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进德国BASF公司的生物降解塑料Ecoflex聚酯,利用挤出吹塑法制得了全生物降解塑料薄膜。结果表明:Ecoflex吹膜加工工艺条件为加料段温度135℃,塑化段温度150℃,均化段温度160℃,主轴转速150 r/min,得到了平均膜厚为0.02 mm的Ecoflex薄膜。该薄膜具有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相近的性能,其拉伸强度纵向为35.2 MPa,横向为21.7 MPa;断裂伸长率纵向为388.4%,横向为817.1%;直角撕裂强度纵向为85.24 N/mm,横向为105.81 N/mm。在受控堆肥试验条件下,130 d薄膜的生物分解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2.
采用改性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作为增强和胶粘材料制备柔性装饰薄木,探讨热压压力、温度、时间和LDPE膜厚等因素对薄木柔韧性、剥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塑膜增强柔性装饰薄木的较优工艺参数为:热压压力1.0 MPa、温度150℃、时间120 s,LDPE膜厚0.03 mm;在此工艺条件制备的装饰红栎薄木的柔韧性优良,柔韧性卷曲试验的钢棒直径可小至4 mm,浸渍剥离强度达到Ⅰ类胶试验要求,总体性能优于无纺布增强薄木。  相似文献   

3.
以杉木屑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分段热解制备木醋液及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150~250℃为杉木屑热解最活跃阶段,木醋液得率最高,达到34.09%;在该温度段木醋液组分中GC含量最高为酚类物质,其次为酸类物质。木醋液中有机物GC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当热解温度大于150℃后,有机物可达48%左右。不同热解温度段各类有机物GC含量不同,酸类物质在0~150℃最高(64.84%),酚类(54.13%)和酮类(17.95%)物质在≥250~350℃最高,醛类物质在≥150~250℃最高(17.15%)。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温处理对漆蜡皂化值的影响情况,设处理温度分别为100、110、120、130、140和150℃,处理时间长度分别为1、2、3、4和5 h,就不同温度条件和处理时间对漆蜡碘值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100℃的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的漆蜡碘值整体低于其他几组温度处理的,其变化范围为62.4~70.2 mg·g-1;当温度为150℃时,不同处理时间的漆蜡碘值比其他几组温度处理的整体上相对要高些,其变化范围为76.0~85.8 mg·g-1;不同温度处理的漆蜡碘值存在差异,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处理温度为100℃与其他5组处理温度(110、120、130、140和150℃)对漆蜡碘值的影响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10与120℃、130和150℃各组处理对漆蜡碘值的影响差异显著;120、130、140和150℃的温度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对漆蜡碘值的影响均存在差异,但相互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周婷婷  林少华  孙荣 《森林工程》2012,28(3):54-56,61
以玻璃纤维网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以Fe3+对TiO2催化剂实施掺杂,经胶液配制、膜的涂覆与焙烧等工序,制备改性TiO2催化膜。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Fe/Ti质量比、涂覆次数、升温程序等因素对改性后的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的影响。在选定各因素各水平下,对TiO2催化膜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Fe/Ti质量比>焙烧温度>涂覆次数。最优条件为:Fe/Ti质量比=0.01%;焙烧温度=600℃;涂覆次数=3次。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改性TiO2为锐钛矿型,平均粒径为14.5nm。  相似文献   

