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福建引种火炬松种源试验结果表明:31个种源15年生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均值为39.89MPa,变化范围为32.85~46.13MPa;种源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率为hf>0.429,且随株内年轮数的增加或树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大;种源内个体差异大于种源间变异,栽培环境对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31个参试种源木材顺纹抗压强度与其树高、木材密度、晚材率和生长轮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与其胸径呈显著负相关。株间相同生长发育阶段或相同树龄情况下,年轮宽度与顺纹抗压强度呈负相关,这种负相关系数随着树龄增大而逐渐减小。美国东部海岸地区原产地种源经度与其顺纹抗压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其原产地夏季降水量及其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与顺纹抗压强度为显著的正相关;南部墨西哥湾地区原产地种源经度与其顺纹抗压强度则呈显著正相关,夏季降水量及其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与顺纹抗压强度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原产地纬度、经度、1月份平均最低温、年均温、6~9月份降水量、年降水量、6~9月份降水与年降水之比和无霜期8个因子中,种源原产地纬度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多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荆州引种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21个种源间木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基本密度与原产地纬度正相关显著,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各种源株内径向基本密度呈递增的模式。各年轮段间基本密度正相关极其显著。5年生基本密度预测9年生、12年生的木材基本密度。  相似文献   

3.
河南火炬松种源中龄林生长量,干形特征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河南引种栽培的两批火炬松种源中龄林树高、胸径、材积、干形等特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一般火炬松种源生长量性状早期预测效果很差;耐寒火炬松种源生长量早期选择有一定的效果,但其遗传决定系数仅为0.50左右。一般火炬松种源原产地纬度对生长量影响较大,且与胸径呈显著负相关,反映出来自美国南部的种源在引种地生长较快。耐寒种源中,纬度与生长量旦正相关,经度与生长呈负相关,反映出美国东部高纬度低经度局部地区的耐寒种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种源生长量、材性的变异与优良种源综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省荆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种源试验林的生长量及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因子以及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具有中等程度的广义遗传力。基本密度径向变异模式以及递增为主,年轮段基本密度呈正态分布。木材密度早晚期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而增加,用5年生木材密度能可靠地预测12年生木材密度。各种源生长量因子与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有正有负,相关性大小与种源有关。木材密度与晚材率的正相关显著。生长量、木材密度与原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晚材率与纬度正相关,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综合评估表明S1,S3、S20为较优种源。  相似文献   

5.
武汉引种火炬松种源基本密度的变异与综合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3年炎生炬松18个种源间本材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广义遗传力大于0.42,并随着树龄的增大而有加强的趋势。方差分析中种源、环境方差分量各占1/2,反映出遗传、环境对火炬松基本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株内径向基本密度以递增模式为主,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基本密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反映出早期测定是可行的。基本密度与种源原产地经度、纬度间相关系数很小,无明显的经向或纬向变异模式。种源内个体间基本密度的变  相似文献   

6.
火炬松种源生长量与木材密度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采用河南省引种火炬松1984年一般种源,1983年耐寒种源试验林为材料,研究林木不同生长阶段年轮宽度,晚材率与木材基本密度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火炬松林分早期生长阶段年轮宽度与木材基本密度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林分郁闭后年轮宽度、胸径与木材密度存在着极其微弱的负相关,不同生长阶段晚材率与木材基本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早期优良种源评选没有考虑木材性状是不符合工业人工林培育种源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14年生火炬松耐寒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耐寒种源间1年生苗高差异显著,苗木地径差异不显著。其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发芽率、1年生苗高生长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地径正相关不显著。14年生火炬松耐寒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各个性状差异显著,22个耐寒种源1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可达8.69m、16.51cm和0.1217m3,其种源选择是有效的。福建海拔300~600m之间的山地,火炬松生长快,可重点引种CHL8、CHL5、CHL153个种源栽培。  相似文献   

