该条件下可准确地测定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试验测得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所购得的陕西、甘肃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分别为1.801、1.778 mg/kg。[结论]该试验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通过总生物碱的含量客观全面地评价苦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提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合理开发金钗石斛药材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和提取次数对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酸碱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5℃,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3h,固液比1∶20,提取次数为2次,在该条件下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平均提取率为87.8mg/g。  相似文献   

12.
低温胁迫对3种绿绒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3种绿绒蒿生理生化指标对低温的响应规律。【方法】以贝利叶绿绒蒿(Meconopsis baileyi)、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高茎绿绒蒿(Meconopsis superba)的半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人工模拟低温胁迫环境(4℃)对3种幼苗叶片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绿绒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通过比较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3种绿绒蒿生理生化指标对低温的响应规律,推断出高茎绿绒蒿较之其它两种绿绒蒿的抗寒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合理开发金钗石斛药材资源,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和提取次数对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酸碱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和提取次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钗石斛总生物碱提取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5℃,乙醇浓度90%,提取时间3h,固液比1∶20,提取次数为2次,在该条件下金钗石斛总生物碱的平均提取率为87.8 mg/g.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来源于不同产地野生流苏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流苏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流苏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来源于贵州兴义的流苏石斛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为0.0569%,来源于云南文山流苏石斛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1981%,来源于广西隆林流苏石斛中总生物碱含量为0.1536%.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连不同炮制品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60%乙醇加入10倍量,加热回流提取1h,提取3次;使用U-301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为345 nm.[结果]总生物碱在不同黄连炮制品中含量不同.[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所测结果稳定,可用于黄连药材及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寄主槲寄生总生物碱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寄主来源的吉林省永吉县槲寄生的总生物碱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寄生在杨树和榆树上的杨树红果槲寄生、杨树黄果槲寄生、榆树红果槲寄生、榆树黄果槲寄生样品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法探索不同提取条件对槲寄生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槲寄生样品的总生物碱含量平均为1.378mg/g,其中,寄生杨树的红果槲寄生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正交试验结果选取的提取条件为乙醇70%、超声波提取30min、常温提取、料液比1∶20。不同寄主槲寄生的总生物碱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提取条件可靠,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中药材红花的质量,为红花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红花中6种重金属和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结果]161团的红花绒的Mg含量达5080.00mg/kg,红旗农场的红花绒的Mg含量为5.62mg/kg,相差902.9倍。161团的红花绒的Fe含量比红旗农场的高3.6倍。两个产地的红花绒的办含量很接近,仅相差0.30mg/kg。红旗农场的红花绒的Pb和As含量仅是161团的17.9%和61.4%。两个产地的红花绒的№含量仅相差0.0(303nee'kg。161团的红花绒样品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1.95%,红旗农场红花绒样品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为2.02%。[结论]红旗农场和161团生产的红花的重金属含量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四川道地名贵药材川贝母及其组织培养物有效药用成分总生物碱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以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中纤维素促进生物碱溶出原理,以酶解温度(A)、p H值(B)、酶用量(C)和酶解时间(D)为影响因素进行总生物碱的酶解法正交提取试验,结合饱和Ca(OH)2溶液浸渍和乙醇回流法提取生物碱;通过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总生物碱的酶解法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2D1,采用酶解法最佳提取工艺,川贝母及其组织培养物总生物碱提取得率分别提高28.74%、42.86%,川贝母组培物的总生物碱含量超过川贝母114.07%。酶解法提高了川贝母有效药用成分总生物碱的得率,经过研发得到的川贝母组织培养物总生物碱含量呈现快速增长规律,为以名贵道地药材川贝母的新药研发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试验以总状绿绒蒿半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5个温度梯度(0、5、15、20、30℃)处理下,幼苗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在20℃处理下,各指标均表现出最低值。5、15、20℃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30℃的高温处理和0℃的低温处理,叶绿素a含量显著减少,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说明总状绿绒蒿可以通过自身的积极响应来减轻低温和高温伤害;而且,30℃高温比低温对总状绿绒蒿的伤害更大,说明其具有较强的耐低温性,而不耐高温。  相似文献   

20.
文章系统阐述了虞美人的外在形态与习性,区分了虞美人与罂粟、红花绿绒蒿的形态特征,科学论证了虞美人与罂粟和红花绿绒蒿的区别和意义;重点讲述了虞美人的起源及内在文学价值,并涉及古今中外各界人士尤其是文学界人士在其他层面对虞美人的释义;最后,简单阐述了虞美人在园林景观的用途和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