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不同移栽方式和移栽时间互作,探索出最佳组合模式,以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烟叶产量及品质。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常规移栽为对照,设置6个移栽方式与移栽时间互作处理,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和移栽时间对井窖内外温湿度、烤烟根系活力、烟株干物质量、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移栽(CK)相比,不同移栽日期和不同移栽方式组合对干物质量、植物学性状、根系活力以及井窖内外温度影响显著。结论:综合分析,4月25日+井窖式膜上移栽效果(T2)最好,能增强烟叶根系活力,促进烟株生长,增加烟株干物质量和烟叶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构建适宜泸州烟区烤烟品种的移栽方式,以中川208为供试品种,考察了常规井窖式移栽、改良井窖式移栽、杯罩式移栽和膜下小苗移栽4种移栽方式对团棵期烤烟农艺性状、根系发育、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和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井窑式移栽相比,改良井窖式移栽、杯罩式移栽和膜下小苗移栽均有利于烤烟大田期根系的生长发育,在生产中能作为改变移栽方式与提高产质量相结合的手段;其中,杯罩式移栽方式的效果最好,在促进地上部生长和根系生长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在生理指标上,能显著增强移栽后烟株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烟株的抗逆性,从而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使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因此,建议泸州烟区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改变烟苗移栽方式,有效促进大田烟苗早生快发,产出生态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3.
昭通保温烟区烤烟膜下小苗的适宜移栽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完善昭通保温区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和稳定烟叶质量,指导大田生产。2013—2014年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开展烤烟膜下小苗不同移栽期田间试验,比较不同移栽期烟株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4月5—10日是昭通烟区膜下小苗最适移栽期,此时移栽能明显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烟株地下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发育,大田生育期增加至130d以上,顶叶成熟期较当地常规种植提前8d以上,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和单叶重等5项主要经济指标表现优于当地常规膜上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揭膜时间对高肥力土壤烤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揭膜时间对高肥力土壤烤烟生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盖膜处理的烤烟产、质量均明显高于不盖膜处理,但盖膜处理的烟株生长较接近,其中盖膜待栽、移栽后烟株团棵后10 d揭膜处理最好,全程覆盖处理中等,盖膜待栽、移栽后烟株大开盘时揭膜处理较差。说明移栽后烟株团棵后10 d揭膜更能促进烟叶的生长,全程盖膜对后期烟叶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龙岩烟区适宜的移栽期及移栽方式,进一步彰显龙岩烟叶的清甜蜜甜香风格,开展田间试验,研究4个移栽期及膜上栽、膜下栽2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栽处理比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烟叶品质最优;膜上栽处理比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烟叶品质次之,而比常规移栽期推迟10天的膜下栽处理烟叶品质最差。综上所述,龙岩烟区烤烟移栽时间较常规移栽期提前10天,并结合膜下小苗移栽更能彰显龙岩烤烟的清香型风格,提升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采取大区对比试验方法,对常规膜上烟移栽方式、小苗膜下烟移栽方式、常规井窖烟移栽方式、井窖膜下烟移栽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井窖膜下烟移栽方式的烟株大田生育期适宜,抗病性较强,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外观质量等都比较协调,能够充分发挥烤烟品种特性和生产潜力,其次是小苗膜下烟移栽方式,再次是常规井窖烟移栽方式,常规膜上烟移栽方式整体表现稍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KRK26’生长发育和产、质量影响,进行了膜下小苗移栽与膜上壮苗移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方式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发育,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烟叶成熟期提前8天。同时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更加协调,使烟叶单产提高10.5%,上等烟率提高0.9%,产值提高11.3%。试验证明了德宏烟区膜下小苗移栽的优势,为德宏烟区烤烟最佳移栽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配套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时移栽对烤烟优质适产具有重要意义。移栽过早,由于温度较低,烟株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易出现早花现象;若在日均温稳定通过13~14℃的5月初移栽,烟株发育虽好,但后期随昼夜温差加大,上部烟叶烘烤困难,且易感染赤星病。为探讨烟苗早栽早发、烟株抗病避病与后期烟叶易烤性的最佳组合,邓州市烟草科技人员从1996年开始,进行了几年的探索,摸索出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配套技术。即在烟苗具6片真叶时移栽大田,移栽至伸根中期,烟苗一直在膜下生长,同时配合施肥、顶膜掏苗、垄沟管理、适时揭膜等措施,有效地防止烟株早衰…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昭通烟区烤烟膜下小苗不同明水移栽方式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K326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结果]处理B(移栽时,待塘水还未全部落完时,用棍打孔,将烟苗根部放入孔内后,用少量细土固定)移栽成活率最高,破膜、掏苗时间和整个生育期提前1 d,能提高烟株的综合农艺性状,还能降低气候性斑点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一定程度提高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等。[结论]该研究可为昭通地区烤烟大田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梅州烟区适宜的移栽方式,解决移栽方式不合理引起的生物量积累少、化学成分协调性及产质量较差等问题。[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选取梅州平远产区,设置4个不同移栽方式处理,分别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测定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结果]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显著。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烟株在大田生长发育良好,物质积累较高,烤后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产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可以考虑在梅州烟区实际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井窖式小苗膜下移栽。  相似文献   

11.
