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蛋、奶需求量逐渐增加,牛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丰富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优点备受人民青睐,人们对牛肉需求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对其品质和食品质量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肉牛的营养需要及肥育、瘤胃的代谢与营养调控、饲料替抗与绿色添加剂的开发、本地特色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冀北地区肉牛饲养管理与肥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产奶牛的营养和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奶牛的营养比其它任何家畜(甚至包括鸡)都更复杂,除了考虑维持高产的营养需要外还要考虑精粗饲料的比例,保持发酵终产物中适宜的可发酵氮与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并且避免代谢疾病如产乳热、酮病、皱位异位、蹄叶炎、乳脂率下降、胎盘滞留等问题。正因为饲喂高产奶牛的复杂性,所以国外大多数大型奶牛场都有营养顾问来帮助他们设计高产奶牛的饲养方案。本文就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国外的生产实践对高产奶牛的营养、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及主要问题作一综述。 1营养需要 1. 1能量需要   能量需要是奶牛的第一营养需要,在满足能量需要时采…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奶牛场营养代谢性疾病的综合卫生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业快速发展,饲养管理方式的转变,群发性奶牛营养代谢疾病日趋严重,特别是亚临床型疾病所导致的生长发育缓慢和生产性能降低是造成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高产、稳产、健康已是奶牛发展的目标,舍饲奶牛的限制性饲养和管理增加了营养代谢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是酮病、妊娠毒血症(围产期脂肪肝)、产后瘫痪、爬卧不起综合症、瘤胃酸中毒、乳房水肿等疾病。  相似文献   

4.
不同日粮组成对育成肉牛营养代谢水平有很较大影响,适当的日粮组合对肉牛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肉牛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需要不同的营养,即不同的日粮组成,以减少营养代谢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率。本文分析了不同日粮组成对育成牛营养代谢状况的影响、血浆中部分生化指标的意义以及异常指标指示的问题,以期为肉牛饲养管理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浅论优质牧草在肉牛饲养中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我国肉牛饲养在饲料利用中的误区,结合肉牛的消化及代谢特点,分析了牧草的鲜喂、青贮、干草饲喂以及综合利用4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营养特点,指出优质牧草用于肉牛饲养能充分发挥牧草的优良特性,而且符合我国畜牧业发展要求,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随着反刍动物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高精料饲喂是促进反刍动物快速生长的常用策略,但这通常会导致动物瘤胃代谢紊乱等问题。瘤胃调节剂作为一类高效、安全、价格低廉的营养代谢调控剂在反刍动物饲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使用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本文综述了瘤胃调节剂在反刍动物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开展瘤胃代谢调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商品肉牛的育肥对饲养管理条件、营养水平均要求较高,如在日粮中加入莫能菌素(又称瘤胃素),能较好地促进肉牛的育肥进程,提高肉牛育肥的效益,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甘蔗饲喂肉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蔗饲喂肉牛试验陈大进韦建辉(广东湛江市畜牧局524038利用甘蔗饲喂畜禽,是农业部畜牧兽医司1993年下达我市的试验项目。为在我市开发利用甘蔗喂饲畜禽,探索在相同品种、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通过饲养试验观察其饲养效果,比较甘蔗代替能量饲料的...  相似文献   

9.
2007~2008年国际反刍动物营养研究进展 Ⅴ.脂肪(酸)营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反刍动物产品如牛奶,牛、羊肉等,是人类重要的膳食组成,其脂肪品质及脂肪酸组成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如何合理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优化饲养模式,改善产品脂肪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关键问题。作者对2007~2008年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脂肪酸代谢通路的研究、补充脂肪(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及产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和瘤胃惰性脂肪的应用研究。而国外反刍动物营养脂类研究中除了上述3点外还对乳腺脂肪酸代谢调控和瘤胃后脂肪酸消化、吸收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瘤胃酸中毒是目前困扰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一大难题。探讨了瘤胃内有机酸代谢与瘤胃酸中毒发生机制的关系;综述了瘤胃酸中毒营养调控措施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NADH辅因子调控手段对瘤胃微生物有机酸代谢进行调控,进而防止瘤胃酸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11.
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约化的饲养管理中,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很多,对其生产效益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各地区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应用程度不同,奶牛营养代谢病很严重。2008年以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对牡丹江市及周边奶牛场进行调查发现,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主要有蹄叶炎、酮病、乳房水肿、真胃移位、乳热症、胎衣滞留、瘤胃酸中毒。  相似文献   

