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碧霞春是"南茶北引"时期泰山茶区引种的黄山群体种茶树通过抗寒优质单株筛选、培育而成的适制绿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与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抗寒性与适应性强,产量高,芽头壮实、饱满且持嫩性高,适制性好,综合性状优"的特点。其春茶一芽二叶干茶水浸出物含量46.68%、游离氨基酸含量4.05%、茶多酚含量17.53%、咖啡碱含量3.81%、酚氨比4.33。该品种制绿茶品质优,滋味鲜醇;夏秋适宜红茶、乌龙茶等多茶类加工。碧霞春与普通茶树品种对气候、土壤的要求基本相同,具有较强的抗寒性,适宜于山东省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从"保靖黄金茶群体"中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特早生高氨基酸优质绿茶茶树品种黄金茶2号。经多年试验表明,黄金茶2号为特早生种,春季一芽一叶萌发期比福鼎大白茶(ck)早7~9天;产量高,比对照增产3.94%;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季一芽二叶水浸出物38.59±2.63%、氨基酸5.44±0.42%、茶多酚17.45±3.09%、咖啡碱3.85±0.73%;制绿茶品质优,适制毛尖、高档名优绿茶;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性强。黄金茶2号于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3.
正中茶108(国品鉴茶2010013),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成的茶树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级茶树新品种鉴定。中茶108为特早生品种,一芽一叶期与一芽二叶期分别比特早芽种龙井43早2~10天和2~4天,比福鼎大白茶分别早5~16天和5~8天。制绿茶品质优,含氨基酸4.29%,高于双对照种,茶多酚23.9%,咖啡碱4.2%,酚氨比5.69。中茶108也是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  相似文献   

4.
(5 )渝茶一号 :小乔木中叶类早生种。芽叶黄绿 ,叶质柔软 ,抗旱、抗虫能力强。制绿茶墨绿显毫 ,栗香高长 ,汤色黄绿明亮 ,滋味甘爽 ,叶底黄绿明亮 ,是一个适制名茶 (芽茶 )、绿茶、红茶的良种。( 6 )渝茶二号 :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该品种发芽整齐 ,芽头密度大 ,芽叶嫩绿 ,叶质柔软茸毛多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制绿茶汤色黄亮 ,香气纯正 ,滋味醇厚 ,叶底显毫 ,适制高档名优绿茶。( 7)平阳特早茶 :小乔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芽叶生育力强 ,持嫩性强 ,产量高 ,抗逆性强 ,适制龙井、炒青、碧螺春等。( 8)福选 9号 ;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该品…  相似文献   

5.
“凌云5号”是从“凌云白毛茶”中经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通过多年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平均含水浸出物49.6%、茶多酚22.3%、氨基酸3.5%、咖啡碱4.3%;适制绿茶、红茶和六堡茶,制绿茶花香显、滋味清爽甘鲜,制红茶甜花香高长、滋味鲜浓,制六堡茶陈香纯正、滋味浓醇;第1、第2生长周期亩产鲜叶439.01kg、449.88kg,分别比对照福鼎大白茶增产12.82%、7.3%;抗寒性和抗旱性强,抗茶炭疽病。“凌云5号”是高产、优质、高抗的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黔茶8号是以在昆明中叶群体种茶园中发现的优异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绿茶新品种。多年的品系比较和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春季发芽早,比福鼎大白茶提早5~8 d,芽叶肥壮,分枝密,产量与福鼎大白茶相当;内含成分丰富,春季一芽二叶蒸青样含水浸出物43.8%,茶多酚16.7%,咖啡碱3.4%,游离氨基酸4.9%,酚氨比较福鼎大白茶低;适制显毫类绿茶,制茶品质优良,香气高有花香。抗性较强,适合在贵州、湖北、广东、广西及相似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7.
芽叶白化茶树新品系更楼白茶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芽叶白化茶树新品系"更楼白茶"的形态特征、移栽成活率、物候期、早春芽叶性状、芽叶的白化特征、制茶品质以及抗逆性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更楼白茶"属灌木型、中叶类,抗性与对照种安吉白茶相当,该品系芽叶乳白、肥嫩,高氨基酸,制绿茶香浓郁、味醇厚,品质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季节福云6号工夫红茶加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红茶市场的兴起,福云6号鲜叶原料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加工生产工夫红茶。福云6号品种为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具有发芽早、芽叶翠绿、白毫显露、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适制性广等优点。适制绿茶和红茶,春季适制高档绿茶(扁茶、毛尖茶等)。制出的毛尖茶翠绿、条索紧细、白毫显露、香气清高、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福云6号生产的红茶,外形乌黑油润、金芽显露;茶汤红艳、明亮、清澈;香气甜香清爽;滋味醇厚。  相似文献   

