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长林 《新农业》2003,(7):42-42
1.看土追肥追肥要由土壤的性质而定.低洼地和碱地,要选用硝铵、硫酸铵、过磷酸钙等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作追肥;酸性土壤应选用尿素、碳酸氢铵等碱性肥科作追肥,对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砂壤土,应选用不易挥发的硝酸铵或尿素作追肥.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5,(5)
<正>作物根外追肥(叶面喷肥)具有见效快、利用率高、施用方便、效果显著、节省肥料等优点。根外追肥好处虽多,但作物大部分养分是通过根部吸收的,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使用根施的方法,也就是说根外追肥要在一定前提下使用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实践证明,下列五种情况作物根外追肥的效果特别好。  相似文献   

3.
金回报在白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金回报(g)化肥(kg)追肥时期(定植后天数)底肥追肥1追肥2底肥追肥1追肥2追肥1追肥2不施金回报0005025254080追肥加金回报02002005025254080底肥加金回报400005025254080底肥追肥加金回报2001001005025254080金回报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肥料增效剂,它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植  相似文献   

4.
<正>苹果根外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是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直接喷雾到苹果树枝、叶、果上的追肥方式。在实际生产中,已被很多果农采用。相对于一般的土壤施肥,叶面喷肥的优点表现在五个方面。发挥作用快:采用根外喷肥,一般尿素、磷肥喷后吸收率8小时可达50%和  相似文献   

5.
五优308,2008年开始引入化州市试种,表现熟期适宜,丰产性和农艺性状较好,适应性广,株型中集,有效穗多,剑叶短小,米质好,后期熟色好。其栽培要点:适时播种,培育矮壮秧,合理密植,抛足基本苗,施足基肥,早追肥,增施P、K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6.
一、浇排相结合韭菜秋季怕涝,不旱不要浇水,如果雨水太大,一定要做好排水防涝的工作,防止韭菜沤根、烂叶,造成减产。 二、重施两次肥韭菜追肥的多少,要根据土壤条件决定。最好进行配方施肥。按照韭菜生长所需要的营养进行追肥,第一次施肥,可用充分腐熟的饼肥和生物菌肥,667平方米施500千克,或施用磷酸二铵150千克,最好不要用含钾太高的复合肥,追肥后要及时浇水一次。  相似文献   

7.
把握高粱追肥的最佳时期,通过追肥用量和追肥品种的比较表现出来的差异,来确定高粱在追肥期的最适用肥量及用肥品种,以提高高粱产量和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推进高粱在我县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据养鱼专业户介绍,高产成鱼池塘施有机肥,可采取如下的“五看”法.一看季节。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巧施伏肥,狠施白露肥。即春秋适量多施,夏季少施。二看天气。抓住正常天气施肥,阴雨天气或下大雨时不施肥。三看水质。水清时勤施,伏天水浓时加清水施,大量投饵时少施。四看鱼情。花白鲢生长瘦弱时,适量多施;鱼浮头  相似文献   

9.
高孟萍 《吉林农业》2011,(8):67+69-67,69
利用试验材料生物茵肥和磷酸二氩钾,设置了12个小区,进行白菜生物茵肥叶面追肥肥效对比试验,并定期追肥进行实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白菜的叶面追肥试验中生物茵肥和磷酸二氲钾在植物学性状上的表现、产量、产值、品质都比较好,但生物茵肥比磷酸二氢钾和对照清水的效果显著。生物茵肥用于叶面追肥既符合提升蔬茱品质,满足市民食幕的质量要求,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种施氮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这5种施肥方式分别是无肥对照、高氮一炮轰(农民习惯)、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底肥+1次追肥(拔节期)、和底肥+2次追肥(拔节期和抽雄期).结果表明,两次追肥的增产效果好于一次追肥及施用缓控释肥,各处理均好于一炮轰施肥.与无肥对照相比,两次追肥、一次追肥、缓控施肥、高氮一炮轰的增产效果分别是64.4%、60.1%和58.7%、55.0%.建议提倡在玉米生育中、后期,采用两次追肥的方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在没有条件追肥的地区,也可以考虑一次性施入缓控释肥.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的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薛晓燕 《农技服务》2009,26(9):28-29
阐述了苹果树的需肥特点,并从萌芽或花前追肥、花后追肥、花芽分化前追肥、果实膨大后期追肥及秋施基肥几个方面总结了其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五个优点。蔬菜叶面追肥又叫叶面喷肥或根外追肥,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喷布在蔬菜叶片上的追肥方法。其优点:①可避免土壤对养分的固定和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吸收;②可促进根部对养分的吸收功能;③养分吸收转化速度快;④喷施微量元素等可以调节酶的活性,提高光合效力,增加产量;⑤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置不同追肥氮、钾施用水平,研究不同追肥对早稻甬籼975的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少二次追肥中氮肥施用量、增加钾肥可提高稻谷结实率、千粒重,控制后期贪青,减N肥、增K肥处理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的结实率及千粒重提高11.9%、1.8%,比减N肥处理的结实率及千粒重提高6.5%和1.8%。水稻产量也是减N肥、增K肥处理最高,田间抗倒伏表现最好,建议种植早稻甬籼975过程中调整追肥构成,减氮肥增施钾肥。  相似文献   

