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研究了酒糟的基本特性参数,测定了酒糟的干燥曲线和不同含水率时的飘浮速度。在直管式气流干燥试验台上进行了酒糟气流干燥试验,分析了热风温度、风量及喂入量对酒糟干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酒糟干燥主要处于恒速干燥段;通过提高热风温度、增大喂入量和减小风量来提高干燥能力、降低单位热耗,但气流速度应不小于酒糟飘浮速度的2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酒糟气流干燥的最佳参数值。  相似文献   

2.
5HSH-10型谷物干燥机采用了顺流干燥混流干燥加缓苏的复合干燥工艺,没有专用凤温、风量控制装置,能提供两种风压、两种风温的热空气介质,特别适用于水稻干燥,介绍了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操作参数对气流干燥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于给定的气流干燥机在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新观点,研究了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干燥机性能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操作参数对气流干燥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于给定的气流干燥机在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新观点,研究了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干燥机性能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水稻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实时喂入量监测,基于薄膜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脱粒滚筒喂入量测量系统,其原理为通过薄膜传感器测出滚筒顶盖侧边因喂入量变化而产生的受力变化。以额定喂入量为0.8kg/s的小型横轴流脱粒滚筒为试验对象,以成熟的晚籼98和传奇丰两优1号水稻为主要试验材料,在转速分别为650、800、950、1 100r/min、喂入量为0.2~0.8kg/s的条件下开展台架试验,结果显示:薄膜传感器采集的实时信号与实时喂入量显著相关,对喂入量和传感器信号进行线性关系拟合,拟合效果较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测量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信号对喂入量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联合收割机刚收获的稻谷由于含水率较大而易霉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远红外联合热风将稻谷在收割谷物提升搅龙中直接干燥的方法。设计了红外加热器安装在搅龙中心的内加热和安装在搅龙外筒上的外加热2种方案,采用CFD-DEM耦合方法对稻谷运动、传热传质过程以及搅龙内的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外筒加热方案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和试验值变化趋势一致,最大相对误差仅为8.34%,试验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在不同搅龙转速、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喂入量条件下,外加热方案脱水速率比内加热方案至少快2.91%,说明外加热方案干燥效果优于内加热方案;谷粒的升温随着搅龙转速、热风速度和喂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风温度的增大而增大;谷粒脱水速率随着搅龙转速和喂入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热风温度和热风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上述研究结果为联合收割机谷物提升搅龙中集成干燥装置的设计及干燥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丸粒化玉米种子干燥试验装置,研究了风温、风速、加热时间对丸粒化玉米种子干燥速率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丸粒化玉米种子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干燥试验,并建立了干燥特性曲线,分析了各试验因素对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温越高,风速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干燥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8.
糖制菠萝片干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热风干燥试验设备,探讨了风温、风速对糖制菠萝片干燥速度影响.通过试验数据的处理,建立了糖制菠萝片干燥模型。  相似文献   

9.
干燥条件对苜蓿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节能型牧草四重滚筒干燥机各参数在烘干过程中对苜蓿干燥速率及品质的影响;以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可消化干物质(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喂价值(RFV)、感官评价等作为品质检测指标确定干燥过程中各参数范围。使用SAS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喂入量、滚筒转速、热风流量均对降水速率和苜蓿品质有显著影响。通过对干燥速率、干草品质以及感官评价的分析,确定了单因素较优水平:喂入量35 kg.min-1,滚筒转速12 r.min-1,风机流量60%。  相似文献   

10.
