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适时输精是提高母牛受胎率的一个主要措施。母牛发情一般持续2~3d,排卵多发生于发情末期,因此在母牛发情末期输精较为适宜。然而由于大多养牛户不懂这方面的知识,往往是一发现母牛发情则马上牵至配种站要求输精,结果由于输精时间偏早而使复配率增高、受胎率降低;此外,基层配种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输精适宜时间把握不准,也是导致受胎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配种受胎率,节省冷冻精液配种的人力物力消耗,我们于1997~1998年在赞皇县的院头、大家峪两配种站开展了该项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药…  相似文献   

2.
<正>牛的繁殖是养牛生产的主要环节。近年来,牛的繁殖改良主要是靠直肠把握式输精技术。所以,如何提高牛的直把式输精的受胎率就显得非常重要。7年来,本人用直把式输精技术为4558例母牛进行配种,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提高直把式输精受胎率的几点经验。以和同仁们共同探讨。实践中,决定直把式输精受胎率的主要因素是发情母牛、冷  相似文献   

3.
我区从1976年开始应用“冻精”改良山地牛,累计受配母牛4万余头,受胎率由试点时的42.2%提高到全区平均65.2%。为了探讨冻配中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努力提高受胎率,1980年以来,我们先后在洛南县的古城、石门公社配种站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简报如下。一、配种技术与受胎率输精方法、发情鉴定、输精时间、输精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滇西利用同期发情技术共处理13个批次209头奶水牛。结果发情数202头,同期发情率96.65%;母牛输精202头,受胎母牛头数122头,受胎率60.39%;产犊122头,产犊率60.39%。为云南开展奶水牛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在不同群体中的实施效果,提升郏县红牛和夏南牛的繁殖效率,发挥地方良种的繁殖力。[方法]试验以100头郏县红牛和198头夏南牛为研究对象,采用戈那瑞林和PG 079同期发情方案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效果。[结果]100头郏县红牛的平均受胎率为76.4%,198头夏南牛后备母牛的受胎率为100%。[结论]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处理的后备牛受胎率高于经产牛。  相似文献   

6.
高春国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3):15-18,22
本研究围绕解冻后精液保存温度、母牛发情规律、输精部位和情期输精次数等影响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精解冻后,在低温(4℃)下保存6h、在常温(10-15℃)下保存4h和在高温(28℃)下保存2h输精对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曲靖母牛发情表现明显,在发情母牛卵泡发育至成熟期时冷配受胎率最高(84.40%);母牛发情配种所占比重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母牛2-4胎时冷配受胎率最高,达72.03%,5胎以上的冷配受胎率则有所下降;母牛冷配最佳输精部位是卵泡发育好的一侧子宫角和子宫体内,同时输精可得到较高冷配受胎率(80.38%)。在同一个情期,输精1次与2次对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我县现有耕牛167000头,其中黄牛占75%,牛的品改应先从黄牛着手。人工授精是加速牛改的有效措施之一。鉴于目前牛已分散到农村千家万户,无法观察母牛发情时性欲特征的变化,要搞人工授精,主要靠将群众牵来的发情母牛摸清其发情时内在的一些变化和规律,掌握适时输精,提高受胎率。现将发情黄母牛在配种时的一些发情象征变化、输精时间以及情期输精次数与受胎率的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2019年对湖南德农牧业集团湘西黄牛保种场60头能繁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定时输精处理,采用"CIDR+GnRH+LRH-A3"的处理程序,结果表明:60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为100%,受胎率为60%,较以前的1次PG法同期发情处理方式分别提高了52.5%和15.26%,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随机选择自然发情的母牛900头,其中黄牛450头,水牛450头,采用冷冻精液和新鲜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观察不同输精部位对母牛配种受胎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冷冻精液组:采用子宫颈内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和水牛均为0;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达86.67%,水牛达66.67%;采用子宫体前1/3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60.0%,水牛为40.0%;采用子宫颈内5~6 cm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26.67%,水牛为6.67%;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达13.33%,水牛达6.67%;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②新鲜精液组:采用子宫颈内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46.67%,水牛为13.33%;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80.0%,水牛为60.0%;采用子宫体前1/3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66.67%,水牛为33.33%;采用子宫颈内5~6 cm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为33.33%,水牛为20.0%;采用子宫体与子宫角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黄牛和水牛均为13.33%。同样表明采用子宫颈与子宫体交界处输精,配种受胎率显著高于其他输精部位(P0.01),为母牛输精的最佳输精部位。  相似文献   

