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9 毫秒
1.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白肋烟核心烟区开展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对提高白肋烟上部烟叶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打顶时期及杈烟留叶数。结果表明,不同打顶时期和杈烟留叶数的组合措施能直接影响烟叶经济效益和烟株体内烟碱含量分布。现蕾初期抠心打顶杈烟留叶8片和6片能显著增加烟叶产值、产量,但上部和杈烟烟碱含量高,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初花期15%~20%现花打顶杈烟留叶4片产量低于现蕾初期抠心打顶杈烟留叶8片和6片,但各部位烟碱含量适宜,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综合分析,初花期打顶杈烟留叶数4片处理烟叶经济效益较好,烟碱含量适宜,上部烟的工业可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对遵义市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中心花开20%打顶、留叶18片处理的烟株长势长相良好且产量和产值最高;其烟叶的焦油量和一氧化碳含量适中,化学成分比较协调,有很好的香气和吃味,从而提高了烟叶原料的工业可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打顶时间和留叶数对K326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化K326栽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设9个不同打顶时间和留叶数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烟株株高、产量增加,叶面积、烟碱、总钾含量显著降低;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以留叶数16片处理最好;初花期打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烟叶感官质量最高;总糖、还原糖含量以留叶数16片处理最高。[结论]综合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显示,在皖南烟区,初花期打顶、留取16片有效叶有利于提高K326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打顶时期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湖北不同海拔、打顶时期及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利川、宜昌和十堰开展打顶时期及留叶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海拔和留叶数条件下,初花打顶产量较高,而盛花打顶有助于烤烟品质改善,烟叶化学成分较为适宜;在相同海拔和打顶条件下,留叶20片有利于提高上等烟比例,而留叶18片有利于提高烤烟主要经济性状。综合分析认为,海拔在1 200 m以下种植烤烟可采用盛花期打顶、留叶20片(4片弃烤)及海拔在1 200 m以上种植烤烟可采用初花期打顶、留叶18~20片(2片或4片弃烤)烤烟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邹诗恩  田仁进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297-13299,13377
[目的]为兴烟一号(Nicotiana glauca L.)在黔西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不同时期打顶(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与留叶数(20、25、30、35片/株)对兴烟一号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株高显著增加,茎围和节距则变小;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株高显著增加,节距显著变大,叶片稍变大。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产量和产值增加,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呈现低-高-低的趋势;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产量显著增加,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以初花期打顶的较好。随着留叶数的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先增后减;随着打顶时期的推迟,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和钾氯比降低,两糖差以初花期打顶的较好。[结论]兴烟一号宜选择初花期打顶,留叶30或35片/株,此时烟株的农艺性状较好,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烟叶经济性状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打顶留叶数对丹东烟区烤烟产量、质量和焦油释放量的影响,为优质低焦油烟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安排留叶20片,18片(对照),16片3个处理的田间试验,调查分析在正常打顶时期不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焦油释放量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打顶留叶20片时烟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田间发病情况较轻,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但烟气焦油释放量高。[结论]打顶留叶20片为较适宜处理,此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效益更佳。  相似文献   

7.
打顶、留叶对K326烟叶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32 6打顶、留叶试验表明 ,烟株含蕾打顶、留叶 19- 2 0片·株 -1,烟叶产量和产值最高 ,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居第 2位 ,但各部位烟叶特别是上部叶烟碱含量显著偏高 ;烟株初花打顶、留叶 19- 2 0片·株 -1,烟叶产量和产值居第 2位 ,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居第 3位 ,中下部叶烟碱含量适中 ,但上部叶烟碱含量显著偏高 ;初花打顶、留叶 2 1- 2 2片·株 -1,烟叶产量和产值居第 3位 ,而均价、上等烟比例及上中等烟比例最高 ,各部位烟叶烟碱含量最适中 ,也最符合卷烟工业配方需求  相似文献   

8.
打顶时期与有效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烟叶的产量及质量,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泸西烟区进行不同打顶时期和有效留叶数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时期、有效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烤烟的株高和茎围增大,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逐渐减小,产量和产值先升后降,糖含量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得分、感官评吸指数和得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打顶时间一致时,随着有效留叶数的增加,烤烟的株高增大,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减小,产量增加但产值略有下降,糖含量增加,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降低,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K326品种烤烟选择初花打顶、有效留叶数18片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最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吸食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开展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的双因素试验,研究打顶措施对丽江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初花打顶、留叶22片的打顶措施,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较高,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较好,是适合丽江烟区的打顶留叶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11.
为辣椒新品种黔椒3号的推广以及摘芯技术在辣椒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进行了黔辣3号现蕾期不同摘芯程度对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摘芯后植株矮、茎较粗、侧枝多、单株挂果数多、成熟一致,生长期缩短。在现蕾期摘去2叶1~2芯的干椒产量为276.86kg/667m2,比对照(不摘芯)增产50.51%;千粒重最重,为6.72g。  相似文献   

