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研究报道了浙江省茭白主要害虫长绿飞虱的卵、若虫、成虫的形态特征,长绿飞虱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主要天敌。长绿飞虱在浙江一年发生5代,以滞育卵在茭白枯叶、枯鞘中越冬。第2,5代是主害代,第3,4代受高温气候影响,发生和为害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2.
长绿飞虱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绿飞虱Saccharosydne procerus(Matsumura)是为害茭白的一种害虫,在江苏南京以滞育卵在茭白的枯叶组织中越冬,一年发生五代,主要以三、四代在7、8月份为害大田栽培的茭白;试验明确了长绿飞虱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茭白,在水稻和游草上不能生存和繁殖后代;成、若虫生活在叶片上,有群集性,成虫有趋光性;未发现短翅型成虫,营两性生殖,未交配的雌虫能产卵,但不能孵化;成虫产卵于叶片中脉组织内,每雌虫平均产209粒。本文最后对长绿飞虱提出初步的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3.
长绿飞虱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选择湖北孝感地区为试验基地,采用人工饲养及田间调查的方法,对长绿飞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在防治技术上作了初步探讨。长绿飞虱是危害茭白的重要害虫,在湖北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茭白叶鞘里越冬,每年7~8月间的2、3代危害最重;成、若虫栖息于茭白叶片上,用口器刺吸汁液和产卵器产卵为害,有趋嫩绿性和群集性,卵主要产在叶背中肋组织内;农业防治是减轻危害的重要措施;药剂防治以2%叶蝉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长绿飞虱的为害规律,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对不同温度下长绿飞虱成若虫蜜露分泌量和体质量变化进行研究,建立了若虫蜜露排放量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长绿飞虱低龄若虫及不同体色成虫在不同温度下蜜露排放量无显著变化,但其高龄若虫在高温条件下平均蜜露排放量显著升高;雌成虫体质量为雄虫体质量的2倍,雌虫体质量在26 ℃最高;除5龄若虫外,温度未对若虫体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各温度条件下长绿飞虱若虫日均蜜露排放量与其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长绿飞虱为害最严重时期为4~5龄若虫期,故田间防治长绿飞虱时期应选择在3龄及3龄以前,当田间温度较低时,可以考虑适当放宽长绿飞虱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5.
茭白长绿飞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绿飞虱Saccharosydne Procervs(Motsumura)是危害茭白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几年来,在无锡郊区有逐步加重危害的趋势。为了提高茭白产量和质量,于1984~1986年对长绿飞虱的发生消长、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与研究,现初报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悬铃木方翅网蝽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卵和若虫的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结果显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卵孵化都集中在产卵后的第7~11天,平均发育历期9.34d,平均孵化率89.14%:若虫羽化集中在孵化后的第8~14天,平均发育历期10.23 d,平均羽化率66.90%;成虫寿命在30~65 d之间.  相似文献   

7.
梧桐木虱又称梧桐裂头木虱,在南京一年主要发生一代,部分二代。一代为主害代,5月中旬至6月上旬危害最重。一代发生期为4月中旬末至7月上、中旬,成虫产于叶背上的卵当年能孵化为二代,产于枝干上的卵则滞育越冬。第二代发生于6月至11月上旬,成虫产卵于枝干上越冬。越冬卵孵化与青桐顶芽萌发具有明显的物候联系。若虫有群集性,通常潜居在自身分泌的大量白色蜡质物中。成虫产卵前期平均为6±1.2天,卵期平均为15.6±2.1天。一、二代各龄若虫平均历期,一龄分别为13.8±1.8和11.2±0.8天,二龄分别为5.8±0.9和5.0±1.2天,三龄分别为8.4±1.2和6.5±0.7天。成虫繁殖力强,最高产卵量可达1701粒。一代发生期主要捕食性天敌有大草岭和两种寄生于若虫的寄生蜂。药剂试验表明,梧桐木虱对药剂反应敏感,室外使用40%乐果、40%氧化乐果和50%甲胺磷各2000倍喷雾,防效达98—100%。4月下旬越冬卵盛孵期用内吸剂氧化乐果涂树干一次,即能控制一代危害。  相似文献   