龙眼鲜果肉热风干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风进行龙眼鲜果肉的干燥试验,探讨了风温对脱水速率、龙眼干燥品质的影响,对干燥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干燥阶段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垂直—倾斜半环对撞流干燥方法,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操作参数进行研究,探讨木质纤维的干燥特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初含水率、气流温度、气流流量的增大有利于干燥效果的提高,带载率的大小要根据物料降水率的要求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刨花对撞流干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撞流干燥技术就是利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的气流相互对撞所产生的高湍流流场,大大提高物料与气流间的传热传质系数和使物料在对撞面附近往复振荡实现较长停留时间,实现对撞流的高效快速干燥.该文以垂直倾斜半环多级组合对撞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系统参数的实验研究,探讨木材刨花的对撞流干燥特性.并且用对撞流干燥技术对木材刨花品质的影响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干燥过程对原料的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木材纤维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垂直 倾斜半环多级组合对撞流干燥系统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木质纤维进行初含水率、气流流量、气流温度和带载率等系统参数的实验研究 ,探讨木质纤维的对撞流干燥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木质纤维干燥的气流温度在 90℃时即可达到当前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利用气流干燥所普遍采用的 12 0℃才能达到的效果 ;气流流量的变化除引起流场变化外 ,还会影响纤维在对撞腔内的停留时间和穿透深度 ,从而影响干燥效果 ;带载率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纤维干燥的质量 ,但影响系统产量 ;系统能够适应现有生产系统纤维原料初含水率的变化 ,干燥品质不受初含水率的影响 ;采用对撞流干燥系统可以使设备管道长度大大缩短 ,从现有气流干燥使用的 10 0m以上的长度 ,缩短为 13 5m .  相似文献   

14.
深床干燥工艺参数对稻谷干燥比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深床干燥试验台优化稻谷深床干燥工艺参数,定义耗能新指标干燥比能耗,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和谷层厚度与干燥比能耗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单效应与互作效应,确定干燥比能耗最优条件下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为:风温40℃,表现风速0.45m·s^-1,谷层厚度50cm;利用频数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具有高概率保证的干燥比能耗低于1000kJ·(kg·h)^-1。的参数范围,即干燥热风温度为43~50℃,表现风速为0.49~0.57m·s^-1,谷层厚度为35~44cm,为干燥节能和干燥设备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深床干燥试验台,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辽粳294进行研究,分析了热风温度、表现风速、谷层厚度对爆腰增率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水稻爆腰增率的回归方程,利用贡献率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关系,并确定了爆腰增率最低条件下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16.
别怀周  王超  李瑞胜  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483-14485
[目的]研究喷雾干燥制备戊糖乳杆菌LEPM818细菌素的最佳条件。[方法]以戊糖乳杆菌LEPM818所产细菌素为材料,分别对喷雾干燥制备细菌素过程中的辅料比、进口温度、蠕动泵值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最佳的喷雾干燥条件为辅料比10%,进口温度170℃,出口温度130℃,风机值80 m3/min,蠕动泵值1 200 ml/h。在此基础上进行喷雾干燥,产品得率为96.27%,总活力可达5.78×103AU。[结论]该研究为喷雾干燥制备细菌素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寻找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替代品。[方法]以优化的中药配方与相应的肠道益生菌群合理配比形成益生元产品,采用喷雾干燥工艺制备中药复合益生菌群微胶囊制剂。对中药益生元微胶囊中益生菌存活率有显著影响的进风温度、出风口温度和进料速度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微胶囊中益生菌的存活率为响应值,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微胶囊包埋的最佳条件,并通过体外模拟进行消化性能分析。[结果]微胶囊包埋的最佳条件为进风口温度187℃、出风口温度60℃和进料速度为32 m L/min,在此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下中药益生元微胶囊中益生菌存活率达到9.42 log CFU/g,最终的微胶囊产品经SEM观察颗粒外形圆整,大小分布均匀且表面光滑。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壁材为质量分数1%的海藻酸钠和质量分数3%的明胶,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中药益生元微胶囊避免其在斜带石斑鱼胃液中快速吸收,减缓其在肠液中释放,确实提高中药益生元微胶囊的靶向性和高效性,进一步体外攻毒试验及H.E染色组织病理切片可观察到微胶囊对于鳗弧菌感染的鱼体受损肝脏器官具有明显疗效。