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诊断黑龙江省某猪场暴发的猪病,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测技术,通过PCR检测、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等方法对无菌采集的病料进行检测。PCR检测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为核酸阳性条带,革兰氏染色和生化试验结果为链球菌,最终证明该群病猪为圆环病毒、蓝耳病病毒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本文提出了一些预防保护措施,也为猪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对来自305个猪场的样本做了蓝耳病相关检测后发现,现有的疫苗对蓝耳病的保护力有限。建议加强生物安全,做好伪狂犬病等重要疾病的防控,控制继发感染,科学使用蓝耳病疫苗。2014年,笔者实验室对305个猪场4637份血清和116份组织病料开展了蓝耳病(PRRS)相关检测。其中血清样本ELISA抗体阳性率85.7%(IDEXX试剂盒,下同),98.7%的猪场蓝耳病阳性。蓝耳病标准株RT-PCR阳性率12.9%,变异株阳性率35.3%。  相似文献   

3.
阐述猪伪狂犬病gpI—ELISA诊断法,血液中猪瘟、口蹄疫、蓝耳病、弓形虫病、衣原体病等疾病抗体水平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并针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罗昊  王红宁  黄勇  杨鑫  谢波 《养猪》2008,(2):54-56
对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病料进行蓝耳病病毒和猪瘟病毒PCR、RT-PCR检测和细菌的分离鉴定,其中A场送检的12份病料中检测到变异蓝耳病病毒8份、普通蓝耳病病毒3份、猪瘟病毒2份,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共2株,沙门氏菌1株;B场送检的13份病料中检测到变异蓝耳病病毒6份、普通蓝耳病病毒1份、猪瘟病毒2份,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共3株,巴氏杆菌1株;C场送检的15份病料中检测到变异蓝耳病病毒7份,未检测到普通蓝耳病病毒和猪瘟病毒,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共2株;对发病初送检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A、B、C 3个场的猪瘟和蓝耳病的抗体水平不高,分别为猪瘟65%、42%、64%,蓝耳病71%、53%、79%,说明抗体水平低不能保护猪群是感染病毒的主要原因.还检测到猪群存在圆环病毒病抗体.  相似文献   

5.
2008年1月31日酒泉市畜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我市金塔县某猪场发生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我们迅速组织兽医技术人员赶赴发病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将所采集的病料送往省动物防疫控制中心进行病原检测。最后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于是立即将发病地区采取隔离封锁、处理病猪、强化免疫等综合防控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郑阳德 《兽医导刊》2016,(16):103-103
近几年,随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猪蓝耳病危害性日趋严重和明显。此病的危害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猪蓝耳病感染率日趋渐高、猪蓝耳病感染进一步诱发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和其他疾病、猪蓝耳病与仔猪拉稀、消瘦等极为相关、猪蓝耳病病影响母猪繁殖率等等。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尽量做到:严格消毒制度、坚持封闭管理、坚持全进全出、预控各类应激、接种疫苗等等,同时,被感染猪群,多数免疫系统遭破坏,为继发感染病提供可能。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尽早隔离诊治,对症施治,用抗生素预控继发感染,增强猪体抗病能力,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7.
应用猪蓝耳病、猪瘟RT-PCR检测试剂盒对疑似猪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混合感染野猪病料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材料进行病原特征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送检病料存在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但不存在猪瘟病毒感染;对猪蓝耳病病毒流行株NPS2基因分析表明,野猪源蓝耳病病毒NPS2基因与家猪源同源性达95.2%以上,是存在基因缺失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研究结果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可引起野猪发病,应采取相应疫苗免疫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8.
黄永明 《兽医导刊》2020,(2):142-142
猪蓝耳病,又称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此病为常见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症状:耳朵发紫、呼吸困难等等.此病为养猪常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症复杂,患病后控制难度高.本着科学控病的原则,文章介绍生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因,分析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就此病的预防和控制要点做系统阐述,技术性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上海松江区8个生猪重点养殖地区的60份样品(血液样品50份、组织病料10份),以及10个规模化猪场的100份样品(血液样品81份、组织病料19份)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区猪群中没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隐性感染和健康带毒。同时,熟悉并完善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荧光定量RT-PCR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最近几个月疾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猪丹毒杆菌病卷土重来,常常与蓝耳病、猪瘟、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喘气病等疾病伴发,起初易误诊,成为种猪、生长肥育猪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不正确诊断、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给养猪场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笔者将某猪场母猪发生猪丹毒杆菌病的诊断报告做一介绍,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事实证明,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的流行区,一些过去未曾见过的猪病,如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圆环病毒病和猪副嗜血杆菌病等已作为蓝耳病重要的继发感染严重地危害着养猪业。然而,以上三种猪病在现场被大量地误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使本病的发生比实际情况扩大了,故撰文与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12.
正大家都知道养殖业是一个传统行业,是"万岁"产业,那么对于一个养殖场什么是"传统",怎么才能"万岁",这是个大问题,因此,笔者想就养殖场的生物安全体系来谈一谈。生物安全体系最重要的是免疫,说到免疫就要谈到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猪伪狂病等的免疫,其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免疫,这两个苗是最基础的苗。说到蓝耳病一般会有三种典型的负面观点:第一种是"千万不能用,否则就像谁谁那个场一样问题接踵而来";第二种是"我的场很好不必做蓝耳病等疫苗,有问题了我再做";第三种是"我就用某某毒株,万万不能换"。其实  相似文献   

