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张洪玲  蔡金傍  李文-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75-18077,18124
[目的]在野外自然环境下研究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北方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RR和YR)进行了为期1年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3种异构体均与叶绿素a呈现正相关关系;LR和YR异构体均与水温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但是RR异构体与水温的相关性不明显;LR和YR异构体与总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相关性比较显著,而RR异构体只与硝酸盐氮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LR和RR均与总磷和有机磷呈现显著正相关,而磷对YR异构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研究了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与叶绿素a、水温及氮、磷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初步分析了其原因,对控制水体蓝藻的生长和毒素合成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华北地区某水库5个采样点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RR和YR)3种异构体进行了为期1a的监测,研究3种异构体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体中3种异构体(-LR、YR和RR)含量分别为0.941±1.338、0.365±0.647和(2.893±5.387)μg·L-1;3种异构体出现时间不一样,LR异构体出现时间最早,在4月下旬即可检测到,而RR和YR异构体则需到5月中旬才能检测到;3种异构体峰值出现时间也不一致,LR和YR异构体峰值出现在8—9月,而RR异构体出现时间较晚,到10—11月才达到全年最高值;LR和RR异构体的含量比较高,是主要毒素,5—11月,其比值由2.20降到0.04,这与水体中的N/P比值有关,它随N/P比值的减少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观山湖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方法]对观山湖水体氮磷及相关水质因子进行了含量监测,分析观山湖氮磷浓度水质特征及水体中氮磷不同形态浓度与水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别建立氮磷浓度与水质因子的关系。[结果]亚硝酸盐氮(NO_2~--N)与总氮(TN)呈显著负相关,硝酸盐氮(NO_3~--N)与叶绿素a(Chla)、总磷(TP)及氨氮(NH_4~+-N)均呈显著正相关,氨氮(NH_4~+-N)与叶绿素a(Chla)及硝酸盐氮(NO_3~--N)也呈显著性正相关,氨氮(NH_4~+-N)的模型中仅与叶绿素a(Chla)有关。总磷(TP)浓度与叶绿素a(Chla)、可溶性磷(DP)、硝酸盐氮(NO_3~--N)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性磷(DP)与叶绿素a(Chla)及硝酸盐氮(NO_3~--N)呈正相关。总磷(TP)和可溶性磷(DP)的模型都仅与叶绿素a(Chla)有关。[结论]观山湖总体水质良好,未达到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4.
青山水库是杭州的饮用水源之一,其水质受生活污水、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跟踪调查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青山水库藻类在水体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了叶绿素a与藻类、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山水库的藻类常年以绿藻、蓝藻、硅甲藻为主,夏季以蓝藻为主;藻类主要集中在表层水中(水面下1~2 m);叶绿素a含量与绿藻、蓝藻、硅甲藻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高锰酸盐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与氨氮、硝酸盐氮、总铁、三价铁离子、锰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和水温是影响青山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因子,叶绿素a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的相关性较好(R=0.920,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体微囊藻毒素无二次污染的高效降解方法。[方法]通过开展国内富营养化水体中常见的藻毒素异构体MC-RR、MC-LR在叶绿素的添加与否条件下,研究UV-B对富营养化水体中叶绿素和微囊藻毒素的协同降解效应。[结果]2 mW/cm2的UV-B照射1 h, MC-RR、MC-LR降解率分别为29.8%和16.9%,而添加叶绿素后MC-RR、MC-LR的降解率分别高达99.8%和100.0%;2 mW/cm2的UV-B照射2 h, MC-RR、MC-LR均产生大量的光降解异构体产物,异构体产物与残余MC的色谱面积比分别为28.9%和21.7%,而添加叶绿素后MC-RR、MC-LR均被完全降解,MC和异构体产物均未检出。添加叶绿素后MC呈现出高效完全光降解,避免了常规光降解产生大量潜在毒性的异构体产物的缺点;2 mW/cm2的UV-B照射1 h,对Chla、Chla与MC-RR混合溶液、Chla与MC-LR混合溶液中的叶绿素a的降解率分别为86.7%、18.9%和70.3%。[结论]叶绿素能高效催化UV-B对微囊藻毒素的...  相似文献   

6.
铜绿微囊藻臭氧化以及藻毒素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臭氧杀藻机理和藻毒素去除效能,探索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处理的可行技术。[方法]采用臭氧氧化技术,针对太湖蓝藻中典型的产毒株——铜绿微囊藻(FACHB-912)进行了杀藻、藻毒素去除效果研究。[结果]臭氧杀藻能够破坏铜绿微囊藻细胞壁,导致胞内物质流失,很少量的臭氧就能够对藻细胞造成损伤,抑制其正常生长代谢。臭氧氧化可以去除藻毒素(MC-LR、MC-RR),10min去除率,LR为82.25%,RR为74.28%。臭氧去除藻毒素受溶液TOC影响,在同样条件下,对分离纯化后藻毒素的去除率LR为95.68%,RR为86.03%。[结论]臭氧化去除铜绿微囊藻效果显著。臭氧对于MC-LR、MC-RR去除效果明显,LR的臭氧降解效率要高于RR。  相似文献   

7.