8.
苏茶 《农家致富》2023,(6):28-29
<正>一、发生规律绿盲蝽在长江中下游茶区1年发生4~5代,以卵在豆类、茶树茎梢、树茬、剪口、杂草内越冬为主,越冬卵在3月底4月初孵化,4月上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若虫孵出后均集中在新梢顶端危害尚未展开的幼叶,若虫期平均长达27天,成虫期30天以上。其生活隐蔽,爬行迅速,成虫善于飞翔,晴天日间多隐蔽在茶丛内,夜晚、晨昏爬至芽叶开始活动危害。至5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后则陆续飞出,迁至其他植物上。10月中旬前后,最后一代绿盲蝽成虫回迁到茶树上产卵越冬。  相似文献   

9.
一、烟粉虱发生为害特性烟粉虱又叫棉粉虱、甘薯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小粉虱属。该虫在鲁西南地区每年发生11~15代,以卵、若虫、成虫在保护地内越冬,发育适宜温度24~28℃,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棉田内出现为害,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达到为害高峰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该虫繁殖速度快,18~20天即可完成一代,繁殖系数高,一头雌虫可产卵209~331粒,且世代重叠。其为害虫态主要为若虫、成虫,若虫为害期10~15日,成虫为害期10~20日,成虫寿命可达1个月以上,卵期5~7日。成虫具随风飘移性,人在棉田活动,成虫遇惊动起飞像一层白雾。该虫以刺…  相似文献   

10.
柑桔木虱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木虱在浙南平阳一年发生6~7代,以成虫在寄主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产卵于芽缝间,4月上、中旬出现若虫;第一代成虫始见于5月上旬.世代重叠,7~8月柑桔秋稍期为成虫发生高峰期.卵期2~11天;若虫5龄,若虫期11~36天;世代历或共20~67天.成虫寿命13~246天,产卵前期6~30天.产卵期1~72天,一般连续一个月左右;每雌产卵量3~762粒,每代平均172~277粒.性比为1.06:1.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灰飞虱在郯城县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第五代若虫在麦田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成虫发生高峰期,5月底6月初是一代成虫向秧田转移高峰期,6月下旬水稻移栽前出现二代低龄若虫急增期,7月上中旬大田即进入第二代发生高峰期。抓好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和水稻移栽后二、三代卵孵化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的防治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长绿飞虱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步研究分析,长绿飞虱在孝感地区一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7、8、月间的1、2代为害最烈。茭白遭长绿飞虱的为害后,呈现不规则的淡褐色点,严重时整叶枯死。有的为害田损失率达80%以上。长绿飞虱天敌各类较多,对长绿飞虱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经药剂防治试验表明:2%叶蝉杀虫效果最好,其次是50%混灭威乳剂和40%氧化乐果。  相似文献   

13.
连续取食抗吡虫啉褐飞虱对黑肩绿盲蝽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连续取食抗吡虫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对黑肩绿盲蝽Cyrtorhinus lividipennis(Reuter)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分别用对吡虫啉(Imidacloprid)敏感的褐飞虱种群(SN种群)和极高抗吡虫啉的褐飞虱种群(RN种群)连续饲养黑肩绿盲蝽15代,观察黑肩绿盲蝽SNCF15和RNCF15种群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群的卵期、若虫期、成虫期以及整个世代的历期、各时段的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但SNCF15种群的产卵期比RNCF15种群长,产卵量比RNCF15种群大,且均差异显著;SNCF15种群的卵孵化率、若虫存活率也比RNCF15稍高,且卵历期稍短。  相似文献   

14.
甘蔗异背长蝽是甘蔗的重要害虫,在江西泰和县一年发生完整的二代,部分三代,主要以卵在蔗蔸、土表层、枯鞘残茎和蔗种叶鞘内越冬,尚有少部分成虫在宿根蔗蔸和枯鞘叶中过冬。全年有两个为害严重期,第一次在五六月甘蔗苗期,第二次在八九月甘蔗伸长期。一代若虫孵化较整齐,且低龄若虫集中在心叶内吸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成虫多群集在蔗株下部枯鞘与蔗茎间隙内栖息、取食和交配。卵成块产于叶鞘边缘内侧,以叶鞘抱茎松紧度适中的叶位分布最多,二代成虫9月间产的卵,当年可以孵化并发育为三代成虫越冬;10月初以后产的卵,当年不再孵化而滞育越冬。  相似文献   