6.
杨树木醋液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抑菌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于馏法制取、不同温度段采集到的杨树木醋液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并对高温度段的化学成分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0~300 ℃温度段木醋液除对大肠杆菌抑制效果差于对照庆大霉素外,对其他细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抗菌素;300~510℃温度段木醋液抑菌效果均好于对照庆大霉素,说明高温度段的木醋液具有很强的抑菌作用.300~510℃收集的木醋液约含有41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酸类、酚类、酮类、醇类、醛类和酯类等.在所有化合物中,乙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7.10%,其次为苯酚,含量为11.36%.初步分析确定其抑菌活性成分为乙酸和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高温湿热水解预处理条件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选取不同温度100℃、150℃、200℃、加水量(20%、40%、60%)、反应时间(20 min、60 min、120 min)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并以有机质(VS/TS)、化学需氧量(SCOD)、还原性糖、氨氮、粗脂肪、粗蛋白作为考量指标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为150℃、加水量为40%,高温加热20min为反应的最佳条件。选择合理的高温湿热水解预处理条件对厨余垃圾后续处理效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杨木表面沉积派拉伦薄膜来提高杨木的防水性能,研究中采用真空蒸发的镀膜方式将派拉伦薄膜沉积在杨木表面,通过扫描电镜、接触角测量仪等现代分析仪器研究经过镀膜处理后的杨木表面微观形貌变化和润湿性变化,并通过24 h浸水试验研究杨木的防水能力。处理工艺为:蒸发温度92~97℃,裂解温度680℃,沉积室真空度0.1 Pa,沉积室温度25℃,蒸镀时间5 h。试验结果表明,派拉伦薄膜成功沉积在杨木表面,并可以形成较完整的膜层,但其在杨木横切面与纵切面表面的沉积状态有所不同;镀膜处理后试件的接触角明显增大;24 h吸水率以及24 h体积膨胀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5.9%和20.2%,14 d平衡处理后,杨木的24 h吸水率下降幅度为82.5%,24 h体积膨胀率下降幅度为56.3%。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各类运行条件对膜组件工作性能的影响,选用自制的PVDF超滤平板膜组件,以海藻酸钠作为典型污染物配置了浓度为100 mg/L的废水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膜通量会随着温度、曝气强度、pH值的升高而升高,随离子强度的升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后进行了以温度、曝气强度和离子强度为三因素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低压力运行条件下,膜通量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曝气强度次之,离子强度最小,并最终确认了最佳运行条件为温度34℃、曝气强度为2.0 L/min,离子强度为100 mMol。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烯膜和柚木薄木为试材,考察等离子体处理进给速度、热压温度、压力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聚乙烯膜增强柚木薄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压温度对柚木薄木剥离强度和横向抗拉强度的影响极显著,等离子体处理进给速度的影响显著。在等离子体进给速度3 m/min,热压压力0.8 MPa、温度135℃、时间150 s等较优条件下,柚木薄木的剥离强度达0.51 k N/m,抗拉强度达4.13 MPa,柔韧性检测钢棒直径可小至4 mm,浸渍剥离达到I类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预热温度对压缩木材的色饱和度差(ΔC*)、色相差(ΔH*)、总体色差(ΔE*)、吸湿率、厚度变化和回弹率的影响,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为研究对象,将其封端、浸水和放置后置于热压机上进行预热12 min,预热温度分别为90、120、150、180℃和210℃,预热完成后在相同温度下压缩5 mm。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ΔC*、ΔH*和ΔE*逐渐增大,温度>150℃,三者急剧增大,说明150℃是材色变化的一个关键温度点。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压缩木材的吸湿率、厚度变化和回弹率逐渐减小,温度>150℃,三者急剧减小,说明150℃也是压缩木材尺寸稳定性变化的一个关键温度点。此外,ΔE*和回弹率呈线性负相关,ΔE*越大,其对应的回弹率越小。  相似文献   

12.
以温度150~210℃保温4h、180℃保温2~6h为条件,探究桃花心木材适用的热处理工艺。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试材平衡含水率和湿胀率逐渐降低,阻湿率和抗胀率增大;抗弯弹性模量在180℃以上时明显降低,抗弯强度随温度升高一直下降;随180℃保温时间的延长,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先下降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蓖麻油(CTO)为原料,经环氧化反应制得环氧蓖麻油(ECO),再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在80℃和150℃温度条件下进行固化得到2种不同的交联固化材料,并对其分子结构和各项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2种固化材料,其拉伸强度、硬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明显提高;热重分析显示2种固化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初始分解温度均在280℃左右。高温150℃固化得到的材料中含有典型的氨基甲酸酯-噁唑烷酮双重固化交联结构。  相似文献   

14.
八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西八角主产区分离到7个八角炭疽病菌株,No.1菌株致病力最强。对其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28℃;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6℃~22℃;生长发育的最适pH值为5~6;孢子萌发最佳湿度为100% 水膜;黑暗条件下有利于孢子萌发,病原菌能够利用所测定的氮源和碳源。  相似文献   

