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雁 《食用菌》2010,32(4):26-27
金针菇不同菌株菌丝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白金10号母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日本白金原种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而且菌丝生长旺盛。金针菇不同菌株栽培试验结果表明,F45和白金10号生物学效率高、子实体均匀、色泽纯正,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品种抗逆性与产量相关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六个双孢蘑菇菌株在母种、原种、栽培大床料上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数量及相同条件下不同菌株的产量比较,初步得出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强弱与其产量有一定相关性,但菌丝生长快、活力旺、抗逆力强的品种其产量并不一定很高。  相似文献   

3.
比较12个蛹虫草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子实体农艺性状,分析其酯酶同工酶,研究蛹虫草菌株的遗传特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2个蛹虫草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形态有一定差异,匍匐状菌丝更有利于现蕾;农艺性状不同的菌株间其酯酶同工酶酶带也不同,子实体农艺性状差异大的菌株其亲缘关系较远.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为蛹虫草良种选育...  相似文献   

4.
有现形侧耳P95418菌株属高温型食用菌,在广东省雷州半岛多于复秋季发生。研究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及培养料、温度、料水比 、pH光照等因素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其菌丝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菌盖扇形 或贝形,菌褶延生;适于菌丝生长的培养料依次为稻草、剑麻枯草、甘蔗渣、杂木屑 、剑麻渣;菌丝生长适温为10-35℃,30℃时菌丝生长最快 ;适宜pH4.0-8.0,最适pH为6.0-7.0;适宜的料水比为1:2.4和1:2.6;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都需要光照。  相似文献   

5.
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培养性状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8个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多态性与其交配型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的木耳孢子单核菌株在菌丝生长速度和菌丝生长势等培养性状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多态性。在测定的38个孢子单核菌株中,交配型A有21个菌株,交配型a有17个菌株,A:a=21:17。经X^2检验,两种交配型未出现1:1严重偏离。这表明,木耳孢子单核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和菌丝生长速度与其交配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以枇杷为试材,对抗枇杷根腐病病菌的6株枇杷主干内生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DA、PSA和CA培养基为最适合各参试菌株菌丝生长的培养基;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为最适合各参试菌株菌丝生长的碳源;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为最适合各参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氮源;25~30℃最适合各参试菌株菌丝生长;所有参试菌株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为中性或偏碱性;全光照处理有利于参试菌株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7.
香菇菌株耐热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8个香菇菌株的耐热性,发现在35℃、38℃培养时,所有香菇菌株都不能生长;在30℃培养时,10个菌株停止生长,其余18个菌株菌丝生长速度比在25℃时明显减慢。经进一步耐高温试验发现,日50、A42、农1⑦、中兴8号4个菌株的菌丝长速在30℃下基本不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是香菇菌丝生长的临界温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野生羊肚菌(Morchella spp.)资源,并探讨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本试验以羊肚菌属QYY、XF、 FS菌株为供试菌株,以菌丝长势、密度、均匀度、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6种氮源对3个羊肚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尿素外,羊肚菌3个菌株均能够很好地利用其他5种氮源,不同产地的羊肚菌菌株对氮源的利用各不相同,羊肚菌菌株QYY、 XF、 FS的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钾、硝酸铵、硝酸钾,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4.56 mm·d~(-1)、 9.92 mm·d~(-1)、 6.63 mm·d~(-1),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22.83、 49.58、 26.50。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6个草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状况、栽培出菇阶段的菌丝长速、形态特征、子实体形状、生物学效率以及不同菌株的污染率等。结果表明:菌株V10菌丝致密、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形态好,产量与生物学效率高,为6个菌株中生产适应性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以灵芝、蛹虫草、金针菇为试验菌株,通过对菌丝颜色、密度、均匀度、平均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进行比较,探讨了7种不同谷物对试验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在7种谷物培养基上均能生长,但生长情况各不相同,其中最适合灵芝菌丝生长的是黑豆培养基,菌丝生长指数39.90;最适合蛹虫草菌丝生长的是荞麦米培养基,菌丝生长指数12.80;最适合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是黑豆培养基,菌丝生长指数33.65。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不同营养限制条件下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两个品种白玉菇、灰蟹菇及其单核菌株杂交选育的新菌株515的菌丝生长速度及观察形态特征,明确杂交菌株515的抗逆性。结果表明,灰蟹菇对各种营养胁迫具有较好的抗逆性。新菌株515对低氮条件适应性较差,高无机盐抑制了其菌丝的生长;低氮加吐温后,其菌丝生长速度明显高于灰蟹菇,菌丝形态洁白浓密、边缘整齐,提高了菌株515对氮源胁迫的抗性;但在低碳条件下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与菌株灰蟹菇相比有显著差异,与菌株白玉菇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菌株515对碳源胁迫抵抗力较强。针对真姬菇栽培原料以碳源为主,说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液体发酵真姬菇多糖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18个真姬菇菌株在平板上菌丝的生长速度和液体发酵菌丝体生物量,以及各菌株液体发酵菌丝体胞内多糖、胞外多糖、总多糖的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菌株菌丝在固体平板上的生长速度与液体培养的菌丝体生物量问呈负相关(-0.442);18个菌株中,胞内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为49菌株,其产量为244mg/L;胞外多糖产量最高的菌株为JB06菌株,其产量为1353mg/L;总多糖产量高产菌株为JB06,其总多糖产量为1575mg/L。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优化金针菇栽培技术,筛选适合实际生产的栽培菌株。选择29株金针菇栽培菌株作为供试材料,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菌丝长势、生长速率和生长指数,并结合菌丝吃料试验,综合研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特性。结果表明7号、22号、23号、29号金针菇菌株在培养平板上菌丝生长浓密且均匀,长势评分高,菌丝平板培养平均生长速率快,菌丝吃料迅速,可达0.44~0.47cm/d,是潜在的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灵芝单核、双核菌株生长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环境适应力的差异。不同单核菌株间生长势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单核菌丝在水分、温度、pH值的适应能力上弱于双核菌丝,但在光照适应性上强于双核菌丝,单核菌丝生长势总体上弱于双核菌丝。灵芝单核、双核菌株都存在吐水现象,但单核对水分更敏感。灵芝单核菌株与双核菌株在水分、温度、pH、光照上都存在较大环境适应力差异,双核菌株对环境适应能力要强于单核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情况。方法:以大杯蕈CTM-1菌株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观察菌落长势,以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研究11种碳源、10种氮源对大杯蕈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杯蕈的碳源谱较宽,在11种碳源中,最适碳源为果糖,其菌丝长势浓密,菌丝生长速率为3.63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8.13;在10种供试氮源中,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其菌丝生长速率为3.41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7.04;磷酸二氢铵次之,其菌丝生长指数为14.66。结论: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胡贵权 《食用菌》2001,23(4):11-11,21
荆蘑2号是本研究所选育的一个双抱蘑菇优良菌株。经大面积栽培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菇形、菇质、产量等方面都比较理想。为了便于广大蘑菇栽培户了解该菌株,现将其特性及栽培要点简介如下:1 主要特性1.1 菌丝生长势强 该菌株的菌丝在 9~32 ℃下均能生长,最适为 23~28 ℃;结菇温度10~24℃;最适 14~20℃。菌丝白色.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发达.生长速度中等。在麦粒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快、强壮、有菌被出现;在粪草培养基上,一般不结菌被。1.2 菇质好 菇形圆正,菇体白色.无鳞片,菌盖厚,柄较短.菌肉组织结实…  相似文献   