[结论]制备的中药益生元微胶囊在体外模拟试验中具有较好的高效性和可控释放性能,该研究结果可为该微胶囊的市场化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珂  肖旭霖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3):2612-2621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对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影响,提高核桃干制品质、缩短干燥时间,得到干燥所需活化能并筛选出最适干燥模型。【方法】采用热管和自制气体射流冲击节能干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9组试验,探讨了不同射流风温(40、50和60℃)、介质风速(11、12和13 m·s-1)对物料干燥特性、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数据统计对5个干燥模型的拟合筛选,建立5个干燥动力学模型,分别为Page模型、Modified Page模型、Logarithmic模型、Herdenson and Pabis模型和Lemus模型,利用DP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后得到最终的普遍适用的水分比MR与时间t的参数方程。【结果】与大多数食品物料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试验类似,核桃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主要属于降速干燥,没有恒速干燥阶段。风温对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各个阶段影响均较大,风温越高,水分比下降越快,干燥速率越高。风速对干燥时长几乎无影响,但对于表面水分汽化阶段的速率具有一定影响,能够在这一阶段使干燥速率加快,对内部水分转移阶段的干燥速率几乎无影响。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采用不同时段改变风温风速的方法,既缩短干燥时长又达到节能目的。总体来说对缩短干燥时间的影响顺序为:风温>风速。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有效扩散系数随风温升高而增加,风速对其几乎无影响,通过费克第二定律求出了干燥过程中核桃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其值为0.9674×10-11-2.2231×10-11m2·s-1,由于其具有外壳等结构,所以比一般的食品物料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低1-3个数量级。活化能随风速增大而增加,最低的活化能为27.644 kJ·mol-1。5个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能较好地对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进行描述,其中Modified Page模型有最大的确定系数R2、最小卡方值(χ2)和均方根误差(RMSE)。以Modified Page模型,通过DPS软件进行回归,建立了在风温为40-60℃,风速为11-13 m·s-1条件下核桃物料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普遍适用的水分比MR与时间t的参数方程。【结论】射流风温与介质风速对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均有影响。根据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拟合值与试验组测定的观察值进行拟合比较,以风温为50℃、介质风速为13 m·s-1时干燥最佳。Modified Page模型与Page模型均适合描述在风温为40-60℃,风速为11-13 m·s-1条件下的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而Modified Page模型拟合程度更高,是核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9.
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效率及干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紫薯干制品质、提高干燥效率,研究不同条件对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干燥模型。【方法】采用自制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干燥紫薯片,探讨风温、风速、预处理和切片厚度对物料干燥特性和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利用数据统计对6个干燥模型进行拟合筛选。【结果】与大多数食品物料干燥试验结果一样,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主要属于降速干燥。预处理可增加物料初温且使物料更快达到干燥环境温度,但降低干燥速率并延长干燥时间。干燥速率随着切片厚度增加而降低,但随着风温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物料厚度和风速对物料升温影响小,但风温对物料升温有较大影响,随着风温增加会延长物料达到干燥环境温度所需时间。有效扩散系数随着片层厚度、风温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最高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7.0033×10-10 m2•s-1。所有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紫薯的水分变化规律,其中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有最大确定系数,最小卡方值和均方根误差。【结论】风温、风速、切片厚度、预处理对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温度、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均有影响。在风温50—80℃,风速10—13 m•s-1且切片厚度为1.87—4.80 mm条件下,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是拟合紫薯干燥曲线的最适模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蜡样芽孢杆菌在压力喷雾干燥过程中的存活率,优化喷雾干燥工艺。[方法]以微囊化的蜡样芽孢杆菌为材料,考察进风温度、进料流量、料液比、喷枪孔径等对喷雾细胞存活数的影响。[结果]当进风温度为140℃,进料流量为1.5 t/h,料液比为1∶5,喷枪孔径为2.5 mm时,蜡样芽孢杆菌的存活率最高,达81%。[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蜡样芽孢杆菌的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