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丝瓜属葫芦科1年生草本攀缘植物,食药两用,其主要含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果实味甘,有通经活血、清热、化痰的功效,是较广谱的蔬菜;种子有利尿除热的功效;根有通络消肿的功效;藤有舒筋活血、健脾、驱虫的功效;叶有清热解毒功效.每亩(667m2,下同)产果实800~1 200kg,干叶、藤、根60~80kg.每亩纯利润1 000~1 800元.在贵州盘县常年种植面积近1万亩,是一种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采后软化过程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为研究材料,探讨其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果实软化与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期间,随着果实硬度的降低,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果皮和果肉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却保持不断增加的趋势。在整个贮藏期间,果皮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最高,果肉和果心相对较低。与对照相比,乙烯利处理可以加快果实软化的速度,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果皮、果肉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而壳聚糖处理则明显延缓了果实软化的进程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的幅度,降低了果皮、果肉和果心中β-甘露聚糖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叶面喷施、根施及根叶并施方式对猕猴桃植株进行富硒处理。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式对于提高猕猴桃果实硒含量效果的顺序为叶面喷肥>根叶并施>根施,以叶面喷施0.5 kg硒肥最优,果实硒含量增加了103.5%;提高果实维生素C(Vc)含量的效果顺序为根施>根叶并施>叶面喷肥,根施0.5 kg硒肥最为显著,果实Vc含量增加了23.0%,而叶面喷肥后果实Vc含量下降;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顺序为叶面喷肥>根叶并施>根施,以叶面喷施0.5 kg硒肥最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37.2%。结合猕猴桃果实硒含量、营养品质、果树长势以及果园管理成本等因素,建议选用果树绽叶期根施硒肥0.5 kg·株-1作为富硒猕猴桃果园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一、黄瓜的"下脚料"——叶、藤、根黄瓜的叶、藤、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猪病。1.仔猪白痢。干黄瓜叶20克、鸡蛋清2个、醋50毫升混合,可喂10头仔猪,3次即愈。2.猪癫痫。黄瓜藤100克,煎汁分2次内服,上、下午各1次;或用黄瓜藤、苍耳草各50克,煎水内服。  相似文献   

5.
北五味子又叫面藤、山花椒,木兰科植物,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高效野生经济植物,其果实是享誉国内外的名贵中药材,对人体有益气、滋肾、收肺、涩精生津、止渴、益智安神之功效。还可做五味子酒、五味子饮料、五味子茶、五味子蜜等一系列保健食品,其茎蔓、根、花蕾具有强烈香气,可制作调味剂,其幼芽、嫩叶是美味的野菜。  相似文献   

6.
《农村实用技术》2008,(8):37-38
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是野生在疏林地里的一种多年生藤本常绿攀援植物,生于山谷、溪边或林下。民间也称巴吉、猫公藤、猫母肠、鸡肠风、鸡眼藤、三角藤等。它的连珠状肉质根干燥后供药用,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性微温,味甘、辛;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油醚作为溶剂,提取楠藤根、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利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楠藤根、茎、叶中分别鉴定出49、45、28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93.70%、92.10%、93.28%;从根、茎、叶中共鉴定出68种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有19种;楠藤根、叶部分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羽扇豆醇乙酸酯,相对含量分别为28.85%、27.33%;楠藤茎部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γ-谷甾醇,相对含量为16.73%。通过GC-MS技术分析发现,楠藤根、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魔芋甘露聚糖和钙对温州蜜桔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魔芋甘露聚糖-钙等作为温州蜜桔保鲜剂,经100天贮藏后,烂果率、轻耗率均低于常用的多菌灵处理组和对照组;总糖、固酸比、糖酸比则高于多菌灵处理组和对照组。贮藏过程中,柑桔果皮叶绿素分解明显缓慢,说明有关水解酶活性被抑制,甘露聚糖-钙保鲜剂对果实有良好的保鲜效应。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因其果实有甘、酸、辛、苦、咸5种滋味而得名。北五味子别名五味子、山花椒、五梅子等,是木兰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北五味子的果实、根、茎、藤均可入药,是一味常用名贵中药材。其味酸、性  相似文献   

