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种蛋的失水率是现代孵化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与雏鸡的孵化率、雏鸡质量紧密相关。定期检测孵化种蛋的失水率,对孵化湿度的控制,雏鸡质量的预测和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禽蛋的最佳失水率与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紧密正相关。定期监测种蛋失重是孵化厂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对"高产"批次种蛋失水率的监测,可获得该批次蛋的最佳失水率,继而在下一批次孵化生产中,定期监测种蛋,并通过相应地调整湿度可达到最佳失重率、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因此,监测种蛋失重不仅是确定不同胚胎发育阶段适宜湿度的最准确方法,也是孵化厂最好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种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质量,正确储存消毒种蛋,入孵前对种蛋进行预温,防止种蛋"出汗",以取得较好的孵化效果。孵化期间定期对种蛋、雏鸡称重监测种蛋失水率和雏蛋比,监测蛋表温度并及时进行孵化分析是生产高质量雏鸡的一个较好的质量控制程序,也是测量和评估孵化效果的较好方法之一。加强后孵化管理也是延续孵化效果及确保雏鸡质量的关键环节。实际生产中,现代肉种鸡孵化管理中应关  相似文献   

4.
正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由于蒸发、新陈代谢等因素会失去部分重量,称之为种蛋失重,种蛋失重占整个蛋重的比例,则称之为失重率。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摄入氧气并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与摄入的氧气量相近,种蛋孵化期间失去的重量主要是失水所致,因此,种蛋失重率也可以称之为失水率。适当的孵化湿度在孵化初期可以使胚胎受热均匀,在孵化后期则有利于胚胎散热,而在出雏时空气中的水分与二氧化碳作用,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鸡破壳而  相似文献   

5.
控制种蛋在孵化期间的失水多少是取得最佳孵化成绩的一个必要条件,影响孵化期间种蛋水分失重的因素包括:孵化器湿度控制、孵化厅内湿度、季节、种鸡周龄、蛋重、蛋壳质量以及蛋壳孔隙率等,其中孵化器的相对湿度对种蛋水分失重的影响最大。孵化期间对种蛋定期称重是生产高质量雏鸡的一个很好的质量控制程序。一、相对湿度高对孵化的影响相对湿度高,18天照蛋时气室小,气室最低边缘在蛋壳最粗处的上端。雏鸡肚子大,脐环愈合不良,雏鸡与蛋白粘连;因失水少,雏鸡出壳时用力较大,跗关节红肿。死胚蛋较多,啄壳部位偏上,因气室小,氧气…  相似文献   

6.
为孵化选择和提供合乎标准的优质种蛋是获得高孵化率和高健雏率的基础。从1983年开始孵化至今,由于我们严格按标准选择种蛋,使种蛋孵化率和雏鸡健雏率年年保持在93%和98%以上,孵出的雏鸡良种供不应求,深受养户的赞誉。现将种蛋选择经验及方法介绍如下。 一、选择正确的种蛋来源渠道。每年孵化工作开始前首先与养鸡户、场订立好雏鸡购销合同,然后根据合同中所订雏鸡的良种、数量进行选场进蛋。原则是选经过县  相似文献   

7.
种蛋于孵化期间的失重多与少,是取得最佳孵化成绩(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研究资料证实,种蛋在孵化前19天中失重13%-14%,其气室的斜口扩展至蛋的最大直径处,有利于雏鸡破壳,孵化效果最好。孵化期内种蛋失重与种鸡品种、种蛋大小、种蛋贮存期、...  相似文献   

8.
种蛋的失重率是现代孵化生产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与雏鸡的孵化率、雏鸡质量紧密相关。定期检测孵化种蛋的失重率,对孵化条件的控制,雏鸡质量的预测和改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比较50克以上的异常种蛋(白壳蛋、纹路蛋、花斑蛋、沙壳蛋)与正常种蛋的孵化效果,为提高种鸡场种蛋率、控制生产成本提供参考数据。研究共进行了3批次重复孵化试验,主要考察孵化率、种蛋失水率、健雏率及雏鸡前期成活率。结果表明:异常种蛋中的白壳蛋、纹路蛋、花斑蛋的主要孵化指标接近或好于对照组(正常蛋),鸡苗体重达到良凤花鸡鸡苗标准,鸡苗前期饲养成活率高。本结果表明,上述3种异常种蛋可以作为种蛋入孵,提高经济效益;异常种蛋中的沙壳蛋主要孵化指标均稍差于其他试验种蛋,不建议作为正常种蛋入孵。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暗斑级别对笼养蛋鸡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试验从55周龄矮小白鸡和洛岛白鸡群体中收集300个种蛋(150个/系)。存放5 d后将两个品种种蛋按照暗斑严重程度分为4级并入孵,对孵化过程中不同级别暗斑蛋的失水率、孵化指标和出壳雏鸡的器官指数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4级暗斑蛋孵化第10、17天失水率显著高于1级、2级和3级(P0.05),暗斑性状对种蛋孵化率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一定范围内,2个品系中暗斑级别越高,存在肠道指数越大的趋势(P0.05),并且暗斑级别与矮小白鸡肝脏指数、洛岛白鸡心脏指数存在一定关系。研究结果揭示暗斑对矮小白鸡和洛岛白鸡两个品系的种蛋失水率和出雏后器官指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马玉胜 《山东饲料》2005,(B08):42-42
所谓雏鸡脱水,本文是指小鸡从出壳后,在第一次饮水前,雏鸡已处于比较严重的缺水状态。致使育雏期内的前10d,导致雏鸡死亡率高。雏鹏脱水常导致育雏阶段雏鸡生长发育缓慢及死亡率高,脱水原因包括种蛋贮存期间失水过多、孵化过程失水过多、出壳后24h内甚至于48h内尚未得到饮水,但较常见的是雏鸡未及时进行饮水。防制雏鸡脱水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用三批AE(Avian Encephalomyelitis)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开产前种鸡,免疫后定期采集种蛋进行孵化,当孵至6日龄时取部分鸡胚,卵黄囊途径接种AEV VR株,进行鸡胚AE易感性试验,余鸡胚孵化出雏,分别为1、7、14、21日龄雏鸡采用肌肉途径攻击AEV VR株,攻毒后观察不同日龄仔代雏鸡AE的保护能力。结果疫苗免疫后2-3个月的种鸡所产种蛋的鸡胚AE易感性试验的保护率达100%,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仔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工VR株攻毒的保护率亦达100%,免疫后6-7个月种鸡所产种蛋的鸡胚AEV VR易感性试验的保护率达75%-805,而同期所产种蛋孵出的仔代雏鸡,在出雏后3周内对AEV VR株攻毒的保护率达70-90%。试验结果表明,鸡胚AE易感笥试验的鸡胚保护率与同批种蛋孵出雏鸡对AEV VR肌肉途径攻毒的保护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适宜的种蛋失水率能够保证种蛋有最好的孵化率、健雏率.在孵化期间,如果失水率较大,雏鸡提前出壳,个体就会小于正常雏鸡,且易脱水,引起胚胎与蛋壳粘连,从而造成雏鸡出壳困难,重则使尿囊绒毛膜干燥,妨碍新陈代谢,最终致胚胎死亡.若失水率过低,造成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不能有效排出,致一部分雏鸡无法转动身体进行啄壳,最终溺死在壳内;出壳的雏鸡腹部会较大,或脐部愈合不良.  相似文献   

