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702优多系 1号,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 D702A与多系 1号配组而成的基本营养型杂交水稻新组合. 2000年引入我区的龙门、大池和曹溪等中试点,分别作早稻、中稻和晚稻示范试种.  相似文献   

2.
D702优多系1号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702A与多系1号配组而成的基本营养型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3.
一、选育经过 1998年为选育汕优63、特优和 D297优系列组合的接班组合,我们 以D奇宝A、D宝A、D702A、D62A、 Ⅱ-32A、粤泰A等不育系,分别与 明恢63、蜀恢527、菲恢6号、D67等 恢复系配组侧交,选育相应组合, 并于1999年在尤溪县管前育种基地 品比,2000年进行简比,选育出D奇 宝优527、D优6号、Ⅱ优6号、粤泰优 D67等一批高产优质杂交稻亮点组 合。其中Ⅱ优6号(Ⅱ-32A/菲恢6 号)表现苗期繁茂性好,分蘖力较 强,穗大粒多,成穗率和结实率高, 制种和F1代超高产。2001年推荐参 加三明市中稻组区试,比对照汕优 63增产8.75%;2002年续试,较对照  相似文献   

4.
优质两系稻两优培九特性与栽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培九系江苏省农科院用培矮64S×9311培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1999年引进我区大池作中稻试种,全生育期期146 d,比特优63长2~3 d,表现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优,丰产性好。2000年在龙门和董邦中试点及其他地方作双早、中稻和双晚扩大种植,全生育期比特优多系1号和汕优多系1号长3~5 d,每667m2产量在600 kg左右。 1 特征与特性  相似文献   

5.
1 品种选育 大地5号是赤峰大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选系D93为母本,D6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色小马齿型中熟玉米单交种.母本D93是以653/78599为基础经6代单株自交育成:父本D60从黄早四/D702经多代单株自交育成.大地5号2005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经过初试、复试,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旱性能好,抗倒、抗病能力强.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07011号).  相似文献   

6.
D优多系 1号 ,原名D70 2A×多系 1号 ,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新育成的优质不育系D70 2A与恢复系多系 1号配组而成 ,中籼迟熟偏穗数型组合 ,具有米质优、抗稻瘟病、优势强、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0年 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近年来主栽水稻品种抗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995~2003年采自全省稻田被划分为21个毒性类型的57个菌株,对28个供试材料的苗期进行了抗瘟鉴定,其抗性频率在12.28%~92.98%。其中,中晚稻品种D702优多系、绵5优151和T优5537抗性最强,为高抗品种;优166等6个品种的抗性次之,为中抗品种;汕优70等8个品种的抗性较弱,为中感品种;两优2186等11个品种的抗性很差,为高感品种。进一步对不同系列品种的抗性分析表明,汕优系列品种已几乎丧失抗性。  相似文献   

8.
D优527系用高配合力优质不育系D62A与蜀恢527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组合。本试验以D优527为材料,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D优527的分蘖动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D优527株高101.42cm,全生育期127.9d;D优527实割产量7423.25kg.hm-2,比汕优63增产6.32%,达显著水平。本文还总结提出了D优527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D702优527(D优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702不育系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晚稻新组合。2003年我县引进该组合,经过两年的中稻、晚稻试验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好,深受我县广大农户的欢迎。现将该组合试验、示范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增刊启事     
D702优527(D优13)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D702不育系与蜀恢527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中、晚稻新组合。2003年我县引进该组合,经过两年的中稻、晚稻试验示范,表现高产、优质、抗性好,深受我县广大农户的欢迎。现将该组合试验、示范情况及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00年华南早籼组品种广东试点产量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特优721丰产性最强,优优122、中优223、粤丰占、特籼占25表现出高产稳产,培杂双七、梧农10号、桂包新占稳产性和丰产性较好,菲优多系1号在广州试点的产量表现较高,闽泉2号在广州试点比对照种粤香占和汕优63减产极显著,而在高州试点则比粤香占和汕优63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2.
钱优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采用钱江1号A×浙恢79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7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9014).2009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种植,经两年试种表明,该组合生育期与汕优46相同,产量高于汕优46;株型适中,群...  相似文献   