13.
采用RT-PCR及PCR技术,对广西梧州市7个县(市、区)屠宰场2015—2016年送检的1 304份猪组织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RRSV)、猪瘟病毒(CSFV)核酸检测,对7个规模场送检的70份病死猪组织病料样品(肺脏、淋巴结、脾脏)进行HPRRSV、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圆环病毒(PCV)核酸检测。采用ELISA技术,对梧州市7个县(市、区)送检的8 572份血清检测猪瘟免疫抗体,对2 066份血清检测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结果显示:HPRRSV、CSFV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规模场病死猪组织病料的PRV核酸阳性率为14.3%,PCV为57.1%;猪瘟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0.41%,蓝耳病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3.48%。监测结果表明:梧州市流行的生猪高热病主要涉及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病2种病毒病;猪蓝耳病和猪瘟的强制免疫,有效控制了该地主要猪病毒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是疾病多发的一年,主要是由于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新病的爆发,而且下半年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霉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根据病毒室全年的检测情况,对发病的主要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沧州某养殖专业户饲养母猪30余头.据调查这些母猪均为经产母猪.仅进行过猪瘟和链球菌病的防疫.没有做过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病的预防注射。今年2月份有几窝初生仔猪反复拉白色或黄白色糊状稀粪.粪便恶臭,  相似文献   

16.
猪蓝耳病,又被称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因其具有极高的传染性,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2021年中国猪病流行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猪场有87.81%处于亚健康状态,商品猪场猪蓝耳病阳性率高达90%以上,发病率高达30%~ 40%。猪场一旦感染猪蓝耳病,母猪流产率可高达30%以上,仔猪死亡率高达50%以上。猪蓝耳病以其高传播性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致使其难以防控,从而给猪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日常防控措施包括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疫苗接种预防、定期的实验室抗体水平检测和药物防治等。药物治疗基于两个核心点:提升免疫力和控制继发感染,常用黄芪多糖和杜仲提取物等提升免疫力和抗生素联合应用防治猪蓝耳病。经临床验证,联合应用已在猪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以吉林某规模化猪场药物防治前后的猪蓝耳病抗原抗体分析报告为例,阐述药物防治猪蓝耳病和定期实验室检测抗体的重要性,旨在帮助规模化猪场能更好地防控猪蓝耳病,在养殖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目前,猪场可能发生的病毒性疾病有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瘟、细小病毒病等,其中以圆环病毒病和蓝耳病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18.
蓝耳病可以说是高热综合征的诱因,冈为蓝耳病造成猪体本身的免疫力下降.体质下降。尽而继发或并发猪瘟、圆环病毒病、附红细胞体病.或和其他一些以呼吸道、肠道病变为主的疾病综合发作。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及圆环病毒病一直是对猪场造成严重损失的疾病,近期在山东某猪场爆发三者混合感染的情况,对猪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无菌采取病料3份,进行PCR检测诊断,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病的3份病料的PCR结果均为阳性,猪伪狂犬病均为阴性,猪圆环病毒病的检测只有1份显示阳性,其他2份为阴性。  相似文献   

20.
《兽医导刊》2007,(5):65-66
从天津市控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为保证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安全,有效防止疫情发生,根据国务院、农业部统一部署,天津市全面启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预案,要求各区县在5月中旬猪病高发季节到来前,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主要猪病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