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鳖以其营养、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鳖价一落千丈,每公斤售价26~40元的行情下,只有提高养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赚取合理利润。搞好稚鳖阶段的养殖工作,提高稚鳖养殖成活率,是养鳖业至关重要的第一关。下面笔者稚鳖养殖及鳖苗放养应注意的问题谈  相似文献   

2.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9,26(1):8-13
鳖的人工繁殖目前有三种情况;一是全式养殖.即包括自繁自育稚幼鳖到成鳖养殖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培育种苗、即繁殖后的稚鳖强化培育自给,有余部分出售;三是孵化鳖蛋,所产鳖蛋几乎全部出售。第一种方式,相对封闭.有效地避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的传入、是控制疾病健康养鳖的好方法。第二、第三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比较效益高。1 自繁自育健康养鳖思路为提高养鳖成活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自繁自育健康养鳖的体系。无论是外购稚幼鳖还是鳖蛋、都不可避免带入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尤其是稚幼鳖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抓伤…  相似文献   

3.
稚鳖无沙盆养试验稚鳖个小体弱,对不良环境适应力很差,成活率低,特别是在冬眠过程中会逐渐死亡.故稚鳖阶段是养鳖全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为探索稚鳖养殖的新技术,笔者从1994年10月开始在我县汪家乡下坂村进行了稚鳖无沙盆养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饲养盆规格...  相似文献   

4.
现代技术养鳖,一般在冬、春季利用热源进行加温,打破甲鱼冬眠期,采用配套养殖技术,在12~15个月内把稚鳖养成商品鳖。1994年,在省计委、科委的支持下,根据我所的地理位置和技术优势,利用工厂余热,建起了一座工厂化温室养鳖场。现将1994~1996年加温养殖稚鳖情况报...  相似文献   

5.
我场自1993年起开始饲养稚鳖。刚开始养殖稚鳖时,由于没有很好掌握防病治病技术,头两年稚鳖的成活率只有50%左右。1995年和1996年,我场加强稚鳖养殖期间的疾病防治,并且改变了原有的养殖方式,使稚鳖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提高稚鳖成活率有以下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6.
鳖的学名是中华鳖,俗称甲鱼、团鱼,它是名特优水产品中的主要养殖对象。近年来,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水质控制不好,防病措施不力等原因,鳖病时有发生,个别地区、个别养鳖场鳖病严重流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根据本人多年从事鳖病防治研究的结果并结合群众养鳖的经验将鳖在放养前的挑选和药物防病介绍如下。1 稚鳖1.1稚鳖的挑选:孵出后到体重50克以内的小鳖均称为稚鳖。  相似文献   

7.
温泉水养殖越冬稚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泉水养殖越冬稚鳖技术方国波,苏文信,林塔,彭定晓(广东省汕尾市动植物检疫局)1992年12月底,广东省陆河名特水产养殖场首次从泰国进口稚鳖苗二批共7438只,经检疫后在隔离场地利用天然温泉水经二个多月的越冬养殖获得成功。由进口时每只2—3克养到35...  相似文献   

8.
陆立刚 《淡水渔业》1996,26(5):36-37
室内恒温鳖卵孵化及稚鳖的暂养陆立刚(浙江省嘉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如何提高受精鳖卵孵化率及稚鳖暂养成活率是增加优质鳖种苗和进一步加快养鳖业发展的两项关键技术。我们在嘉善县联合养鳗场的养鳖生产实践中初步摸索并掌握了此二项技术,大大提高了受精鳖卵的孵化率与...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稚鳖的成活率,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养殖方法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使稚鳖的成活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而在水槽、温室小池、室外小池等浅小水体精养,至稚鳖出壳后放入越冬池为止,成活率可达80%以上。 刚孵出的稚鳖放入水浅、面积小的水体精养,既提高了稚鳖的成活率,又便于管理。而以往稚鳖死亡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刚孵出的稚鳖由于体小体弱,一旦放入大水体  相似文献   

10.
列述了珠三角池塘养鳖产区主要疾病的病原体、流行、发病率、死亡率等现状。指出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幼鳖的主要疾病.红底板症、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是幼、成、亲鳖的主要疾病;出血性败血症、白底板症迄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对池塘无公害养鳖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1、调空好养鳖池的水环境生态,稳定水质、水色和透明度,减少养殖鳖的环境应激和免疫力下降,引致疾病的发生。2、按国家、农业部、广东省规定的无公害养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监控投入养鳖池的种苗、饲料和药物以及相应投入方法,防止外界病原的进入及饲料、渔药使用不当引致的病变和终产品质量。3、详述了养鳖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鱼鳖混养、种养漂浮性维管束植物大藻,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等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控制养殖容量,减少胁迫反应,提出稚幼、成鳖的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使用多种免疫激活剂和促长剂,统称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鳖的抗应激能力.在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科学使用渔用药物,以中草药治疗为主,化学药物相结合,通过药敏试验等,对症、准确定量用药,积极治疗。只有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使养殖鳖最终达到无公害的产品要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养鳖业在我市城乡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养鳖面积52亩,共有25个养鳖户,年产商品鳖3000kg,年产值208万元。在发展养鳖过程中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其中稚鳖期死亡率高是制约养鳖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稚鳖的成活率,笔者结合生产实践,谈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陈艳平 《内陆水产》1997,22(12):18-19
温室养鳖,将稚鳖一年养成500g左右的商品鳖,大大缩短了养殖生产周期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及稚鳖越冬成活率。但此法要求温室设计合理、饲养管理得当,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养殖失败。笔者在广东及省内一些养殖单位曾参与过温室设计及饲养管理工作,除赞同水产同行对温室养鳖的经验之谈外,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1加温方式要因地制宜加温养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水温始终控制在鳖援食和生长的最佳范围内(28-30℃)。采用何种加温方式,直接关系到加温养鳖的资金投入和经济效益。在广东等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加温季节较短,温室结…  相似文献   

