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为了加强蚕种质量管理,强化蚕种质量监督检验,控制微粒子病,提高蚕种质量。经四川省丝绸公司党组批准,于1990年6月正式成立“四川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该站设在四川省蚕业制种公司内,主要负责全省蚕种质量精督检验工作,行使蚕种质量监督检验职能,为蚕种生产  相似文献   

2.
《广东蚕业》2005,39(4):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极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3.
《广东蚕业》2006,40(1):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级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4.
梁秀玲 《广西蚕业》1994,31(1):72-72
四川省桑蚕蚕种从1993年秋用蚕种开始,由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统一印制全息防伪蚕种质量检验合格证,全省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并规定:1.各市(地、州)蚕种质检部门向省质检站订购检验合格证,并核发到冷库或蚕种场对蚕种成品进行封贴;2.省内生产销售的普种,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强化蚕种质量管理,防止不合格蚕种流入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保护蚕种生产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四川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近日发出通知,要求2002年全省出库使用的经检验检疫合格的蚕种必须按标准逐张粘贴新版蚕种质量合格证。新版质量合格证特点是:每个蚕种生产单位分别对应一个蚕种质量合格证代码编号,以合格证代  相似文献   

6.
<正> 1988年我省家蚕微粒子病严重,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把微粒子病控制下去。否则将会影响我省蚕桑生产发挥优势。微粒子病出现消涨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蚕种场自控与监督检验这两个方面的原因。近年来突出抓了蚕种场自控微粒子病毒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忽视了各级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的重要作用。蚕种病毒合格检验应由省,地监督检验部门进行未完全作到,蚕种质量事后把关又未完全把住。  相似文献   

7.
王欣 《中国蚕业》2023,(3):23-28
基于2018—2022年间江苏省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数据,分析了母蛾和成品卵微粒子病检验的数据变化、风险、监督抽查及样本数量和真实性等情况,讨论了蚕种生产企业在微粒子病检验中遇到的生产环境风险加大、质量管理水平滞后、自检能力不足、检验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对提高企业自检能力、健全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江苏蚕种生产质量稳步提升,确保蚕农使用上放心合格的蚕种。  相似文献   

8.
为验证实验室的蚕种质量检验能力,确保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组织开展了全国蚕种质量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阐述了蚕种检测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的组织实施过程,介绍了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的操作方法,结合案例对结果统计评价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进行了说明。开展全国蚕种质量检测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检验并验证了各实验室的检验能力,进一步改进并完善了检验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切实维护蚕农及桑蚕种生产经营者的利益,确保全区蚕种质量安全,受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委托,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派出专业技术人员于2022年2月21—25日赴河池市、柳州市、南宁市、贵港市、玉林市开展2022年全国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和全区蚕种生产质量抽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 1999年1月22日,由有关专家组成的计量认证评审专家组,受四川省技术监督局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对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验项目——家蚕原种和普通种五类13项32个检验参数进行了逐项考核评审,同时对仪器设备逐台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了考核。通过考评,专家组一致认为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具备了按NY326—97、DB51/192—94等标准进行检验的能力,计量认证合格,计量认证(99)量认(川)字(V0904)号。省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通过了计量认证,将会更加全面推广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  相似文献   

11.
胚种传染是桑蚕微粒子病的重要传染途径,母蛾检验是控制该病害的重要措施,该技术在不断改进的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其成效也被得到充分的证实和肯定。微粒子病的胚种传染率是一个影响成品卵检验技术十分重要的因素,蚕品种、感染时间和母蛾感染程度等是影响胚种传染率的重要因素。微粒子病流行中胚种传染率变化等的研究将成为成品卵技术的成立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良卵数、良卵率是蚕种品质检验的2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检验效率,利用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建立检测家蚕一代杂交种良卵数、良卵率的新方法。分别利用这种图像处理方法和人工计数方法检测12个家蚕品种的蚕卵样本每克蚕卵的良卵数、总卵数,采用新方法检测获得的结果数据的相对误差均<1%。对2种方法获取的每克蚕卵良卵数、总卵数数据进行t测验,其t值均小于t0.05(22)=2.074,说明2种检测方法获取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利用2种检测方法对每克蚕卵良卵数、总卵数的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9、0.9982,2种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数据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与人工计数检测方法相比,采用ImageJ图像处理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可用于生产上家蚕一代杂交种的良卵数、良卵率检测。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浙江蚕桑产业受茧丝市场波动的影响呈逐步萎缩的趋势,蚕种生产量随农村需求量减少而下降.但实现了产销基本平衡;在依法管理、强化基础、完善标准、创立储备、加强质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十二五”浙江蚕种业面对保障供应出现的新问题,应在贯彻蚕种管理条例、开展标准化蚕种基地建设、实施科技提升工程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4.
检验蚕种杂交率是蚕种质量检验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生产上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作者研究发明了一种根据蚁蚕形体特征判别纯种和杂交种、结合抽样推断理论检验蚕种杂交率的方法。本文通过生产性试验,比较了这种判别检验方法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大蚕期或结茧期判别方法的判别结果的一致性,t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判别结果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该方法具有生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浙江蚕种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了建国以来浙江省蚕种行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蚕种产销管理办法、蚕种品牌、蚕种价格、蚕种场经营机制与体制以及蚕种标准、法规、行业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改革成果。提出浙江蚕种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深化改革,确立蚕种场的企业地位、开展有序竞争、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蚕种产销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近年来集团抽样检查接收概率函数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家蚕一代杂交种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抽样检查在信赖度的估算、集团检出率的考虑和样本量大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成品卵微粒子病检疫抽样检查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相应的改进方案。新方案考虑了集团检出率、样本的代表性等问题,通过增加检验集团内的个体数减少了检验工作量,使消费者风险和生产者风险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徐杰 《蚕桑通报》2012,43(2):10-13
阐述了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实效,对确保全省蚕种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原蚕分户制种微粒子病检疫抽样方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原蚕分户制种微粒子病抽样检查方法是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检疫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在全面分析农村原蚕微粒子病批内分布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村原蚕分户制种微粒子病抽样检查方案 ,包括并户检查和分户检查两个步骤。通过对实际调查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抽样检查证明 ,该方案在保证检验批质量符合部颁标准的前提下 ,既兼顾了丝茧育农户的利益 ,又兼顾了蚕种场和种茧育农户的利益 ,同时显著减少了集团镜检次数 ,兼顾了蚕种检验部门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家蚕杂交种的杂交率是蚕种质量的必检项目。目前生产上采用的蚕种杂交率检验方法,存在检验结果数据偏高、检验结果滞后、检验成本高等缺点;本文分析了人工饲料育、分子指纹图谱技术在蚕种杂交率检验中的问题;介绍了研究开发一种根据抽样分布原理建立的利用蚁蚕形体特征判别的、简便、正确、快速、低成本的鉴别蚕种杂交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家蚕种克卵粒数容许差距的测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样本间克卵粒数的差距是保证家蚕种良卵率检测准确性的关键。通过调查和理论分析,认为家蚕卵粒质量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在置信概率为95%下,3次重复间样本卵粒数的容许差距估计公式为d=0.191 3×n3/2×10-3。当克卵粒数在1 600~1 699、1 700~1 799、1 800~1 899、1 900~2 000区间时,容许差距分别为13、14、15、16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