8.
福建引种火炬松木材管胞形态特征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闽候南屿国有林场引种31个种源的火炬松木材的管胞形态特征变异情况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①种源间管胞特征值中仅早晚材管胞长度及其加权值、腔径比差异显著。②管胞形态特征值种源间个体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③基本密度与单位面积细胞数目、晚材率、壁厚、长宽比、壁腔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管胞宽度、腔径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管胞长度的正相关不显著。④年轮宽度与管胞长度、长宽比、基本密度唛极显著负相关,与晚材率呈显著负相关,与单位细胞数目、壁厚呈负相关,与管胞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腔径比正相关不显著。⑤纬度与管胞长度、宽度、直径、腔径比呈负相关,与管胞壁厚、壁腔比呈正相关;经度与管胞长度、宽度、直径、腔径比呈正相关,与管胞壁厚、壁腔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乐昌含笑种源地理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观测数据作为种源地理变异研究材料,通过多点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并对生长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说明种源地理变异真实存在;生长和形质性状与产地纬度存在负相关、与经度存在正相关,种源的生长和形质性状呈现随纬度降低、经度增加性状值逐渐增大的地理变异特点(除叶片大小外),来自纬度越低、水热条件越好的种源,其生长表现越好;参试种源可划分成丰产种源区、普通种源区和低产种源区,基本呈现纬度越低、丰产性越好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东北5个白桦天然林种群为对象,较全面地研究了白桦木材材质性状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天然林白桦种群间木材纤维宽度、长宽比、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微纤丝角、导管比量、小拉什强度和年轮宽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木材纤维长度、纤维壁腔比、木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差异不显著。白桦导管比量与均温和降雨量、胞壁率和木材基本密度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r>0.9)。在种群间木材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呈显著正相关(r>0.9);纤维宽度与胞壁率、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r>0.8),纤维长度与微纤丝角呈负相关(r=-0.97)。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种源木材气干干缩性的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年生火炬松31个种源间木材弦向(TS)、径向(RS)、纵向(LS)、体积气干干缩率(VS)和差异干缩(T/R)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大于60.5%,环境方差占方差总量的34.9-=63.9%,种源内各个性状的变异大于种源间的变异。310棵样木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α=0.01水平上,树高、胸径、材积与TS、RS、LS、VS呈显著负要关,与T/R呈显著相关;晚材率、基本密度、气干密度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种源含碳量遗传变异分析与高碳汇种源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实验林场28年生樟子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测定了树高、胸径、材积、木材密度、含碳率、干材生物量、碳储量、木质素质量分数、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并运用Spass18分析软件估算了各性状及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关系数,以筛选含碳率高、碳储量大的种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干材生物量、碳储量都存在较大的变异。其中:干材生物量变异系数最大,为26.818%;木材密度、含碳率、木质素质量分数、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变异相对较小,含碳率变异系数最小,为1.479%;碳储量与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干材生物量、含碳率各项指标均正相关极显著,含碳率与木材密度和干材生物量正相关显著。对生长性状及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表明:种源干材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木质素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碳储量、木材密度、立木材积在10%水平上达到显著。通过对8个种源的生长性状及干材生物量、含碳率、碳储量的分析,选择出含碳率较高、碳储量较大的2个种源,即红花尔基和图强,其含碳率分别为0.469、0.472,单株碳储量分别为31.268、29.175 kg,2个种源的单株碳储量均值高于对照37.2%。  相似文献   

13.
鲁东南引种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特性与材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我国鲁东南引种栽培火炬松18年生人工林生长、材性的变化规律.18年生林分树高为8.2m,胸径为15.38 cm,单株材积均值约为0.05577 m3.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分别为2~5 a、1~9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的交叉点估测在20~25 a后,其数量成熟龄有待进一步确定.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由髓心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10年生火炬松种源木材径向、弦向、纵向、体积全干干缩率和差异干缩等5个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5个性状与树高、胸径、材积、晚材率、气干密度、绝干密度和基本密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选用晚材率大、木材密度高的优良种源或无性系造林,培育纵向干缩率小、差异干缩小、尺寸稳定性好的优质木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施用磷肥对马尾松种源生长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设置在福建武平的12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源与磷肥互作试验林,研究磷肥对5个优良种源生长、形质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及其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马尾松不同种源对磷肥的反应差异较大,且因性状而异.福建武平马尾松种源属于生长对磷肥不敏感的耐低磷型优良种源;广东高州种源的磷肥生长效果好、持续期长,属磷肥敏感型优良种源;广东信宜、广西岑溪和江西崇义种源对磷肥的生长反应因性状和林龄而有较大的波动,12年生时胸径或树高生长的磷肥效应显著(P<0.05).相对于生长性状,马尾松种源树干通直度和木材基本密度受磷肥的影响较小.研究发现:未施磷肥的低磷条件下,福建武平种源较其他种源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胸径、树高生长量最大,江西崇义种源的生长表现相对较差;当施用磷肥后,两广种源及江西崇义种源与福建武平种源的生长差异缩小,广西岑溪和广东高州种源生长量则超过了福建武平种源.木材基本密度和树干通直度在3种磷肥处理下的种源间差异较小,仅见在低磷条件下江西崇义种源的木材基本密度显著低于其他4个种源(P<0.05).统计分析还表明,马尾松树高和木材基本密度存在一定的种源与磷肥互作,并依据各处理因素的主效应及其间的交互效应,为纸浆材和锯材选出最佳组合.图1表4参21  相似文献   

16.
对营建在福建省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的3片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种源试验林的生长、木材品质和形质性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其中2005年年终对1979年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2007年年终对1981年和1982年种源试验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26年生和27年生种源试验林的树高、胸径、材积和髓心偏心率性状在参试种源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树高、胸径、材积和髓心偏心率性状的遗传力为0.5左右,受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选出福建杨梅岭、罗源西兰、江西庐山等优良种源13个,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7.2%,9.2%和27.9%,髓心偏心率平均值为0.18%。这些优良种源均经历了寒冬和10级以上台风的袭击,表现出良好的抗性。表5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