10.
丝瓜性味甘凉,有清热利尿、解毒凉血、通经活络等功效,其根、藤、叶、络、瓤都可入药,在兽医临床上可治疗多种母猪产科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正> 枸杞的果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其根皮(地骨皮)有清热退烧、凉血、降血压的功用,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在繁殖种苗上  相似文献   

12.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处理对采后牛角椒果实货架品质的影响。以牛角椒为材料,室温条件下(20±3)℃,分别用3、6、9 g/L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处理果实,以不作任何处理和仅用φ=0.1%次氯酸钠洗果为对照组,比较处理果实和对照果实的质量损失率、商品率、果皮亮度、色泽、色饱和度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减缓了牛角椒果实质量损失率的升高和商品率的降低,保持果皮颜色,提高叶绿素的含量,同时POD活性和 PPO活性的升高。魔芋葡甘聚糖涂膜可有效延缓采后牛角椒果实的成熟衰老进程,对保持牛角椒果实较好的货架品质和商品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根藤     
无根藤又名无娘藤、罗网藤、金丝藤,飞天藤.为樟科无根藤属植物.无根藤缠绕草木,借盘状吸根攀附于其它植物上,状如兔丝子.茎线状、细长,绿色或绿褐色,无毛或稍被毛,叶退化成细小的鳞片状.穗状花序长2~5mm,夏初开白色小花.花被管状、6裂、成二轮,外轮三裂片较小,内轮三裂片较大,卵形,裂片基部之间有小圆形附属物;雄蕊9个,3轮.花药瓣裂,退化雄蕊无花药;子房有粗状花柱和圆头状柱头.果实球形、肉质,绿豆大小,包藏于花后增大的宿存肉质花被内,种子一粒,圆形.  相似文献   

14.
正栝楼又名瓜蒌,为多年生草质滕本,属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其以果实、果壳、种子和根入药。果壳中药名栝楼皮,种子中药名栝楼仁,根中药名天花粉(根)。栝楼皮具有润肺化痰、宽中利气的功效;栝楼仁具有润燥、化痰、滑肠、通便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清肺、养胃、止咳、降火、消肿等功效。栝楼标准化栽培  相似文献   

15.
悬钩子栽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钩子(Rubus corchorifolius L.f)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又名沿钩子、山莓、木莓、树莓、三月等,中草药称为覆盆子。果实味甜而酸,可食用,适宜加工成果酱、果汁饮料,其香味及色素可以加工提取。悬钩子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果实具有生津益气、止渴、开胃健脾、解毒消肿的功效,未成熟的果实经炮制即为中药覆盆子,有壮阳补肾功效;其根可供药用,能活血镇痛、止带、消热解毒,主治盗汗;带叶的茎、枝也可药用,有消毒、利尿等功效。悬钩子广泛分布于甘肃、四川、河北、陕西等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相似文献   

16.
丝瓜性味甘凉.有清热利尿、解毒凉血、通经活络等功效,其根、藤、叶、络、瓤都可入药,在兽医临床上可治疗多种母猪产科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红泡刺藤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泡刺藤叶片为材料,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最优提取条件下探讨红泡刺藤不同器官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性差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泡刺藤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30 (g/ml),超声波提取功率175 W,超声波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红泡刺藤根、茎、叶和果实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4.66 mg/g、19.06 mg/g、28.07 mg/g和4.05 mg/g。红泡刺藤根、茎、叶和果实的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羟基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效果,其IC_(50)值分别为1.620 mg/L、0.537 mg/L、3.655 mg/L和1.499 mg/L,清除能力排序为茎总黄酮果实总黄酮根总黄酮叶总黄酮;其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7.856 mg/L、3.559 mg/L、5.481 mg/L和5.574 mg/L,清除能力大小为茎总黄酮叶总黄酮果实总黄酮根总黄酮,抗氧化性均显著高于V_C。  相似文献   