9.
茶树新品种山坡绿是2014年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鉴定的国家级茶树良种,鉴定编号为国品鉴茶2014005。该品种是以舒城群体种为原始材料,采用单株系统选育法育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品比试验、国家区试及生产试种表明,该品种发芽早,新梢持嫩性好,鲜叶产量较高;内含成分丰富,春茶一芽二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为:氨基酸4.02%、咖啡碱3.75%、茶多酚22.12%、水浸出物41.02%;适制绿茶,制茶品质优,香气清鲜,花香显著;抗病虫性和抗逆性强;成年茶园适于机械化操作,推广应用经济效益好;可在安徽、湖南、湖北、贵州等适宜茶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川茶6号是以崇庆枇杷茶群体种中的优良单株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的红绿茶兼制的茶树新品种。多年的品比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川茶6号萌芽早,芽叶较肥壮,产量高;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鲜叶含水浸出物45.62%、茶多酚19.37%、氨基酸4.02%、咖啡碱3.93%,适制红茶和绿茶;抗寒能力强,适合在海拔1 000 m左右的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1我县茶类开发现状烘青绿茶:这是我县传统的大宗茶类,大部分精加工成茶坯,作窨制花茶原料,年产1500t、产值2000万元。"清明"前后采制的烘青绿茶,经营者挑选品质优异的原料,经拣剔、拼配、包装作为"明前毛峰"直接投向江苏、浙江、上海等市场,年销150至250t。其余烘青加工茶坯作为窨制茉莉花茶原料。烘青绿茶类开发的珍品有"福宁清水绿"、"龙首山清水绿"、"涵江大毫"、"葛洪开目绿"、"尖峰银毫"和"葛洪富锌茶"等省名茶。龙井茶:九十年代初,县大京茶场从浙江引进龙井茶加工设备、工艺技术,利用该场地方群体早芽品种加工龙井茶,投放…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地方优良品种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对白化茶新品系‘新安1号’植物学性状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完成了其品种特征的初步鉴定,并对其绿茶适制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系为芽白型白化茶,生长势和育芽能力强,产量、抗旱性和抗寒性均高于对照‘白叶1号’。名优绿茶适制性较强,其中加工卷曲形茶品质最佳,香气清鲜,滋味鲜醇,甘和。  相似文献   

13.
贮藏条件对炒青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鼎大自茶、槠叶齐和白毫早三个品种早春一芽一叶鲜叶所制炒青绿茶为材料.研究炒青绿茶在不同温度、含水量及光照等贮藏环境下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贮藏过程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经太阳光照射和暴露在空气中的茶叶更容易陈化劣变,使茶叶失去其品质特征。且供试的三个品种绿茶各品质成分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4.
黔湄101号     
黔湄101号品种是从湄潭苔茶群体中应用单株选种得到的。从1956年种植在打鼓坡分场品种茶园,1958年到1963年的六年品种比较鉴定试验,六年平均亩产为430斤,比本省婺川大树茶、镇宁团叶茶、广西高脚茶等品种增产7%-41%。制茶品质以制绿茶优于婺川大树茶和镇宁团叶茶,对本地区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强。101号呈灌木型,树势半开展,叶为中小叶种,定型成叶长5.8厘米,宽2.7厘米,叶脉6-8对,叶长椭园形,分枝密,节间平均长度为4厘米。发芽期为中生性,在湄潭四月上旬开园,采茶盛期在四月下旬,芽叶细长多苔子,芽叶全年绿色。每斤一芽二、三叶混合茶,芽头2355个。水浸出物达53.3%,单宁含量33.9。  相似文献   