12.
瘤胃原虫对瘤胃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庆茹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1):49-51,55
本文在广泛查阅有关瘤胃原虫对糖代谢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代谢及纤维素代谢、对蛋白质代谢和对瘤胃内甲烷代谢等的影响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机理,指出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代谢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不同的日粮类型、家畜的生理状况、当地的饲养管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因时控制瘤胃纤毛虫区系及种群密度,创造适宜的瘤胃内环境,充分发挥原虫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利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各种蛋白质过瘤胃保护技术效果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肉牛和奶牛的饲养规模逐渐由农户散养向工厂规模化养殖转轨。由于饲养管理水平和种质资源的限制,我国肉牛和奶牛的生理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普遍低于国外同期水平。其中,就饲养管理水平而言,日粮的蛋白质营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肉牛和奶牛的最高生产性能的发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生产性能较好的反刍动物和幼龄及青年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受日粮中的过瘤胃蛋白含量水平限制最为明显。1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过瘤胃率的意义许多研究表明,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瘤胃通过率可以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非降解蛋白数量能…  相似文献   

14.
正瘤胃碱中毒,是反刍动物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它是由过食大量的高蛋白饲料,在反刍动物脾胃虚弱,营养代谢不良时而引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1病因患畜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抵抗力低下,饲喂大量的高蛋白饲料,如大豆饼粕、棉籽饼粕、鱼粉等,加之谷物性饲料喂食不足,粗纤维饲料缺乏,从而导致瘤胃碱中毒的发生,尤其是在肉牛催肥过程中添加大量的尿素,极易诱发瘤胃碱中毒病的发生。2症状瘤胃碱中毒的临床症状与不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日粮组成对肉牛营养代谢情况的影响,选择更有利于肉牛生长发育所需的日粮组成。本试验将60头和牛与安格斯牛杂交的F1代肉牛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不同的饲粮配方,经过180 d的饲喂周期,采集血浆检测生化指标。结果显示,B组血浆中的BHBA、Glu、TBIL和TC的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而血钙含量、GSH、SOD和BUN含量则远高于A组(p<0.05)。结果表明,B组所用饲粮中的营养搭配更为全面,适合育肥肉牛的生长发育所需。  相似文献   

16.
《四川奶业》2008,(2):18-19
奶牛很多疾病的发生直接或间接与奶牛饲养不当有关,特别是奶牛日粮营养不平衡,营养不足或过盛引起的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使奶牛体质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发生死亡,给养牛者造成经济损失。营养代谢性疾病,种类多,现介绍常见的几种营养代谢疾病,供养牛户在生产中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复合营养舔砖对瘤胃酶活性及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公牛(丹麦红牛公与闽南黄牛母的杂种一代),采用反转试验设计,对瘤胃内pH值、氨态氮(NH3-N)和瘤胃液中纤维素酶、蛋白水解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研究表明:(1)饲喂舔砖后,瘤胃液pH值在短时间内下降,随后又缓慢升高。pH值波动幅度较大,这与复合营养舔砖的蛋白降解率较高有关。(2)舔砖对瘤胃内NH3-N浓度有较大影响,舔砖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8.7%,产生的NH3-N浓度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3)舔砖对瘤胃液蛋白水解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每头饲喂500g/d舔砖对牛的消化代谢功能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春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早春的温度时高时低,如果饲养管理不到位,会影响肉牛的健康水平,比如牛舍保温及防风管理存在疏忽,会导致牛舍内部湿冷、有贼风、通风差等问题,增加肉牛感染疾病的概率;饲料搭配及饲喂不合理,饲喂营养水平下降,降低肉牛的生产性能。因此,春季肉牛饲养管理,应根据春气温度和饲养条件的变化,并结合肉牛的实际情况等,采取适宜的饲养管理措施,提升饲养管理与春季环境的适应性,提高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及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9.
干番茄渣可用于反刍动物的替代营养饲料。据有限的文献资料显示,用干番茄渣代替豆粕会降低瘤胃发酵和微生物合成能力。在本试验中,用装瘤胃瘘管的肉牛来验证用干番茄渣代替豆粕是否会对采食、瘤胃发酵和氮代谢造成影响。用拉丁方设计饲喂试验,受试牛分别饲喂混入3.2%、8.0%和11.2%干番茄渣的全混日粮。结果发现,用干番茄渣代替饲料中豆粕不影响采食量,但是改变了瘤胃发酵指标,即增加干番茄渣摄入量导致瘤胃pH值升高和氨浓度增加,并且呈摄入量依赖性增加,但是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瘤胃微生物数量并未改变;饲料中添加高水平干番茄渣使血液中尿素浓度呈线性、剂量依赖性增加。很明显,胃肠道对中性和耐酸纤维的总消化率并未受番茄渣的影响。饲喂番茄渣增加了粪氮的排泄,从而降低了尿氮的排泄量。用干番茄渣代替豆粕影响肉牛瘤胃发酵和氮的代谢,但是实际上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还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20.
随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奶牛高精饲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牛的生产性能,但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瘤胃酸中毒。本文就目前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纳,更为系统的总结了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为养殖反刍动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在奶牛饲养中大量饲喂高精饲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但同时也导致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