14.
小日龄种蛋(160~200日龄种鸡生产的种蛋)的孵化是困扰孵化场的瓶颈之一,虽然小日龄种蛋孵化的雏鸡表现产蛋率高、产蛋高峰期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在孵化过程中存在出雏拖延时间长、雏鸡个体差异偏大等问题。因而,在小日龄种蛋的孵化方面,提高雏鸡的出雏整齐度以及雏鸡的成活率是孵化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孵化管理经验点滴1、中等型种蛋的孵化水平高于过小或过大的种蛋。2、开产初期,年轻产蛋母鸡生产的较小种蛋通常表现为孵化率、雏鸡体重低,雏鸡生长率、存活率差。3、孵化时间与种蛋大小呈正相关关系,较小种蛋孵化的时间比较长种蛋时间要短。4、在孵化的前半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种种蛋孵化期失重(失水)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三个不同种鸡品种种蛋孵化期失重(失水)进行了4个批次的测定,每个批次测定分早、中、晚三个孵化期进行,每个测定批次设二次重复。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孵化条件下,不同品种失重率差异较小,说明不同品种种蛋孵化时对湿度要求一致。在测定早、中、晚三个孵化期失重中,以中期失重最多,早期次之,晚期失重可不考虑。总失重率在95%~125%之间,早期湿度60%,中期52%左右即可获得较理想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孵化一只好的雏鸡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一枚合格的种蛋。那么什么样的种蛋算是合格的呢?合格的种蛋无非就是蛋重、蛋形和蛋壳质量要达标,生产种蛋的鸡群要健康,但是如果这些标准达到了就一定能孵化出健康的雏鸡吗?不能。通过了解,一些生产者很少关注种蛋的带菌率。虽然生产过程中也做过消毒,但有时检测结果显示细菌数仍很高。  相似文献   

18.
孙莉 《水禽世界》2006,(2):33-34
山东省招远市张星镇大李家村艾维茵肉食鸡种鸡场,每年孵化肉雏70万只左右.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都在90%~95%.受到用户的好评。但今年7月份孵化的9万多枚种蛋出雏率却只有40%,而且孵出的雏鸡两爪卷曲,行走困难。两三天内全部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1万元.业主叫苦连天,无奈从厂家请来工程师,  相似文献   

19.
张新富  刘西军 《中国家禽》1999,21(11):23-24
1992年以来,在种蛋孵化的各个环节中,坚持对种蛋、雏鸡进行福尔马林气雾熏蒸消毒,取得了预防雏鸡传染病,提高育雏成活率的良好效果。1条件与方法1.1消毒方案表1消毒方案1.2方法1.2.1熏蒸消毒,从集蛋开始,种蛋收集完毕后,在集蛋柜内进行;入孵消毒在种蛋进入孵化箱后,连同孵箱一起进行;落盘和出雏50%时,在出维箱内进行。1.2.2每次种蛋收集完毕,消毒后转入贮蛋室贮存。在熏蒸消毒前,根据表1要求,计算福尔马林用量,将所需福尔马林盛人铝盆内,加入等量清水,放在箱柜内500W的电炉上,关闭箱、柜门,接通电源观察。福尔马…  相似文献   

20.
孵化场是种鸡饲养效益的体现地,也是种禽场对外形象的一个窗口。孵化的任务是将受精种蛋尽可能多地变成优质雏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高的孵化率,好的雏鸡质量,要靠我们孵化工作者在孵化各环节的管理上下功夫,在实践中通过严抓细节管理,加强孵化条件控制,取得了很好的孵化效果。1种蛋来源健康种鸡是获得优质雏鸡的基础,种鸡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种蛋和雏鸡的质量。只有对种鸡群喂给营养全价的日粮、适时免疫、精心管理,才能保持种鸡健康良好的种用体况和繁殖能力,保证有高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及孵化率。种鸡群的健康状况决定了种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