15.
<正>镇江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江南茶区北缘地带,绿茶具有"自然品质优良、宜茶土地丰裕、制茶工艺先进"等三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市发展茶树品种以早芽种为主、生产方式是立体偏嫩采摘,加工以小型名特茶机械为主,包装是礼品化,市场是集团购买的直销方式。在新常态下,需求侧发生了变化,现就镇江市茶产业现状、成效及其发展作如下探讨。一、茶产业取得成效全市茶园面积7.71万亩,占全省的15.4%,其中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采摘“春闺”茶树品种一芽二、三叶鲜叶原料,按烘青绿茶工艺制样。连续3年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春闺”品种适制绿茶,制绿茶干茶紧结,色泽绿润,味醇爽回甘,茶汤有特殊的花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富集其香气物质,并利用GC-MS进行香气成分鉴定,结果表明,春闺烘青绿茶共鉴定出70余种香气化合物,其主要香气成分是橙花叔醇(20.2%)、α-法呢烯(16.96%)、吲哚(13.57%)、反-β-罗勒烯(6.74%)、己酸叶醇酯(3.99%)、壬醛(2.03%)、2-甲基-6-亚甲基-1,7-辛二烯-3-酮(4.61%)、顺-茉莉酮(2.13%)、苯乙醛(1.35%)、己酸己酯(1.28%)、石竹烯(1.34%)等;与绿茶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对比分析发现,春闺绿茶的醇类组分(21.85%)远高于福鼎大白茶绿茶(6.56%),烯烃类(37%)和含氮化合物(15.15%)也比福鼎大白茶绿茶高;而醛类、酮类、酯类、杂氧化合物等低于福鼎大白茶绿茶。  相似文献   

17.
东茗1号发现于新昌县东茗乡东茗村,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法育成茶树新品种,为灌木型、直立、早生种,生长势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但春茶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7.4%,春茶经济效益好。春茶一芽二叶茶样平均约含氨基酸4.8%、茶多酚19.4%、咖啡碱3.1%,水浸出物49.1%,适制烘青和扁形名优绿茶,所制干茶外形优,烘青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扁形茶品质达到龙井43水平。根据田间调查结果,东茗1号表现为抗茶小绿叶蝉,高抗茶炭疽病,且较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具有更强抗性,适宜在浙江杭州、浙东茶区及相似生态条件和生产茶类的地区种植。东茗1号目前正在申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  相似文献   

18.
中茶601是从龙井43茶园中发现的变异单株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中茶601属早生种,产量较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细紧、绿润鲜活,汤色绿亮,香气清鲜带花香,滋味醇和甘鲜,叶底细嫩匀齐;春季第一轮一芽二叶3年平均含茶多酚16.9%、氨基酸4.1%、咖啡碱3.0%、儿茶素10.8%、水浸出物45.4%;抗寒性较强,耐旱性中等;适宜在浙江、湖北和安徽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中茶601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0)330024。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7个参试茶树品种(系)的绿茶适制性研究及茶叶品质分析,得出:金观音、乌牛早、九龙袍、丹桂、斜背山茶等5个品种均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且都具有适宜的绿茶滋味特征;金观音、丹桂等2个品种在香气、滋味上均表现出较好的优势;斜背山茶在滋味上表现出较好的滋味特征;九龙袍、0309G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金观音、九龙袍、丹桂、斜背山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较高。7个参试茶树品种(系)均具备制绿茶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20.
中茶602是从云台山群体种后代中经单株选拔—扦插扩繁—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制绿茶新品种。品比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中茶602属早生种,产量较高;制烘青绿茶外形细紧、披毫、嫩绿鲜润,汤色浅嫩绿、较清澈明亮,香气嫩(栗)香持久,滋味甘鲜嫩爽,叶底多芽、匀齐、嫩绿明亮。春季第一轮一芽二叶2年平均含茶多酚18.0%、氨基酸4.2%、咖啡碱3.5%、儿茶素12.4%、水浸出物48.2%。抗寒、抗旱性较强。适宜在重庆、贵州、四川、湖南及气候相似地区种植。中茶602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茶树(2020)330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