12.
烤烟高打脚叶与二次打顶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把不适销等级烟叶消灭在田间,达到提高烟叶质量的目的:在商洛市5县安排了高打脚叶与二次打顶技术试验与应用。结果表明高打脚叶与二次打顶后,烟叶质量提高,等级结构优化,高打脚叶不仅能提高烟叶产量,产值,而且能提高烟叶等级结构与质量,二次打顶后,烟叶产量虽有所降低,但产值,质量明显提高,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中部烟比例增加,上部烟比例减少达20%以上,可用性大大提高,是减少低次烟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打顶对海岛棉产量和品质性状空间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海2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对海岛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打顶时期推迟,棉铃空间分布上移,单株结铃数成单峰曲线,单铃重下降,衣分无显著变化.打顶影响最显著的3个纤维品质构成因子依次是马克隆值、伸长率、比强.随打顶时间推迟,马克隆值近似先降低后增大的单峰曲线,伸长率呈波形曲线,比强逐渐下降.早打顶(7月5、10日)品质贡献率,上部>中部>下部;7月15、20日打顶品质贡献率,中部>下部>上部;晚打顶(7月25、30日)品质贡献率,中部>上部>下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打顶时期对海岛棉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岛棉新海16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打顶期对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打顶时间显著影响棉铃的空间分布,单株有效结铃数变化呈单峰曲线,但对单铃重和衣分未发挥作用;不同打顶时间对棉花纤维强度和马克隆值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未改变棉纤维长度的变化。表明打顶时间对棉花产量和棉纤维品质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田间管理方式对脱毒红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施肥和栽培方式相同的条件下,探索脱毒红薯藤蔓移栽大田后不同生育时期摘心、提蔓、翻蔓等7种不同的管理方式对脱毒红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管理方式对脱毒红薯产量影响差异显著.其中,以脱毒红薯主藤长到12叶节时摘主心、保留主藤8个叶节,第1次侧枝枝藤长到17叶节摘心、保留侧枝15个叶节的处理产量最高.提蔓与翻蔓2种管理方式比较,提蔓管理较翻蔓管理更为科学合理.说明,在脱毒红薯的栽培管理上适时摘心和适时提蔓是高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红地球葡萄花穗整形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分别进行留穗尖8 cm、10 cm、12 cm、14 cm、16 cm及剪短小分枝、去上去下留中间和去主穗留副穗8种整穗处理,研究了不同花穗整形方式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红地球葡萄省工、优质的整穗方式。结果表明:留穗尖10 cm的单粒质量最大,留穗尖8 cm、12 cm和16 cm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留穗尖12 cm和14 cm的单宁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留穗尖8 cm、10cm和12 cm均要比去上去下留中间整穗有利于着色。留穗尖12 cm的综合效率最高,留穗尖14 cm综合效率最低。不同整穗方式的主成分综合评价结果为,留穗尖12 cm留穗尖10 cm留穗尖8 cm去主穗留副穗方式剪短小分支式整穗留穗尖14 cm留穗尖16 cm去上去下留中间式整穗。确定留穗尖12 cm是红地球葡萄省工、提质的较佳花穗整穗方式,可为我国红地球葡萄花穗整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杨桃对各种整形修剪措施的响应、以大棚栽培的马来西亚1 号甜杨桃为试验材料、于5~9 月研 究回缩尧短截尧疏枝尧拉枝对杨桃芽体萌发尧新梢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院5~7 月回缩尧短截后侧芽萌发率达到 40%~50%、5 月中旬回缩和7 月中旬短截后发出的新梢80%可当年开花、而7 月中旬回缩尧疏大枝后萌发的强枝仅 有35%左右可当年开花。回缩尧疏枝处理能显著提高单果重和果实硬度、而短截处理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9 月上旬 采取拉枝措施可以极显著地促使直立枝开花、开花枝条比率较对照提高60%。因此、杨桃不宜修剪过于频繁、对于确 需修剪的大棚杨桃、应选择5 月进行回缩、适当抹除侧芽和不定芽、疏除弱枝尧阴枝;7 月后应以适度短截尧抹芽尧疏除 弱枝为主;9 月上旬采用拉枝方法促进直立枝开花。合理修剪后杨桃树体光照条件及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果实品质明 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整枝方式对盆栽一品红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试验观测,研究了3种不同的整枝方式对一品红千禧(Euphorbia pusherrima Willd.‘Millenium')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冬季光温较低的条件下生产一品红时,开花时的株高、冠幅、冠高比等指标4侧枝处理要显著优于3、5侧枝处理;植株丰满度、总叶面积指数、苞叶面积指数等指标4、5侧枝处理植株没有差异,但均优于3侧枝处理;在花蕾出现以后的整个生长时期4侧枝处理的植株总体外观品质均优于3、5侧枝处理植株。  相似文献   

19.
何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320-2322
[目的]考察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方法]对种植于陕西商洛香菊药源基地的2年生丹参样品,采用摘花序、打顶的处理方法,研究其对丹参生长性状及根部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摘花序、打顶后的植株生长健壮、干物质积累多、根部产量高、有效成分积累量大,处理结果明显优于2种处理方法单独使用的效果。[结论]试验考察了摘花序、打顶对商洛丹参生长的影响,为商洛丹参的种质资源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留穗尖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索阳光玫瑰葡萄的最佳整穗方式,以阳光玫瑰常规花期留穗尖6 cm(CK)为对照,研究了在花前14 d留穗尖3 cm(A)、4 cm(B)、5 cm(C),花前7 d留穗尖4 cm(D)、6 cm(E)、8 cm(F),花期留穗尖4 cm(G)、6 cm(H)、8 cm(I)的不同时期、不同留穗尖方式对葡萄果实生长、品质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留穗长度的整穗方式在果实生长及品质等指标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花前7 d和花期整穗处理中,随着整穗长度的增加坐果数增加。随着整穗时期的延后,坐果数减少,果形指数逐渐变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逐渐增高。花前7 d整穗处理的果皮颜色的"L"值(亮度)和"C"值(纯度)均最大,"CIRG"值(色泽指数)最小。不同处理无核率和空心率结果表现为花前14 d花前7 d花期。通过工作效率的计算可知,整穗时期越晚的处理,疏果用时越少,在生产实际中可达到省工高效的目的。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筛选最佳的留穗方式,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排名为DCHBGAFIECK,即在花前7 d留穗尖4 cm是阳光玫瑰葡萄省工、提质的理想整穗方式。上述结果为我国阳光玫瑰葡萄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