2009年5~10月间采集太湖3个位点的水样,分析水体理化因子和微囊藻毒素的含量及种类。在整个采样周期,3个位点的胞外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范围为ND(未检出,<0.02μg/L)至0.67μg/L,只检测到MC-RR和MC-LR两种微囊藻毒素;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范围为ND~53.34μg/L,MC-RR和MC-LR是主要的微囊藻毒素种类,在2009年10月的2号位点水体检测到多达6种微囊藻毒素。CODMn和叶绿素a与水体中胞内微囊藻毒素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在不同采样位点,胞内、胞外微囊藻毒素与理化因子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应根据不同区域开展环境条件对太湖水体中胞内、胞外微囊藻毒素含量影响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武汉莲花湖微囊藻毒素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研究了武汉莲花湖水华消亡过程中微囊藻毒素和环境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环境生态因子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莲花湖微囊藻毒素含量以MC-LR为主,在水华消亡时大量释放到水体中,且较高的藻毒素含量能持续数天。对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与铵氮、总磷显著正相关,与氮磷比显著负相关(P<0.05)。根据多元逐步回归统计进一步分析,筛选出相对重要的影响因子及合并共线形因子。经显著性检验,逐步回归统计结果为MC=13.62+5.77×NH4+-0.48×TN/TP,复相关系数为0.93,综合F值为21.0,说明铵氮和氮磷比是影响莲花湖水华消亡过程中微囊藻毒素含量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微囊藻毒素提取净化的方法。[方法]对比分析固相萃取柱、及洗脱液等对微囊藻毒素3种异构体(MC-LR、MCYR、MC-RR)提取净化的影响,并建立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微囊藻毒素的方法。[结果]Accu BOND II ODS C18固相萃取柱对微囊藻毒素中3种异构体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其回收率均达80%以上;甲醇浓度越低的淋洗液淋洗能力越差,10%甲醇能去除大部分色素杂质,且3种异构体的流失率较小;甲醇浓度越高的洗脱液洗脱能力越强,70%和80%较低浓度甲醇洗脱液,其洗脱收集液中杂质较少,其中80%甲醇是较理想的洗脱液。[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微囊藻毒素提取净化方法简单可行,可为今后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古树生长点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方法]通过对上海地区古银杏、古香樟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探讨在上海地区利用土壤酶活性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的可行性。[结果]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脲酶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酶与全氮、全磷、全钾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脲酶与土壤速效氮、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和速效钾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结论]鉴于脲酶与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关系密切,建议用脲酶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沙湖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的灰关联分析(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境因子对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灰关联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9月的沙湖水样进行分析,研究了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pH值、透明度、总氮、总磷、高锰酸钾指数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沙湖叶绿素a含量的主要水环境因子依次为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总氮、pH值、总磷和透明度。[结论]该研究为沙湖的富营养化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水分处理,3个氮、磷、钾肥处理,以及不同的遮阴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水分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重度干旱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氮肥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增加,磷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减少,随着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不同种的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与全光照相比,大花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减少,长鞭红景天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不同环境中,红景天会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在红景天栽培过程中,适当的水分胁迫、施肥及遮阴有利于红景天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张增福  王华  李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44-12045
[目的]探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方法]以旱地和水地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其叶绿素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RWL)及组织含水量(OWC)进行研究。[结果]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及WOC低于水地品种,旱胁迫下旱地品种叶绿素含量、RWL和OWC降低值小于水地品种;叶绿素含量与RWL呈极显著正相关,与OW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小麦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关系密切,可以为小麦抗旱节水性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焦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18-19,22
[目的]研究叶绿素仪在东北春播玉米营养诊断施肥中的应用。[方法]测定了叶片SPAD值,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及玉米相对产量。[结果]玉米SPAD值与玉米叶片全氮含量、施氮肥数量、玉米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性。[结论]通过测量玉米SPAD来分析玉米氮素营养、预测东北春播玉米产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水稻品种丰优一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铵硝营养配比作营养液,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的方式,研究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及株高。[结果]无论铵硝营养配比如何,正常水分条件下水稻叶绿素含量及氮含量都较水分胁迫及解除水分胁迫状态下的高,而水稻株高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比正常水分条件下要高。[结论]不同配比的铵硝营养下水分胁迫对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氮含量及株高有一定的影响,且影响不同。该研究为应对缺水现状,发展节水型水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控释尿素对春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春梅  罗盛国  刘元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40-13441
[目的]研究控释尿素对春小麦不同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自制的3种控释尿素(CRU1、CRU2和CRU3)和普通尿素为氮源处理,测定了各处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控释尿素能提高春小麦各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其中CRU3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显著;控释尿素提高了植株各生育期的叶绿素含量。[结论]CRU3为小麦品种克98R-813的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