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雨淋和草条厚度对收获调制期间天然牧草干草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雨淋和未雨淋的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别对其进行10 cm,15 cm和20 cm草条厚度调制,并对天然牧草干草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雨淋后的天然牧草达到安全含水量的干燥时间较未雨淋的延长24 h;雨淋后的天然牧草干草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15 cm草条厚度调制的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和RFV显著高于10 cm和20 cm(P<0.05);雨淋和草条厚度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无显著影响。总之,雨淋处理延长了天然牧草干草调制达到安全含水量的干燥时间,降低了天然牧草干草的营养品质,天然牧草干草调制的草条厚度应控制在15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GI)下牦牛日粮粗饲料营养情况,本试验选取了5种不同GI(7.20,6.43,5.66,4.89,4.12)的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组合,其质量比分别为70:30,60:40,50:50,40:60,30:70,进行牦牛瘤胃体外发酵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组合下牦牛瘤胃体外发酵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发酵48 h时,GI=7.20组合的累积产气量(Gas production,GP)显著高于或极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或P<0.01);各GI组合的干物质降解率(Dry matter degradation in vitro,IVDMD)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3 h和12 h时,GI=7.20组合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eutral detergent fiber in vitro,IVNDFD)与GI=6.43组合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其他GI组合(P<0.01);3 h,6 h,12 h,24 h时的氨态氮(NH3-N)浓度随着GI降低呈现出减小趋势,48 h时的NH3-N浓度随着GI降低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趋势,GI=7.20时的NH3-N浓度最大;发酵48 h时,各GI组合的微生物蛋白(Microbial protein,MCP)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但GI=7.20时的MCP浓度最大;发酵48 h时,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olatile fatty acid,TVFA)浓度随着GI降低呈现出减小趋势,GI=7.20时的乙酸、丙酸、TVFA浓度最大;各GI组合发酵6 h~48 h均呈现了正组合效应,综合组合效应值(Multiply factors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MFAEI)随着GI减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各时间段GI=7.20组合的MFAEI高于其他GI组合。综上所述,GI值为7.20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组合的牦牛瘤胃体外发酵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的差异,本研究以青藏高原典型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温性草原、荒漠草原和温性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草地牧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间牧草粗蛋白(Crude protein,CP)、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和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含量差异显著(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DMD与C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NDF,ADF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海拔高度(Elevation,ELE)与DMD,CP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NDF和ADF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青藏高原不同类型草地间牧草CP,ADF,NDF和DMD均存在显著差异,且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ADF和NDF逐渐降低,而CP和DMD逐渐增高,牧草品质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牧草物候期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本研究在甘肃省甘南牧区选取平均体重为(234.9±10.5) kg的10头带犊甘南牦牛作为研究对象(自然放牧),分别于牧草返青期、盛草期、枯草期采集试验牦牛采食牧草、乳和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组成,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以期探明牧草物候期对牦牛瘤胃液和牧草中脂肪酸组成与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P<0.05),盛草期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P<0.05),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瘤胃pH值、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P<0.05),盛草期牦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P<0.05);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单宁酸、总脂肪酸和瘤胃液pH值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粗纤维和粗灰分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瘤胃总挥发酸(TVFA)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测定10个引进燕麦品种(青燕1号、青海444、加燕2号、青引1号、林纳、青海甜燕麦、青引2号、莫妮卡、青莜3号、骏马)的田间农艺性状、饲草产量、营养成分及籽粒产量,使用相对饲喂价值(RFV)和粗饲料分级指数(GI)对饲草品质进行评价,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早熟,生育周期73~88 d。