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色优势产业是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越来越开放的环境中,只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就能够做大、做强。本文针对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对策,目的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宁夏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民族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运用区位熵模型(LQM)、集中系数模型、增加值占有率模型筛选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并对宁夏各产业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序,综合评价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宁夏第二产业最具优势,在宁夏各产业综合评价值排序中居前4位的均属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优势明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尤其突出;第一产业优势最弱,其中农业、畜牧业、林业在农业中优势明显。然而,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宁夏产业结构呈现出从“二三一”转向“三二一”的趋势,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从“一三二”转向“三一二”的趋势,这是因为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存在三次产业发展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可持续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突出产业特色与优势、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效益、优化与升级产业结构等促进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宁夏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宁夏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措施,以求构筑符合宁夏实际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业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是提高宁夏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措施。文章从5个方面分析了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策,目的是推进宁夏经济发展新跨越,促进宁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是平凉市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运用优劣势分析(SWOT)方法,系统分析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全面把握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内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定平凉市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地区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研究——以宁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宁夏特色优势农业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该区域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特征及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宁夏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主体功能区框架下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蕾  王登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83-16585
分析了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概况及主体功能区的内涵,以及对区域经济及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影响,从而讨论了宁夏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优、劣势。最终提出了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宁夏“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在对"互联网+"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环节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加大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力度等推动宁夏"互联网+"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对"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在对"互联网+"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生产、销售、管理和服务环节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推动作用,夯实发展基础、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加大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力度等推动宁夏"互联网+"与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融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宁夏推动"互联网+农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和现状,经过研究总结出了具有宁夏地域特点的新型"互联网+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模式。同时,针对宁夏在推动"互联网+优势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宁夏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宁夏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信息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鸿钰  朱立学  王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23-424,485
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标准化的新型农业产业链模型,提出了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业产业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营模式,并通过示例对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曾志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15-3716,3718
介绍了叙府茶业产业组织体系的演进模式,并对"叙府模式"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合作经济组织是宜宾市农业产业组织发展的主体性选择,提出了宜宾市农业产业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组织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按照系统方法论,为实现组织评估目的,遵循特定原则构建的评估 系统结构。这一系统结构是反映农业产业组织各个侧面绩效的一系列相关指标集合。提出了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绩效 评估的设计原则尧指标筛选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农业产业组织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以辽宁地区部分农业产 业组织生产基地为例对农业产业组织绩效评价进行实证分析,指出农业产业组织一体化经营的各种效益都随着农 产品生态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鸿杰  白琼 《农学学报》2015,5(3):136-140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是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在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迅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与应用模式不断丰富,至目前,两者在内涵上已呈现交叉重叠现象,从而在设计应用区域形成了认识上的交错与不清。从我国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的研究成果与农业发展趋势出发,采用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在提出了循环型生态农业的概念、明确了其设计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性“基于产业链”的循环型生态农业宏观设计模式,提高了系统设计的适应性,保证区域农业系统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优化发展;以循环型生态农业宏观设计为依据,明确了区域农业整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区域设计提出了包括种植业内部设计、牧业内部设计、复合设计在内的第一产业设计的方法与内容,并对第二产业设计、第三产业设计、技术设计和政策设计做出了实施建议,可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化设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天津市武清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业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津市武清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针对现阶段存在的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物流用地受限、加工物流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结合武清区建设国家农业示范区的机遇,提出武清区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定位和发展布局及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作为国内外闻名的农业大省,农业集群在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的现状,从资源、企业、市场和政府的角度分析影响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发展湖南农业产业集群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茉莉是中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有关茉莉历史、 文化、分类、 栽培、 加工及其精油提取方面的知识和现状,结合广西地区茉莉产业特点和农业科普教育工作特征,指出茉莉产业在农业科普教育中的意义,并提出开展相关科普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三化"统筹,是城乡区域的统筹,亦是工农产业的协调,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对工业和农业的财政扶持及金融扶持力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文化体育事业及投资所有制结构,也包括农业的行业特性及农村的区域属性等因素。运用吉林省1978—2009年统计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对影响"三化"的因素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投资中的城乡比例和银行贷款中的工农比例对"三化"统筹发展有显著的负影响,据此提出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注重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对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下连云港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策略: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做强现代化农业示范产业园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做好现代农业物流产业;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中国及山西省种业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山西省"十五"期间种业总体发展思路和策略、种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作物种子及苗木基地布局、近期16个种业重点项目,最后提出5项发展种业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