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育 1 7系我所于 1 987年用鲁花 9号作母本 ,792 66作父本 ,经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适合出口的普通型大花生新品种。 1 999年 4月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产量表现  1 993~ 1 995年在品种比较试验中 ,花育 1 7平均单产荚果 4 0 0 0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9号增产 2 1 .66%。 1 996~ 1 997年在山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 ,平均单产荚果 3 962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1 1增产 1 2 .5 %。 1 998年在山东省花生品种生产试验中 ,平均单产荚果 4 94 7kg/hm2 ,比对照种鲁花 1 1增产1 3.30 %。 1 998年在全…  相似文献   

2.
保 8 8 2 4 1 7是河北省保定市农科所利用阶梯式杂交方法 ,以冀红 3号组合 ,将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综合于一体 ,经过多年杂交培育而成 ,1 999年 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999年 1 0月获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1 产量表现该品种单株分枝节 2 .8个 ,单株结荚 2 4.5个 ,单株粒重 2 3g ,百粒重 2 2 g以上。 1 997~1 998年省区试平均产量 2 3 0 4kg/hm2 ,比对照品种冀红 4号增产 3 0 .9% ,居参试品种 (系 )之首。1 998年生产鉴定单产达 1 73 3kg/hm2 ,比对照增产 8.5% ,居首位。大面积生产一般产量2 2 50kg/hm…  相似文献   

3.
龙粳 1 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 989年以龙花 84-1 0 6为母本 ,以藤系1 38为父本 ,进行第一次人工杂交 ,1 990年又以其F1 为母本 ,以雪光为父本 ,进行第二次人工杂交 ,1 991年接种其三交F1 花药 ,进行离体培养选育而成。 2 0 0 0年 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同年获得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后补助一等奖。1 产量表现1 995年经所内产量鉴定试验 ,平均产量75 0 0kg/hm2 ,比对照增产 8.7% ,1 996年平均产量 7888.9kg/hm2 ,比对照增产 1 2 .9%。同年异地鉴定平均产量 7784.5kg/hm2 ,比对照增产 1 …  相似文献   

4.
郑单 1 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1 996年春以“改良Reid群”自选系郑 3 0(郑 2 0 2 / 478连续自交 6代育成 )为母本 ,以“四平头群”外引系昌 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一个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的中早熟优良玉米单交种。 1 998~ 1 999年参加了河南省直播组区域试验 ,2 0 0 0年参加了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 2 0 0 1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8年在省区试 (直播组 )中平均单产73 77kg/hm2 ,比对照豫玉 1 2增产 1 7.4%。1 999年在省区试中平均单产 881 3kg/hm2 ,比对照豫…  相似文献   

5.
绿豆新品种绿丰 5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以绿丰 1号为母本 ,品系绿选 1 8为父本 ,于 1 982年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创造材料。杂交后代经 7代分离选拔 ,2 0 0 1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命名为“绿丰 5号”。  产量表现   绿丰 5号所内两年产量鉴定平均单产为 1 746.3 4kg hm2 ,比对照 (绿丰 3号 )增产 1 4.82 %。1 998年生产试验 5点平均产量为 1 1 66.5 2kg hm2 ,比对照 (绿丰 3号 )增产 1 4.87%。区试、生产试验计 3年 1 2点次全部增产 ,1 999~ 2 0 0 0年进行大面积示范及小面积种植 ,比当地主栽品种增…  相似文献   

6.
石大豆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大豆 2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大豆研究室引进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育成的高代品系哈89 1 5 0 5 (绥 81 2 42×辽豆 3号 ) ,经多年提纯复壮、筛选鉴定、品比及区域试验 ,2 0 0 2年 1月通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6~ 1 997年石河子地区区试 ,平均单产40 48.5kg/hm2 ,较对照黑农 3 3增产 1 4.1 % ;昌吉州区试两年平均单产 41 46kg/hm2 ,较对照黑农 3 3平均增产 2 0 .98%。2 0 0 0年石河子地区 3点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3 73 3 .5kg/hm2 ,较对照黑农 3 3增产1 9 .9%。石河子 1 42团 3 1…  相似文献   