青海444株高最高,达到113.22 cm(P<0.05);且其开花期的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最高,分别为36623.3和9990.5 kg·hm-2P<0.05)。各品种燕麦的鲜、干草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旗叶长、旗叶宽、茎粗、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叶茎比和干鲜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籽粒产量最高的是青引1号,达到5348.85 kg·hm-2,与加燕2号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籽粒产量与生育周期、株高、茎粗、穗长、轮层数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小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乳熟期青燕1号(P<0.05),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1号(P<0.05),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抽穗期青燕1号(P<0.05),干物质最高的是抽穗期青引2号(P<0.05)。GI与RFV饲草等级划分总体趋势相同。综合分析得出,青引1号、加燕2号和青海444的生产性能、营养品质及饲喂价值表现较好,综合排名靠前,具有作为优质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推广种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利用尼龙袋法比较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前后瘤胃降解特性的差异。试验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择玉米7367号、玉米7377号、玉米7387号3个全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尼龙袋法比较3种全株玉米青贮前和青贮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特性,旨在探讨适合河北省种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种。结果表明:1)青贮前玉米7377的粗蛋白(CP)和非蛋白氮(NPN)含量显著高于玉米7367和玉米7387(P<0.05);玉米7677和玉米7377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7387(P<0.05);玉米7677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P<0.05)。与青贮前同品种全株玉米相比,3种全株玉米青贮后的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钙(Ca)、磷(P)、NPN含量显著提高(P<0.05),NDF含量显著下降。玉米7367青贮的CP和NPN含量显著高于玉米7377青贮和7387青贮(P<0.05);玉米7677青贮和7377青贮的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玉米7387青贮(P<0.05)。2)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前的DM、CP、NDF、ADF瘤胃降解率有显著差异,玉米7367的干物质(DM)和N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P<0.05);玉米7377的CP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67和玉米7387(P<0.05)。青贮处理能显著提高3种全株玉米DM、CP、NDF和ADF的快速降解部分(P<0.05),降低其慢速降解部分(P<0.05),显著提高其有效降解率(P<0.05)。玉米7367青贮的DM、CP、NDF、ADF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P<0.05)。综合表明青贮处理能很好地保存3种全株玉米的营养成分,显著提高DM、CP、NDF和ADF的瘤胃降解率;玉米7367青贮前和青贮后的营养成分和瘤胃降解率显著高于玉米7377和玉米7387,在本试验中是比较适合河北省种植的全株玉米青贮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季节高寒草甸牧草瘤胃发酵特性和体外消化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喜喜  才华  刘皓栋  李长慧 《草地学报》2021,29(8):1729-1737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生育时期高寒草甸牧草的牦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CH4产量。通过测定返青期、青草期和枯草期3个生育时期牧草的营养品质、瘤胃发酵参数和CH4产量。结果表明:青草期牧草总能(Gross energy,G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等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青草期牧草在各发酵时间点的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ry matter digestibility,DMD)、粗蛋白消化率(Crude protein digestibility,CPD)和有机物质消化率(Organic matter digestibility,OMD)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青草期牧草12,24和48 h瘤胃NH3-N、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和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P<0.05);不同发酵时间牧草总产气量和CH4产量变化规律为:返青期>青草期>枯草期。综上所述,青草期草地生物量最高,牧草营养品质和体外消化率最高,CH4排放最低,瘤胃发酵模式最优。建议选择青草期牧草放牧。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苜蓿青干草替代部分精料后对奶牛生产性能、牛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在奶牛饲粮中合理利用苜蓿青干草和精料提供依据。选取体重、产奶量、胎次相近处于泌乳中期的中高产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日粮组成为全株玉米青贮料、花生秧和混合精料,精粗比为52∶48,试验A、B、C组分别用3 kg 苜蓿青干草替代1.5,2.0,3.0 kg精料,饲养期70 d。结果表明,试验A组、B组、C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A组显著高于B组、C组(P<0.05),试验B组、C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组、B组、C组的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B组和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的乳脂率极显著(P<0.01)和乳糖、干物质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A组、B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组(P<0.05),C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A组干物质采食量最高。试验组与对照组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较对照组低。