14.
以发酵的麦糠、菇渣、玉米芯按体积比5∶3∶2混合作为番茄栽培基质,设低(L)、中(M)、高(H)3个追肥水平和结果期每穗果(A)或隔穗果追肥(B)2个追肥频次,研究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A-L(每穗果低肥)和B-M(隔穗果中肥)处理的番茄生长最好,B-L(隔穗果低肥)处理长势最差;A-H(每穗果高肥)处理氮、磷和B-H(隔穗果高肥)处理钾素吸收量最大;A-L处理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最高,A-H处理的利用率最低;番茄产量以B-M处理最高,比不追肥增产20.5%;其次是A-L处理,比不追肥增产15.8%;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以低肥处理较好。每穗果低肥和隔穗果中肥可作为该基质栽培番茄的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1. 最佳浓度:叶面肥喷施达到最佳浓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浓度过高,易发生肥害或毒素症;浓度过低,达不到追肥的目的。常用肥料最佳浓度为尿素0.5%~1%,磷酸二铵0.2%~1%,氯化钙0.3%~0.5%,硫酸锌0.05%~0.2%。2. 最佳时期:一般在蔬菜苗期、始花期或中后期需肥关键时期喷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苗期不同追肥种类和追肥量对嘉定白蒜植株生长、蒜头产量和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追肥中的氮、钾比例,可促进大蒜植株健壮,显著提高蒜头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使用专用掺混肥(BB肥)增产效果优于普通复合肥和复混肥,最佳追肥方案为专用BB肥40kg/6667m^2配合尿素4.6kg/666.7m^2,N:P2O5:K2O为10.1:4.0:8.0。  相似文献   

17.
促进夏玉米后期高产的五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夏玉米前期生育良好,只是为高产提供了可能性。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后期管理必须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技术措施。 1 及时追肥,促穗大增粒重。夏玉米进入生育后期,虽然需肥不多,但及时追肥至关重要。据测定,掖单13号进入蜡熟初期时,每667m~2日平均需氮磷钾肥分别为0.41、0.19、0.43kg。此期追肥的主要作用是:能有效地防止茎叶早衰,延长叶片的光合时间,生产较多的  相似文献   

18.
花卉(苗木)不同于一般农作物,它们在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实践证明,花卉(苗木)施肥要把握以下五宜:1.宜因肥料种类施肥花卉(苗木)追肥一般采用速效肥,如硫酸铵、尿素、氯化铵、氯化钾等,这些化肥如有结块的应充分粉碎,作基肥可与农家肥混合,作追施则要溶解充分。2.宜因土壤状况施肥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不同,所含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各异,所以在施用时要区别对待。如石灰性土壤或强酸性苗圃土壤多缺磷,要注意增施磷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不少农民因忙于其他产业,对作物追肥过于简单,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作物产量。泗洪县农技人员通过对五种常见作物实际试验与对照分析表明,对作物适期适量追肥,才能更好地满足作物生长对肥料的需求,提高作物的产量水平。一、小麦最佳追肥期小麦应在三叶期实行追肥,一般每公顷追施硝酸铵195~270kg或尿素135~180kg。小麦后期由于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故应在抽穗开  相似文献   

20.
曹榕彬 《福建农业》2009,(11):11-11
目前,在农作物生产中,叶面肥的应用非常广泛,人们甚至称之为“锦上添花”肥,特别是在农作物受洪涝灾害之后和生长中后期,施用叶面肥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在根系吸收作用受阻。或作物缺素急需补充营养,以及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时,采用叶面追肥,可以弥补根系吸肥不足.可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在施用叶面肥时,一定要注意做到5个“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