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pplication of PDA forest fire monitoring based on web service technolog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difficulty i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are major problems for forest fir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China. As authors, we applied web service technology to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 forest fi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propose the framework of a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At the same time, we describe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web services from a server side and a client side. The method for developing a web service invocation engine on the PDA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Finally, an example of a fire danger rating and fire weather services system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eijing Forest Fire Contro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DA forest fi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web services can effectively take advantage of the existing fire protection decision information services, realize real-tim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and sharing,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forest fire monitor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8, 30(3): 91–95 [译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2.
从设计和实现角度出发,提出基于Web服务技术的林业空间信息发布系统的软件框架,讨论实现林业空间信息发布服务的关键技术,重点对客户状态管理、Web服务方法复杂度、Web服务的异步访问等问题进行讨论.列出林业空间信息发布Web服务的主要功能,包括元数据检索、空间信息查询、地图显示、空间数据下载、空间数据管理等.基于本文思想的林业空间信息发布Web服务组件原型已经在.NET平台下得以实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RS data web services and related subjects of data storage and data management.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torage and management of raster data and web service technology, a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Remote Sensing raster data based on web service technologies was developed,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ologies of the key technology of the system were explored and a prototype of the system was illustrated.  相似文献   

4.
我国面向森林资源管理的监测体系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森林资源的宏观规划管理(国家空间植被生态安全规划)、中观格局管理(区域空间植被协同管理)和微观结构经营管理(小班或地块精准经营)3个尺度对我国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经营状况及管理问题进行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新一代信息化智能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无人机协同森林资源精准经营管理系统、电动生长锥年轮自动识别系统、手持式测树超站仪及小班森林精准经营管理平台等)为基础,围绕我国森林资源现存问题和现代化调查、监测、经营管理等需求,创建天地立体化森林管理应用系统和装备,解决了森林精准经营中的一些难题。实践应用证明了新一代监测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和林业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经营模式、解决方案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森林资源数据具有异构性、分布性和孤立性等特点,这极大地制约了森林资源数据的共享、交换以及联合应用。在数字林业平台基础上,基于XML技术开发的森林资源数据交换平台为解决异构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作了有效尝试。论文首先介绍了森林资源数据交换平台的结构及其运行模式,然后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交换为例讨论了XML在平台中的应用:(1)运用XML Schema定义森林资源数据交换标准;(2)采用标准的XML格式进行数据交换;(3)采用XML的描述转换语言XSLT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  相似文献   

6.
面向服务架构的森林资源监测服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监测数据存储于多个不同部门,难以实现社会化信息服务,形成信息孤岛;另外一方面,应该有效地将分布于网络中的各种功能服务利用起来,实现服务之间的无缝集成,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对此,本文提出了先构建一个基于SOA架构的抽象的空间信息服务模型,再根据该服务模型完成原型系统的服务实现。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SOA架构下,将林业有害生物上报、查询和统计等管理功能封装为业务服务,将灾害预测预报的模型封装为决策支持服务,并集成WMS/WFS空间信息服务,在服务管理中心BPEL4WS引擎的调度下,通过UDDI注册和可视化建模方法,将这些服务动态地整合为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全国范围内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网络可视化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评价、发布与共享。  相似文献   

8.
使用GIS区划了白河林业局森林经营类型,并和原有的森林经营类型进行了比较。在数字化区划的森林经营类型中,二级系统被采纳。首先,白河林业局被区划为林地和非林地,其中,总面积的96%为林地,然后,林地区划为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和商品林。在重新区划的森林经营类型中,商品林达到总面积的45.0%,是最主要的森林经营类型: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分别为总面积的21.2%和29.9%。两个区划结果有很大的不同,在数字化区划的森林经营类型中,各类型斑块数量较多,面积较小,这些不同主要由使用数据,区划单位和区划方法的不同引起的。研究表明,GIS在区划森林经营类型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二类数据和其它类型数据的结合是必要的。图2表4参22。  相似文献   