试验B组、C组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P<0.05)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A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A组的纯增收益最高,为7.92元/d。由以上结果可知,用苜蓿青干草替代适量的精料补充料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增加收益,其中用3.0 kg苜蓿青干草替代1.5 kg精料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究青贮剂对再生稻头季全株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以再生稻头季全株为青贮原料,在青贮中分别添加植物乳杆菌(60%)+纤维素酶(30%)+木聚糖酶(10%)、植物乳杆菌(70%)+粪肠球菌(20%)+纤维素酶(5%)+半纤维素酶(5%)、植物乳杆菌(30%)+粪肠球菌(60%)+纤维素酶(5%)+半纤维素酶(5%)、等量水为对照(依次记为N1、N2、N3和CK组,各组添加量为500 g·t-1 鲜重)。青贮45 d后开包取样,分析其青贮品质和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青贮结束后,N1、N2和N3组的总能显著高于CK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且N2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N1和N3组(P<0.05),N1、N2和N3组的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和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氨态氮/总氮显著低于CK组(P<0.05)。2)体外发酵24 h后,N2组的24 h累积产气量和快速降解部分的产气量显著高于N1、N3和CK组(P<0.05),N2组的潜在产气量显著高于N1、N3和CK组(P<0.05),且N1组显著高于CK组(P<0.05),N1和N2组的pH显著低于N3和CK组(P<0.05),N2组的乙酸和氨态氮含量显著高于N1、N3和CK组(P<0.05),N1和N2组的丙酸含量显著高于N3和CK组(P<0.05),N2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N3和CK组(P<0.05),N2和N3组的干物质降解率和粗蛋白质降解率显著高于N1和CK组(P<0.05),N2组的有机物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和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显著高于N1、N3和CK组(P<0.05)。综上所述,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青贮剂在以植物乳杆菌为主要添加剂的前提下,辅助添加粪肠球菌、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有利于获得营养价值较佳的再生稻头季全株青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青藏高原地区草畜高效管理模式,本试验采用刈割模拟家畜采食的方式在夏季牧草生长季(8月初,称作青草期)利用冬春草场,并在牧草生长季末(10月初,称作枯黄期)采集牧草和土壤样品,研究不同利用强度对牧草再生、生物量、品质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不同利用强度对牧草枯黄期地上生物量、牧草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不同草地利用强度处理组枯黄期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均显著低于青草期,而ADF和NDF的结果刚好相反(P<0.05);枯黄期重度利用草场牧草CP含量显著高于不利用组(P<0.05),中度利用强度0~10 cm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牧草生长季利用冬春草场(留茬2~4 cm),家畜不仅能够摄取优质的青绿牧草,而且不会降低牧草生育期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分析燕麦青贮替代日粮中燕麦干草和羊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平均胎次、体重、产奶量差异均不显著的荷斯坦泌乳奶牛32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使用等干物质含量的燕麦青贮替代基础日粮中的100%燕麦干草(Ⅰ组)、50%燕麦干草(Ⅱ组)和100%羊草(Ⅲ组)。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35 d。结果显示,燕麦青贮的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均低于燕麦干草和羊草(P<0.05),Ca含量显著高于燕麦干草和羊草(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Ⅱ组奶牛的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Ⅱ组乳脂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Ⅲ组的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Ⅱ组奶牛的养殖利润高于其他组。研究表明,使用燕麦青贮替代燕麦干草和羊草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且使用燕麦青贮替代50%燕麦干草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适宜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燕麦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201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种植10个燕麦品种(贝勒、魅力、陇燕2号、陇燕3号、燕王、青海444、巴燕3号、林纳、白燕7号、青引1号)进行区域试验。于燕麦乳熟期刈割,切至2 cm后进行罐贮。60 d后开封取样,测定其营养指标和发酵指标。结果表明:陇燕2号干物质(DM)产量最高,为4905.45 kg·hm-2,青引1号干物质产量最低,为1773.65 kg·hm-2,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10个燕麦品种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在30.73%~45.47%,DM含量最高品种为陇燕2号,最低品种为巴燕3号,2个品种间有显著差异(P<0.05);林纳、贝勒和陇燕2号3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2.63%、12.46%和12.41%,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贝勒和林纳2个燕麦品种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分别为25.11%和26.11%,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10个燕麦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为2.17%~4.33%,平均含量为3.39%,含量最高为贝勒,最低为燕王,2个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品种的发酵品质差异显著(P<0.05)。林纳的pH值最低,乳酸含量最高,为6.86%,丙酸、丁酸、氨态氮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发酵品质较好。