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在乌鲁木齐、石河子地区对138份棉花品种进行全生育期抗黄萎病和苗期抗枯萎病鉴定,结果高抗黄萎病的品种9个,占6.52%;中抗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分别为9个和1个,占巴52%和0.72%;耐黄萎病和枯萎病的品种为12个和1个,占8.70%和0.72%。从而为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豆品种资源的抗盐碱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从1986年~1990年对102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抗盐性鉴定,经重复鉴定,筛选出耐盐渍大豆品种42份,占4.1%;高耐盐渍大豆品种11份,占1.1%,其中2份育成品种为吉林23和吉林31,占0.9%.试验表明:大豆品种的发芽期耐盐碱性和苗期耐盐碱性无相关性,大豆品种的抗旱性和耐盐碱性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7(P<0.01n=524)。  相似文献   

3.
贵州稻种禾类种质资源耐冷性和抗旱性鉴定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分别对286份和232份贵州稀有稻种禾类种质资源的芽期耐冷性和苗期抗旱性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禾类资源中存在丰富的耐冷,抗旱基因。耐冷性鉴定表现中抗(5级)以上品种179份,占62.58%,其中1组高抗品种46份,占16.08%;抗旱性鉴定表现强(1级)的品种有35份,占15.09%,5级中抗以上品种104份,占鉴定数的44.82%,筛选出耐冷抗旱的双抗肿质有9份。并就禾类资源的耐、抗时时 等优  相似文献   

4.
广东优质水稻新品种(系)抗稻瘟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广东省1991~1997年育成的619份水稻品种(系)进行稻瘟病菌抗谱测定和病区病圃大田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性频率达80%以上的广谱抗瘟性品种158份,占25.5%;抗性频率60%~79.9%的222份,占35.9%;抗性频率小于59.9%的有239份,占38.6%。绝大部分广谱抗性品种在病区大田中表现优异的抗瘟性。对78个苗头广谱抗性品种的系谱分析表明:品种(系)的抗源主要来自三黄占2号、青六矮1号、粳籼89和28占。三黄占2号和青六矮1号年际间的抗性均相对稳定,粳籼89的抗性下降显著,抗A1小种广谱抗性中间材料28占及其衍生抗性品种(系)有望成为广东优质稻抗瘟育种的新抗源及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5.
1991~1994年鉴定了抗温抗源品种矮秆特特普(Tetep)赤块矮选,红脚占,梧农1号和谷农13号的抗瘟性,抗小种率分别达100.0%,72.73%,81.82%,81.82%和100.0%;抗菌株率分别达96.01%,95.21%,94.52%,94.57%和98.46%;经全国和福建省瘟病圃鉴定,除梧农1号表现中抗外,其他4个抗源均高抗叶,穗瘟。抗瘟性遗传分析表明,矮秆特特普,赤块矮选,红脚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280份水稻新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中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较多,粳稻和籼稻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品种分别占粳稻和籼稻总数的59.76%和63.07%;粳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好,抗病品种比例占粳稻总数的72.19%,但籼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较差,抗病品种比例仅占籼稻总数的18.02%;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均表现为抗病的品种有83个,占供试水稻总数的29.64%,其中粳稻品种有75份,籼稻品种有8份;对稻瘟病表现为抗病但对白叶枯病表现为感病的粳稻品种有24份,籼稻品种有62份。  相似文献   

7.
贵州稻种遗传资源耐冷性鉴定与利用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按全国统一鉴评标准分别对235份和116份国家编目的贵州稻种遗传资源进行了芽期、苗期的耐冷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芽期表现高抗、抗和中抗的品种分别有41份、73份和58份,占供试样品的17.5%、31.0%和24.7%;苗期表现高抗和抗的品种有90份,分别为38.6%和15.6%,占供试样品的54.2%;鉴定出芽、苗、穗三期表现抗-高抗的品种有35份。分析了稻种耐冷性表达与品种类型、原产地、植株形态、闭颖受精等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225份水稻新品系对穗瘟的田间抗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以抗瘟丝苗、新银占和BE621等3个稻瘟病抗性优良品种为抗源转育的225份水稻新品系进行田间穗瘟抗性鉴定,为水稻新品种(组合)稻瘟病抗性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在广西岑溪市梨木镇对255份水稻新品系进行穗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以3个抗源亲本抗瘟丝苗、新银占和BE621为抗病对照,油占八号为感病对照。【结果】225份水稻新品系中有13份表现为1级抗性,约占5.8%;118份表现为3级抗性,达到中抗水平,约占52.4%;65份表现为5级抗性,表现为中感,约占28.9%;14份表现为7级感病,约占6.2%;15份表现为9级高感,约占6.7%。以抗瘟丝苗、新银占和BE621为抗源育成的品系中,抗性达到1~3级的品系分别约占59.6%、59.3%和51.4%。【结论】抗瘟丝苗和新银占的后代比BE621的后代更具抵抗稻瘟病危害的能力;该研究所获得的中高抗品系均能作为广西稻瘟病抗性育种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广西水稻区试品种(组合)对白叶枯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2002年对广西水稻区试品种(组合)进行了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在供试198份杂交稻中抗性Ⅰ级没有出现.Ⅲ级18个,占9.09%;供试的47份常规稻中抗性Ⅰ级1个,占2.13%;Ⅲ级24个,占51.06%。应及早寻找抗Ⅴ群的抗源,并加强菌系变异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春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9份春大豆的品质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43.4%,分布在41.1%-47.0%的种质158份,占83.6%;蛋白质含量超过47.0%的种质9份,占4.8%。脂肪平均含量18.8%,分布在17.1%-21.0%的种质176份,占93.1%;脂肪含量超过21.0%的种质7份,占3.7%。蛋脂总量平均62.2%,分布在59.1%-65.0%的种质162份,占85.7%;超过65.0%的种质14份,占7.4%。蛋脂总量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机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高温高湿的台风季节(6-10月),对211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进行耐湿性田间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的耐湿性差异较大,表现耐湿性较好,适应夏植的品种有56份,占供试品种的26.5%。其中属高产耐湿类型的品种有11份,占19.6%,属中产耐湿类型的品种有16份,28.6%,属低产耐湿类型的品种有29份,占51.8%;表现不耐湿,宜于秋植的品种有114份,供试品种的54%,该类品种夏植比秋植薯块减产10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应用病土盆栽方法,对来自于6个省市的38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鉴定。鉴定材料主要选于吉林省25份、黑龙江省2份、辽宁省5份、山西省3份、河北省1份、北京2份。鉴定结果未发现有抗病材料,表现中抗的材料1份,占总数的2.63%;表现中感的材料10份,占总数的26.32%;表现感病材料27份,占鉴定总数的71.05%。  相似文献   