9.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及问题剖析的基础上,依据巴纳德现代组织结构理论,探讨了新时期我国建设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和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8年成立,随着"3S"技术不断向纵深发展,在当今打造"数字林业"的热潮中,必然要走一条林业数字化、信息化的道路。文章阐述了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系统建设的初步构思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张旭  李凡  刘燕 《林业科学》2006,42(Z1):1-4
论述网格技术应用在建设数字林业平台支撑环境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和结构.运用网格技术可实现数字林业平台基本服务的发布和使用,实现在数字林业平台中关于Web服务标准的建立,实现数字林业支撑平台的基本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泰宁水利风景区为例,基于丰富的网络图文数据,运用ROST CM软件及内容分析法对景区感知意象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水文景观类照片数量最多,且所有景观类照片占比76.90%;涉及景区景观文本词汇最多,景区活动次之;语义网络以大金湖、上清溪和景色为核心展开,各景区景点与旅游活动之间存在紧密联系。2)在认知形象中景区景观主类目占比最大,其次是景区旅游活动和景区服务与设施;特色景观和活动是游客关注的焦点,但仍存在收费不明、服务态度差等不足之处。3)游客积极情绪占比高达80.80%,负面评论集中于景区门票服务和管理。该研究对拓宽水利生态旅游市场、完善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酮对人类健康方面有着显著的医疗功效,从银杏叶片中提取黄酮工艺复杂且含量较低。因此,通过研究不同接穗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以及两者相互作用对嫁接银杏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提高银杏叶中黄酮含量,增加叶用银杏用林的种植收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试验采用了古银杏(叶丰)、泰兴大佛指、27#(南京林业大学某品种)、57#(大花穗)4个接穗的品种嫁接在广东、云南、四川3个地方。结果表明:1)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27#> 5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2)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山奈酚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槲皮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3)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泰兴大佛指> 57#> 27#>古银杏,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异鼠李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4)接穗品种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古银杏>泰兴大佛指> 57#> 27#,试验地对银杏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云南>广东>四川。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邵武市林业服务中心是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建立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而建立的,通过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林农和社会搭建了服务平台。但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定位不清、权责不明、服务主体供给单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此需要准确定位、明确职责,建立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同时应加强其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GIS的森林虫害预测信息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霓虹  李丹  潘华 《林业研究》2009,20(3):275-278
本文以黑龙江林口林管局为平台示范区,以落叶松毛虫为研究实例,采用"基于J2EE和ArcGIS Server技术建立了森林虫害预测信息服务平台".该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在B/S环境对森林虫害发生期、发生量、发生趋势进行预测预报,以及对空间数据的显示、查询、分析及组织管理,实现对多级数据的自动无缝集成控制,还能够实时发布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结果.该信息服务平台为森林虫害预测预报提供了整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利用GIS和网络技术为林业区划工作提供支持、对区划成果进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区划成果为林业业务提供服务等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采用面向服务架构的WebGIS技术构建了全国林业发展区划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基于空间数据服务的松耦合性的地图浏览、查询和空间分析服务,可以为林业及相关部门提供林业区划信息和使用林业区划成果进行业务分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木材标本馆的网络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木材标本的采集、整理过程,并以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收藏的木材标本信息为例,在对树种名称、科名、属名、产地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的基础上,完成木材标本馆的网络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GIS对林改成果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数据成果的网络发布,包括客户端的GIS基本功能、宗地属性信息查询、宗地信息统计以及空间分析等,系统的运行可以方便各业务部门浏览、查询和管理数据,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服务的林业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技术等原因,林业空间信息处于一种困境:数据提供方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发布数据;数据需求方不能访问、集成已有的林业空间信息.为促进林业空间信息共享,本文提出利用开源软件开发基于Web服务的林业空间信息系统.在Web服务的框架下,系统支持互操作,可以集成来自其他应用服务器的Web服务,并可扩展为区域或国家林业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开源软件的发展,在操作系统、Web服务器、WebGI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为用户提供了可用的开源软件.利用开源软件开发林业空间信息系统,在促进信息共享的同时,将节省软件购买及开发成本.本文选用遵循OGC开放规范的开源软件包Deegree和UMN MapServer开发了河南省西峡县林业空间信息系统原型,用户可以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访问来自于不同数据服务器的林业空间信息和旅游线路信息,促进了林业空间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20.
以互联网络游客评论为数据来源,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从词频分析、社会网络和语义分析、情感分析3个方面对洛阳市王城公园景观形象感知进行分析,以了解王城公园旅游地形象。结果表明,王城公园景观形象由空间场地、植物景观、景观设施和人文景观组成;游客感知由游客关注点、游客行为特征以及游客评价组成;游客对王城公园的整体感知印象较好,情感倾向以正面为主,负面情绪多集中在服务管理、景观设施和景观维护等方面。最后,基于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游憩体验,提出改善设施服务、提升互动体验、丰富景观内涵、加强高峰期与数字化的管理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