15.
不同温度、枝段部位对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效果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北方地区文冠果嫁接的最佳温度范围以及最佳接穗部位,特开展了不同温度、枝段部位对文冠果愈伤组织形成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形成愈伤组织能力按照由高到低顺序枝段部位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温度依次为26℃>30℃>22℃>18℃>34℃,因此建议在我国北方地区嫁接文冠果时选择下部枝段作为接穗、温度控制在26~30℃为宜。  相似文献   

16.
以乙基纤维素(EC)为包覆材料,无水乙醇为溶剂,在50℃溶解制成包膜液。将制备好的包膜液均匀地喷涂在成型活性炭的表面,经热处理后,制备得到包覆EC的活性炭产品。考察了包膜液的质量分数、喷涂体积及热处理温度对包覆活性炭强度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膜液质量分数4.23%、30 g活性炭喷涂20 m L膜液、热处理温度140℃条件下,制备的包覆活性炭产品强度达93.66%,相比原料活性炭提高7.35个百分点,丁烷工作容量为86.0 g/L,相比原料活性炭下降9.6 g/L,在活性炭表面形成了一层3~4μm的薄膜。EC包覆没有改变活性炭内部的孔结构特征,但会影响活性炭表面的润湿性,经EC包覆后活性炭水接触角(θ)为89.76°(原料活性炭的θ为15.41°),疏水性能显著提高;包覆后的活性炭产品表面光滑平整,无浮尘,形状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7.
冷藏条件下包装处理对黄冠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包装材料结合臭氧处理、贮藏初期降温速度对黄冠梨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贮藏条件下,不同材料包装的黄冠梨花斑病发病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0.01mm聚氯乙烯膜<0.005mm聚氯乙烯膜<保鲜纸。通过控制适宜的入库温度(8~10℃)、降温速度(每天降温1℃,8~10d降至0℃)和贮藏温湿度[温度(0±1)℃,湿度90%~95%],可有效预防贮藏期花斑病的发生。缓慢降温结合30mg/m3的臭氧处理黄冠梨,贮藏期花斑病发生率仅为0.83%。  相似文献   

18.
三聚氰胺浸渍橡木薄单板贴面实木复合地板是参考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生产工艺生产出的表面凹凸实木复合地板。使用三聚氰胺胶黏剂、固化剂、渗透剂、脱膜剂(配比为500:1:1:1)混合液浸渍橡木薄单板,然后在真空度为0.08 MPa时保压浸渍5 min,在大气条件下放置30 min,取出后再放入9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10 min。浸渍完成的橡木薄单板与基材经热压成型为表面凹凸的实木复合地板。考虑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对其凹凸表面成型的影响,每个因素取4个水平,制定因素水平表,选择正交表进行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浸渍剥离及表面纹理深度的测量分析,得到最优的热压工艺条件为温度150℃、压力1.2 MPa、时间70 s。三聚氰胺浸渍的橡木贴面复合地板表面纹理、色泽、手感都更加接近自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掌握假龙头(Physostegia virginiana L.)萌发的最适条件,试验研究了假龙头种子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和细胞分裂素(6-BA)处理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试验结果显示:假龙头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GA_3的浓度为0~150mg/L时,可以促进假龙头种子萌发,且在150mg/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51.00%、46.00%;6-BA的浓度为0~50mg/L时,可以促进假龙头种子萌发,且在50mg/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46.00%、30.00%。相比较而言,在25℃条件下,150mg/L的GA_3对假龙头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要好于50mg/L的6-BA。  相似文献   

20.
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60℃条件下,分别用水、不同浓度的丙酮和乙醇作溶剂来提取金樱子黄酮,通过比较提取液中金樱子黄酮含量,得出丙酮法是3种提取法中的最优方法。对丙酮法做正交实验,得到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优化条件。虽然乙醇法不及丙酮法效果好,但考虑到乙醇成本低、易操作,故对乙醇法也做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丙酮法提取金樱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丙酮浓度为70%、水浴温度为50℃、固液比为1∶100、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7570mg/ml;而乙醇法最佳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60%、水浴温度为70℃、固液比为1∶150、提取液中黄酮含量为0.7030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