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探明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的最适条件,对玉米芯木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的不同木聚糖进行酶解。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时,在100g/L NaOH、1∶20固液比、60℃、3h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性提取,木聚糖得率达29.45%。提取液离心可得到纯度达80.5%的水不溶性木聚糖(wis-X),乙醇沉淀得到的水溶性木聚糖(ws-X)纯度为6.4%。wis-X的酶解产物是木糖和3种低聚木糖,ws-X的酶解产物是葡萄糖和3种低聚木糖。因此,玉米芯是制备wis-X和低聚木糖的理想原料,从简化工艺和节约成本角度考虑,碱提前不需稀酸预处理,适宜条件下提取1次即可。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玉米淀粉生产企业废弃物中阿拉伯木聚糖的回收率,增加副产品的经济效益,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对玉米淀粉生产废弃玉米皮中的阿拉伯木聚糖进行回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设计法(BBD)对提取时间(A)、微波功率(B)、提取液浓度(C)和液料比(D)等因素进行二次回归模拟。结果表明:单因素对阿拉伯木聚糖产率影响大小排序为C> B> D> A;各因素之间交互影响对阿拉伯木聚糖产率影响大小的排序为C×D> A×B> A×C> A×D> B×C> B×D;获得最优提取工艺的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微波功率443 W,提取液浓度0.29 mol/L,液料比20.5∶1。经试验验证,该工艺条件下的阿拉伯木聚糖提取率为27.86%,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较小。该模型可行度较高,在玉米皮阿拉伯木聚糖的提取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的木聚糖,为玉米秸秆的生物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将玉米秸秆烘干、磨碎、过筛。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酶添加量、pH值、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玉米秸秆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木聚糖降解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pH值>酶解温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为50℃时,木聚糖降解率最大。木聚糖酶添加量为65×104U/g,酶解时间为20 h及pH值为4.0时,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最大,分别为27.80%、27.00%、26.37%。[结论]木聚糖酶降解玉米秸秆中木聚糖的最适条件为:酶添加量65×104U/g、pH值4.0、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0℃,该条件下玉米秸秆木聚糖的降解率为26.61%。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芯木聚糖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玉米芯中木聚糖得率,采用响应面法对碱法提取玉米芯木聚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 8的Min Run ResⅣ多因子两水平设计,对影响木聚糖提取的因素进行效应评价,利用最峭攀登搜索法为响应面分析的中心组合设计确定中心区,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碱提温度、碱提时间、NaOH质量分数和料液比对木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其最佳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16%,温度85℃,料液比1∶16,提取时间2.5h。利用响应面法成功对玉米芯木聚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提取率达到25.6%。  相似文献   

5.
培养条件对木霉菌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的研究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中最有效的木低聚糖可从木质纤维的有控酶降解反应获得 .为此 ,可以采用培养木霉菌 ,使其在最佳条件下比较专一性的合成木聚糖酶 ,这种最佳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的探索和培养条件的控制两方面 .期望用这种木聚糖酶降解木质纤维原料时 ,能尽可能多的得到木低聚糖 ,而较少出现木单糖 .该文就木霉合成木聚糖酶过程中的培养时间、培养温度、通气条件、pH值等 ,对木聚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木聚糖酶活性在培养 84h时达到最大值 ;当将温度控制在 30℃ ,摇床转速为 180r min时 ,木聚糖酶活性最高 ,达到 2 0IU mL ;酶合成的最适pH值为 5 0 .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蒸煮法从玉米芯中提取木聚糖的研究.结果表明,粉碎至5mm大小颗粒的玉米芯用0.1%H2SO4在60℃条件下浸泡12h,滤去浸泡液,然后加水至固液比为110,于120℃下蒸煮60min,木聚糖的提取率可达20%,且提取液的还原糖与总糖质量之比小于38%.  相似文献   

7.
米糠阿拉伯木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6,(5):97-101
以米糠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碱性过氧化氢提取阿拉伯木聚糖过程中,NaOH浓度、H_2O_2浓度和温度3个因素对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0.72mol/L,H_2O_2浓度1.25%,提取温度为66℃,在此条件下阿拉伯木聚糖的得率为23.47%,其纯度为66.31%。  相似文献   

8.
张海波  陈正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16-9118
利用酶解法去除麦麸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对影响反应的工艺参数:酶解时间、温度、固液比及加酶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耐高温α-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固液比1:12,水解温度100℃,加酶量3ml,酶解时间20~30 min;碱性蛋白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固液比1:12,水解温度50℃,加酶量0.3g,酶解时间120min;酶解后木聚糖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木聚糖酶国标底物短缺,并筛选可用于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木聚糖酶,首先以甘蔗渣和榉木来源的木聚糖替代GB/T 23874-2009 《饲料添加剂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中规定的底物检测木聚糖酶活力,同时采用木霉和毕赤酵母木聚糖酶酶解不同木聚糖底物和玉米芯木聚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酶解产物组分进行分析,并初步优化玉米芯木聚糖酶解条件。结果表明:与GB/T 23874-2009 《饲料添加剂木聚糖酶活力的测定》中规定的底物检测结果相比,榉木木聚糖(Megazyme)检测结果与原底物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而甘蔗渣木聚糖检测结果偏高,但稳定性良好,两者均可替代原底物进行木聚糖酶活力检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毕赤酵母木聚糖酶水解不同底物的木二糖含量较木霉木聚糖酶的高,而木糖含量则相反。利用3种木聚糖酶同步水解玉米芯粉木聚糖,毕赤酵母木聚糖酶水解玉米芯粉木聚糖的产物中90%以上为低聚木糖,其中木二糖占72.54%,木三糖占17.86%,接近木聚糖酶Shearzyme 500L水解产物中的低聚木糖比例,高于木霉木聚糖酶,具有制备低聚木糖的应用潜力。毕赤酵母木聚糖酶水解玉米芯木聚糖的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 4.8,玉米芯底物浓度0.10g·mL-1,酶解时间24h,在此最优条件下玉米芯木聚糖的水解率可达76%。  相似文献   