13.
目前广东省养鳖的苗种主要从湖南等地运回,稚鳖运回后直接下塘或在水泥池中培育。由于稚鳖经过了长途运输,有些受伤比较严重,直接放入大塘中培育,因水体过大而管理不便。在水泥池中培育则因水体小水质变化大,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死亡率很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稚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即进入冬眠,致使稚鳖越冬后成活率极低,因而严重制约了养鳖业的发展。我们经过二年的试验和探索,认为在养鱼池塘中用网箱培育标粗稚鳖能够克服大塘培育和水泥地培育的弊病,使稚鳖在越冬前达到较大的规格,提高了稚鳖越冬后的成活率。而且网箱…  相似文献   

14.
北方地区,按一般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稚鳖,生长极为缓慢,体重仅能达到8克左右,极少数的能够达到15克,所养出的稚鳖多数体表形态变形、代谢异常,作者经过几年不断地探索,总出温室稚鳖三级快速培育技术,培育出的稚鳖体质健壮,体重达到35克左右,且大幅度提高了成活率,为其后的越冬休眠,或是进行温室的再培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提高稚鳖成活率的措施目前正值稚鳖繁殖的高峰期。由于稚鳖个体小,适应能力差,病害多,养殖技术要求高,所以这一时期是养鳖周期中最关键、最困难的时期,为了提高稚鳖养殖的成活率,我们将着重探讨稚鳖养殖的技术措施。一、稚鳖的选择:稚鳖体质的好坏是养殖成功的关键。无论是中华鳖、台湾鳖、还是进口鳖,都应选择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为3克以上稚鳖,并且规格越大越好。二、彻底消毒:1.彻底清塘:将池水排干,用水枪冲刷底泥,进水10cm,每亩用200克“鱼虫清2号”和200克“富氯”化水后全池泼洒。第二天进水至养殖水位。。2…  相似文献   

16.
季龙辉 《内陆水产》2001,26(3):37-37
稚鳖培育是工厂化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稚鳖培育成功与否对整个养殖周期的成活率、生长效果、僵鳖比率等生产指标均有重大影响。白斑病是稚鳖培育中最常见、死亡率最高,且最容易复发的病害。可以说防治好了白斑病,稚鳖培育也就成功了一半。 1998年 10月份,浙江杭州某养鳖场,刚进池的 1万只稚鳖,放养 3天后即发生白斑病,一周后损失即过半。经种种努力,总算保住了 4 000余只,但其中僵鳖就占 30%,到 1999年 6月份出温室,只剩下不到 3 000只,平均规格 200余克, 2000年 6月中旬,浙江嘉兴某场,其中一幢温室放养了 3.5万…  相似文献   

17.
几种药物对中华鳖稚鳖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养鳖业发展迅速,使国内生产的种苗供不应求,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种苗进行养殖。根据我们的室内暂养结果和有关报道,稚鳖在养殖过程中易发生毛霉菌病、水霉菌病、白斑病等,损失极大。为防止疾病的传入,促进我国养鳖业的健康发展,稚鳖在放入池塘进行养殖之前必须对鳖体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民用灯泡放热,提高鳖池空气温度、渗透增加水温的加温方式,保持水温28-30℃,经过135天加温试验,消除鳖冬眠期,稚鳖育成功鳖成活率75.5%,平均个体重达112克,缩短从稚鳖至鳖的养殖时间一年多,每只幼鳖获得34.8元的纯收入,广范适应于城乡居民家庭养殖,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台湾鳖是经台湾人几十年驯养和选育的中华鳖,大陆业者习惯把从台湾引进的鳖称之为台湾鳖,台湾鳖一般分为稚幼鳖养殖和成鳖养殖两个阶段。做好放养前的准备、稚鳖的选择、鳖体消毒、疾病预防工作和科学饲养管理、越冬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采用土池、泥质底、培养绿水、放养水葫芦、投放EM、光合细菌等生态调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养殖密度,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台湾鳖养殖成活率,是一种投资省、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的台湾鳖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鳖白斑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鳖白斑病及其防治谭北平杨小林(湖北农学院,荆沙434100)温室养鳖由于放养密度大,换水周期长。致使水质较差,很容易暴发疾病。白斑病(又称白点病、毛霉病、白霉病等)是稚鳖养殖过程中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若防治不当,便会导致大量稚鳖死亡。本文结合两个实例,介绍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