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前言近几年来菇类生产总产量略有增加 ,但总产值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菇类生产出现薄利、多销 ,价格均一化的趋势。金针菇这种倾向则更明显 ,为了防止这种菇类栽培的萎缩、凋落 ,开拓新的需求 ,明确地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安心、健康”产品的需求 ,以及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菇类有吸收、富集 (浓缩 )金属元素的特性 ,可是从提高菇类附加值的方面来看 ,对含大量对健康有用的矿质元素 ,改善菇类子实体的品质的研究 ,几乎没有人探讨过。但是富山县有作为矿质资源的贝化石。贝化石是贝类成为化石后沉积并风化形成的化石层。贝化石粉末是露天开采…  相似文献   

2.
台湾由于民众所得及消费能力提高,交通工具普及化,使得农业生产转型为休闲农业及体验型农业成为时势所趋。文中所及四个菇类农场过去均以生产为主,为配合地区观光产业发展而转型,整合地区不同的观光资源,创造具有休闲观光特色及经营模式的菇类农场;由于群聚效应及策略联盟(异类结盟),而成为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之成功关键所在。这些农场也能善用现有观光组织及网络之运作机制,研发及创新产品以促进休闲观光产业营销,而消费者面前营销为通路最短且获利最高,并能创造更高的经营效益。农业转型为休闲化及多元化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及养生菇类产业活动)是必然的趋势,也是菇类农场的另一个生机所在。  相似文献   

3.
《浙江食用菌》2014,(2):105-105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美丽的台湾海岛曾是菇类产业起步早、发展快、整体水平领先的地区,如今开始主打菇类休闲产业的观光区。当地不少菇类生产农场定位于休闲观光产业,菇类休闲农场可传授和提供菇类栽培教学、鲜菇采收、菇类即食食品、保健礼盒商品等。在农场还特设了休闲会所,专设餐厅供应各种菇类做的菜肴,深受都市白领和中小学生的欢迎。这种经营:方式一方面传播了菇类文化,也别有创意地实现了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基于大量餐饮客户及食客的UFS大数据分析,总结我国目前餐饮业的构成现状;提出菌菇类食材适宜的烹饪味型、主流烹饪方式和不同菌菇品种的适宜烹饪方式;指出菌菇类食材在餐饮业中的应用特点及未来产品的开发趋势。  相似文献   

5.
阐述分解台湾地区菇类食品加工的13个目的和12种方法,并由这些加工方法可得到8种产品见诸于市场。介绍生鲜食用菌、干菇、盐渍菇类、菇类罐头、菇类调理包、菇类调味品、菇类休闲食品的制作流程,以及5类菇类保健品和3类菇类饮料的制作流程或方法。  相似文献   

