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07年7月,我地某獭兔场饲养的獭兔发生母兔乳房炎、新生仔兔下痢和急性死亡。先后发病38只,死亡15只,致死率达39.5%。经综合诊断为兔葡萄球菌病,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獭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新疫区死亡率可达95%以上,老疫区一般为70%~85%。但近年发病呈低龄化趋势。1病例介绍1.12004年2月,定州某獭兔养殖场450余只獭兔发生了以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獭兔急性死亡、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经诊断为兔瘟。1.22005年11月22日,哈尔滨地区某獭兔场存栏种公兔30只、种母兔160只、青年兔337只、幼兔450只。11月23日,兔场开始发生兔瘟,11月27日实施紧急预防,12月4日起发病死亡停止。成年兔死亡3只,死亡率1.6%,3~5月龄青年兔死亡142…  相似文献   

3.
獭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冬春季节高发,并以1-3月龄幼兔最易感染。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病,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急性腹泻、排黑褐色水样腥臭粪便,肛门周围及后腿被毛被稀粪污染,最后脱水衰竭而死亡,病程1~3天。如果诊治不及时,会造成獭兔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4.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外毒素引起肠毒血症。该病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01年9月9日南宫市段芦头陈某饲养的300只獭兔发生本病,经我院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9月9日,南宫市段芦头陈某饲养的300只獭兔,突然发病,发病日龄为35~115日龄,并出现死亡,每天死亡10~20只左右,3天死亡57只,死亡率为19%。发病后用过氯霉…  相似文献   

5.
自今年2月份以来,由于我县獭兔饲养面积的扩大,技术员力量薄弱,农户只好自己购疫苗给獭兔搞免疫注射。在注射疫苗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例注射疫苗后獭兔死亡的现象,现就注苗后死亡原因总结如下: 1.注射时獭兔已感染了兔瘟病毒。由于兔瘟疫苗本身是一种弱毒,注射到已被感染兔瘟病毒的獭兔身上,更加速了獭兔的发病和死亡。 2.疫苗用前没有摇匀。兔瘟疫苗一般都是组织苗,存放时有沉淀现象,注射不匀造成獭兔死亡。 3.注射方法及部位不对。由于一些农民从来没有使用过注射器,又不知从何下手,往往注射到血管、骨头、神经,更有甚…  相似文献   

6.
我县郊区一獭兔场2004年5月从北京、哈尔滨等地引进獭兔200多只,到场后,成年兔有2只死亡。7月初,幼兔发生死亡,每天死亡多只,其中2月龄左右幼兔死亡较多,经该场技术员的治疗,未见好转,前来我处就诊。经过临床症状观察等诊断,确诊为獭兔巴氏杆菌病与球虫病混合感染,并采取紧急治疗措施,1周后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现将病例情况及治疗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急性胃肠道传染病,患兔死亡率极高,对养兔业的发展危害极大。2001年~2002年笔者诊治了几起病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12001年5月,城东村东门獭兔养殖场,从江西引进一批獭兔,一个多月来獭兔陆续发生拉稀、死亡,用了许多抗生素均无效果,到7月份来求诊时獭兔已死亡60多只,死亡率达60%多。1.22002年4月,城西村养兔专业户罗某,饲养500多只肉兔,由于种植的黑麦草粗老,改喂野生嫩草和青菜叶,第三天有5只肉兔急性发病,已死亡3只,于是前来求诊。1.32002年12月,城西村六街一队养兔专…  相似文献   

8.
獭兔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刘汉中余志菊(四川省草原研究所,新津611430)獭兔为皮用兔,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看好。但发展速度缓慢,至今未形成规模化商品生产,严重制约了獭兔产业化进程。在农村饲养条件下,獭兔死亡率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对209...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2005年7月上旬,密山市连珠山镇某獭兔养殖场先后两次从外地引进200只獭兔,其中美系獭兔150只,法系獭兔50只,7月17日早,法系獭兔突然死亡2只,18~19日又急性死亡9只。经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人“O”型血凝集特异诊断实验,确诊为兔病毒性出血症。2症状死前无明显症状,患兔多突然死亡,病兔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急促,临死前常出现短时间的兴奋,挣扎,冲撞及啃咬笼架,全身颤抖,最后抽搐和发出尖叫死亡,死后头后仰,多数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肛门周围被毛粘附有淡黄色污物。3剖检变化剖检5只死兔,共同变化是:喉头和气管粘膜严惩出血,…  相似文献   