7.
盐稻 8号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以 816 92 2为母本 ,H88- 3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 0 0 3年 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2 0 0 1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区域试验 ,平均单产 9393.0kg/hm2 ,比对照泗稻 9号增产 19.8%(极显著 )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0 .9%(不显著 ) ,居第二位 ,2 0 0 2年续试 ,平均单产 9938.4kg/hm2 ,比对照泗稻 9号增产 12 .93%(极显著 )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2 .4 7%(显著 ) ,居第三位。同年参加江苏省淮北中粳生产试验 ,平均单产 96 10 .5kg/hm2 ,比对照镇稻 88增产 3.17%,居第三位。2…  相似文献   

8.
郭继民 《作物杂志》2001,1(3):33-33
豫花 1 6是河南省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1 988年用鲁花 9号作母本 ,濮花 9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南繁加代、多年定向单株选择培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 2 0 0 0年 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产量表现1 995~ 1 996年参加所内花生新品系比较试验 ,平均单产荚果 5 35 4.85kg/hm2 、子仁395 1 .6kg/hm2 ,比对照品种豫花 1号分别增产 1 6 .2 %、2 1 .4%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试 ,其中 1 997年全省 8点平均单产荚果 46 48.35kg/hm2 …  相似文献   

9.
豫豆 2 6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丰产、抗病新品种。 1 999年 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0年农业部 1 2 2号公告认定为优质大豆品种。产量表现 豫豆 2 6于 1 995~ 1 997年参加河南省大豆区试 ,53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50 8kg/hm2 ,比对照豫豆 8号增产 9.0 4% ,达显著水平。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南省大豆生产试验 ,2 4个点次 ,平均单产 2 63 7kg/hm2 ,最高单产可达 41 49kg/hm2 ,较对照豫豆 8号增产 8.6%。特征特性 豫豆 2 6有限结荚习性 ,株型收敛 ,根系发达。椭圆叶 ,中等大小。白花 ,…  相似文献   

10.
优质晚粳糯稻品种绍糯97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糯 971 4 (见封面图片 )是浙江省绍兴市农科所以 (绍紫 90 1 2 /绍糯 45//绍间 9)F1 为母本 ,绍糯 1 1 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粳糯新品种。该品种于 2 0 0 2年 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9、2 0 0 0年参加浙江省连作晚稻品种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 62 0 0 .9kg/hm2 ,较晚粳对照品种秀水 63增产 0 .85% ;2 0 0 1年参加浙江省连作晚稻品种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为 6951kg/hm2 ,较对照秀水 63增产 0 .2 8%。 2 0 0 1年 ,上虞市种子公司作连作晚稻试种示范 7.3 3hm2 ,平均产量 63 46.5kg/hm2 ;2 0 0 0…  相似文献   

11.
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晋单 43原名春早单 2号 ,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所 ,1 997年用自选系太早 95 0 2 /太早95 0 4为亲本育成的特早熟单交种。 1 997年春播鉴定试验 ,单产 63 75 .0kg/hm2 ,比对照冀承单 3号增产 1 4.9% ,各项选育指标符合育种要求定名春早单 2号。 1 998~ 1 999年参加本所夏播品比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0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 ,均表现高产、稳产、抗病、耐旱。 2 0 0 0年 1 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命名为晋单 43。2 产量表现1 998年…  相似文献   

12.
绿豆新品种郑绿 5号 ,系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高效农作研究室 1 993年通过有性杂交 (博爱砦和×兰考灯台 ) ,1 998年系选而成 (代号 98-4 5 ) ,1 999年参加省区试定名“郑绿 5号”。该品种连续两年多点试验 ,较对照 (中绿 1号 )平均增产 1 5 %以上 ,表现显著高产、稳产、多抗等特点 ,且口感好、粒小 (千粒重明显小于我省已审品种 )适合生豆芽 ,市场销路好。山东、河北等地纷纷引种示范 0 .1 3万hm2 ,是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1 产量表现1 999~ 2 0 0 0年参加河南省绿豆区试。1 999年区试平均单产 2 0 1 6kg/hm2 ,较对照中绿 1号…  相似文献   

13.
通育 98是通化市农科院 1 995年以自选系通LH1为母本 ,吉 85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高产玉米新品种 ,2 0 0 1年 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过程  1 995年配制组合 ,1 996~ 1 997年进行院内两年品比试验 ,1 998年参加省中熟组预备试验 ,1 999~ 2 0 0 0年参加省中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表现  1 998年参加预备试验 ,产量为1 0 96 7.5kg/hm2 ,比对照四单 1 9增产 1 6 .7% ,1 999、2 0 0 0年参加区域试验 ,产量为 96 76 .5kg/hm2 ,比对照四单 1 9增产 1 2 .5% ,2 0 0 0年参加生产试验 ,产量为 8784.5kg/…  相似文献   

