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盆栽试验中,向小豆根际土壤添加0(对照)、0.1、1和10 mmol/L 4个浓度的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2种外源酚酸,研究小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不同程度抑制了土壤酶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与对照相比,10 mmol/L肉桂酸和邻苯二甲酸处理的第14 d,脲酶的活性下降了9.2%和14.4%,处理的第42 d,下降了34.85%和39.7%。另外,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降低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1 mg/kg邻苯二甲酸处理的第42 d,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5.89%和31.45%,真菌数量较对照显著升高16.8%。相关分析表明,磷酸酶与细菌数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放线菌数量显著正相关,与真菌数量显著负相关。因此,外源酚酸使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失调,土壤酶活性下降,对小豆生长造成自毒伤害。  相似文献   

2.
通过盆栽试验,选用小豆根系典型分泌物邻苯二甲酸,研究了模拟连作条件下小豆根系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邻苯二甲酸处理均可导致小豆生长发育期根干重、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瘤数、根瘤鲜质量和根系活力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幅度加大。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间小豆根系形态各指标差异显著,尤其至成熟期,高浓度(450×10-6mol/kg土)处理的植株根系几近干枯,而对照依然保持有一定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毒物质邻苯二甲酸与肉桂酸对沙芥(Pugionium cornutum (L.) Gaertn.)和斧形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幼苗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为沙芥属植物自毒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沙芥和斧形沙芥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对照),0.01,0.1,1和10 mmol/L邻苯二甲酸与肉桂酸溶液进行处理,观测生长指标(叶和根的长度及其干、鲜质量)和抗氧化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对沙芥幼苗生长的影响均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与对照相比,0.01 mmol/L邻苯二甲酸处理沙芥根长显著增加,0.01 mmol/L肉桂酸处理沙芥叶长、根长、根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均增加。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处理斧形沙芥生长均受到抑制。0.1 mmol/L邻苯二甲酸处理沙芥叶、根SOD活性均高于对照,0.01 mmol/L肉桂酸处理沙芥叶SOD活性高于对照。0.1 mmol/L肉桂酸处理沙芥根SOD活性高于对照。邻苯二甲酸处理斧形沙芥叶SOD活性梯度下降,0.1 mmol/L邻苯二甲酸处理斧形沙芥根SOD活性高于对照。肉桂酸处理斧形沙芥叶、根SOD活性均梯度下降。0.01 mmol/L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处理沙芥属植物体内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而后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MDA含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10 mmol/L邻苯二甲酸和肉桂酸处理下沙芥和斧形沙芥叶、根MDA含量均升高。【结论】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对沙芥生长表现为低促高抑,0.01 mmol/L促进生长,浓度升高则抑制生长;对斧形沙芥的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作用。邻苯二甲酸、肉桂酸对保护酶活性均表现为低促高抑,且邻苯二甲酸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花生连作后土壤中脂肪酸类物质的累积与花生连作障碍间的关系,为花生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以田间土壤为介质,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花生根系分泌物中3种长链脂肪酸,即:豆蔻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的混合物,对花生植株生长、产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中脂肪酸的初始含量较低时(80 mg/kg土),对花生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微弱的促进作用(P > 0.05),当土壤中脂肪酸的初始含量较高时(160 mg/kg土和240 mg/kg土),显著抑制了花生植株的生长和产量(P < 0.05)。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土壤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在低脂肪酸含量处理下升高,在高脂肪酸含量处理下显著降低(P < 0.001)。光合产物、根际有效养分的减少和根系养分吸收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导致花生植株生长和产量降低的原因之一。花生连作土壤中豆蔻酸、软脂酸和硬脂酸的累积与花生的连作障碍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野菊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对三种植物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比对植物体茎叶、根系分泌物、植物根际土壤3个醇提取物中共有成分,以确定出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根系分泌物所产生的主效化感物质。在此基础上,应用外源法测定2,4-二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4个不同浓度下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 Hort.)、莴苣(L.sativa L.)3种化感敏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菊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有2,4-二叔丁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且2,4-二叔丁基苯酚对3种植物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0.05 mmol/L浓度下对油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0.05 mmol/L和0.10 mmol/L浓度时,对生菜鲜重、莴苣和油菜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氮素供应状况(同时提供NH~+_4-N和NO~-_3-N)对草坪草生长和养分吸收特性的影响,以硝酸铵(NH_4NO_3)为供试肥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浓度(0、2.5、10 mmol/L)下高羊茅的生长及养分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添加外源硝酸铵高羊茅株高、干物质累积量增加,根系平均直径增大,总根长和根表面积降低,根系直径在<0.3 mm和>0.9 mm范围内的根长显著减少;与2.5 mmol/L氮处理相比,10 mmol/L氮浓度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量、根长、根表面积降低。