17.
对保藏了21年的3个黑木耳菌株进行菌丝形态、菌株酶活力及菌株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保藏菌株经CPDA培养活化后,保藏21年菌丝生长速度与4℃保藏菌丝生长速度无差别;酶活性与4℃保藏菌种比较有一定的差别,不同菌株反映不同;酯酶同工酶研究表明不同方法保藏的菌株,其同工酶酶谱基本谱带无改变,但特征性谱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闫静  周祖法  朱徐燕 《食用菌》2012,(4):19-19,22
比较三个金福菇菌株在含40%的菌糠料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和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1号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280cm/d,菌丝洁白、浓密。2号菌株菌丝生长缓慢,生长势弱,而且污染率高达12.3%。3号菌株菌丝生长情况介于1、2号菌株之间。但是从生物学转化率看,三个菌株生物学转化率均在90%以上,而且三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1号菌株是比较适宜利用菌糠料栽培的金福菇菌株。  相似文献   

19.
为选育高产多糖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以黑威单片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原生质体,经过3轮迭代诱变,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通过5代继代培养测定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稳定性,采用拮抗实验观察菌株间的拮抗情况,通过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黑威单片相比,诱变菌株D3-56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5.02%和48.40%,诱变菌株D3-60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3.15%和60.83%,诱变菌株D3-56和D3-60的多糖产量分别提高70.69%和81.97%;诱变菌株D3-56和D3-60菌丝生长速度稳定,且与黑威单片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20.
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的亲子相关及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用10个平菇菌种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多菌种、二菌种和菌种内三组4×4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菌株间菌丝生长速度差异极显著,试管平面培养基测定菌丝生长速度误差小;亲本单孢菌株与后代杂交菌株菌丝生长速度间不相关;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差异均显著,菌种间杂交非加性效应占优势,菌种内交配以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共选出菌丝生长速度配合力高的单孢菌株4个,杂交组合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