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联合收割机拨禾器调整不当会对收割质量产生影响。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水稻品种,禾杆的高度相差很大。例如:合浦县党江镇的螺江、渔江一带的禾杆,有些高达95cm以上;而廉州镇的廉东、廉西一带的禾杆,有些矮到50cm以下。所以如果拨禾器的位置适应收割50cm以下的禾杆,而去收割那些95cm以上的禾杆时,就会出现把个别较高的禾杆向上带出,甩向两边,甚至可能把拨禾轮捆绑起来。特别是杂草较多并高出禾穗的田块,这个情况更为严重,必须要经常清理。如果拨禾器的位置适应收割95cm以上的禾杆,而去收割那些50cm以下的或者倒伏的禾杆时…  相似文献   

2.
油菜联合收获机拨禾轮的入禾轨迹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少油菜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时的割台损失,对割台拨禾轮的入禾轨迹进行了分析与试验。根据油菜的多分枝"树状"特性,将拨禾轮的入禾过程划分为低效拨禾阶段和高效拨禾阶段,并确定了拨禾轮的入禾点位置及弹齿的入禾方式。弹齿在入禾过程中,采用斜插入禾模式有助于减少割台损失。对拨禾轮转速、拨禾轮水平位置、拨禾轮垂直位置3个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田间试验,对比弹齿竖插入禾和弹齿斜插入禾两种模式的割台损失率情况。结果表明:弹齿斜插入禾模式下的割台损失率更低;各因素对割台损失率的影响的显著水平顺序为拨禾轮转速拨禾轮垂直位置拨禾轮水平位置;弹齿斜插入禾模式下拨禾轮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拨禾轮转速18r/min、拨禾轮水平位置500mm、拨禾轮垂直位置1 200mm。研究结果为减少油菜割台拨禾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使用联合收割机作业,对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抢种抢收、确保丰收,有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对联合收割机调整和使用不当,就会增加落粒、掉穗、破碎、脱不净、漏割等损失。为减少上述损失,机手必须详细了解机具结构和性能,对机具各部分进行正确调整,使机具保持最佳技术状态。现对各种损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损失的对策,供广大机手参考。一、喂入部分的损失喂入部分的损失,包括拨禾损失、漏禾损失和由于割茬高度不当造成的损失。1·拨禾损失拨禾损失,是指拨禾轮转动时压板和弹齿对小麦的打击和碰撞所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小麦联合收获机大多采用偏心拨禾轮式,正确调整拨禾轮,对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收获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一、拨禾轮垂直位置的调整 拨禾轮的拨禾板(弹齿)转到最低位置时,应能保持谷物平衡,该位置大约在切割处向上2/3处,谷物穗头稍下部位。拨禾轮高度的调整应能保证这一要求,过高不利于扶持切割和铺  相似文献   

5.
指形拨禾轮分禾机构的虚拟设计与运动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CAD软件虚拟设计了不分行玉米收获机分禾部件,阐述了实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过程,并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构建了三维运动仿真模型,实现了在ADAMS/View环境下分禾过程中拢入玉米茎秆的运动仿真。仿真表明,拨禾轮转速和作业速度对拢禾效果影响显著,指形拨禾杆末端形态对拢入玉米茎秆运动的影响值得注意。根据仿真结果对物理样机的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减少联合收割机作业中谷物的损失□杨相儒1联合收割机作业中谷物的损失形式及部位联合收割机作业中谷物的损失是以粒损失、穗损失和脱不净3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造成联合收割机谷物损失的主要部位有:(1)割台部分割台部分的损失主要是:①在拨禾过程中,拨禾板对...  相似文献   

7.
一、收割部分的调整 1.拨禾轮的高低位置。拨禾轮位置过高,拨禾板打击穗头,引起落粒损失;拨禾轮位置过低,割下的禾秆随拨禾轮转动被甩出机外,造成翻草损失。作业时应根据小麦禾秆高矮程度,及时调整拨禾轮高度,使其拨板作用点在小麦切割线上方2/3处为宜。对矮秆和倒伏小麦,拨禾轮高度还应低些。  相似文献   

8.
一、联合收割机作业中谷物损失形式及部位 作业中谷物损失是以粒损失、穗损失和脱不净3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造成联合收割机谷物损失的主要部位有: 1.割台部分 割台部分的损失主要是:①在拨禾过程中,拨禾板打击谷物,造成落粒损失。这部分损失与作物品种、收获时间和拨禾轮速度有关。②拨禾轮的位置调整不当,将谷物从割台后面打出或从割台前部将谷物带出造成落穗损失。在正常作业条件下,粒损失和穗损失应控制在产量的0.5%以下。  相似文献   

9.
驱动分禾杆与被动分禾栅板组合式防堵机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驱动分禾杆与被动分禾栅板组合式防堵机构,并对其关键部件参数进行了仿真模拟与田间试验。仿真结果显示,直径150 mm、速比1.24的5杆抛物线型驱动分禾杆能较好地满足拨草的要求;弧度半径为750 mm的凸形分禾栅板对秸秆层分流能力最佳。田间试验表明,配备有驱动分禾杆与被动分禾栅板组合式防堵机构的2BYJMFQC-4型玉米免耕播种机的通过性、播种质量、种肥深度合格率等指标均达到了国家相关检测标准要求。设计的驱动分禾杆与被动分禾栅板组合式防堵机构能有效防止秸秆杂草等对开沟器的堵塞。  相似文献   

10.
吴凡 《湖南农机》2006,(3):32-32
(1)拨禾轮的高低位置。拨禾轮位置过高,拨禾板打击穗头,引起落粒损失;拨禾轮位置过低,割下的禾秆随拨禾轮转动被甩出机外,造成翻草损失。作业时应根据小麦秸秆高矮程度,及时调整拨禾轮高度,使其拨板作用点在小麦切割线上方2/3处为宜。对矮秆和倒伏小麦,拨禾轮高度还应低些。  相似文献   