14.
饶勇  肖华贵  陈静 《耕作与栽培》2002,(6):15-15,23
黔油 12号是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SAB 3为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为父本组配的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组合 ,在贵州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 ,分别比对照油研 7号增产 13 98% ,14 6 5 %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般大田生产中 ,单产 2 70 0kg/hm2 左右 ,最高单产 370 0kg/hm2 左右 ,品质双低 ,抗 (耐 )病力强 ,适应性广。为加快推广应用 ,实现良种良法的配套应用 ,进行了系列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 材料和方法表 1 在相同施肥条件下 ,密度设计水平处 理密度(万株 //6…  相似文献   

15.
潍麦 7号小麦新品种是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以临 550作母本 ,钱尼×中引 2号作父本 ,杂交选育而成 ,2 0 0 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8~ 2 0 0 0年两年省区试平均 80 0 4kg hm2 ,比对照鲁麦 1 4增产 3 .79% ,产量居省高肥区试乙组第一位。 2 0 0 0~ 2 0 0 1年生产试验平均9775kg hm2 ,比对照平均增产 6.0 %。本院试验场高产攻关试验平均 90 0 0kg hm2 以上。通过鉴定、品比、鲁东片和省区试、高产攻关等多点试验证明 ,潍麦 7号具有稳产 750 0kg hm2 、高产 1 0 50 0kg hm2 的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楚恢7号是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以楚粳16号与滇榆1号进行第1次杂交(品种间杂交),杂种F1代又与高粱稻进行复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粳型水稻新品种。在两年的云南省中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中,2005年5点平均产量为10993.5kg/hm2,2006年平均产量为10527.0kg/hm2,两年的平均产量达到10761.0kg/hm2,比对照品种合系41号增产1.54%,居参试品种首位。该品种产量高,米质属国家优质米二级米范畴,较抗稻瘟病,农艺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云南省中海拔(1500~1850m)稻区种植,西南相似生态环境类型粳稻区亦可种植。  相似文献   

17.
苏玉 (糯 ) 3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谢孝颐研究员主持选育的超高产深加工型糯玉米杂交种。 1 998年审定定名后已在我国北方一些省、市进行示范试种 ,一般平均子粒单产 90 0 0~ 975 0kg/hm2 ,在较高肥水条件下则为 1 0 5 0 0~ 1 1 2 5 0kg/hm2 ,比苏玉 (糯 ) 1号增产 2 0 %~30 % ,比普通玉米杂交种掖单 2号增产 2 5 %~35 % ,是一个增产潜力较大的深加工型糯玉米杂交种。1 主要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春播为 1 0 5d ,夏播为 95d,比苏玉 (糯 ) 1号迟 3d,属中熟偏晚品种。中秆 ,株高2 1 0cm左右 ,根系发达 ,茎秆富有韧性 ,抗倒性…  相似文献   

18.
晋棉 3 0 (原名汾低 1 1 9)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 1 990年以高产、优质的低酚棉品种汾低 99为母本 ,以抗病、低酚的中无2 51 3 1 6与早熟、优质的晋棉 5号的杂交组合的后代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 ,后代经过无病田和病田的交替选择 ,定向选育而成。 2 0 0 1年 4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 995、1 996年品系比较试验 ,皮棉产量分别为 80 6kg/hm2 、651kg/hm2 ,比对照 (晋棉 1 0号 )增产 1 0 .6%和 9.6%。 1 997年山西省特早熟棉区棉花区域试验全省 8点平均产皮棉899kg/hm2 ,比对照 (晋棉 1 0号 )…  相似文献   

19.
1区域试验情况 云南省2009~2010年设立常规籼稻品种区域试验1组,参试品种13个,2年平均比对照红香软7号增产的品种有7个,平均产量8631kg/hm2、比对照增5.52%。中北部粳稻品种区域试验1组,参试品种12个,2年平均比对照合系41增产的品种有6个,平均产量比对照增3.32%。  相似文献   

20.
昌粳9号是昌宁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育成的中熟粳稻新品种,主要特点是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食味好。2002~2003年试验产量比对照合系41号增产13.1%~16.2%,是适宜温凉地区粳稻推广的主要品种。2008年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昌粳9号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