10个燕麦品种发酵品质的V-Score评分中陇燕3号、林纳、陇燕2号、青海444、魅力、青引1号、白燕7号和贝勒8个品种的分值在80以上,发酵品质为优。综合考虑产量、营养品质和青贮发酵品质,林纳适宜作为青贮燕麦品种在呼伦贝尔地区种植加工。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用甜高粱青贮(sweet sorghum silage, SS)和全株玉米青贮(whole-plant corn silage, CS)对肉羊前胃微生态的影响。选择健康的3~4月龄杜泊母羊[(33.40±1.68) kg]1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7只羊,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喂甜高粱青贮(SS组)和玉米青贮(CS组),单栏饲喂并自由饮水。预饲期15 d,正试期90 d,在正试期测定并计算生长性能指标,正试期结束后,每组选取4只羊进行屠宰,采集前胃(瘤胃、网胃和瓣胃)食糜和组织样品,对前胃发酵参数、微生物表达量、上皮颜色和组织结构进行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1)CS组肉羊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SS组(P<0.05)。2)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育肥肉羊90 d后,对前胃的pH值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网胃内容物中,SS组肉羊氨氮浓度显著高于CS组(P<0.05),CS组肉羊丁酸含量显著高于SS组(P<0.05);SS组肉羊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CS组(P<0.05)。3)SS组肉羊瘤胃内短普雷沃氏菌、栖普雷沃氏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和黄色瘤胃球菌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S组(P<0.05)。4)饲粮处理显著影响前胃颜色,CS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比SS组深(P<0.05)。5)SS组肉羊瘤胃乳头宽度显著高于CS组(P<0.05),饲喂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对肉羊网胃黏膜厚度、黏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CS组肉羊的瓣胃黏膜上皮厚度显著高于SS组(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和饲用玉米青贮相比,饲用甜高粱青贮肉羊的采食量较低,且这两种青贮料饲喂对肉羊的微生态有影响,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前胃内纤维分解菌的表达量以及瘤胃乳头宽度等指标显著高于玉米青贮组,且甜高粱青贮组肉羊的前胃上皮颜色较浅,角质化程度低,有利于肉羊的胃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区生态环境对燕麦营养价值及干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2008年3月10月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半干旱区)、通渭县华家岭(二阴地区)和天祝县打柴沟(高寒区),通过研究不同种植环境对燕麦(Avena sativa L.)营养价值及干草产量的影响,以期确立燕麦适宜种植的区域。结果表明:灌浆期燕麦干草蛋白质、酸洗纤维、及成熟种子粗蛋白含量在3个区域变化显著,不同种植环境对燕麦营养价值及产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灌浆期干草平均产量、干草平均粗蛋白产量均以华家岭为最高,分别为8894.07 kg·hm-2和951.84 kg·hm-2,因而华家岭最适宜燕麦生产;供试燕麦品种中,甘引1号和陇燕2号灌浆期干草平均产量和干草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可用来生产优质干草;白燕7号可用于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15.
冬闲田种植2种燕麦的营养价值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我国南方冬闲田种植燕麦,通过研究干草产量、营养价值、青贮发酵品质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燕麦的青贮加工以及我国华南地区冬闲田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对照组A(休闲区,不施肥)、对照组B(休闲区,施肥)、黑燕麦组和黄燕麦组4个处理。结果表明,2个燕麦品种间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相对饲料价值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自然条件下,燕麦青贮料pH值较高(>4.20),同时产生较多丁酸和氨态氮,青贮发酵品质不佳;添加乳酸菌能够显著增加乳酸含量,降低pH值、丁酸和氨态氮含量(P<0.05),显著提高燕麦青贮料发酵品质。冬闲田种植燕麦,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和全钾的含量,种植黄燕麦还能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磷含量(P<0.05),比对照组A、对照组B和黑燕麦组分别提高了36.66%,31.75%和18.03%;种植黑燕麦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P<0.05),相对于对照组A分别提高了15.56%和26.21%,相对于对照组B分别提高了11.83%和14.71%。综上所述,利用冬闲田种植燕麦潜力巨大,不仅能够生产大量牧草作为青贮原料,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冬闲田土壤常规养分和酶活性的提高,对冬季裸露闲田的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贮杂交构树对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肉品质及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健康、体重(24.2±0.65) kg相近的杜泊×湖羊F1代公羔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CG)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LG、MG、HG)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12%和18%的青贮杂交构树。试验期为9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青贮杂交构树后,试验羊末重、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2)MG和HG组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LG、MG和HG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CG组(P<0.05)。3)MG和HG组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和熟肉率显著高于CG组(P<0.05),粗脂肪、胆固醇、剪切力、失水率显著低于CG组(P<0.05);各组间pH、滴水损失、肉色、大理石纹、脂肪色差异不显著(P>0.05)。