10.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采用刚果红平板显色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木聚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形态学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YH169。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麸皮5.0%、氯化铵0.3%、Mg2+浓度0.03%,初始pH值为5.0,在37℃条件下培养72 h,Bacillus subtilis.YH169产木聚糖酶活性较高,达24.40 IU/mL。  相似文献   

11.
Interactions of lignocellulosic components during fiber analysi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highly adopted compositional analysis procedure from the 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USA.Synthetic feedstock sample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ignin/protein,cellulose/protein,and xylan/protein interaction on carbohydrate analysis.Disregarding structural influence in the synthetic samples,lignin and protein components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P0.05)factors on cellulose analysis.Measured xylan was consistent and unaffected by content variation throughout the synthetic analysis.Validation of the observed relationships from synthetic feedstocks was fulfilled using real lignocellulosic feedstocks:corn stover,poplar,and alfalfa,in which similar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excluding cellulose analysis of poplar under higher protein content and xylan analysis of alfalfa under higher protein content.The results elucidated that according to their protein and lignin contents of different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accuracy of the NREL method on cellulose and xylan analyses could be improved by applying a stronger extraction step to replace water/ethanol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2.
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黑包公鲜玉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了甲醇提取玉米籽粒花色苷色素的条件:玉米籽粒鲜样,1%盐酸甲醇,浸提2次,每次1.5 h,提取温度50℃,6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温度25℃。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外模拟仔猪胃肠道环境的方法,用不同比例(0%~100%)的小麦替代玉米-豆粕(65∶25)型日粮中的玉米,并添加不同水平(0~10000 U/kg)的木聚糖酶,研究了小麦-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木聚糖的体外酶解。结果表明:在3种饲料原料中,小麦可溶性木聚糖含量最高,豆粕次之,玉米最低;随着日粮组合中小麦替代玉米比例的增加,日粮中可溶性木聚糖含量和总木聚糖含量均逐渐增加;各日粮组合中适宜的木聚糖酶添加水平均为6000 U/kg;以1/4玉米-3/4小麦-豆粕日粮组合较佳。  相似文献   

14.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兔出血症病毒核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应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有机溶剂抽提和差速离心等方法,提取和纯化兔出血症病毒。用核酸酶降解病毒子表面污染的核酸后,再抽提,得到病毒核酸,并经琼脂搪凝胶电泳-电洗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病毒核酸。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提纯的病毒核酸分析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的核酸为ssDNA.它的碱基组成为:C23.7,G20.5,T31.9,A 24.0。它的G+Cmol%为44.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甘蔗幼苗叶片完整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其叶绿体蛋白质提取方法,为深入研究甘蔗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2幼苗叶片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粗叶绿体制品,分别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Percoll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提取叶绿体蛋白质,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两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均可获得纯度和完整率较高的叶绿体,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具有分离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分离的叶绿体完整率、纯度和含量高等特点,并且提取的叶绿体蛋白质电泳条带清晰,蛋白质数量多且较全。【结论】与Pecoll梯度离心法相比,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更适宜于在亚细胞水平上进行甘蔗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甘蔗幼苗叶片完整叶绿体的分离纯化及其叶绿体蛋白质提取方法,为深入研究甘蔗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蔗品种ROC22幼苗叶片为材料,通过差速离心法制备粗叶绿体制品,分别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Percoll梯度离心进一步分离纯化完整叶绿体;提取叶绿体蛋白质,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两种密度梯度离心法均可获得纯度和完整率较高的叶绿体,但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具有分离时间较短、成本较低,分离的叶绿体完整率、纯度和含量高等特点,并且提取的叶绿体蛋白质电泳条带清晰,蛋白质数量多且较全。【结论】与Pecoll梯度离心法相比,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更适宜于在亚细胞水平上进行甘蔗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CF17发酵液的抑菌谱,并通过离心、旋转蒸发浓缩、丙酮沉淀、固相萃取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抑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CF17发酵液对油茶炭疽病、油茶叶枯病、油茶软腐病、杉木炭疽病、核桃壳梭孢、降香黄檀炭疽病、檀香炭疽病等的病原菌均有抑菌效果.50%丙酮分离纯化效果优于乙醇沉淀法与乙酸乙酯沉淀法;在固相萃取中,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60%乙腈梯度洗柱样品中,最后经HPLC分离收集到一个有明显抑菌圈的样品.经质谱鉴定抑菌成分为Tetramycin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