10.
许多母牛产后长期不发情,有的母牛卵巢萎缩根本不发情,这是奶牛繁殖上的一个突出问题。现将本人解决这方面问题的两项经验介绍如下: 1 以产后50天仍未发情母牛,未经直检一律肌肉注射“母牛催情针”(我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叶常竹同志制)1次1—2支,个别注后未发情的第6天再注1次。1990、1991两年共注163头(167头次)。注后发情受胎效果见下表。今后注前配前应直检,对卵巢萎缩或有黄体的母牛不应注射,对发情而无成熟卵泡的母牛不应输精。这样注后发情率和第一情期受胎率将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冷冻精液配种受胎率,加速黄牛改良,1983年我们对母牛发情、排卵和输精适期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摸索出陇南山区母牛的繁殖规律,受胎率有了明显提高。全年共授配母牛270头,怀胎229头,受胎率为84.8%,产活改良牛犊209头,繁殖成活率达77.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母牛适时输精关键在于发情鉴定的准确与否。笔者根据触摸母牛卵巢卵泡的发育和子宫颈变化做母牛发情鉴定和并据此确定输精时机,提高了母牛受胎率。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母牛选择1982年以来选用泰康镇奶牛场及养牛户的5405头可繁母牛、改良牛及黄牛为研究对象。二、方法1982年以来笔者在采用直肠把握式输精过程中,发现了母牛在发情期子宫颈也在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子宫颈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同期发情处理对安化本地水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定时输精法、不同激素处理进行同期同期发情处理,并对比青年牛与经产牛对同期发情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注射Gn RH后18h~20h定时输精和注射Gn RH后观察发情症状适时输精的受胎率为分别为23.53%和37.04%;在同期发情处理后,在第一次配种后注射h CG、LRH-A3或Gn RH,受胎率分别为32.43%、29.17%和38.46%,对照组受胎率为21.05%;青年母牛的同期发情率为51.52%,显著低于经产牛的73.58%,青年母牛和经产牛配种受胎率和总体受胎率分别为47.06%、24.24%和46.15%、33.96%。因此,在安化水牛上适时输精要优于定时输精,第一次配种后注射一定剂量h CG和Gn RH能够提高受胎率,同期发情处理应尽量选择经产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较低的问题,通过不同输精部位、不同输精时间、母牛子宫净化处理、LHRH—A,调节处理、不同日粮蛋白质营养水平及同期发情等试验研究,观察比较各项措施对性控精液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性控精液人工授精部位以子宫角输精为好;输精时间育成母牛于发情后12~14h、经产母牛于发情后12~18h为宜;肌注低剂量(25mg)外源性激素LHRH—A3、子宫净化处理、饲喂中等蛋白质水平日粮的受胎率提高显著;同期发情处理对受胎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七九年我在克山县涌泉公社蹲点搞黄牛改良工作的实践中,探索了农区的母牛发情规律和不同类型的母牛发情规律。通过调查分析发情母牛内在和外在变化的关系,找到了适时输精的技术关键环节,突破了难关,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为扩大冻精配种成果,提供了技术条件。涌泉公社共有320头可繁殖母牛,全年冻配235头,受配率达73.4%,比一九七八年冻配25头提高8.2倍,经定胎确定  相似文献   

16.
猪一次性人工授精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情母猪的发情规律采用一次输精,并结合生殖激素的方法,提高了一次输精的受胎率和产仔率.经过3年的生产应用,累计一次性输精12280头次,妊娠10854头次,受胎率88.4%,平均窝产仔数11.2头.其中输精并治疗520头次,妊娠392头次,治愈率(受胎率)75.5%,平均窝产仔数10.8头.应用生殖激素6030头次...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黄牛改良,开展母牛冻配,现将当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与适期输精情况整理成材料,并供借鉴、参考,提出宝贵意见。1本地母牛发情排卵规律的观察1.1观察目的为提高冻配受胎率,摸索本地母牛的发情排卵规律,为确定母牛输精适期奠定理论基础。1.2观察方法对来站配种的本地母牛从中随机选留一部分,系统观察其发情表现,并向畜主了解有关发情情况;并确定母牛初次爬跨它牛的时间;结合直肠检查掌握母牛卵泡发育阶段和排卵情况。1.3观察结果⑴发情周期据119头本地母牛资料统计,发情周期平均21d。其中,14~18d的有39头,占32.8%;19~23d的有43头,占36.1…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定时输精技术对母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建立一套适合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推广应用的技术程序。[方法]本试验采用Ovsynch程序对散养母牛进行定时输精,统计分析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结果]定时输精试验组母牛的第一情期受胎率为73.9%,自然发情对照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为6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定时输精技术可在湖北省开展牛品种改良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在黄牛冻精冷配工作中,应用三合激素对母牛进行人工同期发情的报导很多,有认为在夏秋季7、8月母牛体膘肥壮时进行的同期发情,表现同期性强,受胎率也高.也有认为,人工同期发情的情期受胎率和总的受胎率,都高于自然发情输精配种的母牛.还有个别报导认为,同期发情的第二个情期〈即人工情期的下一个发情期〉的输精是关键,要保证三个情期的输精,且受胎率后者高于前者.1986年我们也采用该激素分别在春末和夏季及秋季三个不同时期,对母牛进行了数次小范围内同期发情与输精配种的中间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奶牛发情持续期短,外部表现明显,故目前国内外均根据母牛的发情表现采取一个情期2次输精的方法给母牛授精,其情期受胎率为50%左右,一般不用通过直检来确定母牛的适配时间。因为直检易造成不孕症的发生,在不孕症中有33%因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