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剑麻核酸的高效提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剑麻组织中多糖、多酚和次生物质含量高的特点,对其总RNA和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研究。比较了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和SDS法、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效果较佳,所得RNA OD260/OD280高于1.8,OD260/OD230大于2.0,而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纯度和完整性较好。基于RNA和DNA水平,分别对剑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PAL)RT—PCR和RAPD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均得到理想条带。此方法提取剑麻的核酸可运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为其它材料核酸的分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种优化的提取花生根尖细胞DNA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传统的CTAB法和SDS法提取花生根尖细胞的DNA,SDS法提取效果优于CTAB法,但仍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对传统的SDS法进行简化和优化,建立了改良SDS法,利用改良SDS法提取花生根尖DNA,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3.
以番荔枝幼嫩叶片为材料,分别采用改良高盐低pH值法、改良的CTAB法、SDS法三种方法提取总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三种提取方法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CTAB法所得的DNA纯度和得率较高,SDS法最差。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TRIzol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阔叶薰衣草叶片的RNA,并用紫外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其提取效果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TRIzol法提取的总RNA浓度高,但杂质较多且有部分降解、稳定性差;改良的CTAB法提取得到的总RNA的纯度较高,OD260/OD280值为1.909,效果稳定,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此,改良的CTAB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经济的提取阔叶薰衣草叶片总RNA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取高质量的红毛丹基因组DNA,本研究以红毛丹叶片为试材,比较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和试剂盒法对红毛丹叶片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可从红毛丹叶片中提取DNA,但由于改良CTAB法通过多次洗涤,并联合使用PVP和β-巯基乙醇处理,可有效去除红毛丹叶片中的多糖、多酚和蛋白质等物质,所获得的DNA纯度高且完整性较好,可用于SRAP-PCR等分子标记分析。此结果为后续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良的大豆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类、酚类和脂类物质,要从中提取高质量的DNA比较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改良UREA大豆DNA提取方法(m UREA),该方法用异丙醇沉淀DNA,并配制washing buffer洗涤DNA沉淀。并以大豆叶片和种子为材料,将m UREA法与CTAB法和SDS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大豆叶片为材料时,m UREA法提取的DNA产率最高,质量最好;以大豆种子为材料时,m UREA法提取的DNA产率略低于SDS法,但纯度最高。综合来看,m UREA法是一种高效的大豆基因组DNA提取法,从大豆种子和叶片中提取的DNA浓度和纯度都较高,能满足后续各种分子生物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落花生(Arachis L.)嫩叶为材料,在传统CTAB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建立了落花生基因组DNA的CTAB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所提取的DNA经核酸蛋白含量测定得A260/A280处于1.84~1.95,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各样品均具有一条明亮主带且无拖尾现象。表明改进的CTAB法提取得到的DNA完整性好,纯度高,可有效应用于后续的分子标记等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方法提取棉花DNA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通过选用国丰棉12为材料,对不同方法提取出的DNA进行扩增,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改良SDS法和改良CTAB法分别优于原SDS法和CTAB法,原SDS法和CTAB法分别优于氯仿一异戊醇法,由改进方法提取的棉花基因组DNA质量较高,能满足SSR等后续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从大豆不同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振东  孙仓  王惠 《大豆科学》2008,27(1):42-46
从大豆组织中获得高质量和足够产量的基因组DNA,是进行大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为进行大豆基因组的PCR,RAPD,SSR等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别以大豆种子和其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和CTAB法对大豆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对DNA的提取效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及DNA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在以叶片为材料时,SDS法和CTAB法的大豆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差别不大,SDS法稍好于CTAB法.在以大豆种子为材料时,SDS法的提取效果明显优于CTAB法,SDS法可从大豆种子中提取到能够充分满足各种分子操作的高质量和数量的大豆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10.
以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为研究材料,分别采用改良Chelex-100法和常规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以提取DNA的浓度和纯度,同时以PCR扩增大豆的内源基因(lectin)及外源特异性序列(CaMV35S,nos,Cp4-epsps)的效果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虽然改良Chelex-100法DNA提取纯度不高,但是提取效率与常规CTAB法相当,而且改良Chelex-100法能够快速在1 h之内从大豆中提取DNA,所提取的DNA可以直接用于PCR扩增反应,PCR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因此,改良Chelex-100法可以替代CTAB法提取DNA用于转基因检测,该方法具有经济、简便、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大豆是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为避免转基因大豆及制品的违法使用,快速筛查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策略亟待开发。为检索已知商业化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信息,通过构建转基因大豆常用转化元件的数据库,建立了转基因大豆的筛查策略。结果表明:已知的15个转基因大豆转化事件中,利用Ca MV35S启动子、CP4-epsps基因、Bt基因、pat基因4个靶标元件的组合,可筛查12个转基因大豆的转化事件;另有3个转化事件需要使用转化事件特异性引物检测。使用4个靶标元件和转化事件组合的筛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 g·kg~(-1),可对大豆中的转化事件进行快速、高灵敏度的筛查。  相似文献   