10.
兔泰泽氏菌病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4月,沧州市郊区某獭兔养殖户饲养的80多只种兔发生了一起以无症状而突然拉稀,且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7年9月份,一养兔户饲养的8只青年獭兔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糜,身躯成弓形,不食或吃少量干草,肚胀。急性的2天死亡,慢性的7天左右死亡。死后剖检,见盲肠、小肠或大肠粘膜脱落,肠断断续续呈透明状,内有气体。用其他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后来改...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份,临沂市某养兔户饲养的218只獭兔(其中幼兔120只,成年兔98只)暴发了以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63%,死亡率27%。其中幼龄獭兔全部发病,死亡率较高,占死亡獭兔总数的80%以上。笔者经过现场调查、临床检验、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獭兔的弓形体病,并采取相应措施,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曲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当霉菌数目增加到足以引起疾病,如垫料和饲料严重污染或对畜禽曲霉菌抵抗力因一些环境应激,免疫抑制剂及不适的营养而下降等,均可导致本病发生。1 流行病调查某獭兔厂自繁自养,种獭兔采用笼养,发病仔獭兔从第10日龄陆续出现典型症状和死亡,30~40日龄为死亡高峰。在死亡的130只仔獭兔中,10~30日龄的死亡30只,30~40日龄的死亡90只。60日龄后死亡率有所下降,仔獭兔发病率为32%,发病死亡率为85%,种獭兔发病率为3%,死亡率为1%。该兔场獭兔发病后,采用大剂量饮水、拌料、注射抗菌药物及抗球虫药治疗,并先后多…  相似文献   

14.
獭兔马杜拉霉素中毒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12~15日,丽水市莲都区九里村、凤化村两户规模獭兔场,先后发生兔群四肢麻痹、尖叫、绝食,以内脏出血病变为主的急性病,一周内分别死亡669只和512只。经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药物添加剂调查,确诊为獭兔马杜拉霉素中毒。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治经过报告如下:1发病经过3月12日,九里村一规模獭兔场畜主为预防兔球虫病,变换抗球虫药,从市区某兽药店购买鸡用抗球虫药——球敌克粉(含1%马杜拉霉素),按每吨饲料添加球敌克粉150g的剂量,于13日傍晚投喂1500只仔兔、青年兔,14日早晨再次投喂后饲…  相似文献   

15.
<正>兔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2012年4月,我市某獭兔场饲养的900只獭兔发生本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不同性别、年龄(未断乳的仔兔除外)的獭兔均有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中旬,温岭某养兔场,5—5.5月龄獭兔发生以肺充血出血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死亡病例。笔者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合病史调查,诊断为兔瘟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经兔瘟与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紧急预防接种和敏感药物治疗,及时控制了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症状 定州某养殖场有獭兔450余只,两个月龄以上的獭兔都按常规免疫程序接种过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疫苗。今年2月以来,部分青壮年兔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部分獭兔出现急性死亡,死前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短时间兴奋、挣扎,最后抽搐,尖叫而死;个别死兔鼻孔内及周围有血样、泡沫样液体;部分怀孕兔流产,鼻孔流血,阴门流血。曾采用卡那霉素、磺胺二甲氧嘧啶等抗生素肌注,配合甲砜霉素口服治疗,效果不明显。2 剖检病变 部分病死兔口、鼻孔、肛门、阴门等天然孔有血液流出;气管黏膜出血,并充满大量泡沫状…  相似文献   

18.
2001年3月5日,我镇獭兔养殖户王某饲养的3~4月龄獭兔突然发生了一种以水样或胶冻样腹泻和严重脱水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兔大肠杆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王某饲养獭兔135只,其中3~4月龄育成兔82只,46只发病,死亡29只,死亡率63%。急性病例未见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多数病兔初期精神沉郁,腹部臌胀,排出细小、成串、外被粘液的干粪粒。随病情加重,食欲废绝,排出黄棕色水样粪便,四肢抽搐,磨牙,流涎,眼睛下陷,1~2天死亡,病程长的6~7天死亡。…  相似文献   

19.
幼獭兔阶段是影响獭兔养殖效益最关键的环节,此阶段的獭兔生长快,对饲料要求高,抗病力差,易患病死亡。此期若饲养管理不当,则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和幼兔的生长发育,还关系到獭兔皮毛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10月份,对一规模獭兔养殖场的獭兔所发生的疫病进行诊断。症状主要是仔兔发病急,死亡快,急剧腹泻,有胶胨样粪便。经临床诊断、病理剖解、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