随外源氮浓度的升高,植株地上部氮、钾含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呈上升趋势,地上部氮、钾的分配比例提高;地下部养分含量随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氮、钾累积量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增加氮浓度单位根长的氮、钾养分吸收量提高,2.5 mmol/L和10 mmol/L氮浓度处理单位根长吸磷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高羊茅植株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2.5 mmol/L氮浓度更有利于促进高羊茅植株生长,提高养分吸收量,节约氮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低浓度NaCl的最佳施用方式及其适宜浓度对樱桃萝卜生长和物质累积的有益效应,以樱桃萝卜品种“荷兰可爱多”为试材,从2叶1心期开始,采用浓度为0、6、12、18 mmol/L的NaCl,分别进行连续21 d的叶面喷洒或根部浇淋处理,分析其对植株及各器官生长、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累积以及叶片光合碳吸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施处理下,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樱桃萝卜植株生长及光合活性等指标均呈现峰值变化趋势,其有益效应最佳浓度集中在12 mmol/L。叶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樱桃萝卜的全株及肉质根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大幅增加了107.2%和112.3%、147.3%和148.6%;而且叶面积、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也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生长活性与根系活力也有大幅度提升。而根施12 mmol/L NaCl处理下,全株干质量、全株鲜质量、肉质根鲜质量、叶面积也明显增加。另外,叶施、根施12~18 mmol/L NaCl更有利于植株干物质从叶片向肉质根转移分配。叶施12 mmol/L NaCl促进了肉质根的可溶性糖、淀粉、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的累积;相比之下,根施12 mm...  相似文献   

8.
根际CO_2浓度对网纹甜瓜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生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雾培植株根际通CO2处理方式,在开花结果期对网纹甜瓜进行不同浓度的根际CO2处理,研究根际CO2浓度对网纹甜瓜植株生长和根系氮代谢的影响。【结果】在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间,根际2500μL·L-1和5000μL·L-1CO2浓度处理同350μL·L-1(对照)处理相比,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系硝态氮(NO3--N)含量、氨态氮(NH4+-N)含量、ATP酶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5000μL·L-1处理变化的幅度大于2500μL·L-1处理。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在整个处理期间,均随着根际CO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根际高浓度CO2使根系伤流液中氨基酸的总量和大部分氨基酸的含量下降。【结论】在网纹甜瓜果实发育期间根际CO2浓度长期达到2500μL·L-1以上时,植株生长和果实发育受到抑制,根系对氮的吸收、代谢能力下降,植株氮循环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施钾调控烟草根系酚酸的释放及其防控青枯病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不同量的钾肥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同时测定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种类和含量,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抑制作用。[结果]当田间施用150 kg/hm2的钾肥时,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根际土壤中青枯病病原菌的数量最少,为5.6 log CFU/g,而无钾肥处理的发病程度最高。同时,测定烟草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发现,150 kg/hm2处理的肉桂酸、水杨酸和苯丙酸释放量最高。外源添加酚酸对青枯病病原菌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促进了菌丝生长,当浓度达600 mg/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在田间中施钾肥显著提高了烟草的生物量、钾浓度和总酚含量。[结论]施用150 kg/hm2钾肥时,能在农业上有效地防控烟草青枯病,其根系分泌物中的酚酸能显著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施用生物炭对酚酸胁迫下"番茄植株-土壤-微生物"体系的调控效应。【方法】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添加生物炭处理对酚酸胁迫下番茄生长和生理指标、番茄产量与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通过冗余分析解析各因素之间的互作机制。【结果】与外源酚酸胁迫处理相比,施用5%生物炭可有效缓解酚酸对番茄植株生长的胁迫作用,提高根系活力和根冠比,番茄单株产量和单果重分别提高15.2%和4.3%,糖酸比增加32.0%。施用生物炭处理与酚酸胁迫处理相比,收获期土壤pH提高0.59个单位,EC值降低21.9%,残余总酚酸质量分数降低25.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通过改变pH、碱解氮、总氮、总酚酸含量4个主要土壤环境因子,进而促进与番茄产量和品质呈正相关的微生物丰度的增加,抑制与番茄产量和品质呈负相关的微生物丰度。【结论】生物炭可通过改变土壤pH、氮素、总酚酸含量等理化性质,选择性促进或抑制与番茄产量和品质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通过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变,缓解酚酸类化感物质对番茄植株的胁迫作用,从而达到促生、增产、提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禽蛋壳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应用,以废弃禽蛋壳为原料,以蛋壳柠檬酸-苹果酸复合钙(CCM)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四元线性回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获得超声波法制备CCM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与苹果酸混合酸体积比为1.0∶1.4,蛋壳与混合酸添加量为0.8∶1.0,超声功率600W,超声时间20min,且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钙离子得率可达92.97%。  相似文献   

12.