15.
低温对褐飞虱发育、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3、16、19、22、25 ℃下,测定了褐飞虱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褐飞虱若虫各虫态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有明显的差异,在同一龄期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13 ℃卵不能孵化.褐飞虱若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与温度呈线性相关.在同一温度下,以1、5龄若虫历期较长,2、3、4龄若虫历期较短.不同温度下雌成虫寿命都要比雄成虫寿命长.采用直接最优法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为:1、2、3、4、5龄和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06、11.89、10.10、10.91、10.02、9.99℃;有效积温分别为:101.01、35.07、48.64、43.07、80.65、323.58 d·℃雌虫产卵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25℃和22 ℃产卵量无显著差异,但都显著高于19℃和16 ℃、13 ℃成虫不能产卵.  相似文献   

16.
黑肩绿盲蝽是水稻重要害虫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等的主要天敌,它主要发生于晚稻田,在浙江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生最多,常与褐飞虱同步增长。 室内饲养观察,在日平均温度30.4℃时,21.8天完成一代;27.8℃时为26天;23.9℃时则需36.7天,每一若虫平均可食褐飞虱卵75.1粒,每一成虫可食卵139.8~147.7粒,一生共可食卵214.9~222.4粒,在一定密度范围内,捕食量常随猎物密度的提高而增加,功能反应表现为典型的Holling Ⅱ型。采用Holling方程计算,求得成虫和第一至五龄若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985、0.4916、0.4267、0.6656、1.4168和1.1824;每个寄主的处理时间分别为0.0837、0.3442、0.1677、0.1198、0.1269和0.11117,在晚稻田调查,飞虱卵被捕食率达39.1%。  相似文献   

17.
麦田灰飞虱的发生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对小麦的危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灰飞虱在江苏淮河流域 1年发生 5~ 6代 ,以 3、4龄若虫越冬为主 ,稻田套种的小麦是主要越冬源。翌年 3月到 4月初成虫羽化 ,长翅型个体比例极低 ,成虫在原发生地生活 10~ 15d后 ,大范围扩散 ,主要选择在麦田产卵繁殖。 1代若虫于 4月底到 5月初孵化 ,随气温上升和植株衰老逐渐到麦穗上栖息取食并完成发育 ,成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播者 ;越冬代灰飞虱在麦田传播条纹叶枯病并引起小麦严重发病 ;1代灰飞虱发生量大 ,直接取食致害 ,但不能引发小麦条纹叶枯病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北方茶区绿盲蝽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对茶树为害越来越重。绿盲蝽以第一代若虫为害春茶为主,但是不同年份越冬卵孵化期不同,导致绿盲蝽第一代为害期也不同,给有效防治带来了困难。绿盲蝽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文章依据2008年至2017年茶园绿盲蝽越冬卵春季初孵期数据,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建立了茶园绿盲蝽越冬卵春季初孵期预测模型,为不同年份茶园绿盲蝽越冬卵春季初孵期的准确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灰飞虱是武威地区夏、秋田常见的一种害虫,是谷子坐茬的传播媒介。该虫在当地一年发生三至四代,以三代为主。成虫寿命最长43天,最短3天,平均25天。成虫有长翅型、短翅型两种。短翅型绝大多数是雌虫。成虫产卵量最高492粒,最低21粒,平均150粒左右。卵期最长11天,最短6天,平均8天左右。卵孵化的时间,几乎全部是在上午9时至12时之间。若虫有五龄虫和六龄虫两种,其比例为1:1.28—1.4。六龄虫若虫期比五龄虫稍长。若虫期最短18天。最长29天。平均19天左右。  相似文献   

20.
长绿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绿飞虱Saccharosydne procerus(Mots.)是危害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的主要害虫,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严重危害时,茭白整株枯黄,叶片卷曲枯死,植株矮小,严重影响茭白产量。丁锦华等曾对此虫的形态学及生物学习性有过报导,我们于1981—1983年对长绿飞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也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在本院农场与邗江县运西公社茭白田设点系统调查,按棋盘式取样方法每5天调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