13.
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的抗病虫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白叶枯病Ⅳ群菌和褐稻虱生物型1分别非AA染色体组型野生稻种的抗病性和抗虫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抗白叶枯病达高抗级的样本占1.08%,抗病级占14.39%,中抗级占64.03%,感病级占20.5%。  相似文献   

14.
在153份抗源材料中筛选出免疫材料C39、15th12、唐麦4号、廓83-012等83份,占54.2%;筛选出高抗材料M8116、88-71-3、衡8116、R80149-0-7-5、冀8114选等25份,占16.3%;筛选出中抗材料M8007、中4、濮农3665、8003-14、B150-151等45份,占29.4%。这些抗性材料,一旦利用将会对我省的小麦白粉病抗病育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吉林省某些猪场采集发生典型典白痢的仔猪粪便样品55份,采用EMB选择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得到43株大肠杆菌,用K88、K99、987P3种因子血清分别进行玻片凝集试验。结果阳性菌株有23株,其中4株为K99,占60.9%;5株为987P,占21.7%;3株含双粘附素(K99、987P),占13.0%;只有1株为K88,占4.3%。  相似文献   

16.
1991,1992两年对现保存的甜菜品种资源在丛根病重病田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119份品种资源材料和33份自育品系均不抗病,其苗期叶丛发病严重度和收获时根部发病严重度均达2.0级左右,与感病的对照品种工农二号相当;6份国外引进抗丛根病发交种均为高抗性,与对照相比,块根产量增产113.3%-207.2%,含糖率增加1.3-3.1个糖度,糖产量增加176.3%-275.7%。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5份玉米亲本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瘤黑粉病表现感病的有豫奥2♀等14个,占供试亲本31.1%;表现中抗品系有豫奥2♂等11个,占24.4%;其余20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44.4%。玉米丝黑穗病表现感病的有吉单29♂等12个,占26.7%;表现抗病的有33个,占73.3%,其中中抗品种有临奥2♀等11个,占24.4%;抗病品种有吉单29♀等6个,占13.3%;高抗病品种有16个,占35.6%:对2种黑粉病均表感病的有豫奥2♀等3个,占6.7%。表现为中抗的有北玉6号辛等2个,占4.4%。抗病的有吉单29♀等3个,占6.7%。表现为高抗品种德玉28♀等8个,占17.8%。因此,抗2种黑粉病的品种占28.9%。  相似文献   

18.
从籼型水稻品种中鉴定、筛选出7个不同抗级的抗白叶枯病基因源,加入高感病标准品种TN1,作8×8完全双列杂交,按Hayman模型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是:在遗传方差中,加性方差占75.24%。显性方差占20.36%,上位性方差占4.22%;广义遗传h^2B=97.98%,狭义遗传力h^2a=73.90%;最小加性基因数k=4,显性基因数k'=4;具不完全正显性,所有显性座位的作用方向相一致,不同显性座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稻科学》论文及文献源评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中国水稻科学》1995~1999年期间所刊的论文及引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稻科学》每期载文量12.75篇,论文的合著率达到96.5%;平均引文量12.35条,引文语种主要为中文和英文,分别占52.5%和45.3%;引文类型主要为期刊,占79.1%,其次为图书,占19.1%,特种文献仅占1.8%;期刊半衰期为7.4年,期刊自引率为4.9%;中文核心期刊13种,其中中文高效核心期刊8种。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44份大豆新品种(系)接种了东北流行的灰斑病7号生理小种,并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免疫品种仅1份(钢95144-1),占2.0%;抗病品种15份,占34.1%;中抗品种19份,占43.2%;中感品种3份,占6.8%;感病品种4份,占9.1%;高感品种2份,占4.5%。提出可做为抗灰斑病育种抗源利用的免疫及抗病品种共16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