13.
对超级杂交稻国稻1号和杂交稻汕优63的株型特征以及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稻1号的单产之所以显著高于汕优63的,主要因为前者分蘖多且分蘖快,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多,而且结实率高。  相似文献   

14.
汕优63在我省种植面积已达600万亩以上,在水稻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汕优63的纯度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一、汕优65的纯度情况 自从1983年我们应用酯酶同工酶测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以来,很多单位已不去海南岛而是在本单位自己建立同工酶分析室鉴定纯度,有的则把样品送来我所进行鉴定。我们应用这一方法测定了汕优2号、汕优3号、汕优6号、Ⅴ优6号,汕优桂33等,都收到很好的效果。自汕优63推广以来,种植面积扩大很快,送检样品也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在测定这个品种的纯度时,发现汕优63样品酯酶同工酶酶谱不一致,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即6A型和5A·6A互补型(表1,图1)。  相似文献   

15.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X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应用父母本的时差,叶差合理安排播差期,采用1期父本大双行确定适宜的行比,配套培育壮秧,规格开厢插足基本苗,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喷施“九二0”是夺取制种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籼型红米对不育系的恢复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制(珍汕97A、D62A、G46A和D702A)和红宝石的F1、BC1和F2,并对这三代进行花粉育性调查,结果表明红宝石对这几个不育系具有1个较弱的主效恢复基因控制之外,还存在微效基因修饰以及基因互作。  相似文献   

17.
永安市粮食结构调整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永安市粮食生产结构现状 2000年,永安市粮食播种面积2.44万hm2,粮食平均单产(即每667 m2产量,下同)349 kg,总产12.73万t.其中,水稻面积2.03万hm2,平均单产381 kg,总产11.6万t,双早5251 hm2,单产391 kg,单季稻6933 hm2,单产389 kg,连晚6747 hm2,单产362 kg,旱粮播种面积4073 hm2,总产1.13万t.从目前情况看,我市粮食生产结构有以下4个特点:①粮食播种面积继续减少,每年递减率1.2%左右.②水稻面积尤其是双早面积减少,旱粮面积增加,如2000年双早面积比1999年减少242 hm2,而旱粮面积比增120 hm2.③水稻品种进一步优质化:一是早稻淘汰了79106、78130等常规老品种,扩大推广佳禾早占、亚花一号、中香一号等优质稻.二是调减了米质较差的杂交组合,扩大V优016、福优77、V优89、V优82、汕优82等品种,引进试种优166、闽丰167、美国茉莉占、农香16等优质稻和特种稻.三是中晚稻减少汕优63组合,推广D297优63、特优70示范种植及D优527、冈优527、花优63、福两优2186、福两优2163等优质稻,再生稻示范推广D702优多系一号、Ⅱ优6号.水稻达国颁二级标准以上面积达82.16%,米质较优的品种种植面积达16.4%.④改变旱粮往年品种杂、特性差的局面,重点示范特种玉米、优质大豆和特种甘薯,大面积推广良种.良种覆盖率达70%,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6%.  相似文献   

18.
特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稻麦研究所以强恢复系航天1号与龙特甫A配组育成的中、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已通过福建省、浙江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较好等特点,适宜福建、广西、广东南部地区作早稻种植及汕优63种植区作中稻和晚稻种植。现将特优航1号在本区种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优质晚稻两优多系一号近年在沙县夏茂、高桥、南霞、大洛、富口等5个乡(镇)种植1.277亩.平均亩产58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平均亩产541.3公斤,增产41.9公斤。两优多系一号在沙县作晚稻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显著,其主要原因在于能充分发挥库大、源强的优势结果。  相似文献   

20.
毒力频率在水稻抗稻瘟病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毒力频率,分析贵州省部分水稻品种(组合)与稻瘟病菌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常规稻中,特三矮2号,胜优2号毒力频率值最低,杂稻组合中佛-青优青的毒力频率最低,汕优多系1号,威优467,冈优12,冈优22的毒力频率值均低于汕优63(CK),毒力频率在地区间有差异,通过联合抗病性分析,提出了抗性较好的品种(组合)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