6.
平菇是山西主要的菇类产品,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产品主靠内销,部分外销。自去年秋季以来,平菇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出国家科委、山西科委、运城科委支持的运城地区小平菇生产,纳入了星火计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用菌生产,目前主要以家庭副业或专业形式生产,采用手工操作,常常是制种栽培一齐搞.一个小规模栽培的专业户,不仅从事菇类的栽培,还要进行栽培种的生产,要投入一定量的制种简易设备投资.由于是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没有专业生产的分工,势必影响菇类生产的质量、效率与效益.为了改变我国手工操作的现状,逐步形成制种、栽培专业的合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用菌生产情况据23个省、市、自治区初步统计,我国1986年食用菌产量为54万多吨,其中平菇25万吨,蘑菇23.7万多吨,香菇1.5万吨,黑木耳1.5万吨,其他食用菌2.3万吨:年产值约16亿元,出口创汇1.6亿美元。世界食用菌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双孢蘑菇的总产上升显著地放慢了;金针菇和平菇在日本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香菇和木耳(毛木耳),对外国来说,还是进可攻,退可守的产品;银耳业已饱和滞销;新鲜草菇逐渐成为暑期的重要菇种。驯化开发新的菇类品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姜泽之 《食用菌》1992,14(3):23-24
绝大多数食用菌都是腐生菌,因此长期来人们都是用固体栽培料种菇.如果能够开拓以液体栽培料种菇,则必将大大地增加菇类产量,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的菇类食品.笔者根据菇类具有嗜湿性的生物学特点,开展了液体栽培料种菇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产量、质量和固体栽培料基本相同.而且具有菌丝粗壮、生长速度快、出菇时间早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菇类生产技术先进,除了传统的金针菇、香菇,近年来杏鲍菇、鸿喜菇(真姬菇)、巴西洋菇等菇类也备受追捧,台湾地区菇类的总产值已经突破88亿元,相当惊人,显示出当地人对菇类的了解和喜爱。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台湾地区菇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明台湾菇类产业发展的方针依据三项准则:以鲜销为主,加工为辅;促进高质量、安全、卫生鲜菇的生产与销售;推行菇类机械化生产。从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发展食药用菇菌类优良的子实体栽培与液体发酵培养技术,导入认证制度,市场区隔,新成分、新效用、新产品的创新研发5个方面,介绍台湾地区菇类产业的经营策略与市场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台湾地区菇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明台湾菇类产业发展的方针依据三项准则:以鲜销为主,加工为辅;促进高质量、安全、卫生鲜菇的生产与销售;推行菇类机械化生产。从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发展食药用菇菌类优良的子实体栽培与液体发酵培养技术,导入认证制度,市场区隔,新成分、新效用、新产品的创新研发5个方面,介绍台湾地区菇类产业的经营策略与市场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防空洞周年生产金针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肖锋 《食用菌》1999,(3):27-28
我国只有少部分地方利用空调房进行金针菇周年生产.产品大部分出口.建工厂化菇房投资巨大、生产成本高.如能利用防空洞进行周年生产,可充分利用我区大量闲置的人防工程和丰富棉子壳资源,且能填补夏季菇类蔬菜空缺,改善市民饮食结构.本试验目的是要探索一套防空洞内金针菇的高产栽培模式.现将第一阶段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膳食结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的发达而不断改进、完善的。长期以来,中国以素食为主,西方国家以荤食为主。后来,认识到这种膳食结构,无法满足人体生理的正常需求,因而出现了荤素合理搭配的膳食结构。近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菇类的独特功效有了深刻的认识,因而,联合国提出了"一荤一素一菇"作为21世纪合理的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5.
简介我国香菇工厂化生产探索的背景和实践,结合菇类工厂化生产的内涵和特点,比较分析我国现有金针菇、蟹味菇等菇类的工厂化生产与香菇工厂化生产的成本差异和市场价格情况,得出当前香菇工厂化生产在我国还不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瞄准菌菇产业,小试牛刀,梅开二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被称为21世纪理想膳食结构的"一荤一素一菇",把食用菌端上当家菜"餐桌".食用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其蛋白质、维生素C 含量远高于蔬菜、水果,氨基酸含量占人体必需量的30%~50%,还含有多糖体、生物碱和矿物质元素(人体中矿物质元素有4%左右来自食用菌),对调节人体免疫力、促进胆固醇分解、软化血管、抗肿瘤等有一定功效.可见食用菌产业是健康产业的新宠,未来珍稀菌菇类将备受经营者关注.  相似文献   

17.
半地下塑料棚、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保护设施是生产食用菌的理想场所,为提高栽培原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益,根据烟台市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条件,利用不同菇类对培养料养分、生长发育温、湿度要求等方面的差异,我们总结了棚室白灵菇、鸡腿菇、草菇三种菇类周年栽培模式,该模式有生态农业、持续农业、高效农业的特点,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在1986—87年度生产年度,美国蘑菇产量增加5%,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达到6.15亿磅(27.9万吨),占美国产量46%的主要产区宾夕法尼亚州在1986—87年生产了2.8亿磅,比上一生产年度增加10%,东部州产量占全美产量59%,西部州占总产29%,中部州占12%。这次年度调查包括了29个州的476个商业性生产的菇场,产量的主要部份是双孢蘑菇,也包括了这年度首次出名的香菇场、平菇及其他一些外来的种特种菇的产量,对这些菇类来作分别统计。  相似文献   

19.
到目前为止,尚未彻底解决大面积栽培木腐菇类的防污技术问题与经济问题。因此,木腐菇类的廉价防污生产法是食用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自1981年以来,我们已研究成功木腐菇类以木屑为主体的堆积发酵栽培法,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引言长期以来,菇类一直是食客爱好的美味菜肴,也是欧洲人和东方人盘菜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配料。不过,仅仅在最近才确定:菇类干物质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一般食物,具有一定的医学和营养价值。菇类是生长很快的生物体,对核酸的含量也作了研究。本文采用了一种迅速、简单、有选择性的方法——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了几种常见食用菇的抗坏血酸(即:维生素C)含量,以便增加对食用菇整体营养价值其他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