采取大区对比法,进行了烤烟膜下小苗移栽和常规营养坨移栽2个不同移栽方式对湘西地区烤烟产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能够提早成熟,提前采收,在提高烤烟经济性状上有一定的效果,在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上都有所提高。但是对于目前采用的408孔漂浮育苗方式,烟苗直接进行膜下移栽,烟苗素质上还有所欠缺,导致补苗现象较多,烟田整齐度较差,同时由于膜下小苗移栽方式比较费工费时,烟农不太接受膜下移栽方式,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移栽期与移栽方式配套技术应用于生产,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不同移栽期与移栽方式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吉安烟区膜下小苗移栽处理烟株前期生长发育快,井窖式移栽处理后期生长发育较快,大田生育期缩短;移栽过早或过晚,烟株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均较差;江西吉安的烟叶生产以常规移栽期加井窖式移栽的经济性状及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中下部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不同移栽方式对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移栽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膜下移栽搭配营养土、膜上深栽搭配营养土、膜上深栽(宽穴)不施营养土、膜上深栽搭配施营养土(窄穴)和膜上深栽(窄穴)不施营养土等5种移栽方式进行烟苗移栽,并对烟株的植物学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化学成分等做了详细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膜上深栽搭配施营养土处理移栽的烟苗还苗快,根系发达,烟株健壮,抗逆性强,烤后烟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的产质量及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赣南生态条件下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能够促进烟株前期生长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但烤后杂色烟叶比例较高、用工成本高。井窖式移栽操作简便、较为省工,但易受到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的影响,前期生长较慢。改良井窖式移栽有效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升,且生产用工成本合理,适宜在赣南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5.
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赣南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赣南生态条件下移栽期和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小苗移栽能够促进烟株前期生长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但烤后杂色烟叶比例较高、用工成本高。井窖式移栽操作简便、较为省工,但易受到土壤类型和土壤湿度的影响,前期生长较慢。改良井窖式移栽有效克服了前两者的缺点,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升,且生产用工成本合理,适宜在赣南烟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移栽方式对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和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为南平烟区烤烟移栽方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膜下移栽搭配营养土、膜上深栽搭配营养土、膜上深栽(宽穴)不施营养土、膜上深栽搭配施营养土(窄穴)和膜上深栽(窄穴)不施营养土等5种移栽方式进行烟苗移栽,并对烟株的植物学性状、病害发生情况、化学成分等做了详细的观测记录。结果表明:膜上深栽搭配施营养土处理移栽的烟苗还苗快,根系发达,烟株健壮,抗逆性强,烤后烟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的产质量及经济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攀枝花烟区适宜的烤烟小苗移栽方式及地膜覆盖类型,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不同移栽方式和地膜类型对烤烟小苗膜下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挖窝移栽并覆盖黑色地膜,破孔前后穴内温度适宜,烟苗成活率达100%;各生育期烟株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显著增加了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同时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以及上中等烟比例,各项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最接近优质烟叶适宜含量范围。因此,在攀枝花烟区实施挖窝覆盖黑色地膜的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成活率高,烟株大田生长良好,烟叶产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膜下小苗移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开展不同移栽期膜下小苗移栽与常规移栽对比试验,记载分析各小区烟株生长发育和产质指标。[结果]4月25日膜下小苗移栽提高了烟株移栽成活率,花叶病相对防效提高了60.95%,黑胫病相对防效提高了51.61%;增强了田间长势和抗病性,大田生育期缩短,终采期提前,能有效避开大田后期的低温多雨;膜下小苗移栽方式能减少烟叶烟碱和对烟叶质量不利的氯离子含量,提高烟叶钾含量,有利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和内在品质的提高;在产量与品质方面,4月25日移栽的烤烟均价和产值最高,经济性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移栽苗龄较小的处理T1移栽成活率有所降低,各经济性状略低于CK,说明小苗移栽尽管有利于生育期提前,能避开前期干旱和后期低温冷害的影响,但不是越早越好。[结论]豫西烟区4月25日膜下小苗移栽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K326在怀化烟区适时早栽的潜力,在怀化靖州县开展了烤烟移栽期与移栽方式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处理烟株生育期、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的情况。结果表明,提前移栽会使烤烟生长由于低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减缓,需配以相应的移栽方式,而提前8 d并采取井窖式移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进烤烟的移栽方式、提高移栽质量,进行了不同移栽方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时配施营养土并进行深栽可以促进烟株早生快发,烟株的农艺性状表现也较优;同时配施营养土还有利于提高烟叶的产质量,促使中、下部叶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改良营养土深栽和膜上烟配施营养土深栽为当地较适宜的移栽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