11.
中、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在收割季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若厂家售后服务不及时 ,不仅影响抢收时间 ,而且还影响经济效益。因此 ,作为一名机手 ,不但要熟练掌握驾机技能 ,还应具备判断、分析收割机故障的能力 ,在厂家派人来处理故障前 ,自己能排除故障 ,就能赢得稻收时间 ,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割台作为收割机的首要部分 ,由拨禾轮、分禾器、割台搅龙、切割器、护刃器、伸缩齿等部件组成。实践表明 ,割台故障主要有下述6种。(1)如果拨禾轮甩草。则可能是由于拨禾轮太低 ,或拨禾弹齿角度调整不当 ,或拨禾弹齿松动。这时应将拨禾轮调高 ,…  相似文献   

12.
1 减少割台损失的方法 1.1 正确选择拨禾轮的转速和作用部位   拨禾板插入禾丛时,水平分速度为零,即不拨动被割作物,防止碰撞掉粒;拨禾板作用部位选择在被割作物禾秆 2/3高度处,以不挑起禾秆和被割下作物向前进方面倾翻为准,即λ =1.2~ 1.5范围内,直立作物取小值,顺向倒状作物取大值,以提高扶禾捡拾作用,减少损失。 1.2 在滚筒、链耙轴上加装防缠绕装置,减少堵塞   在收割胡麻、水稻等柔性禾秆作物时,经常出现禾秆缠绕搅龙弹齿段及倾斜输送器链轮轴而影响输送,造成禾秆外翻、堵塞而无法工作,且清理起来费时并影响收获质…  相似文献   

13.
联合收割机在收获作业时,要保证有较好的收获作业质量,就必须使各部均能以额定转速正常运转。这其中,拨禾轮的转速和位置调整尤为重要。1.投禾轮转速的调整拨禾轮转速大小取决于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收割机前进速度的选取,应根据谷物稀密程度、产量高低、植株高矮、负荷大小等及时改变行驶速度。一般情况下,拨禾轮拨禾板的圆周速度是收割机前进速度的1.5~1.7倍(约16.5~sl.9转/分范围内)。拨禾轮转速过高,拨禾板会打落谷粒,增加掉粒损失;拨禾轮转速过低,拨术轮不能顺利有效地将谷物拨向割台进行切割,甚至造成漏割,增…  相似文献   

14.
由于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短存放时间长,若保管、保养不当会直接影响使用。为使机具在麦收期间正常工作尽可能发挥其效能,使用前应对联合收割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与调整。 一、切割部分 1.拨禾轮和分禾器 检查时首先看拨禾轮的前后和高低是否灵活可调,然后检查拨禾轮是否转动灵活。拨禾轮轴的弯曲度应不大于1mm,拨禾杆应与轴平行。分禾器有无  相似文献   

15.
一、联合收割机作业中谷物的损失形式及部位 联合收割机作业中谷物的损失是以粒损失、穗损失和脱不净三种形式表现出来的。造成联合收割机作业中谷物损失的主要部位有: 1.割台部分 割台部分的谷物损失主要是:①在拨禾  相似文献   

16.
带式拾禾器较弹齿式拾禾器具有构造简单、故障少、弹齿柔软性好、禾铺喂入均匀、作业过程中不易拨落作物籽粒、脱粒质量好的特点,经使用,其修理费用低,作物籽粒浪费少,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E218型大豆挠性收割台,以优良的性能及割茬低、损失少和效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大豆收获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然而,该割台在使用时经常出现弹齿轴及辐条断裂、扭曲变形等故障。其原因除质量方面外,主要是使用、调整不当所致。 1.拨禾轮高低调整不当 拨禾轮过低,当割刀由于地形变化,突然发生向上较大仿形时,拨禾轮未及时升起,出现割刀咬弹齿现象,将弹齿压板及弹齿轴拽断。  相似文献   

18.
一、拔禾轮标准高度及位置的检查与调整 此高度由被收割的作物高度来确定,正常的高度应是拨禾轮的拨禾板转到最低位置时,应作用在作物被切割处以上2/3的部位。过低拨禾性能下降,过高会刮落作物的籽粒。如需调整,可通过调节拨禾轮支承臂的高度来达到要求。同时还要注意拨禾轮的前后位置和拨禾齿的倾斜度是否合适,如果拨禾轮偏前,拨禾作用强,而铺放作用差,正确的是处于下方的拨  相似文献   

19.
对新设计的玉米收获机伸缩式拨禾轮进行了试验,通过单拨禾装置试验研究得出:在该拨禾轮(无分禾器)的作用下,拨禾半径由无伸缩齿的50mm扩大到125mm;通过双拨禾装置试验研究得出:拨禾范围由无伸缩齿的170mm扩大到320mm,实现了拨禾区域的扩大。同时,得出了在喂入速度为0.7m/s、摘穗辊转速为800r/min的情况下,较优喂入半径(分别以两拨禾装置的中心计算)为40~120 mm。  相似文献   

20.
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对作业质量影响较大,拨禾轮转速过低导致作物喂入不及时,拨禾轮转速过高导致作物过度击打而造成落粒损失。若拨禾轮转速能够随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将很大程度上降低割台损失。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使拨禾轮以适当转速稳定转动。重点对拨禾轮驱动机构、转速测量装置和转速控制器进行设计。转速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比较实际转速和目标转速的大小并确定合理的电机转速控制信号,使拨禾轮主轴以目标转速旋转。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稻麦联合收获机拨禾轮转速自动控制装置的转速控制误差小于3.5 r/min,最大相对转速误差为8.6%,其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稻麦联合收获机田间作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