12.
以野牡丹科植物幼叶为材料,对影响野牡丹科植物DNA提取质量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以期建立适宜野牡丹科植物DNA提取的优化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当提取液中CTAB浓度为4%,沉淀时加入0.6倍体积预冷异丙醇、1/2倍体积5 mol/L NaCl、2倍体积无水乙醇时,所提取的DNA纯度较高,电泳条带清晰。且在此条件下,能提出野牡丹科7种植物的DNA。  相似文献   

13.
比较利用TRIZOL法和改进SDS法2种方法提取荔枝叶片总RNA的可行性。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 光度计检测,对提取所得RNA的完整性、纯度及浓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进SDS法适合荔枝叶片总RNA的 提取,能有效获得纯度高、完整性好的RNA样品。  相似文献   

14.
改良CTAB法和高盐低pH值法提取花生DNA的效果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改良CTAB法和高盐低pH法提取花生总DNA,结果表明,高盐低pH法提取的花生DNA分子量略小,DNA有一定程度的降解,但得率大大高于CTAB法,按我们稍有改动的实验方法,每克鲜重的叶片,可提取1000μg以上的DNA。两种方法提取的DNA均可酶切完全,RAPD-PCR扩增,结果相同。高盐低pH值法廉价、步骤少、易掌握,是提取花生DNA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油菜筛查检测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收集到的国内外已商业化转基因油菜品种的基因元件信息,构建了油菜转基因检测分子特征矩阵,在分析基因元件使用频率的基础上,建立了转基因油菜的筛查检测策略。研究发现,利用P-CaMV35S、P-FMV35S和bar这三个元件组合,对现有转基因油菜品种的筛查检出率可达100%。将P-CaMV35S、P-FMV35S、bar、CP4-¬EPSPS、PAT和T-NOS组合,每个转化事件可检出至少两次,增加了检测的可靠性。同时,分析了不同转化事件中同名基因元件的序列差异,进一步验证了分子特征矩阵筛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常规TRIzol法适用于一般茶树品种绿色叶片和芽的总RNA提取,但对于白茶品种芽叶和茶树非绿色组织的多糖和其它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高,常规TRIzol法提取总RNA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尝试利用改良热酚法提取白茶和非绿色组织的总RNA.结果表明,该法对于白茶、胚根和胚芽总RNA提取效果良好,可以用于cDNA的制备和RT-PCR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产品日益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已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烟草、菊苣等。玉米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安全性与实用性受到了高度重视。从基因结构、潜在安全性和现有检测方法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转基因Bt-176玉米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改性花生壳和改性玉米芯吸附重金属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Cr^6+初始浓度、温度、溶液中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几个方面,实验对比了改性玉米芯和花生壳的吸附特性。改性花生壳较玉米芯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相对慢一些,分别为30min和75min。pH值对改性花生壳和改性玉米芯吸附Cr^6+的影响有差别。改性花生壳和改性玉米芯对Cr^6+的去除率均随其投加量的增加呈增长趋势,但其增长曲线不同。改性花生壳对Cr^6+的去除率不受Cr^6+初始浓度的影响,但改性玉米芯对Cr^6+的去除率随Cr^6+初始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温度对改性花生壳吸附效果的影响很小,但在不同的温度下,改性玉米芯的吸附效果有明显差异。溶液中共存离子Na^+、K^+对改性花生壳吸附Cr^6+的影响较小,可以说基本不受Na^+、K^+的影响,而对改性玉米芯而言,Na^+较K^+相对较大一些,存在竞争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油用亚麻(俗称胡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油用亚麻的需求逐渐提升。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油用亚麻遗传转化体系对油用亚麻分子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油用亚麻子叶节作为遗传转化的外植体,以草铵膦作为转基因植株筛选剂,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油用亚麻,通过对各生长时期生长调节剂的配比筛选,优化出一套转化体系。该体系与传统的以下胚轴为外植体的转化方法相比,成苗时间能缩短至两个月,且阳性植株鉴定方法简便高效。该体系的开发为加快油用亚麻的分子育种与基因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