18.
北五味子主要生长于东北,别名五味子、山花椒、五梅子等,是木兰科多年生木质藤本植物。北五味子的果实、根、茎、藤均可入药,是一味常用名贵中药材。味酸、性温,有敛肺、滋肾、止汗、生津、止泻之功效,主治咳喘、津亏口渴、自汗盗汗、神经衰弱等。北五味子不仅可入药。还可以加工成果酒、果汁饮料和保健品,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野生经济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土壤-枇杷系统中Fe、Mn、Cu、Zn、Pb、Cd、Hg、As等8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情况,分析其富集特征和生理学机理,以期为枇杷良好的农业规范(GAP)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土壤和"解放钟"枇杷根、茎、叶、果实为试材,用梅花形采样法随机采集土壤样品和枇杷植株样品,对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试验标准偏差对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Fe、Mn、Cu、Zn、Pb、Cd、Hg、As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为2 318.22,2 007.28,158.80,957.58,63.89,2.167,0.196,31.66 mg/kg,植株中分别为183.92,333.88,25.69,140.96,15.99,0.164,0.021 2,1.20 mg/kg;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2.65%,85.74%,86.08%,87.17%,79.98%,92.96%,90.24%,96.35%,植株中分别为7.35%,14.26%,13.92%,12.83%,20.02%,7.04%,9.76%,3.65%。Fe、Mn、Cu、Zn、Pb、Cd、Hg、As在植株中总的富集系数分别为7.934×10-2,16.663×10-2,16.117×10-2,14.720×10-2,25.028×10-2,7.568×10-2,10.816×10-2,3.787×10-2。各种元素在土壤与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和富集能力不同,Fe、Pb和As表现均为土壤>根>茎>叶>果实,Mn和Zn均表现为土壤>叶>茎>根>果实,Hg为土壤>根>叶>果实>茎,Cd则是土壤>茎>根>果实>叶,Cu为土壤>根>果实>叶>茎。【结论】土壤-枇杷系统中8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及富集存在差异,总的富集趋势为Pb>Mn>Cu>Zn>Hg>Fe>Cd>As。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猕猴桃树对钙素的吸收及分配规律,为猕猴桃的合理适时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0年生"秦美"猕猴桃树为试材,采用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年生长周期内猕猴桃树各器官的生物量、钙含量和钙累积量的变化动态。【结果】在猕猴桃树的年生长周期内,根、茎、叶、果实的生物量(干质量)分别增加了2.21,7.06,2.73和8.21 t/hm2,共计为20.21 t/hm2。猕猴桃整株生物量在生育前期的3月底到5月中旬增加较慢,5月中旬以后生物量快速增加,9月上旬以后由于果实的收获和落叶使整株生物量大幅下降。各器官钙含量水平表现为叶根茎果实。果实钙含量在生育前期较高,随生长发育逐渐降低。木质部钙含量全年没有明显变化,而皮层钙含量波动较大。茎皮层的钙含量为13.21~27.54 g/kg,木质部为1.12~2.14 g/kg;根皮层的钙含量为19.03~25.00 g/kg,根木质部的钙含量大于茎木质部,为6.35~7.55 g/kg。每生产50 kg果实,根、茎、叶、果实当年钙吸收量分别为68.04,116.36,154.19和40.26 kg/hm2,共计达378.85 kg/hm2;整株钙累积量表现为3月底到11月上旬直线增加,从3月底的106.97 kg/hm2增加到最高值255.21 kg/hm2,到休眠期降低到195.89 kg/hm2。【结论】猕猴桃树各器官钙含量水平以叶最高,果实最低,叶中的钙素难以运输到果实;由于果实钙含量随生长发育而降低,因此要提高猕猴桃果实的钙含量,应在生长后期对果实直接施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