复合有机酸、乳酸和柠檬酸对冷鲜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酸保鲜液对冷鲜肉保鲜效果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贮藏时间的冷鲜肉中微生物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pH值的测定和感官分析,研究复合有机酸对冷鲜肉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在4℃冷藏条件下储存7d后,乳酸处理的冷鲜肉的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1.8 lg cfu·g-1,柠檬酸比对照组减少1.5 lg cfu·g-1,但它们对猪肉pH的稳定作用不明显,TVB-N上升也很快,第7天,分别为0.1963mg·g-1和0.1901mg·g-1.复合有机酸的保鲜效果最好,第7天,菌落总数比对照组减少3.2 lg cfu·g-1,猪肉pH也较为稳定,仍然低于5.0,TVB-N仅为0.1349mg·g-1.感官评定上,复合有机酸处理的猪肉效果最令人满意,第7天,仍处于二级鲜度范围,其他组的猪肉都已经变质.  相似文献   

13.
14.
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产苯乳酸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方法]用双层培养基法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115株乳酸菌,用双层平板法从中筛选出24株对啤酒酵母具有明显抑菌效果的菌株,然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筛选产苯乳酸量最高的菌株,并对筛选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以及菌株16S rDNA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对初筛的24株菌株发酵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7株苯乳酸的产量〉60 mg/L的菌株,其中菌株P421乳酸菌显示出最高的苯乳酸生产能力,苯乳酸产量可达80.5 mg/L。根据菌株P421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产苯乳酸的菌株,建立了1种准确筛选苯乳酸生产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话梅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话梅食品中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2种前处理方法(超声萃取法和加沉淀剂法)。结果表明,超声萃取处理后样品色谱图基线不稳,杂峰较大较多;超声萃取处理时苯甲酸和山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79%和2.291%,而加入沉淀剂处理后二者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26%和2.049%;超声萃取法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叫收率分别为106.1%和104.9%,沉淀剂法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8.7%和91.7%。2种前处理方法虽有一定差异,但均符合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6.
邹盛勤  陈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888-5888,5959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色谱柱为Nucleosil C18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85∶15,V/V),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表明,熊果酸在0.146~2.9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齐墩果酸在0.282~5.6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9%。该方法能准确测定千屈菜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且操作简便,线性范围宽,重现性好,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野生青荚叶脂肪酸和氨基酸营养成分进行评价。[方法]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青荚叶的脂肪酸及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用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氨基酸分(AAS)和化学分(CS)评价青荚叶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青荚叶中粗脂肪含量为4.27%,7种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含量的76.42%,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青荚叶中蛋白质含量为7.74%。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6.19%,8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1.36%,9种药效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0.74%,4种鲜味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5.22%。AAS和CS均表明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结论]青荚叶口味鲜美,营养均衡,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阿魏酸和草酸对豇豆枯萎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衍荣  王小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113-3114,312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阿魏酸、草酸对豇豆枯萎病病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挑战接种后幼苗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阿魏酸和草酸对豇豆枯萎菌的影响差别很大,其中,阿魏酸浓度>1.0 mmol/L和草酸浓度>5.0 mmol/L都能显著地抑制豇豆枯萎病病菌孢子的萌发;2种酸类物质对豇豆枯萎病病菌菌丝生长也有抑制作用,阿魏酸浓度>10.0 mmol/L和草酸浓度>20.0 mmol/L的抑制效果显著;在不影响豇豆幼苗正常生长的情况下,以3.0 mmol/L阿魏酸最为有效,幼苗发病率仅为48.6%,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鲥鱼肉中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鲥鱼肉中含有所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且鲥鱼肉中的氨基酸比例十分接近理想蛋白质要求。鲥鱼中检测出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其中DHA的含量高达12.957%,明显高于多种海水鱼与淡水鱼类,可作为人类摄入DHA的重要来源,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花生原料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是影响花生油品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技术,以十七烷酸甲酯为内标,初步建立了测定花生仁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旨为花生品质的全面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方法中提取溶剂种类、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泡时间、提取温度对油酸和亚油酸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花生仁中的油酸和亚油酸时,用正己烷做溶剂,单因素最佳水平为料液比1:10(g/m L)、浸泡30 min,在45益下超声(功率250 W)20 min;并将所建立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与传统的浸渍法和索氏提取法进行了提取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重复性好,优于传统的浸渍法和索氏提取法,可满足花生仁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测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