4)MG组背最长肌中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显著高于CG、LG和HG组(P<0.05),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显著高于CG组(P<0.05);MG组背最长肌必需氨基酸中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CG、LG和HG组(P<0.05)。5)LG、MG和HG组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低于CG组(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CG组(P<0.05);MG组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青贮杂交构树对肉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提高肉羊免疫力,同时改善肌肉营养成分、肉品质、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且以添加12%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在高寒地区选择青海欧拉型藏羊在饲养管理完全相同且同等补饲精饲料[0.25 kg/(只·d)]的情况下,分组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51 d。结果表明,捆裹青贮燕麦饲草(全干物质%)粗蛋白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77%、94.23%和130.13%,粗纤维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高52.3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降低11.14%和26.73%;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饲草采食量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130.93%和199.58%,差异均极显著(P〈0.01),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4.28%,差异显著(P〈0.05);饲喂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增重达197.35 g/(只·d),较全株玉米青贮饲草提高10.85%,差异不显著(P〉0.05),较燕麦青干草和小麦秸秆分别提高40.96%和101.71%,差异均极显著(P〈0.01);捆裹青贮燕麦饲草日均盈利1.71元/(只·d),较小麦秸秆、燕麦青干草和全株玉米青贮饲草分别多盈利1.17、0.96和0.50元/(只·d),分别提高216.67%、128.00%和41.32%。捆裹青贮燕麦饲草饲喂绵羊经济效益明显,在高寒地区可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岩藻多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岩藻多糖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在肉兔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0只35日龄健康断奶福建黄兔中选取36只体重相近的试验兔,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0、200和300 mg·kg-1岩藻多糖的日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2 d。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Ⅲ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试验组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和Ⅲ组蚓突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Ⅲ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和Ⅱ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CH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5)各试验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岩藻多糖可显著提高肉兔ADFI和ADG,显著降低F/G,提高内脏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显著提高日粮中DM、ADF、NDF和Ash表观消化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水平为300 mg·kg-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体外产气法评价青海高原燕麦青干草与天然牧草组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青海高原反刍家畜补饲用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3种天然牧草均按0∶100,25∶75,50∶50,75∶25,100∶0的比例两两组合后的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48 h产气量、理论最大产气量与NDS(P<0.01)呈正相关关系,而与NDF(P<0.01)、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速率常数与HC(P<0.01)呈负相关关系;产气延滞时间与ADF(P<0.001)、NDF(P<0.05)呈正相关关系,而与CP(P<0.01)、NDS(P<0.05)呈负相关关系。不同牧草组合在发酵12~24 h的正组合效应较高,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各组合均呈组合效应量逐渐减弱的变化趋势;且以燕麦青干草作为补饲草进行该地区天然草地反刍家畜的冷季营养补饲时,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金露梅+珠芽蓼、线叶嵩草草地型牧草均以50∶50比例组合较为合适。因此,做好牧草间的科学搭配组合是提高青海高原天然草地冷季牧草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研究不同丙酸浓度对天然牧草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确定天然牧草青贮丙酸最适添加量。试验以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天然打草场的牧草为原料,共设四个处理组,丙酸添加量分别为0 mL·kg-1(CK,对照组),2 mL·kg-1(T1),4 mL·kg-1(T2),6 mL·kg-1(T3),在厌氧发酵60天后测定其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微生物数量及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丙酸浓度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s,WSC)含量(P<0.05)、提高了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CP)含量、显著降低了pH值(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各丙酸浓度处理组中乳酸菌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有氧稳定性均显著提高。说明添加丙酸可以改善天然牧草青贮品质且提高有氧稳定性,在丙酸添加量为2 mL·kg-1时即可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